鄭中信:關於雜草(影像拍攝計畫)

關於雜草(影像拍攝計畫)

搭配inaturalist(APP、網站):https://www.inaturalist.org/home

雜草叢是生活中必定看見,卻容易忽視的生命。他們會出現在水溝蓋、人行地磚、圍牆的各種縫隙,未開發的空地更可以看見他們蓬勃生長,或者,沒有過多整理的盆栽、花台,也會發現他們的蹤跡。有的匍匐於地面,有的攀爬於垂直立面,有的直挺挺生長,甚至可以透過周邊較為堅挺的物種或物件,讓自己長得更加高聳,爭取陽光的曝曬(大花咸豐草是最有趣的觀察對象)。

雜草的生長,一開始只有一點點,一株兩株、一種兩種,輕輕淡淡不起眼的出現,隨手便可以拔除的柔弱,只要一點點的人力,隨時都會消失。如果有水源的挹注,他們會像是突然爆發般,長大、變多,成為一叢,然後與周邊的草叢連在一起,漫佈擴展到各種可以生長的區域。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雜草叢裡很少單一種類,只要蹲下來觀察,便會發現,那綠色的物體,是豐富多樣的存在。對於外行人來說,葉子形狀不同,足以判斷物種的差異,看似相同的植物,看花卉的樣貌,也可以判斷出品種的不同。他們的花朵,常常都是小小、淡淡而細碎,更不用提種子的樣貌,被稍微大一點的風吹動就消失了。沒有提醒自己觀察,常常來不及參與他們生命史。看攀藤的植物也很有趣,常常多種植物纏在一起,很容易被最先開花的植物吸引,然後將他們視為一種植物。往往是其他攀藤植物也開花了,才意識到多樣的存在,發現,原來葉子的形狀,早已告知種類的不同。

我是外行人,無法說出植物的名稱,但是卻被豐富的種類、旺盛的生命吸引。為什麼這麼多樣的植物,可以分享空間的生長在一起?他們沒有競爭關係嗎?當他們被風吹動,不同程度的擺盪,彷彿可以看見,他們彼此的存在,成為支撐的力量。我是外行人,外行人會有外行的解讀,在感性的投射下,給予擬人的情境。不過,看見那或大、或小的綠色群體,總會引起好奇,稍微放慢腳步,或是停留觀賞。

九月底,屏東市展開了除草工程,長高的草叢變成一片綠地,長在花台裡的雜草被削短了長度,角落還未長大的小草,可能是沒有工程效益,安然無恙。但是,卻好奇這工程安排的日程,至少在我常走動的路徑,雜草早以開花結果,種子早就飄散。才隔幾日,綠地出現相似細毛的景觀,在夕陽下閃閃發光,花台中的雜草,早已抽長,高出原有的觀賞植物,露出切斷的傷口。只要一場雨水,種子又會發芽,大概又會像爆炸一樣,突然的蓬勃生長起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1954 《 短角情事 》 (La Pointe Courte) 1961 《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Cléo de 5 à 7) 1965 《 幸福 》( Le bonheur) 1966(Les créature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