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信宏:在記憶和文獻裡遊戲:談[南國薰風-屏東五十名所]的創作發想與歷程

星期三人文講堂(4/18晚間19:00-21:00)

陳信宏:在記憶與文獻裡遊戲:談「南國薰風~屏東市五十名所」的創作發想與歷程(鄭中信側記)
------------------------------
這是繼許惠閔( 愛讀繪本屋 /負責人)(3/7)「繪本與我」講座之後(共12+1人),另外一次的爆滿活動(共14+2人),深深感到繪畫的魅力。而且,兩次都有小朋友蒞臨參與,只可惜空間不夠友善,小朋友(們)略顯辛苦,未來會再做規劃,讓在地方也可以成為適合親子活動的場所。

關於陳信宏( 信宏的素描筆記 )「南國薰風~屏東市五十名所」的創作內容,會陸續在「 阿緱小城 故事屏東 」這個FB粉絲專頁陸續發表,有興趣的人可以上這網站看看。這篇側記著重於QA,因為 在地方人文飲食館 所辦的講座,會後的互動是另一波高潮(來過的朋友大概都印象深刻吧!)。

時過境遷,從1895到1945期間的屏東地景,已經有很大的轉變,會後聽眾興起了討論的熱潮,紛紛嘗試比對老照片、老地圖,找尋它們的當代地貌。在此起彼落的對話中,有人順勢提出邀請,除了用繪畫紀錄老屏東之外,是否可以請講師分享速寫和旅行,紀錄現在的屏東,或是旅行的故事。另外,在講座過程中,有位年紀最長的聽眾,一邊聆聽一邊點頭,所以主持人忍不住邀請了這朋友說說話,這位長輩也很大方的回應,感謝講師的分享,因為投影片的老照片,因為這場講座,讓她勾起許多的回憶,坐在一旁的女兒,還拿起手機,側錄母親分享的樣子,互動很溫馨。主持人特別追問顏色調性的問題,因為講師在調色時,每種顏色的選擇,都會事先嘗試濃淡深淺。還特別提到日本時期的一幅畫作(台灣公論版),並且在自己的畫作完成後,與這幅畫作進行比較。對於顏色的選擇,顯然有過一番思考。有位聽眾以調侃的方式說「因為喜歡」,結果講師竟然有出乎意外的回答,他曾經舉辦過票選、民調,然後才決定色調,引發了全場的歡笑。

關於「老」屏東的地景創作,大致已經告一段落。據說……目前正有很神秘的計畫正在進行,在地方也順勢邀請,並獲得講師的應允,一定在這裡舉辦發表會的。


星期三人文講堂(4/18)
陳信宏:在記憶和文獻裡遊戲:談[南國薰風-屏東五十名所]的創作發想與歷程
-------------------------
畫家陳信宏(2017)「南國薰風~屏東五十名所」,整理了屏東市歷來的文獻,以畫軸、水彩的表現方式,畫出值得記憶的地景。但是,明明就是要畫屏東市50個重要的地景,畫家竟然把自己的老家畫進去,還特別標記為「臺灣人商店繪者舊居」,成為50個地景之一(49+1),跟讀者開了個玩笑。未來的歷史學家可能會為這個地標傷腦筋,一定會想盡辦法考據那個地點,究竟有些什麼時代意義。

其實,這幅作品的發表,已經舉辦兩個場次的分享會(繫‧本屋(2017/11/10)、順順堂(2018/01/13)),分享創作發想與過程。這兩個場次都別具意義, 繫。本屋的空間本身就是眷村老屋,店主的書籍選擇以社會學、人類學做為主題。在繫‧本屋發表具有地方特色的「屏東五十名所」,相信定會吸引文史領域的朋友注意,據說在這個場次,會後QA焦點集中在歷史考據。 順順堂是個咖啡店,整體空間結構是日本時代的舊建材搭造的,也很具時代意義、建築特色。但是,在這個地方分享「屏東五十名所」有個更重要的意義,這幅畫作的草圖,幾乎是在這裡構思的。

至於,在地方人文飲食館為什麼要再邀約,理由很簡單,「一幅有趣的作品,值得一談再談」。更何況,還有很多面向沒有討論,根本還沒有針對藝術創作本身,對作者、作品進行討論呢!例如:作者為什麼用捲軸的形式呈現?為什麼故意違反構圖比例?選擇什麼樣的紙張?決定什麼樣的色調?為什麼調皮的把「作者/畫家」放到「作品」裡?甚至為什麼要刻意以印刷的方式,讓畫作以大量複製品的方式散佈?……

作品生產、完成的時刻,便已然成為歷史,成為被討論的文獻。但是,當作者刻意介入閱讀時,讀者便不能無視於作者的存在。當作者現身說法,又怎能錯失交流詢問的機會!已經聽過朋友,可以再次玩味;錯過前面場次的朋友,得把握機會囉!











早晨收到一封回饋信,內容關於昨天(4/18) 信宏的素描筆記 陳信宏「南國薰風~屏東市五十名所」的講座活動。這樣的內容,相信會激勵許多深愛這片土地的人們吧!全文如下:
---------------------
第一次聽「屏東市五十名所」是在 順順堂,還記得當時聽完講座後,滿滿的感動。其實並不喜歡「屏東人」這種流於標籤化的稱呼,但是當時卻浮現一個想法「屏東人好幸福,有那麼棒的人(們)在做這樣的事」。不是在執行某些公部門的計畫,不是因為工作上的需求,不為營利,只是單純的因為愛。因為愛而自發性地利用工作之餘的閒暇時間去完成這件作品。因為講師對屏東愛,讓我看見存粹的美好。這一幅作品會讓人憶起這兩場講座,憶起這份感動與熱情,然後再想想自己對於自己居住的這塊土地,可以做些什麼?真心希望台灣越來越好。

一位不使用FB的聽眾回饋




























星期三人文講堂
~點一杯咖啡、聽一場講座。在地方人文飲食館~

講題:
在記憶和文獻裡遊戲:談[南國薰風-屏東五十名所]的創作發想與歷程

講者:陳信宏(畫家。「南國薰風-屏東五十名所」作者)
時間:2018/04/18(星期三)晚間19:00-21:00
地點:在地方人文飲食館(1F)(低消60元)
地址:900屏東市公園東路29號(豐源里)
(因為場地較小,人數容量僅15人,請事先報名)

向聽眾提出的邀請:
作品生產、完成的時刻,便已然成為歷史,成為被討論的文獻。但是,當作者刻意介入閱讀時,讀者便不能無視於作者的存在。當作者現身說法,又怎能錯失探問的機會!

屏東雖然已舉辦兩個場次的分享會(繫‧本屋、順順堂),但是,依然有許多內容值得一再聆聽。已經聽過朋友,可以再次玩味;錯過前面場次的朋友,得把握機會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1954 《 短角情事 》 (La Pointe Courte) 1961 《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Cléo de 5 à 7) 1965 《 幸福 》( Le bonheur) 1966(Les créature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