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悲劇,終於悲劇:談劉曉波(1988)《審美與人的自由》

閱讀分享會(6/4)
始於悲劇,終於悲劇:談劉曉波(1988)《審美與人的自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國家的力量,系統性的抹除六四天安門事件(1989年,八九學運),時至今日已經將屆30年。抹除的力量獲得了顯著成果,在1989年還是孩童的民眾,以及1989年之後才出生的新生代,完全沒有六四的記憶,或者被取代了不同的記憶。(可以想見,中華民國於1949年頒布戒嚴令,直到1992年宣布解嚴,歷經38年的戒嚴時期,有多少記憶被抹除、竄改。轉型正義實不容易)

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中,劉曉波曾經發揮重要影響力,宣揚民主的重要,強調暴力的複製,只是締造另一個暴力政權,無助於國家整體的發展。他拒絕離開生長的國土,持續為人權、民主而努力,因而與多方專家學者請益,起草《零八憲章》。在2008年即將公布憲章連署的前兩天,被控「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遭受拘捕,於2017年死於監禁中。與六四天安門事件相關的諸多詞彙,不見容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劉曉波這個名字,以及他曾獲得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的記憶,只能於其他國家、地區(香港)留存。在地方人文空間趁六四事件30週年之際,舉辦閱讀分享會,翻閱劉曉波(1988)《審美與人的自由》博士論文,認識劉曉波的理念。悼念這位為國家為民主價值而努力、而犧牲的生命。

劉曉波在《審美與人的自由》緒論〈審美的超越〉第一句話,便引用盧梭的句子「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中」,提及人類作為有限的存在,在各種可見與不可見的現實中,被永遠的約束,無法擺脫悲劇的命運。雖然依序闡述主觀情趣對客觀法則的超越、感性動力對理性教條的超越、精神享受對功力欲求的超越、個體生命對社會壓力的超越、人對自身侷限的超越,透過各種不同層面的超越,積極的和各類論述對話,試圖由精神的國度中尋求自由。論文中屢次提到,有限的存在,是超越的起點。個人的自由,得以透過自由意志的審美來展現。但是,身體與圖示的前提,終將讓人被限制在有限的境地。因此,在最終章〈始於悲劇,終於悲劇〉提及人生而不自由,並不會因為努力地超越,而獲得自由。這部著作論述,預告了劉曉波的選擇,也預告了悲劇的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1954 《 短角情事 》 (La Pointe Courte) 1961 《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Cléo de 5 à 7) 1965 《 幸福 》( Le bonheur) 1966(Les créature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