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十九期「側寫觀光」

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十九期「側寫觀光」(2019/08/10, No.19)



















觀光發展的哀愁:
談Andreas Pichler(2013)《我愛威尼斯》

(王稟荃/撰文)

從John Urry《觀光客的凝視》(The Tourist Gaze)探討觀光對於文化的衝擊,討論Andreas Pichler(2013)《威尼斯我愛你》(The Venice Syndrome)這部電影,是很貼切的觀點。在電影《威尼斯我愛你》的影片中,威尼斯市府為了觀光市場,為了讓遊客能來「凝視」威尼斯,可以重金打造足夠讓「數台」郵輪停泊的深水港,受訪居民戲稱這是科幻片外星景象;可以荒廢市政經營,讓歷史悠久的公共空間(例如郵局),賣給國際企業發大財。歷史建築修復草率,短視近利,讓片中專家哽咽指出,原本可以支撐三百年的觀光資本,現在三十年,就差不多消耗殆盡了;可以排除驅趕在地人,在房價高漲,生活消費提高,郵局賣掉、醫院關掉的狀況下,人民無法生活。片中提到20年前威尼斯居民有20萬,現在已移出20萬,預計2030將沒有「原住民」。

在傳統產業的部分,威尼斯在地傳統玻璃工坊,不敵世界分工體系的大量生產,因而漸漸式微。市府提出的解方,是雇人在街頭詢問遊客,是否願意搭船去參觀特定工坊。因此,沒被排進旅行社的行程,沒被觀光指南、網紅名人推薦,沒有這些符碼建構的過程,這些產業、景點彷彿不存在。大眾觀光旅遊(mass tourism)興盛,湧入大量觀光人潮,讓威尼斯的住民們,在擁擠的市場裡,抱怨觀光客過多。究竟在參觀市場、遊覽運河、參與祭典時,觀看者和被看者兩方如何取得平衡,成為影片反思的主題。如何讓兩方理解、互相尊重;如何達到良好的觀光品質,人數的控管,放棄以量制勝,成為對抗資本邏輯的重要關鍵。影片中也凸顯紀念品的普遍化,逐漸失去獨特性的問題。既然紀念品、商品都是大量生產,在威尼斯、南美洲或中國的觀光景點販賣的都一樣,那觀光客到特定地點,購買紀念品的消費,便失去意義。

除了通膨、低薪、高房價外,威尼斯市府將重大基礎建設(包括醫院)紛紛轉往「本土」,也是壓垮本地人的最後一根稻草。片中開船的年輕人,最後也搬到「本土」,遇見了許多以前威尼斯的老友。雖然一樣辛苦,年輕人還有時間可以重新認識、重頭來過。但是,年邁的長輩,能否同樣承受遷移的環境變化,是另一種不同年齡世代的省思。大量觀光客湧入造成的資源移動,讓原住戶失去了「在熟悉的地方老去」的基本要求,大大違反了老人的生活權益。(註解:威尼斯是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的潟湖沙洲的群島所組成的城市,「本土」是指義大利半島的梅斯特雷等都會區)

Andreas Pichler(2013)《威尼斯我愛你》(The Venice Syndrome)
紀錄片/2012/德國、義大利、奧地利/Color/BD/82分鐘/義語、德語發音



偽裝姿態:
談Dennis O’Rourke (1988)《食人族之旅》

(鄭中信/撰文)

丹尼斯‧歐魯克(Dennis O’Rourke)的人類學議題,著重於殖民權力對於太平洋島嶼原住民的文化影響,討論經濟掠奪、軍事鎮壓、信仰改造……等等西方文明對於傳統文化的衝擊。他長期關注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的政治與社會問題,於1974年到1979年期間,不僅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進行影像紀錄,也擔任紀錄片教學工作,在這段時間發表成名作品《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Yumi Yet - Independence for Papua New Guinea)(1976) 紀錄影片。

丹尼斯‧歐魯克在1988年發表的《食人族之旅》(Cannibal Tours),是他另一部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有關的知名著作。在這部影片中,丹尼斯‧歐魯克試圖進入觀光活動的場域,觀察文化互動的問題。影片主要在敘述一群由德國、美國、義大利……等不同國籍遊客所組成的觀光團隊,到巴布亞紐幾內亞原始部落觀光旅遊的紀錄。做為休閒娛樂的觀光活動,在為期四天的旅遊套裝行程中,觀光客以悠閒的心情,到林間、山區、河畔等等不同自然地理環境的原住民村莊,參觀各類部落建築、祭典廣場、原民雕塑。在進行地景的遊歷之外,也與原住民進行互動,觀看在地的生活情狀。

對照於觀光客(中產階級)自身生存環境的差異,觀光客提出諸多對於原始部落的看法,奠基於「文明」世界的人道關懷,因而提出資源分配、教育水準、文化現象等憂慮,試圖為原住民的生活提出解決的方案。擁有世界觀、具有豐富旅遊經歷的觀光客,固然肯定部落的原始文化,但是,他也從經濟資產的角度,點出世界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精闢論述巴布亞紐幾內亞原住民部落的貧窮問題。這種「文明世界」的觀點,潛藏著過度強調西方主體意涵,以致於降低他者文化(名之為「原始」的文化)地位的可能,出現不對等的文化姿態。而這種不對等的文化姿態,又似乎無法給予嚴厲的譴責,因為觀光客的經濟與資源論調,亦是出自於人道的關懷。

足以構成的反諷,是觀光客的消費行為。購買紀念品的「經濟活動」是觀光旅遊的行為標記,紀念品可以做為旅遊的紀錄,蘊藏部分的觀光記憶,成為分享記憶的媒介。基於人道的關懷,觀光客所帶來的消費能力,應當可以協助觀光區域的原始部落,暫且於觀光季節期間,稍稍舒緩部落的貧困問題。但是,在丹尼斯‧歐魯克《食人之旅》(Cannibal Tours)影片中所看見的是,做為擁有充裕資源的中產階級觀光客,本應能夠在購置紀念品的經濟活動中,對原住民生活狀況進行些微的幫助,但是,在面對紀念品的消費時,採取精打細算的殺價行為,不僅與經濟分配不均的議論出現對抗,也讓自身高階的經濟資產身份出現強烈反差。

原住民部落因應觀光客的殺價行為,被迫出現不同的販售價格,導致觀光活動對於原始勞力的剝削,這種形為舉措,與人道關懷的語言論調背道而馳,讓高談闊論的內容,更突顯觀光活動背後的享樂主義內涵。在享樂的意涵下,讓承載記憶的紀念品發生性質的轉變,成為觀光活動下的戰利累積,成為炫耀的物件。因為觀光客的消費行為與人道言論的不一致,丹尼斯‧歐魯克才會採取「狩獵」、「掠奪」、「征服」的觀點,質疑觀光行為的正當性,觀光客是否有足夠的條件自稱「文明」,探問文明姿態應該如何展現的問題。

Dennis O’Rourke(1988)《食人族之旅》(Cannibal Tours)
紀錄片/澳洲/1988/70分鐘/35mm/16m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1954 《 短角情事 》 (La Pointe Courte) 1961 《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Cléo de 5 à 7) 1965 《 幸福 》( Le bonheur) 1966(Les créature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