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二十七期「魯凱學研討會」

找一條回家的路:莫拉克災後十年第二屆魯凱學專題報導

(鄭中信/撰文)
原文刊載於[魯凱學月報]12月號, NO4

在2017年魯凱民族議會成立之後(4/3),隨後便籌劃舉辦第一屆魯凱學研討會。當時,借用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位於瑪家鄉原住民文化園區)場地,以「共築回家的路-魯凱學研討會」(12/8-9)為題,範圍涵括東魯凱、西魯凱及下三社群,設定土地、文化、語言、歷史跟自然資源等五大主題,期望透過學術研討會,讓族人更加認識自己,建構知識,找尋文化延續的路徑與方向。活動的深獲肯定與迴響,醞釀了第二屆的舉辦。

今年(2019)由魯凱族民族議會與台灣原住民文化永續發展協會所共同籌畫下,在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的魯凱皇家學院,舉辦了第二屆魯凱學研討會。在莫拉克風災(2009)十週年,於災後重建永久屋工程區域,邀請林益仁教授專題講座,分享莫拉克風災之後,原住民共同重建歷程的研究。以「找一條回家的路-魯凱學研討會」(11/22-23)為題,討論「災難、遷村與社會韌性」、「傳統生產與部落永續」、「文化資產與傳統復振」、「族語構詞與書寫」、「族語教學與研究」、「部落文化與生活」等六個主題,邀請專家學者、社團組織、部落族人撰述論文,特別具有意義。研討會第一天的議題,涵蓋原住民防災的傳統知識、動遷的社會脆弱性議題、災後部落產業發展、環境教育與環境倫理的部落實踐等。也關注部落面臨自然與人為變動,災難頻繁的時候,族人如何在面對持續的變動,進行調整的過程中,如何保持社群關係,協調生技資源,如何與週邊其他社群互動。同時,也探索原住民族傳統知識與科學知識如何連結,建構適合部落減災與調適的策略,增進社區韌性的永續發展。也從部落文化景觀所呈現的空間意義,疏理出環境變遷下,鑲嵌在自然環境中的部落文化空間知識,藉以啟發未來部落,適應變遷及建構韌性。

為了呼應當前族語保存的政策與趨勢,在族語作為主體的設計下,大會特別在研討會的前一天晚上 (11/21),安排暖身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齊莉莎博士,討論魯凱族語言的特殊性。第二天的議程,則是完全以魯凱族語發表。這項以全族語進行學術研討的方式,期盼成為研究在地化、學術民族化的先例和典範,創造台灣學術實踐的新里程碑。


走動、敘事與生態照顧:一段遇見原民獵人的個人旅程

林益仁專題演講
(鄭中信/筆記)

林益仁提及台灣的環境與生態研究,很政治的被學術界切割成政治/非政治、環境公害/自然保育、物理化學/生物、自然科學/社會政策等次領域,以至於難以處理諸如生態保育與狩獵文化之間的關係,讓兩造立場的族群,處於對立面,無法對焦討論。於是,試著從生物必須透過「吃」,才能維繫生命的提問,重新詮釋生態學,處理狩獵的宇宙觀。

林益仁以關鍵詞「生態照顧」(eco-care)貫串演講,說明「care」是幫助他者(the other)成長的意思,而「eco-」在希臘原文中,則是家的意思,生態學(eco-logy)是討論家的學問。於是「生態照顧」的詞彙組合,是「如何視周遭陌生人或是非人為同一家人的一切努力過程」,而生命賴以維繫的「吃」,正是最好的範例。

因為「吃」是很暴力的事,不論吃的對象是動物還是植物,一旦發生吃的行為,就會有生命因此而破碎。弔詭的是,如果生命沒有食物可以吃,便無法維持生命,也會因此死亡。因此,吃是維繫生命的必要行為,吃與被吃之間,除了是殘酷依存關係之外,會不會也是種慈悲的照顧。

他在文中提到,曾經聽過泰雅耆老的敘述「當一個好的獵人死去時,他的靈魂將會和死去的獵狗以及獵物一起走過彩虹靈橋」。獵人與獵物從來就不是敵對關係的他者,而是相互的依賴。在泰雅族的狩獵的文化中,獵人以崇敬的態度,善待捕獲的獵物,死去的靈魂便成為生命的一部分,讓生命得以延續。所以,當獵人死去,這些維繫生命、被善待安撫過的靈魂,也會跟隨獵人過橋。這種「不同生命體在不斷地彼此相互調整的過程中,整體性的網絡化於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中,而形成了一個它們彼此互相需求的支援系統」,將有助於處理保育與狩獵的價值衝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1954 《 短角情事 》 (La Pointe Courte) 1961 《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Cléo de 5 à 7) 1965 《 幸福 》( Le bonheur) 1966(Les créature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