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巧如:是誰定義了客家菜(6/13)

星期三人文講堂
彭巧如:是誰定義了客家菜(鄭中信側記)
6/13(三)1900-2100

在地方人文飲食館的核心價值,一直是思考文化的各種可能性,不只是回顧、前瞻,更加強調跨域的理解與交涉。因此,知識內容必須夠強大,強大到可以相互溝通,衍伸合作的企劃;強大到可以深入淺出,以親民的形式傳遞訊息。雖然,在地方還不算是成熟的平台,但是希望可成為醞釀想法的場域。很慶幸有朋友們持續支持,可以讓這樣的理念持續下去。竭誠歡迎朋友們蒞臨分享研究成果。

在吳文基「雨傘運動:香港社運音樂的愛恨情仇」(6/1)之後,彭巧如( 繫。本屋)「是誰定義了客家菜:以南遷北客家庭為例」(6/13)是第二場論文的分享。在講座中提及,台灣的族群遷徙,大多涉及到政治或產業決策,或是自然災害下的迫不得已。原居住於北部地區的客家人,也是在類似的情境下,小規模的遷徙到南部(簡稱「南遷北客」)。而巧如做為一個南遷北客的子孫,對於遷徙的族群如何維持原鄉的連結(所謂的原鄉在哪裡)?如何建構社群的認同?如何鞏固我群的世界?有一系列的提問。於是,從日常飲食入手(主要是醃漬品),採用敘事分析的方式,逐步由飲食文化,討論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建構。

巧如嘗試學習並紀錄醃漬物品的製作方式,但始終遭遇問題。長輩以自身的經驗,傳遞糟麻(紅糟)、霉乾菜、桔醬的製作技術,完全無法量化。例如:食材乾燥的程度、搓揉的力道、鹽巴的比例,全部都是長輩當下的直覺。這讓巧如在學習過程中,時常受到長輩們的修正,彷彿那種當下的直覺與經驗,隱藏著某種系統,有待科學的挖掘。而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同一批材料,不同的製作者之間,似乎可以接受操作的差異,心照不宣的建立了製程的默契,讓所謂的科學邏輯,又變得無法成立。

在食材的取得方面,存在著時間性與地域性,讓日常飲食敘述變得更加不確定,卻也確定了歸納的方向。例如製作艾粄原料的艾草,僅生長於清明節前後,而艾草各品種的風味不同,有其品種限定,而品種限定之後,又依據地域的不同,會出現口感的差異。另外,食材會隨著每年的氣候環境的差異,呈現不同的風味,既使符合品種、時間、地域的條件,依然會出現落差,更遑論製程中的差異。尤其,當長輩在乾、泡(漬)、醃、醬種種製程中,特別強調某種氣味、口感,又會出現更大的歧異。(巧如特別提及桔醬的口味,新竹偏向甘甜,苗栗偏向酸,強調的味道不同)正因為客觀條件充滿不確定性,更加強化非客觀性的論述趨向,以身體感(視覺、味覺、嗅覺)的現象,建立文化意義的連結,更有助於飲食認同的理解。

當族群(例如南遷北客)試圖用飲食差異,區隔社群時,可以理解為身體感所形塑的文化差異與心理認同。在身體感的飲食認同下,建立族群的記憶與認同,藉以鞏固我群邊界(社群認同),區隔異己(他者)。

這個理解模式很有趣,讓人很想延續提問。如果客觀條件必然出現差異,便提供了可以操作的縫隙。透過人為的方式,有可能讓身體感趨同,以至於弱化認同的邊界,我群/異己、主體/他者有可能重組,產生新的區隔。(第一次在網絡上自由演繹,還望見諒)













彭巧如:是誰定義了客家菜

講者彭巧如是屏東市獨立書店繫。本屋的負責人,這個獨立書店所陳列的書籍,主要以社會學、人類學為主,每月都會有相關講座活動。另外,還成立飲食研究室,以飲食文化為題,在書店旁的小建物,研發各類創新料理,偶有發表會的舉辦。之所以有這場講座的促成,來自於在地方人文飲食館在三月中旬的提議,討論交換講座的可能性。好事多磨,雙方一直因為業務繁忙,直至五月底才敲定日期,很期待這場醞釀已久的盛會。

講者彭巧如曾經在她的論文中提到,飲食口味的差異「主要建構在多項身體感知造成的異己感知上」,而身體感知雖屬於個人感官經驗,卻也是透過「文化教養、飲食實踐、身體展演和集體記憶等多項條件而習得」,個人的飲食習慣與經驗,是在族群與文化的框架之下形塑而成。要為飲食經驗下定義,勢必要了解經驗所來何處,才有可能描繪出約略的輪廓,是個龐大的工程。

在地方人文飲食館的店主人(我)出生於桃園,在屏東長大,應當也是巧如論文所提及「南遷北客」的討論對象。如果說南北飲食的比較,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肉粽的差異。桃園的肉粽包的是油飯,裡面會有魷魚絲、香菇切絲、豬肉切絲,然後用一片又大、又寬、又厚,褐色的竹葉包覆。吃肉粽的時候不用擔心葉子破掉,米飯顆粒分明,而且帶有油酯,不會黏在葉子上。屏東肉粽的飯是白色的,裡面有蛋仁、肥肉塊、香菇片,粽葉是綠色的,通常要用到二片又小、又薄的葉子。記憶中常常因為米粒黏在葉子上,或是葉子容易破掉,而感到困擾。就香味而言,褐色的竹葉與綠色的竹葉確實有明顯的差異,褐色的葉子有種老木的厚實,青色的葉子有種新鮮的清香。因為喜歡吃糯米,所以也不太挑惕,各種肉粽都吃就是了。

對於什麼是客家菜餚?我沒有仔細思考過,因為涉及「誰是客家人」的界定,那涉及了族群的組成、遷徙,牽扯了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是個龐大的課題,不太敢碰觸。而巧如所要處理的問題更大,似乎要討論「是誰定義客家人」,是誰定義了族群,乃至於在定義族群之後,定義族群的飲食文化。很期待這場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4186725972339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1954 《 短角情事 》 (La Pointe Courte) 1961 《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Cléo de 5 à 7) 1965 《 幸福 》( Le bonheur) 1966(Les créature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