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中信:小朋友也能做小誌:以王怡茜《雲林故事館遊記》為例


小誌編輯(4/9)
鄭中信:小朋友也能做小誌:以王怡茜《雲林故事館遊記》為例

書寫沒有年齡、性別、學歷、族群的限制,當青年們試著以獨立刊物展現自我,創造圖文並茂的流行文化時,其他世代也可以試著接觸,創作專屬的刊物。更何況,每位學齡前、幼稚園、小學的孩子,在成長歷程中,都有類似的圖文課程。

在遊戲中思索,可以增加動能、增加效率。赤子之心,讓過程變得更加有趣,創造出意想不到的驚奇。王怡茜《雲林故事館遊記》含封面、封底,總共有12頁,是本摺紙書。這本書僅用一張紙,以對折的方式,折成3(短邊、高)*4(長邊、寬)的區塊,再以不切斷的方式,裁切兩刀,對折而成的手工書。光是不需膠水、釘書針等等器材,摺紙便可以做成書的形式,便足以吸引讀者的目光。

最讓人驚異的,是繪畫中的觀看視角,俯視的觀看與仰望的觀看同時具足。例如「如果您想安安靜靜的看書也可以,到後院的書齋看看書。有時還會有志工阿姨在座敷說故事呢!」(頁3)四個小朋友圍在四方形的桌子,一起看書的畫面,以站在天花板的位置,俯瞰攤在桌面的書,以及低頭看書的頭頂,詮釋出閱讀的專注與安靜。偏偏這是棟日式木造平房,沒有二樓,也沒有閣樓夾層,俯瞰的概念完全是創作者的想像畫面。例如「夏天時還會有香甜多汁的芒果和龍眼等你去採呢!」(頁6)畫面中的樹木有樹幹、有果實(芒果、龍眼),是側面的繪製,但是拿著竹竿打芒果的小朋友,卻是臉孔朝上,手拿竹竿,仰望高處水果的樣貌。不襟想像,作者是否曾經有過爬樹或是爬到屋頂的經驗。例如「媽媽有一次跟我們說一個吹糖的故事,說完了我們也好想吃吹糖。後來故事館請了吹糖人來故事館,那天故事館的小朋友都很開心!」(頁10)吹糖師傅依然是側面的繪製,畫出糖球膨大成為氣球的樣子,作者考量的成年人與小孩的身高落差,把一旁學習吹糖的小朋友,畫成抬頭仰望吹糖人,依樣畫葫蘆吹糖的樣子。純熟視野的切換,成為這本繪本小書的亮點。

其中可惜之處,書籍明確起承轉合的敘事軸線,細緻描繪雲林故事館的林林總總,可以看出引導的痕跡。另外。畫面人物的眼睛,都是美少女的畫法,可以看出動漫的影響。小小作者的可敬之處,就是在學習的過程累積經驗,也在學習中持續學習新方法、新態度、新經驗。如果持續以赤子之心創作,可以創造更多的驚奇,保持開放的態度,接受敘事的發展,應當會說出不同的故事。對創作的形式保持開放,可能會跳脫2D的層次,甚至超越3D,形成另種世界的讀本。在探索的道路上,永遠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1954 《 短角情事 》 (La Pointe Courte) 1961 《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Cléo de 5 à 7) 1965 《 幸福 》( Le bonheur) 1966(Les créature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