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慶元:【公民記者分享】跟著屏東眷村子弟來場影像探索之旅

音像星期五(4/5)
葉慶元:【公民記者分享】跟著屏東眷村子弟來場影像探索之旅(鄭中信筆記)

講者葉慶元是屏東市街眷村第二代子弟,在大學時代,看到嘉義的文化團體,積極搶救稅務出張所與市役所,喚醒了對於自家老屋的保存意識。後來,在2008720日,參與公共電視PeoPo公民新聞工作坊,走向公民記者之路。以nature23為筆名,在PeoPo新聞平台上發表報導,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12則影音報導,於電視上播映。(PeoPo公民新聞於2007年創辦)慶元特別提到,早期尚未習慣分鏡圖,也擔心錯失重要的畫面與錄音,多用一鏡到底的方式,進行影像的拍攝,檔案變得很「肥」。等回到電腦桌,再將影片分段、剪輯,後製階段極其耗費時間。初期的影片拍攝特色,時常出現zoom inzoom out的操作,透過攝影功能,觀看被攝物的細節;手持攝影機的技術尚未成熟,畫面晃動的狀況明顯;著重影像與音效之間關係,會特別選定背景音樂,搭配影像一同出現。

影像的觀賞從眷村的人文開始,介紹2008年拍攝,東港共和新村獨有的「日本軍魂廟」。這個廟宇位在防空洞,洞口畫上日本太陽旗,居民每天會播放日本軍歌,祭拜日本二戰亡靈「保箑大將軍」,祈求家庭安康。有趣的是,慶元的拍攝會隨著旋律起舞,時而操作zoom,時而在屋內、屋外移動,劇烈晃動的影像,讓觀眾隨之暈眩,跟著喇叭會閃爍霓虹燈的卡匣式收錄音機,進入幻影的境地。對於共和新村的介紹,則是透過原眷村住戶王立皓的導覽,以他的解說作為敘事主旋律,搭配動態與靜態的影像,認識眷村歷史。隨著公部門的拆除行動,慶元於2011年響應黃溫庭所號召的「百人仆街救共和」活動,協助拍攝影音資料,也讓自己進入影像的方式聲援。另外,紀錄眷村樹木被斷根的現象,指控公家機關只是把封條一貼再貼,卻無實際的阻止行動,對宵小偷竊植栽的姑息態度。

資料的詮釋,隨著敘事者的觀點與邏輯,會以不同排序、不同聲音而重新組合。慶元的影片在上傳至PeoPo公民新聞網之後,曾經被公共電視新聞節目、壹電視,以及屏東在地的新聞台借用,剪輯成不同的形式。透過同一批影像資料,與不同詮釋的對照,讓人理解各個媒體的差異,有助於讀者認識媒體的觀點,協助讀者保持客觀的位置,判讀媒體提供的訊息。

葉慶元(nature23)在PeoPo公民新聞網的連結網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1954 《 短角情事 》 (La Pointe Courte) 1961 《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Cléo de 5 à 7) 1965 《 幸福 》( Le bonheur) 1966(Les créature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