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中信:不攻頂的登山:屏東縣大武山成年禮

不攻頂的登山:屏東縣大武山成年禮
(鄭中信/撰文)
(原文刊登於《魯凱學月報》2020年1月號NO.05)
(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三十二期「邁向成年的青春」2020/01/02, No.32)

如果把屏東視為一個共同體,什麼樣的標的,會是居民的共同記憶?標高3,092公尺,為屏東阻擋颱風災害的大武山,可能會是最佳的選擇。因為,在自然環境的部分,這座高山同時擁有亞熱帶、暖溫帶、涼溫帶、冷溫帶的植物林相,孕育著豐富的生態,被國內外生態學者標定為野生動植物的基因庫。在人文價值的部分,這座山同時也是排灣族、魯凱族的聖山,是祖靈的歸宿之地,充滿豐富的文化。如果,引領居住於這片土地的青年學子,認識大武山、親近大武山,將可以培養青年們的地方情感,維繫住青年的地方認同,避免因為求學、就業的離鄉,而與土地斷了連結。

在1998年,蔡森泰(藍色東港溪)、曾昭雄(屏東縣野鳥學會)、陳永森、張騰元……等人,便在土地倫理、自然關懷、族群文化的思考下,以大武山作為標的,策劃了大武山成年禮的活動。這份企劃受到當時的屏東縣縣長蘇嘉全支持,不僅擔任第一屆的活動總領隊,也允諾將大武山成年禮的活動,訂定為屏東縣的主要活動。直到現在,持續在每年的二月到三月之間舉辦。

大武山成年禮的活動,固然與登山有關,但是重點並不在於攻頂。反而更期望參與的學員,可以透過活動,認識土地、生態、水文、地質、環保知識,在體驗的過程中,以謙卑的態度接近自然。活動全程大致可以分成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靜態課程、主題實地踏查。主要在介紹大武山的生態、文化,並且依照年度主題,帶領學員進行實地訪查。第二階段:負重訓練。男性學員將揹著15以上公斤的裝備,女性學員將揹著10公斤以上的裝備,進行兩天一夜的野地訓練,攀登比大武山矮的山丘。

這兩階段的活動,主要在學習登山技巧與知識、裝備種類與使用、紮營技巧,以及野外急救的能力。在考驗學員的體力、耐力中,同時觀察學員們的協調能力、登山態度。依據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的參與狀況,篩選出60人,參與第三階段的活動。

第三階段:為期三天的拜訪聖山。幹部將帶著被選出的60名學員,登訪大武山。活動會依循原住民族祭拜山神的儀式,在耆老的協助下,以虔誠的心靈敬告山神,說明行動的意義與目的,表達對於土地與族群的尊重。然後,會在海拔2000公尺的檜谷扎營。於隔天早上,在日本人為了祭祀照大神,而興建的大武山神社(1931),以及紀念高砂義勇軍的忠魂碑(1944)前方,進行成年禮的宣示、縣長授印、長老祝福等活動。不僅會邀請原住民耆老,講述山林智慧,也搭配賜名、時空寶盒等活動。名字的來源,取自於大自然的動植物名稱,或是山林的地形、地貌,或是形容詞。在學員抽出名稱之後,長老會解釋名字的意義。學員在山神、縣長、長老的見證下,將個人隨身小物品,放置在寶盒中,相約在五十年後開啟。透過賜名與時空寶盒的活動,讓學員與土地、與彼此有更緊密的連結。活動策劃在入山前有拜山儀式,在大武山神社(大武祠)進行成年禮,下山後則有淨山活動、謝山儀式。在尊重山林的生命態度,認識土地的過程,透過身體力行的拜訪聖山,啟發對於環境的關懷,學習分工合作的態度。

轉眼間,大武山成年禮的活動,已經舉辦了二十二屆。參與學員早已經擴及全國,還接受外籍學子的參與。持續為這片土地種下關懷環境、人文的種子。
---------------

2020第23屆大武山成年禮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02月14日(延長期間,或額滿截止)

報名資格:民國89、90、91年次之全國各地男女青年。

訓練時間:
第一次行前訓練:
活動時間2020年2月29、3月01日(六、日)
活動地點:東港鎮

第二次行前訓練:
環境教育+野外求生技能+登山負重訓練
活動時間:
2019年3月14、15日(六、日)
活動地點:
屏東縣春日鄉(力里山區)

正式成年禮活動:
(錄取60名學員代表,攀登北大武山舉行成年禮儀式)
活動時間:
2019年3月28~30日(六、日、一)
------------------------------
※錄取資格:需兩階段行前訓練皆全程參與及綜合評估(體能、團隊精神...等)

※第23屆大武山成年禮報名表暨家長同意書下載:本活動毋須報名費用,網站報名成功後,請將家長同意書紙本寄至屏東縣政府民政處宗教禮俗科,或於活動報到時繳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1954 《 短角情事 》 (La Pointe Courte) 1961 《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Cléo de 5 à 7) 1965 《 幸福 》( Le bonheur) 1966(Les créature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