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浩:我所認識的埔里蝴蝶(10/11)

在地方人文空間
偶然沙龍(10/11) 劉明浩:我所認識的埔里蝴蝶(鄭中信心得筆記) 有朋自遠方來,講者劉明浩竟然帶了來自嘉義「台灣花磚博物館」的伴手禮「花磚」,讓我一陣驚恐。想了一下,用屏東市兼具建築師身份的畫家陳信宏,在2017年創作完成的「南國薰風:屏東市五十名所(1895-1945)」複製畫做為回禮。心想,還好有陳信宏的作品,具有在地意識的禮物。 明浩快速瀏覽自身拍照的歷程,輾轉介紹蝴蝶主題拍攝。從如何清楚拍攝蝴蝶翅膀的顏色,展翅或是停棲的姿態,到蝴蝶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到捨棄過去的慣性,變化構圖模式,企圖呈現生物本身所散發的氛圍、神韻。後來,因為接觸蝶畫拼貼工藝,曾經針對藝品所使用的翅膀材料,約略統計蝴蝶品種,以及物種相對的數量比例。更因為2018年,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無邊界大學」計畫中,開設了一門六學分的實作課程,帶領同學與木生昆蟲博物館合作,進行標本微距拍攝,執行數位典藏的計畫。 其中,對於微距拍攝過程的描述,令人印象深刻。第一個狀況是,微距拍攝的狀況,不同於戶外自然光源,屬於棚拍環境。而棚拍的技術,著重於光源的控制,操作技巧得從新學習。第二個狀況是,微距影像會將翅膀鱗片、紋理諸多細節展露無遺,連帶標本上的灰塵、蜘蛛絲也拍攝得清清楚楚,發現標本本身,也有其微型生態系統。如果以紀實的角度思考,如實呈現翅膀影像,不僅可以保持標本原來樣貌,另一方面,微型生態系的紀錄,有助於學術研究;但是,毫無遮掩的呈現,也會是缺陷的展露,恐怕無助於教育推廣。在膠著之下,明浩曾經寄信詢問,向大英博物館拍攝昆蟲標本的攝影師求教。獲得的回應是,民眾期待的是美感經驗,所以委託完成的照片有兩個版本,一種是紀實的版本,另一種是後製處理,將雜物去除的修復版本,提供對外展示的需求。(據說這位攝影師,一年僅能處理30隻左右的昆蟲標本,很難想像拍攝的細緻程度) 對於明浩協助木生昆蟲館的數位典藏計畫,企圖採取國家級博物館的規格,建置資料庫,令人讚嘆。可以想見,參與課程的學員們,不僅能夠習得棚拍攝影技術,學習數位資料庫建置的方式,未來對於工作態度,大概也會特別嚴謹。(關於明浩與埔里蝴蝶、木生昆蟲館的因緣,因為店主人欠稿過多,先暫且告一段落,有時間再補述囉!)

#在地方人文空間



偶然沙龍(10/11)
劉明浩:我所認識的埔里蝴蝶 埔里鎮在日本時代便有採集蝴蝶的產業,諸如製作蝴蝶標本,將蝴蝶鱗粉製做成鮮豔的塗料……等等,名勝一時。因為當時採集到不少特有種,在台灣昆蟲學術研究上,也佔有重要地位。到1950年代,埔里鎮成為台灣蝴蝶標本、蝶畫的加工中心,大量出口至美國、日本等國家,在1984年還有昆蟲博物館的成立(木生昆蟲博物館)。關於蝴蝶減少、產業沒落的原因,並不能單純追究於大量的蝴蝶捕捉。根據1950年代末的報刊文獻考察,當時便開始出現土地不當開發的現象,幾經論戰與呼籲,最終棲地仍然持續被破壞。食草、蜜源植物短少,蝴蝶也隨之減少。 近年來「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積極推動「蝴蝶造鎮」,試圖恢復往日的榮光。不但說服民宿業者栽種食草、蜜源植物,推動生態解說,讓桃米村嚴然成為生態旅行盛地。另外,也與林物局商量,在林道周邊進行棲地復育,已經有些許的成績。還出版「蝴蝶風」獨立刊物,介紹當前的目標方向,與完成的成果。目前,正在推動生態博物館,期望以群集的方式,透過環境意識的推廣,逐步將埔里形塑成為宜居城鎮。 講者劉明浩在埔里居住多年,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任教,長期開設「生態攝影」的課程。時常帶領學員到眉溪,進行生態觀察。這條河流是賽德克族的活動區域,也是當年蝴蝶採集的重要區域,直到今日依然維持豐富的生物物種,因此生態攝影課程介紹的領域,擴及植物、動物、昆蟲、地理、人文歷史,十分豐富。明浩個人也時常獨自進行生態攝影,累積不少當地的蝴蝶照片與紀錄。影像從環境大景的拍攝,到微距的翅膀鱗片拍攝,都有多方的嘗試。曾經聽明浩說過,蝴蝶鱗片有其特殊的功能(例如捕捉熱能),依據種類的不同,也有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做為當今綠能科技發展的參考。 過去我在暨大開設「人文攝影」課程期間,明浩一直都是很融洽的合作夥伴。我們每學期都會共同舉辦兩天的「攝影工作坊」,晚間都會根據學員的作品,進行評圖會,我們兩人根據各自的專業,給予不同的建議。有次竟然到十一點還沒辦法結束,隔天早晨繼續評圖,印象十分深刻。在雙十國慶的假期,明浩路過屏東之際,邀請來個偶然沙龍,介紹埔里蝴蝶,有興趣的朋友得把握難得的機會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1954 《 短角情事 》 (La Pointe Courte) 1961 《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Cléo de 5 à 7) 1965 《 幸福 》( Le bonheur) 1966(Les créature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