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毓澤:關於譯介人文社會科學的思考 (8/19)

見學活動
萬毓澤:關於譯介人文社會科學的思考 (8/19)(鄭中信筆記)

中文翻譯是學術轉譯的活動,具有特殊的專業。會閱讀外文書籍,不等於就會翻譯(閱讀僅是基本能力)。翻譯有其需要掌握的原則與技巧,例如英文有英文的文法,中文有中文的文法,如何避免混用,就是專業問題。中譯本如果讀起來不像中文,便是失敗的翻譯。讀者可以由閱讀的速度,初步判斷翻譯的好壞。大致而言,中文的動詞使用、語意佔優勢,可以善用於翻譯的技巧中。需要提醒的是,留意詞性轉換的問題,最近有使用被動語態的風氣,例如「被---」,這種語態會省略who(誰)、what,而將細節也省略掉,因此,不要濫用。不論何種翻譯策略,最直接遭遇的問題,便是如何「精準」翻譯的問題。精準才能夠達到傳遞訊息(轉譯)的使命,不可以用「大概」的態度,影響到讀者的理解,俗話說「書寫壞,犯錯;翻譯壞,犯罪」。而翻譯的方法,都是在實作中培養,需要透過大量的閱讀(精讀)、翻譯,逐漸累積經歷。對於專有詞彙的翻譯,大致有直譯、意譯兩種形式,各有優劣,不同時期、不同領域,都有其習慣的翻譯形式。

學術研究者(學者)有其專業,翻譯作為技術(譯者),也有其特殊的專業。因為翻譯也需要動腦筋、花時間,揣摩適切的轉譯方式,耗費大量的心神。譯評如果僅是從評論的角度批判,而未曾投注譯註活動,並無助於翻譯的進行(譯評者多半是學者)。比較適切的互動關係,應當是學者與譯者組成研究的社群,透過討論、交流,找尋適切的翻譯方式。就另一個層面談,翻譯是專業的學問,學者如果也能參與翻譯,便可以從翻譯者的角度看待譯作,提供各領域的轉業,讓翻譯更加精準。(如果翻譯也可以成為升等的條件,會有更多學者投入「經典譯註計畫」)

而翻譯教學也是種專業,涉及的問題有「怎麼教?」、「教什麼?」、「誰來教?」,學術界普遍認為會閱讀英文,便可以從事翻譯,甚至可以進行翻譯教學,這是偏頗的認知。翻譯教學也不是純粹理論、翻譯理論史、翻譯史、文學的學問,而是真切的技術層次問題。如果教學者無法掌握兩種語言的語法、語意,便無法達到適切的引導,訓練良好的翻譯者。

在地方人文空間
譯現光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1954 《 短角情事 》 (La Pointe Courte) 1961 《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Cléo de 5 à 7) 1965 《 幸福 》( Le bonheur) 1966(Les créature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