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新求變中,劉佳孟老師持續帶領學員實驗新的製皂方法

在求新求變中,劉佳孟老師持續帶領學員實驗新的製皂方法 (鄭中信撰文/2020.7.6)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V6vKby 

劉佳孟老師的課程是一門熱鬧烘烘的實驗室,講桌羅列許多的瓶瓶罐罐,有實驗室的器皿、精油滴灌,還有磅秤、攪拌棒......等等器材,以及各種材料。黑板上寫著方程式,標註添加物的含水量,計算的過程。有的學員拿著手機,計算添加物的重量,水與鹼的比例,有的學員則負責操作,一邊倒著溶劑,一邊專心看著磅秤的數值。看似吵雜,卻亂中有序,各個小組都能在時間內逐一完成步驟。 

劉佳孟老師說,關於「創意天然手工皂」這門的課程,已經開設九年,內容多元。因為自身的專業是專攻配方肥皂,提及每個人的皮膚狀況不同,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會隨之改變,酸鹼值的狀況也都會出現差異。因應每個人的皮膚狀況,可以客製化配置出獨特的配方皂。因為掌握製程原理,孰悉計算,對於肥皂的材料選擇與配比,相對靈活,比較敢於進行各種嘗試。所以,會針對當季的食材(例如香蕉、小黃瓜、蘆薈、左手香......)、各式香草,設計適合的製皂方式。還提到,食材的顏色是會改變的,製作前後的顏色,不見得相同,每一次的嘗試,都是一場實驗,也充滿驚喜。例如:綠茶茶葉最終呈現的顏色會是咖啡色,如果要做成綠色的肥皂,就要使用特定抹茶粉;紅蘿蔔製作成肥皂,會變成偏土的咖啡顏色,不見得美觀。也會嘗試氣味的組合,調配舒適的氣味。長時間的經驗累積,每次的實驗都成為重要的參考。有些嘗試,可能呈現不滿意效果,但每次製作都是美好的經驗。每當有學員提出類似的想法,會以鼓勵的方式,請學員自己嘗試製作,或是以協作的方式,試做第二次,教學相長氣氛濃厚。 

有的學員從第一期開始,便一路學到現在,從來未曾中斷。為了持續經營課程,劉佳孟老師會在日新月異的技法學習與觀念更新的現狀,學習新興的觀念或技術,將流行趨勢帶回課程,再回饋給課程學生。因為始終處於求新、求變的狀態,課程相對豐富。在這段教學歷程中,也曾經輔導幾位學員,製作適合市場機制的肥皂,協助二次就業。劉佳孟老師特別提到,她理解創業的困難,並不會一昧輔導,會考量學員的狀況,給予適度的建議。久而久之,學員都成為孰悉的朋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1954 《 短角情事 》 (La Pointe Courte) 1961 《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Cléo de 5 à 7) 1965 《 幸福 》( Le bonheur) 1966(Les créature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