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北社大公民素養週「地方事,我的事」,以「城市風華,萬年溪詩都莉」創造新希望

屏北社大公民素養週「地方事,我的事」,以「城市風華,萬年溪詩都莉」創造新希望 (鄭中信撰文/2020.6.30)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Kk74AR 
直播連結:https://reurl.cc/QdreRp  

屏北社大本學期從流域學習出發,以「地方事,我的事」策劃,於週二晚間(6/30,19:00)以「城市風華,萬年溪詩都莉(story)」為題,舉辦公民論壇,邀請屏東大學社發系李錦旭教授擔任主持人,冬雨傳播有限公司藝術總監邱才彥,大仁科技大學文創所所長李虹叡教授,民和國小事務組長許修維老師擔任與談人,分享各自的行動參與。 

邱導演長年紀錄萬年溪的變遷,開始拍攝,便已經設定方向,要完整紀錄萬年溪整治、加蓋、拆除、維護的歷程,幾乎每場公聽會、座談會都有紀錄。在長年累積的訪談中,堆疊出眾多人的生命故事,也堆疊出自己的生命故事。李虹叡教授期望從每個人的生命故事,把萬年溪留下來。於是在101年,進行民和國小、仁愛國小、建國國小、中正國小、忠孝國小的串連,組織「翠鳥行動劇團」。從兒童劇團滾動家庭,讓家長認同地方;在兒時的行動中,形塑鄉愁的記憶,縱使離鄉依然心繫故鄉。許修維老師在102年才真正開始認識萬年溪,並且連結文史工作者,規劃踏查、討論、繪畫等等活動,引領學童認識故鄉。在蕭以訢同學的一幅「萬年溪畔的民和」畫作,引起蝴蝶效應,促成持續三年的「萬年溪上河圖」繪畫行動,並且逐步開展動畫、桌遊、抓寶遊戲等新穎的創意。 

主持人李錦旭老師在座談中,提出「萬年溪保育單行法」的想法,期望有具體的法規維護萬年溪;大仁科技大學黃鼎倫院長提出「萬年溪故事館」的願景,匯集萬年溪的文史資料;秘書長黃肇崇從日常生活出發,提出生態博物館的期待;前縣長曹啟鴻持續思考著親水的方法,提出生物碳水質淨化策略。蕭珍記基金會蕭永忠董事長也在會後提出「萬年溪環境教育館」的概念,透過資訊科技E化,來虛擬典藏萬年溪的文獻資料。 在眾多有志之士的共襄盛舉下,締造了萬年溪的眾聲喧嘩,期望各個不同面向的願景,能夠整合,逐一實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1954 《 短角情事 》 (La Pointe Courte) 1961 《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Cléo de 5 à 7) 1965 《 幸福 》( Le bonheur) 1966(Les créature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