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活動撞期的意義:
透過選擇,建立讀者的主體性
(鄭中信/撰文、鄭開翔/照片提供)
關於「屏東影展」的策劃(2019/3/1-5/10),是由在地方人文空間發起,與國家電影中心洽談「臺灣電影聚落串聯」計畫,邀請有。好樹、順順堂、繫。本屋等三個獨立空間共同舉辦,輪流在每個星期五晚間播放電影,總共為期11週次的活動。期望響應臺灣推廣電影教育政策,透過定期、系列的電影播映,培養屏東的觀影人口。而關於「音像星期五」活動企劃,則是在地方人文空間成立以來的願景,希望以音像為主題,定期在每週五舉辦交流活動,從2018年5月至今,已經舉辦過攝影交流、紀錄片和電影播映、繪畫和音樂分享等活動。作為影展發起人,將「屏東影展」與自身經營的活動「音像星期五」時間重疊,有培養群眾選擇意識的考量。
屏東市長期欠缺藝文活動,偶爾有知名人物的講座,網路時常會有得到救贖、趨之若鶩的氣氛。這種期盼的心理,反應出藝文活動的渴望。雖然,不知道這些在網路上留言的人,是否真的現身於活動現場。姑且建立一個積極的假設,所有關注訊息的人群,都以實際的消費,支持難能可貴的活動。而整體藝文活動的匱乏,無法持續培養藝文人口,同時,也因為年度活動的類型與場次有限,難以累積大數據,而掌握屏東藝文人口的趨向。可以想見,各個舉辦單位在策劃之初,便已經開始擔心人數的問題,花費不少心思在宣傳、動員上。為了讓場面好看一點,避免活動撞期,造成人流分散,成為屏東市活動企劃的默契。不撞期的結果,就是每個時段就只有一場活動,這個現象潛藏著嚴重的反效果。不需選擇的結果就是「餵養」,民眾只能接受已然舉辦的活動。不需選擇的另一個意思就是無從選擇,單一選項並無法促成思考。在無從選擇,被動接受安排的餵養下,只會助長藝文的渴望。主辦社群在滿足自身的活動KPI,以及彼此締結的默契所影響,不得不持續邀請光環講者,以知名度滿足群眾越來越大的期待,財力的負擔也就越來越大,成為資源的消耗,進入「餵養群眾渴望-邀請光環講者-締造參與人數-消耗既有資本」的惡性循環。
重新思考藝文活動的意義,應當是培養清楚自身需求的藝文人口,回應藝文人口真實的需求,規劃出相互呼應的活動,主辦單位才能脫離非理性的渴望,改變現存的迴圈。因此,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建立「選擇」機制。因為,當人群必須被迫捨棄某個選項,才能滿足另外一個選項時,才會認真思考自身真正的需求。換句話說,賦予「選擇」的權利,就是在培養思考意識,有明白自身喜好、興趣、需求的藝文人口,才能夠讓活動的舉辦,走向正向的發展。
在地方人文空間所串聯的屏東市三個獨立空間(有。好樹、順順堂、繫。本屋),都認同共構文化圈的想像。因此,同意響應國家電影中心的串聯計畫,共同舉辦影展。因為各個空間的屬性不同,各自都擁有忠實參與者,不需擔心參與人次的前提下,在地方人文空間得以大膽繼續舉辦「音像星期五」活動,進行撞期計畫,締造選擇的環境,逐步培養真實的藝文人口,建立串聯社群、實踐文化圈的願景。而屏東縣市藝文人口的主體性建構,關乎文化政策的闡釋與執行,需要龐大的資源,不是單一個人或私人群體所能完成。但是,目前各主辦單位都被參與人數所箝制,也只好由比較不在乎KPI的空間來做。稱這些串聯的獨立空間,是締造屏東藝文環境的先驅者,並不為過。
露天電影的功能、限制與突破
(鄭中信/撰文、黃見達/攝影)
在這幾年,台灣各地風起雲湧,仿效早期露天電影的年代,在戶外搭起布幕,或是將電影投影在白色牆面,透過觀影形式的回歸,試圖聚集人群。這些行動的目的,不全然是因為懷舊,更多的意圖是讓人離開家宅,走入開放或半開放的空間,重新建構人際之間的互動關係。為了擴大參與對象,吸引各個不同類型、不同世代的群眾,播映的內容,並沒有特別的限制,從新舊電影、紀錄片,到個人、校園或社區的作品都有。也因為露天電影的舉辦,已經不同於過往酬神、慶典的用途,主辦單位的選片,往往有主題的設定,帶有問題意識,使得露天電影的播映,越來越朝向小型影展的趨勢發展。而小型影展的趨勢,潛藏著動能。因爲,被主題吸引而來的人群,存在著意識的共性,有機會促進多元的對話,或者凝聚話語。路過或是好奇的觀眾,也可能因為駐足觀賞,因而對主題有約略的認識。
大多數的露天電影,屬於地方性活動,聚集的人群也多有地緣關係。如果,善用播映前後的時間,舉辦對話形式的活動,適度拋出問題,傳遞影展主題,有助於醞釀區域性的意識。因此,避開吵雜、危險的地點,又具備安定氛圍的空間,是首選條件。一般來說,廟埕的神聖空間,具有一定的安定性。校園裡的開闊空間、三合院的曬穀場、日式建築的前後庭院等半開放式的地點,因為擁有矮牆的關係,一方面隔絕了汽機車的活動,二方面保持對外通透,擁有穩定的空間感。在這些空間,配套設計露天沙龍,增進串流形式的多元對話,讓陌生的觀者得以交流、認識,甚至,操作成為參與式設計,可以間接促進公民參與的效果。
穩定的空間,也有反身性的問題。建立安定、解除防壁,是促進對話的系列策略。但是,神聖與圍牆的空間,也具備限制、禁錮的反向意識。在解開約束心理,引導出公民意識之後,如何解除空間限制,拓展出更寬廣的開放性對話,是緊接而來的重要課題。初步推測,傳統雜貨店與當代雜貨店(24小時便利超商)會是下一個階段的地點。雜貨店作為生活日常的消費地,是地方資訊的交換所,本身就是聊天對話的場所,存在著輕鬆休閒的氛圍。另外,臺灣各縣市鄉鎮的雜貨店四處林立,隨著分布區域的不同,消費族群也略有差異,考量主題與受眾,可依據影片內容選擇地點,吸引特定族群。如果再善用雜貨店的門口、騎樓、道路的特點,讓播映形式更加活潑靈活,更可以打破圍牆限制,讓路過的人群駐足,問題意識便有機會擴散,傳遞到不同的社群中。
即時刊物:
與影展同步的《高雄電影節:影展週報》
(鄭中信/撰文)
即時訊息的核心功能,是在建立認同。基本上,對於短效性的活動來說,所謂的即時,並無法對活動帶來什麼具體的效益。因為訊息的撰稿、編輯、發佈,到讀者接收、閱讀,然後移動至活動現場,在一來一往之間,活動也即將接近尾聲。末尾才進入現場的人,難以獲得共鳴,反倒是已經參與的人,可以透過即時資訊,增加對於活動的認識,建立自身與活動之間的關係,堆疊經驗與記憶,提升再次參與的意願。因此,即時訊息的發佈,與其說是吸引新的參與者,倒不如說是,建立現有參與者的認同。
高雄電影節(Kaohsiung Film Festival)於2001年創辦,由原本一週的規模,到2008年之後,拓展成為兩週的規模,與金馬影展、台北電影節並列為台灣三大影展。尤其,在2011年高雄電影節推出短片競賽,業已成為高雄電影節的特色。短片競賽的設計,間接促成短片評論的發展,參賽者與觀影者無不關注評論內容,試圖掌握年度風向,讓文字的展演,也躍入影像的舞台,成為不得不閱讀的對象。
電影節相關文宣、刊物的編輯與發行,出現在影展的各個階段。在影展舉辦之前,以及活動進行中,高雄電影館(於2002年成立)有影展、導演、電影的介紹;於影展期間,影展策劃單位會邀請策展人、影評人、導演、影片評審撰寫文章。因應閱讀媒介的改變,同步在網路與紙本發佈訊息,讓讀者(觀眾)在參與之餘,可以更加貼近影展主題。文字或是影像訊息的參與無所不在,就活動的宣傳效力,或是建立讀者的凝聚力、認同感而言,諸如邀稿撰寫開幕片、閉幕片的影評,針對長片、短片兩種類別的電影,或是特定導演的系列作品,以及不同主題的電影,都有系統的介紹,增加影展的熱潮。週報的發行,或是網路平台同步刊登報導,都成為影展重要的環節。讓觀眾所回憶的,不單純是電影內容,也記憶著活動的參與經驗,期待下一次的影展。
-------------------------
匯款資訊如下:
1-戶名:在地方人文飲食館
2-銀行:新光銀行 東園分行
3-銀行代碼:103-0967
4-銀行帳號:0967-10-018152-0
匯款成功後,請用電話或E-mail聯繫。
聯絡電話:鄭中信 0921-210358
(加Line好友,可用手機號碼搜尋)
電子郵件:b8715367@gmail.com
募資訊息:
關於媒體的經營,稿件書寫、編輯排版、印刷派送都需要經費,可否邀請各位,以實質的方式支持,讓書寫與出版可以繼續進行。這些支持的資源,不僅是書寫的動力,也將會是知識啟蒙的所在。《在地方好》會註記支持者姓名(或公司單位),以表微薄的感謝之意。匯款資訊如下:
1-戶名:在地方人文飲食館
2-銀行:新光銀行 東園分行
3-銀行代碼:103-0967
4-銀行帳號:0967-10-018152-0
匯款成功後,請用電話或E-mail聯繫。
聯絡電話:鄭中信 0921-210358
(加Line好友,可用手機號碼搜尋)
電子郵件:b8715367@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