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中信:遮蔽的臉龐讓眼睛變得更加簡潔而真實

遮蔽的臉龐讓眼睛變得更加簡潔而真實
(鄭中信/撰文)

當人們因為武漢肺炎的疫情,在自主健康管理的衛生教育宣導下,普遍具備了自救預防,以及避免傳染他人的常識,在疫情警報尚未取消,配戴口罩成為必備的舉措,也逐漸成為慣習。口罩遮蔽了面頰、口、鼻,讓原本就獨一無二的眼睛,變得更加明亮,展現出每個人的特質。

或許也是焦慮使然,抬頭凝視陌生對象的頻率增加了。因為知道配戴口罩的原因,而且口罩的配戴與否,完全來自於自我的意願。觀察對方是否具有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的意識,相互凝望成為普遍的現象。面對迎面而來陌生人,往往會看著對方,藉以確認安全與否,一個眼神交會,便知道各自的路徑,順利的錯身而過。在購買物品時,消費者們與服務員們似乎也會頻頻互看,有趣的是,因為口罩阻礙了聲波,讓口語的訊息變得模糊,在不願意拉近距離,或是不願意加大音量的狀況下,眼神示意,並輔助身體的姿態,成為簡潔的溝通方式。(當然,還是會聽到服務員SOP的流程,例如信用卡或是付現、收取現金多少錢、加價購什麼之類……)

當口罩成為聲音的屏障,用眼神代替口語的頻率增加,似乎理解眼睛為什麼是靈魂之窗。眼神有一套語言,訊息簡潔而直接,情緒分明而真誠,直來直往、難以規避,當我看著某人的眼睛,試著閱讀其中的訊息時,同時也開啟被閱讀的模式,有某個人也正在閱讀我眼中的資訊。不想被觀看,就得閉上眼睛,但是閉上眼睛之後,就是選擇切斷視覺系統,必須用其他感知系統取代,與世界重新建立連結。視覺在使用與不使用之間,一樣簡潔有力,不拖泥帶水。讓人好奇的是,當眼神溝通的頻率增加,而口罩又遮蔽了容顏與表情,減少了集體流行文化、個人意識型態的干擾,在純粹的訊息往來之間,是否可能增加更進一步的陌生接觸,促成更多的交流呢?武漢肺炎的疫情,似乎營造了視覺語言的場域,訓練另一種溝通的能力。


備註:
彷彿也理解了香港街頭反送中的群眾,每個眼睛都炯炯有神的原因,他們在噤聲環境中,用眼神積極的傳遞訊息,也理解了武警為何要時常擊發催淚彈,或是近距離使用噴槍,摧毀那些散發出意志的眼神。(當武警選擇以暴力相向,也就承認輸了意志的對決)

鄭中信:缺乏存在感的悲傷:聊聊屏東公園東城門與屏東生活連結

缺乏存在感的悲傷:聊聊屏東公園東城門與屏東生活連結
(鄭中信/撰文)
(刊登於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三十三期「屏東意象」(2020/02/01, No.33))

歷史果真如痕跡一般,隨著時間的逝去,越來越看不見它的模樣?!座落在屏東公園內,在運動操場與網球場之間的東城門「朝陽門」,它的周邊空間開闊,具有區隔兩側不同運動類型的功能。它也在公園林蔭綠地與運動操場之間,穿梭於兩邊的人群,大致也會路過城門前方。鄰近馬路的方向,有幾株高大的大葉合歡,向周圍伸展,形成遮蔽豔陽的空間,因為公共座椅的架設,偶爾有人會在那裡乘涼、聊天。

它的所在位置,有運動選手、周邊居民活動,卻鮮少看見有人駐足停留,東城門在「見與不見」、「有與沒有」之間,具體而模糊的存在著,彷彿參與了屏東人的記憶,卻又是若即若離、模模糊糊的攀附,重量輕盈。

存在感的薄弱,是溫柔敦厚的悲傷。常常覺得這座城門,是阿緱城少數清朝遺留下來的意象,有足夠的歷史底蘊,應當有成為屏東城符號的條件。如果將它轉換成地景藝術,增加簡單的設施,例如在夜間打燈、投影,讓夜間運動的人群,在健身的同時,還有美景觀賞,一方面架構地方美學,一方面深化居民的生活感,有助於地方認同,也可以呈現有感的政績。並不明白,極力塑造屏東品牌的政策規劃中,為何忽視這個歷史地景。

紀展南(2011)《小城故事:阿緱屏東》回憶紀錄中曾經提到,在他讀黑金國小的時候,哥哥姊姊帶著他,到屏東公園、日本神社遊玩。書中寫到「有個東門殘垣城堡是我們常去的地方,有一叢老榕樹其盤根纏繞延伸到城牆的內外側,與東門結下難分難解之情誼」(頁25)。日治時期到光復初期,古建築的量體大,是顯眼的公園地標,相信是老屏東市民眾的共同記憶。

現在已經不見城牆,也不見老榕樹,只剩做為分隔空間用途的土丘。倒是與城門差不多高的黃槿(三棵)和榕樹(一棵)栽種於兩邊,堅固的人造建物,與相對柔軟的自然植栽,形成協調的畫面。伸展的枝葉,彌補了大葉合歡尚未拓展的腹地,提供了短暫遮蔭的地方。黃槿的心形樹葉、豔麗花朵,為灰白色強面與赤色磚牆添加色彩。榕樹鄰近牆面,形成遮蔽的效果,擁有含蓄的美感。

它可能已經不再是屏東市民的共同記憶,那麼我們便可以提問,現在的屏東市民,對於屏東市的共同記憶又是什麼呢?!





鄭中信:散播在屏東市街的白色精靈:原本居住於海岸的蘄艾芙蓉

散播在屏東市街的白色精靈:原本居住於海岸的蘄艾芙蓉
(鄭中信/撰文)
(刊登於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三十三期「屏東意象」(2020/02/01, No.33))
(刊登於《交換:雙週記》2020.02.23   Vol. 7)

在屏東市街區,只要看見盆栽的栽種,很容易發現蘄艾(Seremban)。這種植物的葉子呈現灰白色,很容易與其他植物區隔開來;葉子排列成環狀,整體造型對稱,也容易吸引注意。如果停下腳步,可以發現它會散發出獨特的香氣。它的別名很多,有海芙蓉、玉芙蓉、芙蓉、芙蓉菊、香菊、白石艾、白艾等等稱呼。

芙蓉這個別名,可能是屏東市最常使用的名稱。據說它有淨化、避邪的效果,擺放在家門口,與八卦、門符相輔相成,因此普遍出現於園藝植栽中。另外,在閩南族群中,老人家會特別交代,在捻香或參加告別式之前,摘幾片芙蓉的葉子,放在口袋中,在上香祭拜之後,再將它丟棄,可以避免沾染晦氣。在現代化的喪葬活動中,殯葬業者也會摘取芙蓉葉子,放在儀式後的水盆,提供祭拜者淨身使用。據說它可以製酒,也是藥用植物,可以治風濕、風寒感冒、消腫、解毒的功能。可見它也普遍出現在民俗文化活動,足以成為代表性的地方風景。

蘄艾(芙蓉)出現在屏東市街區,但是它的原鄉卻是在海岸。它是臺灣原生種植物,在生物學的分類上,屬於菊科(compositae)蘄艾屬(Crossostephium)。原本分佈在海岸的珊瑚礁岩上,蘭嶼、澎湖、綠島都可以看見,對於鹽分、強風、高溫、乾燥、寒冷,都有很高的耐受性。因為外觀討喜,因此被馴化。換句話說,它看似嬌小可愛、弱不經風,卻也容易栽種,這可能是它普遍分佈在街區的另一個原因。

會特別提到蘄艾(芙蓉)這種植物,不只是目測觀察屏東市植栽種類,還來自於它在國家地理雜誌INaturaList的曝光度。這套系統在2017年正式上線,雖然還在推廣中,全球登陸的動植物資料,已經累積達3千1百萬筆資訊,登錄速度越來越快。而蘄艾的記載數量,至今日為止(2020.1.29),共有117筆,除了1筆出現在新加坡,3筆出現在中國,其餘都在臺灣,有可能成為臺灣特色植物,甚至可能聚焦於屏東。

就目前登錄資料,臺灣各縣市都有數筆紀錄,野生與植栽的紀錄也混雜出現,並不足判斷為屏東市的特色。但是,它在屏東市的出現頻率,並不亞於曾經風靡一時的九重葛(屏東縣花),有機會成為屏東市代表植物之一。

備註:
提供9月以來的觀察與推測,還望有更多人一同找尋屏東特色,找尋臺灣特色。(或可加入INaturaList行列)






鄭中信:不攻頂的登山:屏東縣大武山成年禮

不攻頂的登山:屏東縣大武山成年禮
(鄭中信/撰文)
(原文刊登於《魯凱學月報》2020年1月號NO.05)
(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三十二期「邁向成年的青春」2020/01/02, No.32)

如果把屏東視為一個共同體,什麼樣的標的,會是居民的共同記憶?標高3,092公尺,為屏東阻擋颱風災害的大武山,可能會是最佳的選擇。因為,在自然環境的部分,這座高山同時擁有亞熱帶、暖溫帶、涼溫帶、冷溫帶的植物林相,孕育著豐富的生態,被國內外生態學者標定為野生動植物的基因庫。在人文價值的部分,這座山同時也是排灣族、魯凱族的聖山,是祖靈的歸宿之地,充滿豐富的文化。如果,引領居住於這片土地的青年學子,認識大武山、親近大武山,將可以培養青年們的地方情感,維繫住青年的地方認同,避免因為求學、就業的離鄉,而與土地斷了連結。

在1998年,蔡森泰(藍色東港溪)、曾昭雄(屏東縣野鳥學會)、陳永森、張騰元……等人,便在土地倫理、自然關懷、族群文化的思考下,以大武山作為標的,策劃了大武山成年禮的活動。這份企劃受到當時的屏東縣縣長蘇嘉全支持,不僅擔任第一屆的活動總領隊,也允諾將大武山成年禮的活動,訂定為屏東縣的主要活動。直到現在,持續在每年的二月到三月之間舉辦。

大武山成年禮的活動,固然與登山有關,但是重點並不在於攻頂。反而更期望參與的學員,可以透過活動,認識土地、生態、水文、地質、環保知識,在體驗的過程中,以謙卑的態度接近自然。活動全程大致可以分成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靜態課程、主題實地踏查。主要在介紹大武山的生態、文化,並且依照年度主題,帶領學員進行實地訪查。第二階段:負重訓練。男性學員將揹著15以上公斤的裝備,女性學員將揹著10公斤以上的裝備,進行兩天一夜的野地訓練,攀登比大武山矮的山丘。

這兩階段的活動,主要在學習登山技巧與知識、裝備種類與使用、紮營技巧,以及野外急救的能力。在考驗學員的體力、耐力中,同時觀察學員們的協調能力、登山態度。依據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的參與狀況,篩選出60人,參與第三階段的活動。

第三階段:為期三天的拜訪聖山。幹部將帶著被選出的60名學員,登訪大武山。活動會依循原住民族祭拜山神的儀式,在耆老的協助下,以虔誠的心靈敬告山神,說明行動的意義與目的,表達對於土地與族群的尊重。然後,會在海拔2000公尺的檜谷扎營。於隔天早上,在日本人為了祭祀照大神,而興建的大武山神社(1931),以及紀念高砂義勇軍的忠魂碑(1944)前方,進行成年禮的宣示、縣長授印、長老祝福等活動。不僅會邀請原住民耆老,講述山林智慧,也搭配賜名、時空寶盒等活動。名字的來源,取自於大自然的動植物名稱,或是山林的地形、地貌,或是形容詞。在學員抽出名稱之後,長老會解釋名字的意義。學員在山神、縣長、長老的見證下,將個人隨身小物品,放置在寶盒中,相約在五十年後開啟。透過賜名與時空寶盒的活動,讓學員與土地、與彼此有更緊密的連結。活動策劃在入山前有拜山儀式,在大武山神社(大武祠)進行成年禮,下山後則有淨山活動、謝山儀式。在尊重山林的生命態度,認識土地的過程,透過身體力行的拜訪聖山,啟發對於環境的關懷,學習分工合作的態度。

轉眼間,大武山成年禮的活動,已經舉辦了二十二屆。參與學員早已經擴及全國,還接受外籍學子的參與。持續為這片土地種下關懷環境、人文的種子。
---------------

2020第23屆大武山成年禮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02月14日(延長期間,或額滿截止)

報名資格:民國89、90、91年次之全國各地男女青年。

訓練時間:
第一次行前訓練:
活動時間2020年2月29、3月01日(六、日)
活動地點:東港鎮

第二次行前訓練:
環境教育+野外求生技能+登山負重訓練
活動時間:
2019年3月14、15日(六、日)
活動地點:
屏東縣春日鄉(力里山區)

正式成年禮活動:
(錄取60名學員代表,攀登北大武山舉行成年禮儀式)
活動時間:
2019年3月28~30日(六、日、一)
------------------------------
※錄取資格:需兩階段行前訓練皆全程參與及綜合評估(體能、團隊精神...等)

※第23屆大武山成年禮報名表暨家長同意書下載:本活動毋須報名費用,網站報名成功後,請將家長同意書紙本寄至屏東縣政府民政處宗教禮俗科,或於活動報到時繳交。


鄭中信:偽裝姿態: 談Dennis O’Rourke (1988)《食人族之旅》

偽裝姿態:
談Dennis O’Rourke (1988)《食人族之旅》

(鄭中信/撰文)
(刊登於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十九期「側寫觀光」(2019/08/10, No.19)
(刊登於交換:雙週記》2020.02.09 Vol. 6

丹尼斯‧歐魯克(Dennis O’Rourke)的人類學議題,著重於殖民權力對於太平洋島嶼原住民的文化影響,討論經濟掠奪、軍事鎮壓、信仰改造……等等西方文明對於傳統文化的衝擊。他長期關注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的政治與社會問題,於1974年到1979年期間,不僅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進行影像紀錄,也擔任紀錄片教學工作,在這段時間發表成名作品《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Yumi Yet - Independence for Papua New Guinea)(1976) 紀錄影片。

丹尼斯‧歐魯克在1988年發表的《食人族之旅》(Cannibal Tours),是他另一部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有關的知名著作。在這部影片中,丹尼斯‧歐魯克試圖進入觀光活動的場域,觀察文化互動的問題。影片主要在敘述一群由德國、美國、義大利……等不同國籍遊客所組成的觀光團隊,到巴布亞紐幾內亞原始部落觀光旅遊的紀錄。做為休閒娛樂的觀光活動,在為期四天的旅遊套裝行程中,觀光客以悠閒的心情,到林間、山區、河畔等等不同自然地理環境的原住民村莊,參觀各類部落建築、祭典廣場、原民雕塑。在進行地景的遊歷之外,也與原住民進行互動,觀看在地的生活情狀。

對照於觀光客(中產階級)自身生存環境的差異,觀光客提出諸多對於原始部落的看法,奠基於「文明」世界的人道關懷,因而提出資源分配、教育水準、文化現象等憂慮,試圖為原住民的生活提出解決的方案。擁有世界觀、具有豐富旅遊經歷的觀光客,固然肯定部落的原始文化,但是,他也從經濟資產的角度,點出世界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精闢論述巴布亞紐幾內亞原住民部落的貧窮問題。這種「文明世界」的觀點,潛藏著過度強調西方主體意涵,以致於降低他者文化(名之為「原始」的文化)地位的可能,出現不對等的文化姿態。而這種不對等的文化姿態,又似乎無法給予嚴厲的譴責,因為觀光客的經濟與資源論調,亦是出自於人道的關懷。

足以構成的反諷,是觀光客的消費行為。購買紀念品的「經濟活動」是觀光旅遊的行為標記,紀念品可以做為旅遊的紀錄,蘊藏部分的觀光記憶,成為分享記憶的媒介。基於人道的關懷,觀光客所帶來的消費能力,應當可以協助觀光區域的原始部落,暫且於觀光季節期間,稍稍舒緩部落的貧困問題。但是,在丹尼斯‧歐魯克《食人之旅》(Cannibal Tours)影片中所看見的是,做為擁有充裕資源的中產階級觀光客,本應能夠在購置紀念品的經濟活動中,對原住民生活狀況進行些微的幫助,但是,在面對紀念品的消費時,採取精打細算的殺價行為,不僅與經濟分配不均的議論出現對抗,也讓自身高階的經濟資產身份出現強烈反差。

原住民部落因應觀光客的殺價行為,被迫出現不同的販售價格,導致觀光活動對於原始勞力的剝削,這種形為舉措,與人道關懷的語言論調背道而馳,讓高談闊論的內容,更突顯觀光活動背後的享樂主義內涵。在享樂的意涵下,讓承載記憶的紀念品發生性質的轉變,成為觀光活動下的戰利累積,成為炫耀的物件。因為觀光客的消費行為與人道言論的不一致,丹尼斯‧歐魯克才會採取「狩獵」、「掠奪」、「征服」的觀點,質疑觀光行為的正當性,觀光客是否有足夠的條件自稱「文明」,探問文明姿態應該如何展現的問題。

Dennis O’Rourke(1988)《食人族之旅》(Cannibal Tours)
紀錄片/澳洲/1988/70分鐘/35mm/16mm/

王稟荃:觀光發展的哀愁: 談Andreas Pichler(2013)《我愛威尼斯》

觀光發展的哀愁:
談Andreas Pichler(2013)《我愛威尼斯》

(王稟荃/撰文)
(刊登於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十九期「側寫觀光」(2019/08/10, No.19)

從John Urry《觀光客的凝視》(The Tourist Gaze)探討觀光對於文化的衝擊,討論Andreas Pichler(2013)《威尼斯我愛你》(The Venice Syndrome)這部電影,是很貼切的觀點。在電影《威尼斯我愛你》的影片中,威尼斯市府為了觀光市場,為了讓遊客能來「凝視」威尼斯,可以重金打造足夠讓「數台」郵輪停泊的深水港,受訪居民戲稱這是科幻片外星景象;可以荒廢市政經營,讓歷史悠久的公共空間(例如郵局),賣給國際企業發大財。歷史建築修復草率,短視近利,讓片中專家哽咽指出,原本可以支撐三百年的觀光資本,現在三十年,就差不多消耗殆盡了;可以排除驅趕在地人,在房價高漲,生活消費提高,郵局賣掉、醫院關掉的狀況下,人民無法生活。片中提到20年前威尼斯居民有20萬,現在已移出20萬,預計2030將沒有「原住民」。

在傳統產業的部分,威尼斯在地傳統玻璃工坊,不敵世界分工體系的大量生產,因而漸漸式微。市府提出的解方,是雇人在街頭詢問遊客,是否願意搭船去參觀特定工坊。因此,沒被排進旅行社的行程,沒被觀光指南、網紅名人推薦,沒有這些符碼建構的過程,這些產業、景點彷彿不存在。大眾觀光旅遊(mass tourism)興盛,湧入大量觀光人潮,讓威尼斯的住民們,在擁擠的市場裡,抱怨觀光客過多。究竟在參觀市場、遊覽運河、參與祭典時,觀看者和被看者兩方如何取得平衡,成為影片反思的主題。如何讓兩方理解、互相尊重;如何達到良好的觀光品質,人數的控管,放棄以量制勝,成為對抗資本邏輯的重要關鍵。影片中也凸顯紀念品的普遍化,逐漸失去獨特性的問題。既然紀念品、商品都是大量生產,在威尼斯、南美洲或中國的觀光景點販賣的都一樣,那觀光客到特定地點,購買紀念品的消費,便失去意義。
除了通膨、低薪、高房價外,威尼斯市府將重大基礎建設(包括醫院)紛紛轉往「本土」,也是壓垮本地人的最後一根稻草。片中開船的年輕人,最後也搬到「本土」,遇見了許多以前威尼斯的老友。雖然一樣辛苦,年輕人還有時間可以重新認識、重頭來過。但是,年邁的長輩,能否同樣承受遷移的環境變化,是另一種不同年齡世代的省思。大量觀光客湧入造成的資源移動,讓原住戶失去了「在熟悉的地方老去」的基本要求,大大違反了老人的生活權益。(註解:威尼斯是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的潟湖沙洲的群島所組成的城市,「本土」是指義大利半島的梅斯特雷等都會區)

Andreas Pichler(2013)《威尼斯我愛你》(The Venice Syndrome)
紀錄片/2012/德國、義大利、奧地利/Color/BD/82分鐘/義語、德語發音

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三十二期「邁向成年的青春」

臺灣女孩薛羽彤在非洲馬拉威的「延經計畫」
(鄭中信/撰文,薛羽彤、鄭中信/攝影)
(刊登於《台灣教會公報TCNN》, 2020.1.2)

每趟旅行的起心動念,便已經構築了豐富的藍圖,更遑論實際的旅行經歷,以及歸國之後的回顧與反芻——「在地方人文空間」思索移動的意義,邀請諸多朋友分享各種移動的經驗;12月26日邀請曾經參與國際交流計畫的薛羽彤,聊聊她的經驗與體會。

屏東女孩薛羽彤在2017年自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畢業之後,隨著畢嘉士基金會赴非洲馬拉威參與交流。在這個少數沒有受到內戰影響,政局相對穩定卻也是國際間名列貧窮的國度,吸引著台灣女孩的目光,處處發現異國文化、社會環境的獨特之處。

其中飲食文化特別令她感到驚奇,薛羽彤提起,當地的主食是將研磨成粉末狀的玉米煮熟,捏成團狀後搭配2、3道料理吃食;而在市場見到攤商販售一包包看似酸梅的小零食,成分其實是土塊,對某些當地人來說,食用小土塊可以緩解某些身體不適的症狀。又或者巫醫的攤販上有項藥品是將各種不同幣值、顏色的鈔票撕碎,像似販售茶葉一般,宣稱沖泡之後可以帶來好運;此外也看見世界各國募集捐贈的衣服,出現在市集販售。在這些所見所聞間,薛羽彤逐步思索在交流與服務上,究竟提供什麼樣的協助,才是真正有效且不傷害到當地的?

薛羽彤觀察畢嘉士基金會琢磨於貧窮與教育的問題,基金會與當地寡婦成立「Chitatata」婦女團體,帶領婦女學會養雞、養豬、耕種,培養謀生技能,爾後婦女甚至自發性成立日托班,為村里孩童提供日間照護及營養午餐。在體驗當地女孩的生活之後,薛羽彤發現女性會受到生理期影響,造成生理性失學;在與受過大學教育的女孩交談之後,她聽見受訪者充滿自信、願為自己和家人打造天地的言談,因而展開維持女性教育權利的思索。

薛羽彤在回國之後,便與另一位夥伴陳宣妤,以「女孩幫,幫女孩」為號召,發起了「女孩大紅日」(2017)募資活動。期望提供布衛生棉,幫忙馬拉威女孩克服生理性失學的問題。這項活動廣泛獲得迴響,原本只要募資12萬元,最後卻有24萬元支持。兩位女孩將款項最後捐至已在馬拉威服務多年的畢嘉士基金會。在女性服務上,基金會不只委託婦女製作布衛生棉以提供工作機會,更至社區為青少女進行衛教推廣,至今仍持續為馬拉威婦女盡心盡力;薛羽彤試著回應「何謂有效協助」,為自己也為他人提供參考的範本。



不攻頂的登山:屏東縣大武山成年禮
(鄭中信/撰文)
(原文刊登於《魯凱學月報》2020年1月號NO.05)

如果把屏東視為一個共同體,什麼樣的標的,會是居民的共同記憶?標高3,092公尺,為屏東阻擋颱風災害的大武山,可能會是最佳的選擇。因為,在自然環境的部分,這座高山同時擁有亞熱帶、暖溫帶、涼溫帶、冷溫帶的植物林相,孕育著豐富的生態,被國內外生態學者標定為野生動植物的基因庫。在人文價值的部分,這座山同時也是排灣族、魯凱族的聖山,是祖靈的歸宿之地,充滿豐富的文化。如果,引領居住於這片土地的青年學子,認識大武山、親近大武山,將可以培養青年們的地方情感,維繫住青年的地方認同,避免因為求學、就業的離鄉,而與土地斷了連結。

在1998年,蔡森泰(藍色東港溪)、曾昭雄(屏東縣野鳥學會)、陳永森、張騰元……等人,便在土地倫理、自然關懷、族群文化的思考下,以大武山作為標的,策劃了大武山成年禮的活動。這份企劃受到當時的屏東縣縣長蘇嘉全支持,不僅擔任第一屆的活動總領隊,也允諾將大武山成年禮的活動,訂定為屏東縣的主要活動。直到現在,持續在每年的二月到三月之間舉辦。

大武山成年禮的活動,固然與登山有關,但是重點並不在於攻頂。反而更期望參與的學員,可以透過活動,認識土地、生態、水文、地質、環保知識,在體驗的過程中,以謙卑的態度接近自然。活動全程大致可以分成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靜態課程、主題實地踏查。主要在介紹大武山的生態、文化,並且依照年度主題,帶領學員進行實地訪查。第二階段:負重訓練。男性學員將揹著15以上公斤的裝備,女性學員將揹著10公斤以上的裝備,進行兩天一夜的野地訓練,攀登比大武山矮的山丘。

這兩階段的活動,主要在學習登山技巧與知識、裝備種類與使用、紮營技巧,以及野外急救的能力。在考驗學員的體力、耐力中,同時觀察學員們的協調能力、登山態度。依據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的參與狀況,篩選出60人,參與第三階段的活動。

第三階段:為期三天的拜訪聖山。幹部將帶著被選出的60名學員,登訪大武山。活動會依循原住民族祭拜山神的儀式,在耆老的協助下,以虔誠的心靈敬告山神,說明行動的意義與目的,表達對於土地與族群的尊重。然後,會在海拔2000公尺的檜谷扎營。於隔天早上,在日本人為了祭祀照大神,而興建的大武山神社(1931),以及紀念高砂義勇軍的忠魂碑(1944)前方,進行成年禮的宣示、縣長授印、長老祝福等活動。不僅會邀請原住民耆老,講述山林智慧,也搭配賜名、時空寶盒等活動。名字的來源,取自於大自然的動植物名稱,或是山林的地形、地貌,或是形容詞。在學員抽出名稱之後,長老會解釋名字的意義。學員在山神、縣長、長老的見證下,將個人隨身小物品,放置在寶盒中,相約在五十年後開啟。透過賜名與時空寶盒的活動,讓學員與土地、與彼此有更緊密的連結。活動策劃在入山前有拜山儀式,在大武山神社(大武祠)進行成年禮,下山後則有淨山活動、謝山儀式。在尊重山林的生命態度,認識土地的過程,透過身體力行的拜訪聖山,啟發對於環境的關懷,學習分工合作的態度。

轉眼間,大武山成年禮的活動,已經舉辦了二十二屆。參與學員早已經擴及全國,還接受外籍學子的參與。持續為這片土地種下關懷環境、人文的種子。
---------------
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三十二期「邁向成年的青春」(2020/01/02, No.32)



薛羽彤:台灣女孩在非洲馬拉威的「延經計畫」

客廳沙龍(12/26)
薛羽彤:台灣女孩在非洲馬拉威的「延經計畫」

〈屏東女孩薛羽彤的馬拉威國際志工之旅〉
(鄭中信/文字,薛羽彤、鄭中信/攝影)

每趟旅行的起心動念,便已經構築了豐富的藍圖,更遑論實際的旅行經歷,以及歸國之後的回顧與反芻——「在地方人文空間」思索移動的意義,邀請諸多朋友分享各種移動的經驗;12月26日邀請曾經參與國際交流計畫的薛羽彤,聊聊她的經驗與體會。

屏東女孩薛羽彤在2017年自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畢業之後,隨著畢嘉士基金會赴非洲馬拉威參與交流。在這個少數沒有受到內戰影響,政局相對穩定卻也是國際間名列貧窮的國度,吸引著台灣女孩的目光,處處發現異國文化、社會環境的獨特之處。

其中飲食文化特別令她感到驚奇,薛羽彤提起,當地的主食是將研磨成粉末狀的玉米煮熟,捏成團狀後搭配2、3道料理吃食;而在市場見到攤商販售一包包看似酸梅的小零食,成分其實是土塊,對某些當地人來說,食用小土塊可以緩解某些身體不適的症狀。又或者巫醫的攤販上有項藥品是將各種不同幣值、顏色的鈔票撕碎,像似販售茶葉一般,宣稱沖泡之後可以帶來好運;此外也看見世界各國募集捐贈的衣服,出現在市集販售。在這些所見所聞間,薛羽彤逐步思索在交流與服務上,究竟提供什麼樣的協助,才是真正有效且不傷害到當地的?

薛羽彤觀察畢嘉士基金會琢磨於貧窮與教育的問題,基金會與當地寡婦成立「Chitatata」婦女團體,帶領婦女學會養雞、養豬、耕種,培養謀生技能,爾後婦女甚至自發性成立日托班,為村里孩童提供日間照護及營養午餐。在體驗當地女孩的生活之後,薛羽彤發現女性會受到生理期影響,造成生理性失學;在與受過大學教育的女孩交談之後,她聽見受訪者充滿自信、願為自己和家人打造天地的言談,因而展開維持女性教育權利的思索。

薛羽彤在回國之後,便與另一位夥伴陳宣妤,以「女孩幫,幫女孩」為號召,發起了「女孩大紅日」(2017)募資活動。期望提供布衛生棉,幫忙馬拉威女孩克服生理性失學的問題。這項活動廣泛獲得迴響,原本只要募資12萬元,最後卻有24萬元支持。兩位女孩將款項最後捐至已在馬拉威服務多年的畢嘉士基金會。在女性服務上,基金會不只委託婦女製作布衛生棉以提供工作機會,更至社區為青少女進行衛教推廣,至今仍持續為馬拉威婦女盡心盡力;薛羽彤試著回應「何謂有效協助」,為自己也為他人提供參考的範本。

(本文刊載於《台灣教會公報》2020.2.2)
連結網址:https://tcnn.org.tw/archives/63943
(本文刊載於《在地方好》第三十二期,2020年1月2日(NO.032)特別號)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1954 《 短角情事 》 (La Pointe Courte) 1961 《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Cléo de 5 à 7) 1965 《 幸福 》( Le bonheur) 1966(Les créature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