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哈維爾馬可(2018)「來自大海的陌生來電」

2018高雄電影節(10/19-11/04)「愛恨家族」

(西班牙)哈維爾馬可(2018)「來自大海的陌生來電」

敘利雅難民的問題,在沖上沙灘的孩童屍體照片衝擊下,突然成為世界的焦點,國際媚俗的收容,然後再次遺棄,讓逃難的難民與收容的國度之間,充斥著期待與恐懼的矛盾。哈維爾馬可(2018)「來自大海的陌生來電」這部影片,與雷納卡馬洛夫(2018)描述烏克蘭內戰「來電任務」的差異,在於不同族群、不同語言的陌生疏離。不相識的通話,隨著差異語言的對話,凸顯出逃難者不明的處境。漂流在海上的行動電話,並不會因為被人所拾獲,便可以判定所有人的缺席,代表著所有人的死去。劇中船長雖然積極尋求海巡協助,想從周邊海域船隻活動,推測電話所有人的位置,最終因為沒有衛星訊號傳遞,無從判斷電話所來何處。拾獲者無法得知所有人的生死,也疑惑著電話的彼方;彼方的通話者,焦慮電話所有人的缺席,兩造的疑惑,讓情緒懸置而無從宣洩。

如果雷納卡馬洛夫(2018)「來電任務」中的電話是報喪的符號,讓彼方肯定生命的消逝;哈維爾馬可(2018)「來自大海的陌生來電」僅僅是通話,電話所有人只能是失蹤人口,尚無法判斷死亡,希望與絕望的情緒,將在通訊彼方的心靈中迴盪,終究無法獲得答案。

#2018高雄電影節(10/19-11/04)「愛恨家族」
#在地方人文空間



徐士桓:滇緬國軍影像紀錄(11/14)

屏東影像月:電影閱讀分享會(11/14)
徐士桓:滇緬國軍影像紀錄(鄭中信心得筆記)

講者徐士桓分享泰北的講座,已經邁入第三場,足見對於滇緬國軍的關懷。在講座之初,便以「邊界」意象的提問,反思土地認同的問題。中華民國國軍,在聯合國的壓力下,於1953年、1961年(國雷演習)將國軍撤離緬甸時,為了保留反攻大陸的戰力,偷偷留下軍力在緬甸國土,準備伺機攻回雲南。而這批軍隊成為不能說的秘密,說了,等於背信聯合國;不說,則變成了遺棄。這批軍隊在遲遲未能反攻大陸的情勢下,成為沒有國家(國籍)的人。反而因為擔任僱傭兵,協助泰國政府,擊退共產黨,才獲得居住的機會。在擔任防守泰國邊界安全,成為政府的戰力,得以在泰北建立聚落。雖然獲得居住權,實際上只有兩千多人獲得泰國國籍,其他人依然是沒有國籍的人。

截至目前為止,這群被國家遺棄的軍隊,依然遙望著中華民國,期望回到祖國的懷抱。而實際上,歷經了三次的政黨輪替的中華民國,不論是中國國民黨,或是民主進步黨,都沒有承認的意思,這群未能在1961年徹退的人,成為不折不扣的無所之人。士桓透過PPT講述志工經驗之後,以李立劭《邊城啟示錄》(2013, 71min)做為輔助材料,協助參與者們了解泰北的狀況,另外也播放部分《南國小兵》(2014, 55min)內容,讓大家了解滇緬撤退的國軍,在台灣生活的狀況。

會後,向來自馬來西亞的朋友呂鎰榮詢問,馬來西亞華人如何看待身份認同的問題。提及,因為是馬來西亞華人是人口販售而遷移的,被稱為「豬仔」,對於祖國的認同是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而非政權的認同,和泰北這群人有特定的政權認同,有很大的差異。店主人則是提及,這似乎涉及國際的問題,如果承認這批國軍的存在,便等於揭露背信的秘密,中華民國如何應對國際的輿論(或許可以是個輿論),需要透過了解國際法規的專業人員協助,才有助於了解國際情勢與方法,找到解決的方案。但現就階段而言,既然政府未有任何的動作(看起來也不會有動作),倒是可以透過定居台灣的滇緬軍眷,進行桃園(龍岡)、南投(清境)、高雄、屏東(里港)的串聯,凝聚民眾的力量,聲援仍然留在異地的同胞、親戚。藉以給予政府壓力,正視遠在泰國的國軍權益。雖說只是講座中的討論,感覺大家都有些話想說,是個很成功的講座。

#在地方人文空間





劉育豪:用繪本談性平(11/13)

屏東影像月:偶然沙龍【島嶼之花#10】(11/13)
劉育豪:從繪本談性平(鄭中信心得筆記)

講者劉育豪是高雄國小老師,提及性別教育,可以從自我了解、人我關係、自我突破三個面向進行,內容非常豐富。而目前國小的性別教育,無正式段時段、無正式教材、無結構化的設計,只好以融入式教學的方式,設法從晨光時間、綜合課程時間、彈性活動時間進行教學活動。

對於性別的不平等,育豪由「典範建立」的概念切入,列舉課本中所教授的探險家,以男性居多;世界重要的繪本大賞,以男性作家居多;傑出校友表揚,以男性居多……等等。認為女性的缺席,會提供女性無冒險(創作)精神或不適合冒險(創作)的反向訊息,以至於約束女性能力發展的可能性。認為各種典範人物的列舉,兩性的數量比例,不宜太過懸殊。而面對現有的教材,則是試著找回女性的位置,例如中國雨傘的發明者,應當不是魯班,魯班順著妻子(無姓名)的需求,逐步改良雨傘的結構。因此,魯班的妻子是概念(創意)的發想者,魯班則是製造者,而課本並未給予相對應的發明家位置,也沒有記錄姓名。進而討論歷史(History)的詞彙構成,提出話語權來自男性,女性處於缺席的狀態。

然後透過家暴的海報,輾轉討論圖像下的性別解讀,講述個人的意識形態,如何影響圖像的解讀(以男性臉部瘀青海報,提出男性也會遭受家暴的問題)。另外,將媒體傳遞的訊息,轉換成為自身的情境,向聽眾提問,如果身邊的親朋好友,進行了變性的手術,真實的發生在生活周遭,各自會如何看待變性的議題。

為了方便進行性別教育,曾與多位老師合作,向教育提出撰寫書籍的計畫,完成「一個家,一個故事:多元家庭物語」(王儷靜編, 2011, 女書文化)。育豪特別提到,不要把家庭型態,當成分類的標籤,藉以表述多元家庭的存在,是家庭的差異,不應當被視為歧異。另外推薦「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能獨立思考的孩子,到哪裡都能過得好」(幸佳慧, 2014, 如何出版),這本書透過鬆脫語言的螺絲,讓人重新思考性別的共通性與差異性。最後,以朗讀繪本「不一樣的爸爸:接受不同背景的家庭」(皮塔, 2014, 閣林國際)做為結束,設定參與者們都是孩童,在有趣的提問中,演繹教學的策略,反覆閱讀繪本,也反覆認識並思考每個家庭的故事。很棒的結束,教學方法與策略很值得學習。

#在地方人文空間






黃健哲:認識藝術微噴(11/7)

星期三人文講堂(11/7)
黃健哲:認識藝術微噴(鄭中信筆記)

講者黃健哲一開場便切入今日的主題,認為完成一幅完美的輸出,必須是機器、墨水、紙張、色彩管理,四個面向的相互配合,才有可能達到。這次主要分享的是機器種類(目前使用的機器是EPSON)、墨水的組成、紙張的種類三個面向。

整理目前台灣普遍的影像輸出類型,有熱昇華、環保乳膠、紫外線固化技術、藝術微噴四大類。而關於「藝術微噴」的概念,開始於1991年的美國,以法文Giclee(噴),形容具有收藏級別、高品質輸出的影像。因此,陸續有廠商以TruGiclee、HeriatgeGiclee做為市場區隔,標榜自身的輸出品質。從2004年日本Epson研發推出UltraGiclee之後,效果與品質都更往上提升。中文正式翻譯為「藝術微噴」,形容高品質輸出的影像,典藏的作品,都會以UltraGiclee輸出。

目前藝術微噴以日本Epson公司最好,具有穩定性強的墨水,可以防水、抗光、防刮,擁有高色彩精準度、較大的色域空間,預估色彩可以維持一百年。墨水的組成為染料(Dye)與水性的顏料(Pigment)。日本公司Epson研發以大顆粒包裹小顆粒的技術,當墨水的大顆粒碰觸紙張之後,便會破裂,釋放出小顆粒,小顆粒迅速附著於紙張表層,不會滲透到內部。這樣可以避免墨水暈開,可以呈現更細緻的細節。健哲約略提及色域空間(color space)的概念,說到色域空間即是人類可見的色彩範圍,目前依照輸出的等級,有sRGB、Adobe RGB、Pro Photo RGB等種類,其中Adobe RGB已經是較高級別的色彩管理,再提升到Pro Photo RGB,自然可以有更多的細節呈現。(關於色彩管理,需要另開一場講座,才有可能說明更細緻)

紙張的選擇,可以分為「紙面」、「紙基」兩個方向討論,紙面指的是材質,例如「膠面」、「亮面」、「純棉」,紙基則是紙張的構成。紙張是否可以永久保存,取決於紙基的品質,通過ISO 9706國際標準規範,並且沒有木質素、沒有螢光增白劑,便可以讓輸出作品保存更久。


#在地方人文空間





(俄羅斯)雷納卡馬洛夫(2018)「來電任務」(Phone Duty)

2018高雄電影節(10/19-11/04)「愛恨家族」

(俄羅斯)雷納卡馬洛夫(2018)「來電任務」(Phone Duty)
俄羅斯/2018/DCP/color/8min

內戰的悲傷,在於同胞之間的武器相向。表態或不表態,親朋好友、街坊鄰居……等等人際網絡,都會被意識形態所狙擊,甚至喪失生命。伴隨逐步累計的死亡,撕裂的傷痕也將越來越深。廿一世紀的世界,依然有國家持續著戰爭。烏克蘭在2014年爆發內戰之後,至今尚未停止,估計已經造成一萬人死亡。(戰爭也殃及其他的國度,馬來西亞航空17號班機,遭飛彈襲擊,造成乘客與機組人員全數罹難)俄羅斯導演雷納卡馬洛夫,透過電影反映社會現狀,以烏克蘭的內戰作為故事背景,敘說戰爭的悲傷。

在人手一機的時代,與機械綑綁的電話門號,形同身份的識別證,標記著特定的擁有者,如同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軍脖子上吊掛的鋁製號碼牌。這種科技化的辨識工具,更可以與擁有者的家人通聯,傳遞戰場的狀況。這部電影的悲傷,在於手機的累積,標記著死亡人數,手機已然成為遺物,成為報喪的工具。撥打電話的那頭,急欲獲知親人是否平安,接聽電話的這頭,回報擁有者的死訊,並且夾雜政治宣傳。電影的震撼,並非來自於電話報喪,而是眾多電話同聲響起,報喪者無力接聽,指涉著有眾多家庭的焦急,內戰造成的家庭破碎。

#高雄電影節(2018)愛恨家族
#在地方人文空間




(法國)拉菲艾爾貝琪(2018)「共域」(The Common Space)

2018高雄電影節(10/19-11/04)「愛恨家族」

(法國)拉菲艾爾貝琪(2018)「共域」(The Common Space)
法國/2018/DCP/color/10min

大量搜集歷史檔案,用古今對照的方式,並列影像,或是用馬賽克的方式拼貼地景,已經不在是特殊的操作概念。但是,鮮少有人使用電影畫面(或是錄像畫面),綜合拼貼技巧,呈現地方風景。因為電影成為影像材料,與流行產業、觀光文化有緊密的關係。

電影做為當代的娛樂產業,不論是科技的發展、產業的結構、讀者的觀看,都緊貼著流行的趨勢。如果地景不夠有名,恐怕不會吸引大量的遊客參訪,留下到此一遊的紀念影像。如果地景不具有足夠的特殊意義、獨特風格,沒有足夠數量的觀光客,便不會受到影視產業親睞,做為劇情發展的背景。地景本身不只擁有在地性的共同記憶,透過觀光行為和電影影像,也形塑了世界性的共同記憶。

當拉菲艾爾貝琪網羅拍攝法國的各類電影,萃取了拍攝法國地景的影段,再透過拼貼的方式,呈現出地景的整體樣貌,猶如畫作。這種拼湊的畫作,不僅是再現電影中的地景、歷史的地景,影像中不斷重複的動作,包含著各種類型電影,引領群眾進入當時的劇情(特效);乃至於不斷重複的鏡頭移動(晃動),看見導演的影像思考。各種樣貌的拼貼與重複,雜揉成為電影史、科技史的影像繪畫。讓所謂的「共域」,接近於觀賞(影視)的共同體,讓當代的讀者,透過已經成為繪畫的影像,閱讀曾經流行的文化。


#在地方人文空間





朱雲瑋、鄧佩貞:海的國度大冒險-海洋生態調查紀實與VR體驗

屏東影像月:偶然沙龍+音像星期五(11/2)
朱雲瑋、鄧佩貞:海的國度大冒險-海洋生態調查紀實與VR體驗

這次「鶵鳥藝文空間」到「在地方人文空間」舉辦講座,不僅分享了「海洋生態調查紀實與VR體驗」,還搭配了難得的書展,攜帶了大約20本書籍,提供與會朋友閱讀。這個書展是鶵鳥與「安書宅」、「風向空間」共同合作,向「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申請的「在地好讀社區閱讀計畫」,今年已經辦了23場,很高興可以參與第24場的盛事。

講者鄧佩貞提到,書展的計畫名稱是「海的國度」,分成攝影展和書展。計畫的發想,是因為澎湖周邊的小島嶼很多,資源更加匱乏,因此,期望透過小離島巡迴書展的方式,推廣閱讀。在小島(離島)、本島(澎湖)巡迴之後,繼而在大島(台灣),繼續分享歷年累積的成果。這個書展主要設定在潮下帶的生物,但是不單只是介紹生物的名字、種類而已,更希望透過故事、習性的解說,了解生物們在自然界中扮演的角色,生物與人類之間的關係。透過關係的連結,讓生物對閱聽者(我們)產生意義,乃至於思考自身與生物之間的關係,進而反思自身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例如在觀察魚類種類、數量之外,也會討論魚類體型的變化。不適當(過量捕捉、網目過小)的捕捉,會對魚群造成壓力,致使魚群留下的基因越來越小,或是提早進行繁殖,導致體型越來越小。小海龜孵化之後,會朝向光源爬行,明亮的路燈,會讓小海龜朝向錯誤的方向移動,無法順利進入海洋,數量越來越少,是必然的趨勢。另外,海龜的卵在孵化期間,溫度到達一定的溫度,將會孵出雌海龜,在地球升溫的狀況下,未來恐怕會沒有雄海龜進行交配,最終導致滅絕。這些變化,都需要透過長時間的觀察,大量的科普數據,才逐漸顯現問題,但是問題一但浮現,通常都已經面臨緊迫的危機。

書展除了介紹科普知識之外,也介紹研究生物的人(例如黑熊媽媽黃美秀),以及觀察生物的人。另外,飲食是必須的日常,但是食材的取得、漁撈、捕撈,可以更具有生態意識。用正確的漁法,適度的漁法,適量的捕捉,可以維持生態的基本平衡。因此,從社會學、人類學的角度,提供餐桌的文化現象,以及飲食對於環境的影響;討論生物定義食物的社會機制(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透過日常的飲食行為,思考生態概念。還選擇圖文書,將生態導引到文學(放牠的手在你心上)、繪畫(大海的朋友)的層次。透過人文的涵養,讓心裡趨近於自然的物種,引起生命的共鳴。雛鳥藝文空間也試著出版屬於自己的書籍「海洋國度」,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勾勒出自然生態的基礎知識。

攝影展、影像展的部分,則區分為植物性浮游生物、動物性浮游生物、珊瑚、魚類、底棲生物、大型無脊椎、海生爬蟲等類別。特別著墨於「看不見的好朋友」(植物性浮游生物、動物性浮游生物),以顯微攝影的技術,捕捉動態的畫面,讓人發現水中懸浮的細微生命。佩貞很擅於用幽默風趣的方式,解說生物的特徵。例如藻類為了避免被捕時,會有聚集的現象,就好像「一個小朋友,壞人會來綁架他,但是,如果有十個小朋友,就會變得很可怕,壞人不敢靠近」、「珊瑚因為有共生藻,顏色才會美麗,藻類需要付房租,珊瑚蟲如果沒有藻類的幫忙,就會白化,覓食能力會變差」、「分辨比目魚,要看眼睛的方向。往右撇或是往左撇是不同的魚」、「海蛇的嘴巴很小,毒牙很裡面,除非伸出手指頭給他咬,所以不會被咬到」、「蝦子和螃蟹小時候很想像,但是長大以後,螃蟹覺得尾巴很麻煩,所以把它摺起來」。用有趣的講法、好玩的形式,很能讓人快速理解科普知識。

另外,也提及公民參與田野調查的問題,透過大數據的累積與分析,將有助於問題的發現,進而追蹤發生的原因,找尋解決的方案。但是,因為普查需要耗費大量、密集的人力資源,如果可以透過全民參與,將會節省很多時間。例如民宿業者如果可以在導覽之餘,順便做田調或拍攝,估算旺季可能每天有三趟,在眾多民宿業者的協助下,田野資料將會是可觀的規模。(舉例的普查網站有:路殺社、eBird、繁殖鳥類(台灣)、珊瑚調查(健康比色卡)、鯨豚、海龜)

最後的重頭戲,則是AR的活動,與VR的體驗。佩貞特地準備了特殊設計的圖畫書,把手機灌裝特定的APP軟體後,掃描書籍扉頁,會出現活潑的生動的生物。不僅可以360度翻轉物種身體,觀察各個角度的樣貌,還可以操縱他們,朝不同的場域移動。VR體驗則是戴上特殊的眼罩,觀賞水下的畫面,有鯊魚、海龜的影片,也有隨著潛水員遊歷於海洋世界的畫面。其中,伴隨海底的氣泡聲音情境,更具有引導的效果。(會後的互動很多、很多。互動的氣氛要在現場才會有特別感受,所以,期待各位的蒞臨囉!)

#在地方人文空間

















屏東影像月:偶然沙龍+音像星期五(11/2)
鄧佩貞:海的國度大冒險-海洋生態調查紀實與VR體驗
(原講者朱雲瑋,因為颱風受困離島,邀請公司同仁鄧佩貞代為分享)

在地方曾經在9月,響應「國際淨灘日」,嘗試規劃「生態月」,最後因為無法把講座集中,因而作罷。但是,依然延續生態關懷,每月固定規劃一場以上的生態講座,以帶狀方式呈現。從梁偉樂「意外開啟的潛水人生」(9/12)、戴啟明「溫度繪說畫」(10/10)、劉明浩「我所認識的埔里蝴蝶」(10/11)、鄭中信「動物園裡的北極熊」(10/12,13),到這場朱雲瑋、鄧佩貞「海的國度大冒險」(11/2),算是綿密的設計吧!

據我所知,這場海洋生態調查紀實的作品成果,是公共電視委託的計畫。請熟悉海洋生態的專家協助,以3D影像的方式,呈現海底地景、生物的多重面貌。並且,透過VR媒介的使用,讓人身歷其境,推動海洋教育。據說,現場會提供VR體驗服務,再加上內容生動活潑,很適合親子共賞,鼓勵大小朋友一同參與囉!適逢今日(11/2)的講座,公共電視也將首播這部影片,算是恭逢盛會了。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1954 《 短角情事 》 (La Pointe Courte) 1961 《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Cléo de 5 à 7) 1965 《 幸福 》( Le bonheur) 1966(Les créature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