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種出來的作物被人稱讚,就是鄭週蘭最大的成就與喜悅

只要種出來的作物被人稱讚,就是鄭週蘭最大的成就與喜悅

(鄭中信撰文/2020.6.24)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Qdre3o

既然要吃,就要吃得健康、吃得好吃,是鄭週蘭的堅持。所以栽種作物,堅持不噴灑農藥,以自然農法的方式耕作。但是,這樣的方式並不是現在農村的習慣,丈夫曾經為了幫忙增加產量,主動噴灑殺蟲藥、除草劑,想增加作物產能。後來夫妻達成協議,不管再怎麼雜草叢生,各自看顧好各自的田,不要超過界線。讓先生認同自然農法的契機,來自於一批高麗菜的生產,不論是口感,或是氣味,都讓同樣是務農的鄰居讚不絕口,才發現僅僅只是改變耕作方式,就會讓食物變得好吃。因此也投入自然農法,甚至更加著迷,樂於嘗試各種方法,例如將蒐集的蚵殼打碎、研磨,灑到農田中,增加土地的鈣質,或者學習製作光合菌,試著改善土質。


鄭週蘭提到,她以自然農法耕種稻米,一期稻作,一分地大約可以超過一千五百斤的產能,讓她有點吃驚。她不急著耕作二期稻,在一期稻收割時,刻意預留稻稈,讓稻稈可以持續抽長生長,長出再生稻。因為稻米產量不多,曬米與篩選都回歸到傳統的方式,以人力操作。於是找了一台鼓風機,兩夫妻親力親為篩選稻穀,目前正在找尋打穀機。不僅回歸傳統,在傳統中又有些變革,思考曬米過程的困擾,例如因應突如其來的雨水,或者不小心夾雜碎石、砂礫,他們以網子當作地墊,一方面隔絕地面的雜物,一方面可以快速集中、收納。據鄭週蘭說,再生稻的穀粒較為細小,產能也少,一分地的產量也只有五百斤左右,農會與盤商不會收購,所以都是重給自己吃的。會讓她癡迷的原因是再生稻的口感綿密,香氣濃厚;蒐集碎掉的米,配上栗子地瓜煮稀飯,香氣加上甜度,非常受朋友歡迎。只要被人稱再好吃,就是最大的喜悅。


一般來說,田間不會種大樹,因為樹蔭會遮蔽日照,影響稻穀生長。但是,鄭週蘭堅持田間要有休息的地方,如果工作累了,隨時有陰涼處可以乘涼休息。坐在田邊享受微風、景色,是種田最大享受。一方面可以不用那麼辛苦,一方面可以觀賞田園風景。也因為都是種自己喜歡、感興趣的作物,農園就像是百果園、百草園一樣,栽種了番茄、桑葚、荔枝、芭樂、草莓、紅毛丹、蜜香百香果......,以及數不清的青藥草。鄭週蘭特別提到蜜香百香果,形狀與大小都不同於百香果的印象,像是剛長出來的青木瓜。切開之後不是只有果粒可以吃,去除包覆種子的纖維層,還有果肉可以吃,口感綿密類似香瓜,還有淡淡的清香。


對於農法的學習,鄭週蘭特別推崇屏北社區大學龔泰文「安全無毒農業」課程。龔老師會隨時回應學員的提問,滿足學員的需求,帶領學員解決自己的問題。她也加入「里港農業發展協會」結交朋友,這個社群每年會有定期的成果展與交流活動,每次的主題設定,都會讓參與的學員收穫滿滿。透過自身的實作,同業間的交流,以及課程的學習,讓作物更豐富、更加好吃,種出自己喜歡的食物。


為了健康接觸有機,參與之後挑戰產能,林建勳的從農故事

為了健康接觸有機,參與之後挑戰產能,林建勳的從農故事

(鄭中信撰文/2020.6.1)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V6vKby


家裡原本就是務農,父親在農地種植檳榔,雖然自己是做鋁門窗的生意,但是,在上班之前的早晨時段,還是會到檳榔園裡幫忙。後來,因為姊姊罹患癌症,需要比較健康的食物,因此認識了潮洲鎮專門販售有機食材的店家「彩虹觀」,結識了有機的知識。也在民國93(2004)結束掉生意,把檳榔砍掉,開始友善農業的耕作,種稻米、水果、蔬菜給家人吃。後來,因為產量增加了,所以也就將部分產品拿到「彩虹觀」販售。


關於學習有機農業的技術,林建勳回憶到,一方面從社區大學農學課程來的,例如曾經到屏北社大萬丹分班,上了三年陳坤謀老師的「有機農業社」課程,上了大約兩年林錦和老師的「作物之肥培管理與有機栽培的認識」課程。另一方面則是參加海豐農改場的定期課程,例如曾經積極爭取村莊的代表資格,參加兩場四天三夜的講習,講述理論與現地觀察,學習了芭樂、稻米的耕作技術。栽種的作物也就從芭樂開始,種了120棵。在講習課程之後,依然與講師保持聯繫,累積實務經驗。後來又考量設備、資金,以及屏東的氣候,選擇在秋冬季種植葉菜類作物(例如地瓜葉、空心菜、絲瓜),增加收入。


因為起心動念是為了身體健康,一投入農業,便堅持不使用農藥。另外,周邊都是種植檳榔,很難避免鄰田汙染,只好將耕作的農地內縮,盡可能保持鄰田距離,農地面積雖然有8分地,但實際使用不到4分地。對於有機農業的經營,林建勳特別提到,因為有機農業產量不好,單價比較貴,賣相也不好,所以銷路也不好。記得栽種芭樂的那七年,每次採收的時候,大約有一半的果實沒有賣相。為了不打破有機作物的行情,寧可免費寄給孤兒院的小孩吃,也不願意賤價拋售,影響其他小農的生計。


對於稻米的耕作,林建勳則自信滿滿提到了作業模式與挑戰目標。因為個人的喜好,稻米耕作的品種是高雄147號,在改良土壤酸鹼值,種植田菁當綠肥,掌握灌水、插秧與排水的時機之後,已經可以達到一分地14百斤的稻穀,讓他很想繼續挑戰更高的產能。有位屏北社大學員李宗達,為了學習友善農業的耕作,也曾到他的農地,幫忙了六七年,甚至在退休之後,在同一個鄉鎮買了農地,成為鄰居。




每一次都是全新的經驗,專訪文心蘭農友賴振豐先生

每一次都是全新的經驗,專訪文心蘭農友賴振豐先生

(鄭中信撰文/2020.06.05)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WdgYXL


以前擔任學校駐衛警察的賴振豐,因為工作時間是三班制,有時白天沒有輪值的時間,協助父親在自家的農園種植檳榔。他回憶說,因為近視看不清楚檳榔的大小,結果老是割錯檳榔,覺得自己不是那塊料。後來跟太太騎著腳踏車在鄉野田間閒逛,無意間經過了一處蘭花園,看得漂亮、喜歡,再加上當時文心蘭的價格迷人,便開始小規模的種植,當時只種了兩、三百盆,曾經一次在過年前幾天剪了幾十支花拿到花店去賣,由於價格不錯,晚上睡覺都還會帶著微笑,目前因為已擴大栽種面積,採收下來的花大部分則是透過產銷班外銷到日本為主,也由於台灣種文心的人也愈來越多,產量大增,當然價格也今非昔比。


開始大規模種植,是在民國88年以後。他提到種花時時刻刻都在挑戰,都要非常專注在每一個栽培管理上的細節,每次安排工作的規劃,都要因應幾個月以後植株所可能產生的變化或市場價格上的變動,不論累積多少的年資,都要以謹慎及敬業的心態去面對每一個環節,絲毫不能有所怠惰或存有僥倖的心理。此外,每種作物都有令人頭動的病蟲害,蝸牛會躲在文心蘭的葉背、根部或是花架下方,一隻蝸牛可以在兩三天之內,吃掉幾十朵花,啃食根部,還會讓植栽東倒西歪,不好管理。面對著抓也抓不完的蝸牛,賴振豐曾經試著在蘭花園裡養鴨子,後來一方面效果有限,一方面又會狗狗追趕,最後還是仰賴人工捕捉。每看到一隻蝸牛,就要立即處理,否則一發不可收拾。兩夫妻時常在晚上抓蝸牛,一個人一個晚上可以抓到一百多隻蝸牛,不論怎麼抓,每天都還是這樣的捕捉量,考驗著耐心與毅力。下雨過後,殺菌藥就要緊接著噴灑,避免有害菌種滋生,讓花卉出現雜斑破壞品質,無法外銷甚至腐爛死亡。賴振豐微笑說道,如果有人研發出防治蝸牛的藥劑又不傷害植株,大概就發財了,農民很多問題都可以獲得解決。


在談話之際,賴振豐一邊收成花卉,一邊觀察植栽生長,順手修剪葉片,避免擁擠、增加通風,一邊觀察盆栽的含水量,思考介質比例與供水,一邊還眼明手快的捕捉蝸牛,減緩災害蔓延,多工運作,展現著專業。他說文心蘭是從農以來的唯一作物,笑笑的提到,最有成就感的時刻是,每一次的嘗試,都有新的發現;當自己的面積比別人小,卻可以有更大的產能;別人沒有花的時候,自己卻可以持續提供花卉;聽到有人稱讚文心蘭種得漂亮的時候,就會非常的開心,稍微滿足一下內心作祟的虛榮感,也是促使他繼續努力的動力。這份工作不只是太太全力支持,女兒在周末都會到蘭園溫室幫忙,未來在退休之後,將會全心投入文心蘭產業。


最後他也希望大家能夠都能買買花,不僅能美化家裡的環境,提升生活化的品質,更能透過花卉的自然美,增進夫妻間的情感。



萬丹「三分甜」用自然農法體現田園生活

萬丹「三分甜」用自然農法體現田園生活

(鄭中信2020.05.15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vDXeQa


在萬丹,有個以友善農業經營的農友林宋美,把小農場取名為「三分甜」,經營才剛剛起步,卻已經有濃濃趣味。「三分甜」的名字由來很單純,僅僅只是因為一開始租賃的土地,差不多是三分地。至於為什麼是酸甜的「甜」,取代田地的「田」,則是因為現在食品調味都太過甜膩,對健康不好。但是,東西不甜又不好吃,三分甜度恰似微甜的幸褔,便是最好。所以用「三分甜」取代了「三分田」,名字俏皮的貼近了生活。


林宋美提到,自己並沒有很強的農業知識系統只能順應自然,讓環境土壤恢復到貼近自然的機制。認為在土地上的就覆蓋在田畦上,讓土壤保濕保鬆並且提供微生物棲息,植物的根係則留在地底下,作為微生物的食物來源。微生物的分泌物,再循環成作物的養分來源,所以不會刻意將葉子埋到泥土裡,也不會將植物的根拉上土表覆蓋。她說,剛承租這片土地的時候,土質不算鬆軟,就用自然農法的概念,斬草不除根,將割除的雜草鋪在泥土表面,減少水分的蒸發,達到保濕保鬆的作用。而植物的根持續在泥土裡讓泥土變得鬆軟,在短短幾個月的嘗試下,有很明顯的效果。


星期六(5/15)的早晨,我們參與了除草與竹薑的耕作。才剛碰面,林宋美就遞出清晨準備的洛神花茶。花茶裡面除了有洛神花,還有加入早上現煮的草莓醬,以及帶有百香果香氣的芳香萬壽菊,還加了檸檬汁,微量檸檬皮。這些都是以無農藥無肥料栽培的農作食材,還沒上工,就有充滿了香氣花茶引誘,讓人想要趕快完工,儘早享用。而選擇竹薑這樣的作物,來自於特殊的緣分。林宋美說到,過去因為孩子容易感冒,時常吃藥,好不容易當孩子的感冒好了,又換自己感冒。在這樣不斷的惡性循環下,聽秀明農法的前輩說,他種植的竹薑無農藥無肥料,很適合拿來補充內熱源,並且改善感冒,也就嘗試食用,結果感冒真的好了。從此之後也不用因為小小的感冒去浪費醫療資源,竹薑也就成為她的作物首選。她說,媽媽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好,雖然種出來的竹薑小小的,但是纖維很細,夠黃夠辣,還有很舒心的香氣,也受到消費朋友的喜愛,還留了部分的竹薑自己留種。


目前三分田地主要作物有芋頭、玉米、玉米筍、毛豆、秋葵、竹薑、草莓。為了讓土壤恢復了自然的機制,所以沒有讓重機械進入,壓壞了好不容易蓬鬆的土壤。目前,都是仰賴人工播種、割草、採收。尤其是黃豆,等它在植株上黃熟變成了褐色,才進行人工採收。


因為不噴撒農藥,也不會將雜草連根拔除,所以農地總是呈現茂盛的樣貌。認真的說,一眼望去真的都是雜草。認真的往裡面走,可以看到很多且多樣化的作物。農地經營還在草創之初,能夠運用的資源有限,一同經營「三分甜」的夥伴蘇琴,便設計了交換的機制。每一次參與,都會有勞動的時數紀錄,再透過工時、工資的轉換,以等價的作物回饋。以收成的作物,回饋給曾經來到農地勞動的朋友,相當於過去的換工、放伴,有著傳統農村的人文氣息。「三分甜」以自主營運為目標,販售的收入,則是設備、資材、種苗的採購,期望能夠逐漸順遂。雖然賣農產的錢,無法達到收支平衡,也沒有工資可言,所以目前還是以工養農的狀態。


有理念的人,總是會吸引在一起,經營「野怎樣」的蘇琴,是林宋美堅實的夥伴,是有求必應的小叮噹;李啟瑞是一非常樂於助人的朋友,時常撥空到「三分甜」裡幫忙,並且提供了一些農業知識,是田裡的超級戰力,被林宋美、蘇琴戲稱為超級外掛,足見友善農業互相協助的能量。(李啟瑞的故事,詳見鄭中信(2020.05.08)「因為感動所以嘗試,半X半農,李啟瑞從農故事」)




因為感動所以嘗試,半X半農,李啟瑞的從農故事

因為感動所以嘗試,半X半農,李啟瑞的從農故事

(鄭中信2020.05.08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oLY8YQ


熱心公益的李啟瑞,自武漢肺炎(COVID-19)發展裡來,幾乎每天協助屏北社區大學,在校門口(至正國中)執行體溫量測實名制的工作,讓校園維持安全環境,為全校師生的健康把關。


李啟瑞在六、七年前,也曾經嘗試從農,因為看了賴青松(2007)「青松e種田筆記:榖東俱樂部」,深受感動,便開始蒐集種稻資訊,為從農之路做準備。為了說服家人,啟瑞大量搜集網路資訊,請教農友種稻經驗,累積了豐厚的資料,還整理成計畫書,期望讓父母安心。


因為從農是種嘗試,以兼職的形式,無法長時間在農間活動,租賃了兩分地,進行一期稻作的嘗試(大約一百天)。正因為田間活動較短,難以有效移除雜草、福壽螺,聽聞鴨間稻的模式,便向從事配種的宜蘭鴨農,訂購近三十隻的小鴨子。不僅在夜晚,帶著兒女到楠梓火車站接鴨,為了照顧鴨子不遺餘力。運送到稻田時,還動用嬰兒床車,避免走失。耕作面積並沒有用足兩分地,為了減少鄰田污染,秧苗內縮了一些距離。也因此讓出空間,方便在田梗設置圍籬,一方面限制鴨子活動區域,一方面保護鴨子的安全。鴨子的出現,避免不了家犬、野狗的好奇,硬是在鑽過圍籬偶而發生,造成不少損失。


嘗試之路跌跌撞撞,稻穀卻也順利收成。啟瑞在自家門口曬榖,展示了初試啼聲的成績。為了分享從農的喜悅,從分裝,到包裝的設計,都是一手包辦。據說,還設計了特別的印章,紀念這次的從農嘗試。



「我的人生很精彩,到現在一樣很精彩」聽陳光輝老師訴說農機歷程

「我的人生很精彩,到現在一樣很精彩」聽陳光輝老師訴說農機歷程

(鄭中信撰文/2020.6.1)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1xpG4D


陳光輝老師回憶兒時記憶說「在農村長大的小孩子,會走路就要幫忙種田」,尤其家裡是四、五十人的大家庭,有四、五甲的耕地,有稻米、地瓜、花生、大豆各種雜糧需要耕作,有那麼多人要養,多少有機會接觸農業機械。在國小畢業之後,進入到初農,然後又進到高農就讀。在民國58(1969)退伍之後,因為大哥在報紙上看見屏東農專有農機訓練的招考,也就順利考取,那一年26歲,一直沒有離開過農業。


跟屏東農專也有一定的緣分,完成訓練之後,原本到中國農機公司報到,但是報到隔天,又被派遣回到屏東農專,協助訓練農民。雖然說是協助,自己其實也懂得不多,也是在修繕中學習,就這樣認識很多農機公司的職員以及農友。也就這樣一直留在農業中心,後來也成為農業中心的職員。因為當時台灣正處於以農業扶植工業的時代,有機會參與農機具的研發,從廢棄物處理發酵、毛豆播種機、毛豆收割機都曾經接觸,也接觸過不少美國、德國、日本的大小型機具採購,當年第一台從法國進口的毛豆採收機,就是有陳光輝老師經手的。雖然有機會被學校派到德國受訓,但是因為擔心語言不通,所以婉拒;後來雖然有機會跟著農耕隊到沙烏地阿拉伯,但是因為太太身體不好需要陪伴,也就一直待在台灣。陳光輝老師笑笑地說「是命運,那時候自動幫忙學校的各種事務,大概有被校長注意到,有一天人事室主任要我簽名聘書,然後就成為學校的老師」,就這樣在屏東農專教書36年。而且,當年就讀的農業學校什麼都要學,考取農機訓練班時,30位學員中,只有他不是農機專門科,最後留下來的,也就只有這個非本科的學員。


退休之後沒隔兩年,又被邀請回學校講座。當時曾文社大因為有代耕協會的課程需要協助,也就接觸了社區大學。他認為農民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如何保養農機具,使得機器要用的時候不能用,每年都送修。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不懂機械,所以不敢拆卸、組裝機具。如果農民可以建立用完後立即保養的觀念,學會簡單的保養、維修,就可以減少修繕費用,增加機具的使用壽命,減少故障率。


提到社大上課的經驗時,陳光輝老師突然冒出「我的人生很精彩,到現在一樣很精彩」這句話,分享說道,在社大上課,是學生逼著老師教他們維修農業機具,老師也被逼著學習新東西,學生學會了很高興,老師自己也覺得很高興。也就這樣熱情參與社大的課程,曾經到嘉義邑山社大上課,未來還可能到新化社大上課,上課的區域擴及屏東、高雄、台南、嘉義,以七十多歲的老師來說,活動範圍非常寬廣,令人欽佩。



王乾坤老師透過有機農業、生態保育,實踐年輕時期的興趣,豐富退休生活

王乾坤老師透過有機農業、生態保育,實踐年輕時期的興趣,豐富退休生活

(鄭中信撰文/2020.05.18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7XEZ1Q


王乾坤老師在2010年,於屏北社大內埔分班開設有機農園的課程之後,倍受歡迎,陸續在校本部、竹田、潮州、九如、里港開課,已經成為社大重要的農學課程。王乾坤老師自己也經營「乾坤有機生態農場」,因為知道化學合成農藥對人體的影響,所以不希望在退休後務農的生活,依然有化學合成農藥的干擾,而以有機農法栽種作物,並通過「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的有機驗證。響應綠色保育的理念「不施化學合成農藥、化學肥料、除草劑或是天然但有害環境、傷害物種的資材。提供生物覓食、棲地的友善環境,朝向農田生物多樣性的目標」,因此有保育類昆蟲黃裳鳳蝶的出沒,獲得綠色保育標章的驗證。


王乾坤老師回憶到,自己本身是台科大化工系第一屆畢業生,為了生活而在石化工廠服務。但是,從小就喜歡大自然,讀書的時候就有訂購農業雜誌的習慣,會在自家的頂樓種花草,在工廠成立蘭花社,教大家種蘭花。為了一償心願,在1996年於萬巒找到適合農地,2001年退休之後,才正式進入從農的生活。


對於農業知識,是到農試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學習的。當時和鄧永興博士學習種荔枝,也在那裡當了一、兩年的志工,在實作中累積經驗。因此,農場以荔枝為主要作物,在鄧永興老師的指導與引介下,初期以慣行農法施作,產量豐,是農友參訪學習的農場。之後以有機農法施作,產量銳減,盛況不再。在荔枝產期比較短,有機耕作又會讓產能降低的問題下,王乾坤老師嘗試同時種植產期有半年的作物(例如百香果),以及產期一年的作物(例如芭樂),藉以分散風險,種類也就開始越來越多,收集嘗試種植的水果種類有一百多種。為讓生態變得更好,還種植了蜜源植物、食草,吸引了松鼠、鳥類、野兔、昆蟲,於2003年便通過有機驗證。


為了充實學術的知識,便到屏東科技大學旁聽。在2004年報考屏科大「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學系」碩士班,由柯立祥、王鐘和兩位老師共同指導,花了五年的時間,收集累積田間的資料,以「有機栽培玉荷包荔枝營養管理與產量研究」為題,在民國2008年取得學位。在這段求學期間,不只是在本系所上課,只要可能用得上的知識,例如農園系、植物醫學系、森林系、食品系的課程,都盡可能地去聽課。


除了在屏科大聽課,晚間也到屏北社大繼續充實知識,從週一到週五晚上,兩夫妻什麼課程都上,例如農業、生態、電腦、手工皂等等課程,只要有可能用到的都學,王乾坤老師幽默地說,當時算是社大的大戶。後來,透過社大的講師介紹、推薦,開始在屏北社大開設有機農園的課程。授課初期,依然是一邊授課、一邊聽課,廣泛吸收。或許是有實務經驗、理論基礎,也就容易切入學生想要的內容,在教學相長的互動下,就這樣被學員喜愛,課程逐漸增加。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1954 《 短角情事 》 (La Pointe Courte) 1961 《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Cléo de 5 à 7) 1965 《 幸福 》( Le bonheur) 1966(Les créature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