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中信:窗框裡的「畫」面:談陳伯義〈莫拉克‧南沙魯〉(8/2)

地方知識分享會(8/2)
鄭中信:窗框裡的「畫」面:談陳伯義〈莫拉克‧南沙魯〉

熟悉於「廢墟」空間拍攝的攝影家 陳伯義,試圖進入到昏暗的室內空間,以實際的身體參與,感受2009年8月8日暗夜的驚恐。他在已經空無一物的房子裡,發現牆面留下砂石泥流通過的痕跡,淹沒的高度超過成人腰部或胸口,流體因為衝撞物件而噴濺到天花板上的泥漿依然留存,為災難當下的力道與速度留下紀錄。尤其當這些痕跡,已經超過一樓的樓層,而出現在二樓的樓層,更加凸顯當時土石崩塌的規模,超越了一般可以想像的邊界。

陳伯義以「莫拉克‧南沙魯」為題,透過室內風景的呈現,將泥漿流過的場景再現。在拍攝的操作中,作者因為融入身體參與的意識,讓自己置身於幽暗的環境中,想像災難的場景,感受災民的驚恐。對於影像的意識,拒絕後製軟體的使用,以捕捉決定性瞬間的概念,回歸到攝影術發明之初的影像觀看。為因應環境狀態、詮釋意識與技術操作,作者在拍攝場域的各個角落,架設十盞以上的閃光燈,設定最小光圈進行影像拍攝,以瞬間的閃爍光照,採集室內的災難風景。這樣操作技巧卻又讓照片失去紀錄真實的特質,因為捕捉急速瞬間的進光量,會讓影像畫面失去立體感,促使照片的影像呈現趨於平面,讓讀者觀看攝影作品時,會有觀賞畫作的錯覺。這種去除景深的效果,同時也發生在廢墟的窗口,形同牆面吊掛的壁畫,組構成畫中畫的效果。

廢墟的窗戶在泥漿衝擊力道之下早已毀損,僅剩下破落的窗框,形同牆面的規則缺口。窗外的景致映射著不同的災難風景,被砂石泥流肆虐的村莊,已經渺無人跡,道路與建築被沙土石塊覆蓋,部份建物明顯歪斜。戶外與室內呈現出兩種不同的樣貌,讓位處在幽微空間的身體,感受災難的震撼。(未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23245461368352/

鄭中信:聊聊屏東書店考古(7/26)

地方知識分享會(7/26)
鄭中信:聊聊屏東書店考古(鄭中信筆記分享)

因為某些機緣,認識了高雄市 三餘書店 TaKaoBooks(2013-)的鍾尚樺、屏東市 繫。本屋(2017-)的徐孝晴,他們是屏東市子弟。在聊及屏東市的書店時,都不約而同的提到,在求學時期, 博克書局(2000-2015)對他們的啟蒙意義。這樣的啟蒙,讓尚樺後來進入誠品書店,也讓孝晴向台北市 唐山書店/唐山出版社陳隆昊學習。

鍾尚樺所參與的三餘書店,自創辦以來,緊密與社會議題接軌,舉辦講座,支持並販售各類獨立刊物;大量引進文學書籍,曾經有過新詩閱讀創作的讀書會;提供展演、展覽空間,為藝術工作者提供揮灑空間,已然成為高雄獨立書店的代表。徐孝晴參與的繫。本屋,效法唐山專業書店的概念,以社會學、人類學為基礎,舉辦演講活動;蒐集與飲食相關各類書籍,成立飲食研究室,不定期發表新菜色,逐漸佔有一席之地。在高屏地區逐漸發光發熱的兩間獨立書店,與屏東博克書店有所連結,讓人看見文化播種之處,是令人興奮的。雖還沒有機會向博克書局老闆林常中先生採訪,卻也在楊富閔(2016)「這個地方叫Book---博客書局」文章中,發現博客書局似乎與上海書店(1992-?)有些連結,彷彿看見屏東文化空間的網絡。

另外,在鄭晴芬(2017)「城市書店與藍秀珠(一)---水果與書報,屏東俠女的銷售進擊路」文章中提到,高雄市的 城市書店(2006-2010, 2015-),與屏東市百科書局。創辦人藍秀珠之所以進入書店這個行業,是因為協助丈夫在百科書店擔任的書報發行業務,後來在高雄開卷田書店(?-2004)歇業下,接下河堤社區的店面,因而開始自營書店。

在梳理口述與網絡資料之後,雖然發現屏東市因為經濟條件不佳,造成勞動與知識的移動而感到惋惜,卻發現文化種子的傳遞。而且,開花結果的時間,只需要短短的10年左右,比想像得還要快上許多,著實讓人興奮。屏東書店的考古,或許可以建構更多的城市認同與自信。

備註:
感謝秀芬、沛彣的參與,兩位提供的資訊與協助,讓這個計畫更加具體。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171207886447224/?active_tab=about

劉祖貞:一方水土一方人:談新疆之旅(8/1)

星期三人文講堂(8/1)
劉祖貞:一方水土一方人:談新疆之旅(鄭中信心得)

對於背包客的印象,總有隨機應變、隨遇而安的特質,如果硬是進行定義,大致就是事前準備、陌生拜訪的比例不同。因為各個不同的旅行規劃,背包客個人也會在這道光譜之間游移。對於劉祖貞的南疆講座,十足讚嘆講者對於歷史、地理的博學,做足事前準備的功課。在三百多張的PPT播放中,不只看見講者的旅行風景,偶而引用網路照片(掌握中國的訊息,可善用「百度」網站)、文獻資料、考古影片(NHK新絲綢之路)做為輔助資料。在言談中可以得知,這些資料並非是旅行後的補充,而是考量一個月的有限旅行時間內,要造訪地大物博的新疆,又要精算開支與投資報酬,還需考量現場的各種狀況,因而進行一系列的行前準備。有點像是歷史的體驗,透過現地的身體感,試圖經驗古人的經驗。

因為珍惜旅行經驗,祖貞縱使在乘坐交通工具時,也會不斷的抓拍沿途風景,壯闊的山巒、荒漠、草原、崩壁、湖泊、建物,多重層次的色彩,讓與會者驚嘆連連。另外,還有騎乘馬匹的經驗,在馬背上的觀看,更加接近古人的視野。偶爾穿插今昔對比或是個人觀察,例如:調侃騎馬不用擔心沒地方加油,馬匹會以桀驁不遜的態度,偶而瞄人一下,不太理人。我所讚歎的是祖貞的十八般武藝,旅行讓她具備騎馬的能力,對於高山環境下的身體反應與調適,有一定的認識,攝影的取景構圖,也有十足功力。這些都是日積月累的養成。

因為在南疆族群中,漢人比例偏低,再加上有「疆獨」的問題,規劃南疆的行程時,屢屢會有危險的警醒。在旅行中,確實遇見到繁複的卡哨,不斷反覆的檢查、拍照、測速,在無形中有綁手綁腳的感覺;在人群中有配戴頭盔、防彈背心的義警;限制每日的禮拜儀式、每年的齋戒月等等宗教活動。但是,在實際的人際互動中,祖貞看見的卻是熱情招呼異族(漢人)的情境,與老人喝茶聊天,小孩在巷弄中嬉鬧,商店街友善的拍照互動,晚間還有舞蹈活動,與刻板印象有明顯落差。

在PPT的影像中,屢屢出現鮮豔、繁複、細緻的符號,不求對稱卻又存在某種規律。對於南疆黃土大地與鮮豔服飾的對比,祖貞幽默的說道「如果顏色不鮮豔,心情會不好」,有其獨到的人文觀點。再三琢磨會前、會後「有點距離,比較漂亮」、「不用錢的都不會嫌,要收費的都會嫌」、「旅行不會執著,也無法執著」等等詞句,每句都耐人尋味。
















星期三人文講堂(8/1)
劉祖貞:一方水土一方人:談新疆之旅

對於「在地方人文空間」的旅行講座,有不少朋友反應,似乎都是較為冷僻的地點,而且活動形式不是背包客的行旅,類似苦行僧的克難移動,就是騎乘單車移動,要有機械的專業門檻,不是一般人可以模仿的。在四處都有旅行講座的氛圍裡,反而因為移動形式的難以模仿,讓旅行故事變得奇特。另外,店主人(我)總會追問「為什麼要旅行」、「旅行的意義是什麼」、「旅行前和旅行後的認知有何差異」、「對於世界(或是故鄉)有些什麼樣的想像」……之類的問題,試圖挖掘人之所以移動的動能,逼得講者不得不回應旅行的核心價值。正因為碰觸了抽象的概念,與會的朋友們可以不受講題的限制,思考移動對於自身的意義,讓聽講成為參與,擁有更密切的互動性,因此樂於參加。

與講者劉祖貞認識,是與會朋友熱情促成的。店主人對於新疆的認識,大概就是國民義務教育時期的課本,或者是旅行節目的介紹,僅掌握「維吾爾族」、「伊斯蘭教」等關鍵字,對於講題、講者的陌生有些惶恐、有些好奇。祖貞說她的旅行地是南疆(新疆大致可以分為南疆、北疆),那裏維吾爾族人居多,也是比較少旅者造訪的地帶,所以好奇那裡的人文風土。言談中提到中國為了治理維吾爾族,交通要道的行進限速極低,並且設立重重的檢查哨,每次離開哨口都會登錄時間,在抵達下一個檢查哨時,會計算是否超速(例如:每小時限速60公里,A和B檢查哨之間的距離是60公里,如果1小時內可以抵達另一個檢查哨,便是超速行駛。題外話:如果利用國道etag收費系統,也可以進行速度的換算,向超速車輛開罰)。而且,會刻意對特定種族進行檢查,展示控制的權力。因為密集檢查哨、低速行駛的規定限制,司機不得不時時刻刻注意速限,乘客也因為重複的緩慢速度、停頓、檢查、針對性,造成心理的壓迫,連旅行的祖貞,也能感受到維吾爾族的抑鬱。(維吾爾族人是否找到紓解抑鬱的出口?)

另外,祖貞拍攝了許多旅行的照片與錄像,顏色豐富多彩,充滿各類的文化符號,捕捉了伊斯蘭的生活日常。喜歡人文歷史的祖貞,在進入文化現場之後,會如何訴說南疆(維吾爾族、伊斯蘭教)的旅行故事?祖貞又是如何看待南疆的社會環境?如何思考自身的生活?也著實讓人好奇。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48598571900366/


葉慶元:滄海桑田,十三年來的屏東眷村變遷紀實(7/25)

星期三人文講堂(7/25)
葉慶元( 鄉民的力量-屏東縣愛鄉協會):滄海桑田,十三年來的屏東眷村變遷紀實(鄭中信側記)

做為空軍第二代的葉慶元,從小便在眷村成長,所以由父親年親時期的照片出發,再搭配自身的生命歷程,探詢屏東眷村的故事,兼具歷史感與個人經驗的分享,感染力道非常渾厚,而且餘韻深長。慶元講座運用大量空照圖、建物圖片輔助說明,提到屏東空軍的發展,可以分成幾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警察航空班時期(1919-1927),這個時期的空軍基地與糖廠、中山公園,被放入日本繪葉書中,被譽為屏東三大著名景點。根據曾令毅(2008)碩士論文的研究,這時期的航空技術,主要從法國引進。會後提問到屏東空軍眷村的獨特性是什麼?慶元便以第一時期的架構做為回應,認為屏東空軍基地的興建,不是憑空出現,一直延續現有的設備,逐步規劃的,這個特徵便足以跟台灣其他的空軍基地有所區隔。

第二時期是屏東陸軍飛行第八聯隊時期(1927-1936),這個時期的機場已經擴建,大量引用歷史空照圖,畫出官舍群的位置及其變遷,進行細部的建築介紹,描述空間格局規劃,建築物個獨特部件的功能的雕花裝飾。連帶提到「基因尋根」的詞彙,如果可以搜尋日本灣生的故事(例如:岡崎幸之(父)之子岡崎幸晴(子/灣生)回憶父親的工作),對於架構出當時代的歷史,會很有幫助(滿洲國少年航空兵有300人左右,屏東可以試著找尋、採訪)。因為眷村原居住者,受到拆遷的關係,散佚到各處,難以透過口述,建構時代的記憶,所以會後追問口述歷史採集的問題,有沒有辦法克服?慶元回應是,有些看顧他長大的長者,都跟隨孫立人,經歷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可以陸續採訪。另外,有部分族群移住到公寓中,可以針對這些人著手,逐步擴大採訪範圍。有位朋友分享了學生時代的經驗,同學之間並不會特別強調族群,如果沒有特別注意,並不會知道同學的身份。有位朋友則是從採訪的角度出發,把慶元(眷村第二代)當成訪談對象,詢問他個人的生活故事。

第三時期是屏東陸軍第三飛行團與航空支廠時期(1936-1937),提到崇蘭陸軍官舍(勝利新村)的增建,並且提到原有眷村的建物,因為安置軍眷的需求,而有分棟、加蓋的規劃。有位在孫立人將軍行館擔任志工的朋友針對時期提問,第二時期與第三時期的軍眷安置空間問題,是否可以截然區隔?慶元的回應是,因為時間很接近,而且某些空間規劃的時間是重疊的,所以無法截然切分,凸顯出人文活動的複雜。我也藉機提問了歷史建物的空間呈現問題,如果屏東眷村歷經了隔間分棟,我們該如何看待建物的保存?應該將隔間拆除,還原空間的本來樣貌?或者是保存隔間分棟的樣子,呈現線性歷史的積累?

在慶元紀實性的影像之後, 顏明邦攝影藝術家則是分享自身的經驗與專業,從高雄紅毛港、大林蒲,到屏東眷村、鐵路地下化的影像紀錄,已經累積非常多的照片。以觀看的方式來說,攝影是種創作敘事,是攝影者對於空間感受的呈現,提出不同的影像思考。關注自然生態議題的 Hopeful Garden 希望之庭的藝術家夫妻的蒞臨,也讓講座變得極為獨特,因為希望之庭的藝術創作,紀錄著即將消失(瀕臨絕種、保育類),或是已經消失的生物(絕種,例如臺灣雲豹),與慶元所談的急需要保存的歷史建物,或已經消失的古蹟,相互呼應。


















星期三人文講堂(7/25)
葉慶元:滄海桑田,十三年來的屏東眷村變遷紀實

空間是記憶的重要載體,凡是有人活動的所在,不論有意或是無意,都會遺留下活動過後的痕跡,成為未來的歷史。不論觀看的角度如何,空間做為歷史的檔案,遺留的數量(多寡)與形式(集中、破碎),也影響著未來對於過去的判讀,不容小覷。臺灣公家單位對於老建築的保存,總是以單點或是線性的方式思考,東邊一棟、西邊一戶、這邊一條街道、那邊一條巷弄的評估,鮮少以整體區域的角度,把聚落、城鎮做為保存的量體。造成歷史空間散落各處,連帶使得歷史記憶也變得破碎不堪,難以系統的描述,不利於歷史的理解。斷裂的記憶,形同解離,難以建構主體,更難以凝聚認同。

眷村文化因時代使然,是一段不可忽視的歷史,但是,眷村對我來說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我居住在臨海的村莊,位在臨海,更靠近海岸線的沙灘地與防風林地,存在著一條街廓的眷村聚落。在國小的記憶中,居住者的年齡大多中老年,但是聚落的氛圍,與小說、電影或是電視劇所描繪的眷村又有明顯差異,人口數相對稀少,建築也簡單許多。縱使逢年過節,家家戶戶懸掛國旗,也不會有特別熱鬧的感受,更接近於儀式性的舉措。因為鄉鎮、村莊的領域性高,族群之間不太往來,同學們邀約遊戲都在他處,幾乎不會在聚落出入,會路過,但不會特別停留。對於眷村印象,始終只是表象的日常。事隔三十年後,建物有些夷為平地,有些已經改建,老建築全部消失。再加上部分居民搬遷,過節鮮少懸掛國旗,不知道聚落歷史的人,無法判斷居住的族群。

對於區塊性保存歷史建物的想像,始終抱持肯定的態度。擁有足夠的量體,才能協助掌握歷史的整體樣貌。這次邀請的講者葉慶元,是屏東市眷村的第二代子弟,因為發現眷村建物的迅速消失,開始進行系統性的紀錄與保存工作。屏東市眷村有其獨特性,居住的軍種類型,屬於空軍士官兵,迥異於其他眷村區域,擁有不同的文化氛圍,具有獨特的價值。另外,根據他所採集的口述歷史,發現軍事基地、眷村的資源流動,與地方有多面向的連結,例如早期屏東市區街廓,部分餐飲業的食材供應鏈,是從空軍基地取得,間接影響市區的飲食文化。慶元追尋眷村歷史十多年,在這次講座中,定會分享更加細緻的訊息,逐一揭開逝去的過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605137169614175/

在地方12月至3月(第1季)活動彙編

在地方12月至3月(第1季)活動彙編

2017年
12月6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鄭中信 十八歲的觀點
12月13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鄭中信 水產養殖的原罪?枋寮「陸地珊瑚」攝影行動(ing)
12月20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鄭中信 不復存在的空間
12月27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鄭中信 天空的顏色  


2018年
1月3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鄭中信 巷弄藝術行動
1月10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鄭中信 逐步蔓延的拼圖
1月17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鄭中信 借一面牆說故事
1月24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鄭中信 辦一場蚊子電影院
1月31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鄭中信 高聳是地標的必要條件嗎?

 
2月7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鄭中信 電視媒體的原鄉想像
2月21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鄭中信 用影像寫日記
2月28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鄭中信 五條通,來自何方?走向何處?


3月7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許惠閔( 愛讀繪本屋) 繪本與我
3月9日 1900-2100 二五評圖會 評圖會 二五評圖會
3月9日 1400-1600 偶然沙龍 鄭中信 談「觀看的實踐」第六章「消費文化和製造慾望」(p217-267)
3月14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鄭中信 無重力的空間與靈魂
3月21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鄭中信 音像紀錄的意義
3月28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陳志昌 台灣天子門生陣音樂賞析  

在地方4月至6月(第2季)活動彙編

在地方4月至6月(第2季)活動彙編

2018年
4月4日 1000-1200 影像DIY 鄭中信 製作紙相機
4月4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鄭凱謙( Wanderer Wendell) 從開題到輸出-談刊物製作的從無到有
4月5日 1900-2100 偶然沙龍 陳書丞( Fuelwood Cafe 燃木咖啡烘焙工作室) 當澳客喝咖啡-墨爾本展&咖啡店走訪分享會
4月11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莊維倢 馬雅探秘~中美洲之行
4月13日 1900-2100 二五評圖會 評圖會 二五評圖會
4月14日 1400-1600 偶然沙龍 黃文福 嘿!一起慢跑吧!
4月14日 1000-1200 影像DIY 鄭中信 氰版藍曬
4月18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陳信宏( 信宏的素描筆記) 在記憶與文獻裡遊戲:談「南國薰風~屏東五十名所」的創作發想與歷程
4月20日 1900-2100 交換講座 鄭中信 拍攝寧靜的方式:教你捕捉寧靜的符號
4月25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洪郁心( 在,繁華阿嬤家) 帶台灣鳳梨酥到最北印
4月29日 1000-1200 影像DIY 鄭中信 製作紙相機  


5月2日 1400-16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林彥廷( 紅氣球書屋 Le BallonRouge) 當這個城市不再需要書店
5月5日 1400-1600 交換講座 鄭中信 借一面牆說故事:巷弄藝術行動
5月9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王稟荃 從屏東出發認識台灣高山
5月11日 1900-2100 二五評圖會 評圖會 二五評圖會
5月12日 1900-2100 偶然沙龍 梁偉樂 旅行攝影
5月16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呂鎰榮 談談馬來西亞的選舉(西馬)
5月23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陳志昌、陳怡靜( 臻影多媒體事業有限公司) 文字作者與影像作者的對話
5月25日 1900-2100 人文故事館 楊媛涵( Yen老師之不老師life) 聖雅各之路
5月30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梁偉樂 海龜面面觀  


6月1日 1900-2100 音像星期五 吳文基( 革命中的廿四小時 24 Hours in the Revolution) 雨傘運動:香港社運音樂的愛恨情仇
6月6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楊媛涵( Yen老師之不老師life) 單車丈量南非
6月8日 1900-2100 二五評圖會 評圖會 二五評圖會
6月10日 1000-1500 移地活動 鄭中信 原專班服務學習工坊
6月13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彭巧如( 繫。本屋) 是誰定義了客家菜
6月15日 1900-2100 音像星期五 鄭中信 你怎麼知道一半不是全部:談萬芳2015「一半。萬芳的小劇場」專輯
6月18日 1400-1600 身邊的故事 鄭中信 聊聊家鄉的味道
6月20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林聖芳 如果旅蛙在台灣
6月22日 1400-1600 音像星期五 鄭中信 縣道吸管184:聽聽交工樂隊(2001)《菊花夜行軍》說什麼
6月22日 1900-2100 音像星期五 鄭中信 臺灣美景。美景臺灣:談吳政璋《愛台灣I‧DIE‧WANT》攝影作品
6月25日 1400-1600 身邊的故事 馬莉麗( 馬妞鬆餅屋) 生活無障礙:行動不便者的日常
6月26日 1900-2100 偶然沙龍 周家安( Algernon Food Meet. 鬍丘)、鄭中信 聊聊環境教育(護樹、空汙)、友善農業
6月27日 1900-2100 星期三人文講堂 莊維倢 蘇門答臘隨心之旅
6月28日 1900-2100 地方知識分享會 鄭中信 談談交換經濟
6月29日 1900-2100 音像星期五 鄭中信 沈沒之島沈沒了沒:莫拉克紀錄片黃信堯《沈沒之島》  

巴奈:巴奈海嘯巡迴100場:在地方人文空間(7/21)

偶然沙龍(7//21)
巴奈:巴奈海嘯巡迴100場:在地方人文空間(鄭中信心得)

關於迫害與被迫害,在所發生的時代中,便已經是個複雜的論題,如果將觀看的角度,切入到歷史的各個微細角落,發現其中所雜揉著各種價值的矛盾與衝突,就不會輕易的簡化任何一種價值的選擇。當這個複雜的問題延續到下個世代,或是更加久遠的世代,就會更加複雜,更無法(亦不可以)簡化的看待。重新拾回大歷史的敘事,存在著簡化問題的危險。

曾經因為參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4年第二十三屆「歷史.記憶.遺忘」歷史研習營,到訪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邀請了政治受難者陳新吉,和受難者柯旗化的家屬柯蔡阿李進行座談,分享他們一路走來的遭遇與心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陳新吉心情平和、不卑不亢的描述過往,以不指控的寧靜態度,提醒著與會的所有成員,不要再讓那樣的歷史發生。那天的情景時常浮現在腦海中,讓我不斷琢磨他所傳遞的訊息。尤其,當「控訴」的命題充斥在媒體中,強調加害者的殘酷(暴力的行使),以及受害者的悲憤(壓抑著暴力),警醒著暴力的無所不在。

參與這場偶然沙龍的朋友,在各自自我介紹下,分別提出有趣的感想與問題,例如「我不是一個人,因為我跟大家在一起」、「只有我是局外人」、「不想成為局外人」、「期望透過臺灣經驗,找尋馬來西亞保存土著文化(馬來西亞用語)的方式」、「部落內部如何看待土地的管理」、「議題如何被注意?有何戰略目標?」、「不同部落有不同的性格,原住民自身該如何對話?如何處理認知的落差?」、「如何透過科學論述與傳統文化結合?」、「如何回應當初的抗爭領導者,在擁有權力之後,成為體制的順民?」各個精彩有趣。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分享15分鐘以上的見解,達到多向性的互動。

巴奈淺顯易懂的陳述了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失去(從1895年日本政府開始)、知情同意權的脈絡,期待更平等的世界,倡議階級流動下的同理心,但是言談中存在著控訴。所以,心得文僅節錄了不控訴的部分。巴奈認為絕食、自焚毀傷自己的身體,不是恰當的抗爭方式,因為自我毀滅,只會看見絕望。做為一個母親的判斷,希望孩子們看見的是可以盼望的未來。因此,拉長時間,以臺灣的願景而言,人人都應當思考並且進行選擇,留給子孫可盼望的未來。另外,也提出「團結不見得力量大」的概念,認為人們必須夠瞭解,才能各自發揮,朝向願景邁進。
















偶然沙龍(7/21星期六16:00-17:00)
巴奈:巴奈海嘯巡迴100場:在地方人文空間
在地方人文空間(屏東市公園東路29號)

雖然曾經以私訊的方式邀請巴奈,在規劃屏東的行程中,可以路過「在地方人文空間」,以談話分享的方式,短暫停留,獲得巴奈的允諾。為了再次展現邀請誠意,週末趁著店休日,到高雄參與「巴奈海嘯巡迴100場:三餘書店」(7/14)的場次,在會後再次邀請,確定促成了這個場次的活動。

但是,未曾到過現場,或是聲援,對於這場講座的邀約是有些惶恐的,深怕不夠熟悉議題而失禮(雖然不熟悉,正是邀請的理由)。原住民族在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長期抗議,從2017開始(2/23),以「沒有人是局外人」做為抗議口號,呼籲原民會、呼籲執政黨、呼籲政府,正視原住民傳統領域的問題,至今已經超過500天。我僅知道抗議的原因,在於2017年原民會公告的「原住民族土地及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2/14)中,將「私有地」排除於辦法之外。抗議的論述以「土地同時承載了語言、文化及歷史」、「部落的土地不是財產,是文化的載體」為號招,強調傳統領域的文化意義,控訴土地交易的暴力。認為部落必須擁有「知情同意權」,定奪土地是否可以使用、如何使用的權力。

而對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與文化之間的認識,是因為臺東縣布農族王光祿的案子(2013),被反覆討論,才有比較具體的了解。王光祿初審以非法持有獵槍,並捕獵保育類野生動物而判刑。而聲援的團體強調,原住民族本當擁有獵槍,擁有在傳統領域中狩獵的權力(就現行法律的層面);另外,王光祿之所以狩獵並非為了買賣,而是源自於紓解母親的病痛,期望透過傳統領域捕獲的食物,建立與祖靈的連結(以部落文化層面)。狩獵(食物)與信仰(儀式)有密切的連結,如果約束布農族的狩獵權力,等同於逐漸消滅布農族的文化。

對於邀請的惶恐,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來自於對凱道抗議行動的無知。原本以為長期性的活動,參與者會以輪班的方式進行,因此,在三餘書店場次的會後,詢問巴奈是否回家(臺東),巴奈則直接回覆說「回凱道」。頓時因為自身的無知,而接不上話。對於失去土地權力的住民來說,哪裡才是家呢!?當住民的居住權,遭遇公部門以公權力,或是財團以財力強力介入,原居住者被迫失去原有的權力,家的概念也被摧毀了。長居凱道的形式,也成了因暴力而居無定所、不得其所的象徵。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27067248128798/permalink/227067264795463/?notif_t=page_post_reaction&notif_id=1531675332383289

陳怡靜:魚音繞樑-戀唸台江(7/20)

音像星期五(7/20, 19:00-21:00)
陳怡靜:魚音繞樑-戀唸台江(鄭中信側記)
(聊得太投入,忘記照相了,只好拍討論的遺跡)

這場活動是我(鄭中信)與陳怡靜( 臻影多媒體事業有限公司)的對話,我以養殖漁業子弟的身份,與紀錄養殖產業的導演陳怡靜合作,共同分享台南(虱目魚苗)與屏東(石斑魚苗)繁殖與養殖產業的狀況。因為大約在2009年前後,曾經邀請好友陳皇儒( Ku Nehc)導演,拍攝家中的一次魚苗買賣,記錄了交易現場的分工與流程,正好與陳怡靜導演的紀錄相互呼應,所以這個場次同時觀賞兩部不同場所、魚種、風格的影片,內容極為精彩。

隨著水產養殖技術的突破,魚苗供應越來越穩定、越來越龐大,單尾魚苗的價格也隨之變得越來越低廉。在過去,魚苗買賣是錙銖必較的一尾一尾數,將整批魚苗全部數完,才算是完成點交。而現在,僅需將魚苗平均分裝到各個一樣大的臉盆(或是水桶),再隨機選擇其中一個(或是數個)容器,以容器中的魚苗數量做為基準,乘上容器的數量,便算是完成魚苗的點交。所以,數魚苗的人僅需一位,便可以完成作業流程。通常選擇較具公信力的人負責,或者只需將數字的累計唸出聲音,便可順利完成。在沒有干擾的狀況下,唸唱不再是必須的事,這種專業技術的消失,是遲早的事。

另外,計算魚苗的時機大致又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仔稚魚時期(小魚苗)的交易,通常體型不會超過一寸(3公分),多在繁殖場內交易(室內);一個是寸苗的交易,體型通常在3寸左右(9-10公分),多在成魚成長的泥土池工作(戶外)。隨著體型、場域的不同,個人裝備、計數器材、清點方式也會有差別。雖然計數師傅本身也多半從事養殖漁業,但是,在屏東的石斑魚苗點交的部分,兩個階段的計數人員多半不會重複,而怡靜在台南有不同的觀察。

導演陳怡靜總共採訪15位唸唱的師傅,比原先 台江國家公園所提供的名單還要多,累積豐碩的資料。她將受訪者的資料,繪製成人文地圖,發現,原本計數虱目魚魚苗的師傅,隨著區域產業鏈的連結程度,不論魚苗體型的大小,計數的師傅大致都會參與兩個不同階段的魚苗交易,與屏東有顯著差異。另外,怡靜引用學者的研究,發現唸唱的旋律、節奏,與各地區常民聆聽戲曲、陣頭音樂的休閒活動有關聯性,不同地區的休閒不同,唸唱也會些微差異。唸唱並沒有師承關係,大都是模仿前輩的方式學習,久而久之出現地域性的差異。

怡靜在對談中提到,傳統產業的行話,是需要被保存的。因為,詞彙的創造涉及到前人對於現象的觀察與理解,如果過度使用科學的方式解析,修改詞彙、術語,產業的原初狀態將會消失。這點我也抱持相同的態度,例如:老一輩的漁民會用「三隻翅膀」形容某個階段的石斑魚苗型態,意指魚苗開始長出胸鰭、背鰭階段,因為身體尚未抽長、鱗片尚未長出、色素還未出色,這三個鰭條變得特別明顯,可以透過鰭條的收、張觀察游泳能力,透過鰭條的明顯程度,判斷生長狀況。這個階段,是身體轉變的開始,投餵的餌料生物開始不同,很容易因為環境、食物的變異,出現病徵。因此,鰭條的狀況、樣貌,是判斷魚苗健康的重要指標。但是,現在會以「大胸鰭」科學話語描述這個時期,看似精確,卻又無法描述整體,語意傳遞相對變得複雜。

我始終會向紀錄片工作者提問「為何拍攝紀錄片」,尤其是面對即將消失的對象時,導演究竟是用什麼樣心境、態度看待。怡靜提到,唸唱魚苗的產業必然消失,所以就事件本身,影像真的只是記錄的功能。另外,所謂的傳承不見得是如實模仿,如果被如實的保存,樂見其成。但是,傳統可以被轉化成其他形態,而在生活中延續,所以紀錄片的最末,收錄老師傅在漁業現場,實際操作點魚,唸唱給孩童觀看;音樂家將點魚的旋律改編、填詞、譜曲,以西樂和演唱的方式,紀錄了曾經存在的文化;台語流行歌手( 府城流浪漢 - 謝銘祐)改編成流行歌曲,錄製CD傳唱。展現延續傳統的各種可能性。她自身對於紀錄片的態度,更接近於觀察(或是紀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所以影像會更加強調人的元素,關注日常生活。如實的呼應了紀錄片最末的操作手法,呈現出導演自身對於人際互動與生活的觀察與期待。

















音像星期五(7/20, 19:00-21:00)
陳怡靜( 臻影多媒體事業有限公司):魚音繞樑-戀唸台江

臺灣的水產養殖技術非常發達,不論是草蝦(甲殼類)、九孔(軟體動物),虱目魚、石斑魚、鰻魚(魚類)的技術研發與生產,都在同時期的世界發展中,名列前茅。因為這些物種,屬於高經濟產品,縱使是一尾僅2公分大的種苗,價值可能高達數十元,每次交易以數千、數萬、數十萬尾計算,錙銖必較的精算,是必然的結果。(試想,一尾石斑魚苗50元,一萬尾交易量,就是五十萬元,十萬尾交易量,就是五百萬元。在過去的單價,50元還算是便宜的價格)

買賣種苗又有時間的壓力,種苗從數十噸的水池,集中撈到幾噸水量的桶子中;然後,經過數量計算之後,又要再搬動到卡車的水箱裡;又經過運送中的搖搖晃晃,種苗高密度集中的結果,可能會緊迫或缺氧而死亡;到達目的地之後,雖然空間可以瞬間加大,但是全新的環境,可能又會造成死傷。因此,讓種苗在最短時間,送達目的地,是最快速簡單的操作思維,壓縮最耗時的計算魚苗,是必然的選項。因此,每次買賣魚苗的現場,總會請很多的計量好手,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計算交易的魚苗數量。

不論買方、賣方都會請計量好手幫忙,為了避免故意多數或少數的狀況發生,數數的同時,要將計量的數字講出來,在旁觀看的人,便可以監督數字是否正確。一旦有一個人開始大聲數數,勢必會對其他的計量者造成干擾,所以每個數數的人,聲音也就越來越大,甚至發展出各自的聲調、節奏,最後成為具有韻律的唱曲。

這篇介紹文並不怕事先破梗,因為真正有趣的,是現場數數的影像和聲音。紀錄片導演陳怡靜受 台江國家公園 委託,至台江地區紀錄數苗的音像紀錄,不僅記錄現場實況,還有專訪內容,累積不少珍貴的影音資料。店主人的好朋友陳皇儒( Ku Nehc),也曾經接受店主人的邀請,到屏東枋寮進行影像紀錄。為了讓與會者可以了解養殖產業的獨特文化,這次音像星期五的活動,會有影片觀賞與映後座談(陳怡靜、鄭中信)。相信一定可以讓大家有所收穫的。

備註:陳皇儒( Ku Nehc)因為罹癌過世,也已經過了好多年。藉此機會,紀念這位朋友(1998陽光之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707130839374966/

Azua:Azua x One專輯創作分享會(7/20)

音像星期五(7/20, 16:00-17:30)
Azua:Azua x One專輯創作分享會(鄭中信側記)

原住民族的幽默總是充滿趣味,一開始的樂團成員只有Baian Tanapima(田俊皓)、Giljegiljaw Rusegeseg(楊起恩)、Kapi Cikem(劉季陞)三人,當時為了參加2017年高雄市流行音樂中心「 青春尬歌」活動,匆匆取了「那個樂團」做為團名參賽,結果當主持人在舞台上宣布複賽名單,宣讀「那個樂團」時,團員三人在第一時間都沒意會過來,是他人提醒,才想起是自己的樂團名稱。活動之後,原本要以「那個」做為樂團名稱,卻發現已經有樂團使用,所以轉換為母語「 Azua(那個)樂團」做為團名。成員Fuciko(林孟琴)、Salep Kaviyangan(杜佳慧)兩位女團員是後來加入的,據三位創團元老說,就是因為三個男生唱久了,覺得怪怪的,所以就找女團員進來了。

樂團是以自創曲「思念VUVU」,獲得冠軍。因為VUVU是排灣族語,所以問及來自不同族群的團員們(現在成員有排灣、布農、阿美三個族群),族語「思念」、「VUVU」在布農族、阿美族怎麼唸時,都嘗試用各自的族語唱唱,因為音節數、重音不一樣,填詞的效果很奇怪,最後都被Giljegiljaw制止。樂團的歌曲都是創作曲,目前主要由Baian(布農族)、Giljegiljaw(排灣族)創作,族語以布農族、排灣族為主。但是南島語族的語言變異很大,如果沒有解釋,團員聽不懂其他族的語言,所以出現有趣的連結,會用布農、排灣的詞彙,組合成句子,讓不同族別的聽眾,可以用不同的關鍵字,聆聽歌曲。

Giljegiljaw的父親曾在Giljegiljaw出生的時候,創作了一首歌曲「奶奶的搖籃歌」,以奶奶的口吻訴說小孩要乖,要感謝家人的辛勞,這首歌也收錄在「One*Azua專輯」中。另外,生活在山區的Baian(布農族),在一次蘭嶼的旅遊中,喜歡島嶼四周的遼闊大海,也看見囤積核能廢棄物的可惡,創作了「大地」這首歌,讓這首創作歌曲擁有更加多重的意義。

詢問出版專輯的感想,團員們都有共同的體悟,身體與精神狀況不佳,會影響到聲音的狀態,明知道聲音應該要唱到某個地方,但是喉嚨卻沒有辦法辦到。尤其專輯製作人吳蒙惠 無虞音樂工作室(曾在張震嶽樂團擔任樂手)對錄音品質要求嚴格,每一個聲音都必須到位,才會過關。大概是擁有錄音的經驗,團員懂得保養身體,在當天的活動現場,每位都喝常溫的礦泉水解渴。說到錄音經驗,話鋒轉到Salep身上,提到大學一年級就能錄專輯,很幸運,要她發表感言。Salep說大家都很厲害,自己還在學習,愛大家,匆匆帶過感言發表。讓所有的學長姐發出「耶!」的歡笑聲。

團員們說,Azua樂團的商標是一頭豬,是針對他們的體格所衍伸出的聯想,因為大家都很會吃,每次聚會都是到吃到飽的店家,所以體格也很壯碩。我看了看Fuciko,覺得對她不公平,Fuciko卻說她其實很胖,只是看不出來……(好吧!很團結)。Kapi說商標有兩個版本,前一個版本比較小隻,所以是迷你豬。因為體格的關係,合照時大家一定要側身,才不會太胖……(嗯!很懂得角度)。

Baian(田俊皓/布農)、Giljegiljaw(楊起恩/排灣)、Fuciko(林孟琴/阿美)都即將畢業,所以趁著尚未就業的時間,到部落巡迴演唱,也參加樂團比賽,每個月的表演檔次有兩三個以上,對於新生的樂團來說,行程相對緊湊。詢問畢業之後,成員會改變嗎?樂團未來有什麼樣的規劃呢?Kapi說新學期還會有學弟妹進來,樂團還會繼續。感覺Azua樂團將會成為屏東大學原住民族專班的傳統,應該會越來越豐富精彩。

國立屏東大學原住民專班資訊網
國立屏東大學原住民族課程發展協作南區中心
國立屏東大學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


















音像星期五(7/20, 16:00-17:30)
Azua:Azua x One專輯創作分享會

與原住民大學生比較大規模的接觸,來自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立「原鄉發展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族專班」之時,這個專班分成「觀創(觀光、文創)」、「社工」兩個組別,由人類學博士 邱韻芳擔任主任。專班以建立身份認同做為核心概念,在寒暑假期間,安排部落服務,邀請族人一起利用保麗龍、等高線地形圖,製作部落地圖,由耆老一邊講述傳統領域的故事,一邊指認故事發生的位置;另外,邀請熟悉建築工程的耆老,帶領學員在暨大校園中,實際參與搭建族屋,並且把族屋空間當成教室;在族屋周邊開闢耕作區域,每學期都有耕作的課程與活動,介紹原民文化給校園的其他族群了解。

印象最為深刻,同時也是校園盛事,是由 暨大原青社Knbiyax主辦,每年一度的原民週,規模是幾乎動員全校原住民的同學。期間會安排各類紀錄片影片播映,邀請導演映後座談,也會邀請原民作家蒞臨,分享最新作品。偶爾還會向埔里 山明電影院租借場地,舉辦包場活動,播映當年有關原住民的電影(例如: 太陽的孩子 Wawa No Cidal)。活動最高潮是原民晚會,不只邀請第一線原民歌手、舞者一同參與,所有原民同學都會穿著族服,在舞台上表演舞蹈,演唱族語歌曲,類型涵括傳統、現代。

回到屏東之後,聽說國立屏東大學也有原民專班,有自主成立的原民樂團Azua,讓人覺得意外。而且 Azua(那個)樂團曾於2017年,在「高雄市流行音樂中心- 青春尬歌」活動中,獲得冠軍。於2018年5月出版樂團專輯,收錄曲目全部都是創作歌曲(例如「寄情」、「思念VUVU」、「偷走的夜」),讓人驚喜。台灣原住民的歌聲與音樂,已經聞名國際,看見新一代的開創新風氣,是很讓人期待的。因此,在地方人文空間趁著地利之便(公園東路就在屏東大學林森校區隔壁街區),邀請Azua樂團蒞臨,一方面演唱歌曲,一方面分享創作理念。

樂團成員分別有林孟琴(vocal)、楊起恩(vocal/guitar)、杜佳慧(guitar)、田俊皓(bass/團長)、劉季陞(drum),據說部分成員即將畢業,不知道樂團是否會繼續延續?未來的成員是否會有變動。也讓這場講座,更加顯得重要。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82888195482128/

鄭中信:絕對價值下的犧牲者(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on Children(之二)貓的孩子)

鄭中信:
絕對價值下的犧牲者(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on Children(之二)貓的孩子)

陳慧翎所執導的「貓的孩子」單元劇,內容在描述學歷至上的家族,總是依據孩子的課業成績、就讀學校、職業類別、就業環境,評比成就的高低。縱使持有價值優勢的親族,無貶低他人之意,充斥價值的言談,已然成為施虐的暴力,讓位居價值弱勢的親屬無法喘息。導演善用劇場的氛圍,不論是影片開場之際,家族的慶生聚會,或是劇場中段,近乎戲謔的喪葬儀式,都以炫耀、推崇、歡樂的方式,架構了學歷與成就至上的典範。使得劇中人高中生鍾國衍,以消化不良的生理反應,平行時空的心理寄託,找尋抵抗的方式。小圓媽(鍾國衍的母親)以相夫教子為志業,不計代價的督促孩子唸書,準備美味餐點,伺候難得回家的丈夫,以努力戰鬥做為動力,扮演好母親、妻子的角色。幾乎缺席丈夫(父親),則是逃離家庭,意圖在外尋找慰藉,劇場裡、劇場外都沒有位置,居無定所。

另外,導演以包裹、覆蓋做為隱喻,讓暴力以具象的方式,填充在劇場中,形塑壓力無所不在的氛圍。例如漏水的家屋,被透明塑膠布所籠罩;劇中人身處於藍色月亮、平行時空的夢魘。甚至連瘋狂(在噴水池跳舞)、霸凌(垃圾場、倉庫)、死亡(用盒子、泥土、水槽處理貓咪的消失)都以包覆的意象處理,象徵受虐者的無力抵抗,難以逃脫當特定的價值的困境。

劇情內容以暴力做為宣洩壓力的出口,富有巧思也發人省思,暗示著暴力(受虐)是由暴力(施虐)所孕育。女學生羅志葳、鍾國衍在平行時空的遊戲規則,是透過祭品(名次、生命)的毆打或是屠殺,獲得前進的力量。母親小圓媽在現實世界的規則是,膜拜神祇(關聖帝君)、祖先,委託他人之手(家法)毆打子女,以獲得救贖;父親鍾家宏則是透過言語和行為的羞辱,藉以肯定自身價值。讓價值弱勢的受害者,輾轉成為畸形的加害者,把劇中人意識與行為上「受害/加害」、「受虐/施虐」的無奈,表露無遺,指控絕對價值做為普世價值的觀念。

女學生羅志葳的死亡場景,停格在載滿紙摺蓮花、趕赴時辰的卡車上;母子親情的和解,停格在母貓分娩的畫面中;劇終停頓在鍾國衍和羅志葳一段對話之後,提及上帝的兒子不會死,只是用死的形式,換得人的懺悔「打從心底承認自己的愚蠢」,然後乞求原諒。最末,頭破血流的羅志葳與鍾國衍並肩而行,向彼此的祭品和解。但是,真正的罪魁禍首(絕對價值)如何處理呢?有待觀眾(讀者)自己思考了。

鄭逸如、蔣馨怡:正確睡眠讓你一夜好眠(7/11)

星期三人文講堂(7/11)
鄭逸如、蔣馨怡:正確睡眠讓你一夜好眠(鄭中信筆記)

雖然聽了講座,應該要好好聽專家的話,調整自己身心狀態,乖乖上床睡覺。但是,基於短期記憶力越來越糟,再加上今天的新知識,影響睡眠品質的三大因子「睡眠趨力」、「清醒系統」、「生理時鐘」,決定依照平時兩、三點睡覺的節奏(生理時鐘),趕緊在睡覺時間前一小時,完成筆記,把腦袋裡的東西沈澱(清醒系統)。(也算是乖乖聽專家的話吧!雖然算是妄自扭曲。)

第一位講者鄭逸如( 幸福地圖心理工作室)的專業是意志力(討論自我控制的毅力)與正向心理學(討論自身情緒、心智的覺察),今年(2018)剛成立幸福地圖心裡工作室,目前主要服務的對象是青少年,不定期舉辦課程、工作坊、營隊活動,期望未來可以旁觸其他年齡,協助處理身心問題。

對於睡眠的問題,逸如一開始便提及,睡眠的狀態會有「速眼動」與「非速眼動」的規律變化,一般來說會以90分鐘做為一次週期,每次睡眠會有4次到5次的循環(90分鐘*5次=450分鐘,睡眠時間為7.5小時),越是接近醒來的時刻,非速眼動的時間會相對加長,而逐漸結束睡眠。常有人會說因為做夢,所以睡不好;但實際狀況是,睡眠本來便會做夢,反而是沒有良好的睡眠品質,處於潛眠狀態,才會記得夢境內容。反而應當理解成,因為睡不好,所以才會記得夢見什麼。(有點顛覆了想法)

睡眠品質不佳的原因,也有可能來自於「睡眠呼吸中止症」,大都發生在體型肥胖的人。身體的肌肉會在睡眠狀態下放鬆,仰睡的姿勢,脖子的肌肉會因為地心引力而往下壓,影響到呼吸道的順暢度,造成血氧降低,影響睡眠品質。而這種呼吸中止的現象,睡眠者不見得會意識到,可以透過是否口渴,判斷自己是否有呼吸中止的現象(因為呼吸不順,會用嘴巴呼吸)。

另外,每個年齡每天的睡眠不同,成人與老人一天的睡眠總時間,大約在7小時到9小時之間(包含午休時間)。一般認知老人睡眠時間較短,其實是因為活動力不足、過度躺床、白天睡太多等等原因,所造成誤解,白天便已經讓身體獲得休息,晚間睡眠時間自然會比較短。建議午休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因為時間在增加,睡眠會逐漸深沉,影響到整日的作息。如果沒有良好的睡眠,腦中的B-澱粉樣蛋白無法獲得適切的消除,形成睡眠債,影響腦部運作,產生睏睡。意思是說,睡眠品質不佳,睏睡度也會增加,造成大腦認知能力降低(例如打瞌睡、恍神),容易發生意外(逸如播放疲勞駕車的影片,輔助說明睏睡的影響)。

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研究資料,可以透過「入睡的時間長度(30分鐘內為佳, 45分鐘以上為不佳)」、「睡眠中斷次數(1次以內正常, 4次以上不正常)」、「再次入睡的時間長度(20分鐘以內為佳, 40分鐘以上為不佳)」判斷睡眠品質的好壞。另外,還可以透過「睡眠日誌」、「腕錶(測量活動量)」、「生理檢查」進行判斷與檢測。
















第二位講者蔣馨怡是位臨床心理醫師,主要專業為失眠認知行為、生理回饋與治療。提到「心理學是處理大腦問題」,以睡眠不足,會影響情緒和記憶力做為論述,讓我又再次顛覆對於心理學的認知。在講題開始不久,便讓每人拿了3張3M便利貼,分別回答「睡眠問題」、「失眠原因」、「如何處理」等三個問題。在眾人思考填寫的同時,說明「入睡困難」、「維持困難」、「清晨早醒」這些狀況,可能來自於主觀生活認知(個人認知)、日常品質不佳(實際生活)。並由3P模型(前置因子、誘發因子、持續因子)輔助說明,提及每個人都有睡眠品質不佳的潛在因子,因為某些生活狀況(例如送別的哀傷),或是個人的習慣所造成。

爾後說明「睡眠趨力」、「清醒系統」、「生理時鐘」是影響睡眠的三大原因。白天睡太多、躺床過度、活動力不足(例如前段所提到了老人睡眠問題)對讓睡眠趨力降低。認知亢奮、自律神經亢奮、光線,會影響清醒系統,不易進入睡眠狀態。生理時鐘如果無法維持規律,例如平日作息正常,例假日晚睡晚起的結果,只會讓生理時鐘紊亂,無法獲得休息。(逸如一開始有讓與會朋友們填寫睡眠量表)簡單的統整歸納,是每天最好要有15分鐘的光照,至少30分鐘的運動,午休小睡30分鐘便可(不要進入到深睡期),午後不要喝有咖啡因的飲料,應該可以有比較好的睡眠。

在完成介紹之後,馨怡將一開始與會者縮填寫的「睡眠問題」、「失眠原因」、「如何處理」(3M便利貼),打散放置於「睡眠趨力」、「清醒系統」、「生理時鐘」的表格中,發現與會者的影響睡眠的原因,集中在「清醒系統」的方塊裡,可以見大家的壓力都很大。言談中提及,不同年齡層的趨勢不同,例如青少年的狀況,可能會比較集中在「生理時鐘」的區塊裡。

另外,馨怡提到酒精並無法幫助睡眠,酒精固然可以讓肌肉放鬆,但是具有時效性。在身體還不需要休息的狀況下飲酒,會在效果散去之後清醒,並無法獲得好的睡眠品質。如果要有好的睡眠品質,需要學習放鬆,於是馨怡以引導式的情境,讓大家講眼睛閉上,從腹式呼吸的動作,逐步想像臉部肌肉、頭皮、肩頸、手臂、背部、大腿、腳趾、腳掌的肌肉放鬆,結束這場講座。(寫到這裡,已經兩點整,希望清醒系統可以逐漸休息。筆記內容也超過2張A4了。晚安!各位。)



星期三人文講堂(7/11)
鄭逸如:正確睡眠讓你一夜好眠

曾經為了處理災難(88風災、921地震)下的創傷問題,參加了中央研究院第十一屆(2014)人類學營 「人類學與心理學交會的火光」,歷經四天(9/1-9/4)的學術洗禮,縱使室友是位心理學的研究生(也將成為執業醫師),每天夜晚繼續討論議程的內容,大致糾正了我對「創傷」、「深描」的認知,依然僅能初步窺探心理學的內容。爾後,因為參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社會參與式課程」之故,得以聆聽丁靜如老師介紹「正向心理學」,大致也只是得知「覺察」這樣的詞彙語義,以及覺察的方式。深覺心理學的內容,並非容易認識的學問。

當鄭逸如的蒞臨洽談講座,讓人感到鼓舞,在地方的經營,持續被網友們認同,給予繼續向前的動力。同時也讓我有些惶恐,面對陌生的領域,究竟該如何思考活動的規劃,才能貼近生活日常,讓朋友們有興趣聆聽;主持人與主講人的默契如何培養,該如何撰寫介紹文章,才不會偏離逸如的設計。大致的理解是,心理學的研究方式,有質性的描述、量化的分析兩種方式。質性研究著重於個體的心理描繪,將每個對象視為獨一無二的個體,深度討論個體的心理狀態。量化研究則著重於統計的概念,試圖透過數據的累積與分析,找到眾多個體的共通性,藉以評定個體在光譜中的位置,各有各的特點與功能。而這兩種概念如何應用到現場,又涉及到實務操作的問題。

逸如即將在「正確睡眠讓你一夜好眠」講題中,帶入量表的操作,很令人期待。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其獨特的生活(生長)背景,有各自擔心煩惱的課題。以量表的形式,覺察個人煩惱的根源,提供了普遍得以操作的方法。但是,在量表之後,如何處理個體的需求,恐怕又將陷入另外的專業課題。所以,逸如會如何處理差異的問題?引領參與者思索自身的淺眠(或失眠)原因?進而找尋各自適切的解決方案?真的很讓人好奇呢!

鄭中信:當生活成為迴圈(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一)媽媽的遙控器)

鄭中信:
當生活成為迴圈(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一)媽媽的遙控器)

(刊登於《風傳媒》(2018-07-17),「為何《媽媽的遙控器》令人心驚?母親發狂的眼神、導演精心設計的畫面…構成最恐怖親情」。鄭中信/撰文)

在「媽媽的遙控器」裡飾演媽媽的柯素雲,曾在「衣櫃裡的貓」(2016)中,飾演精神異常的母親。這個單元劇的故事劇情,來自於安石榴同名短篇小說,內容大致是描述,飛行員的兒子因為飛機失事而死亡,母親難以度過哀傷,刻意保留兒子房間的模樣。並且四處餵養流量貓做為寄託,彌補喪子之痛的心靈空缺。不被母親關注的女兒,因而離開了成長的空間,女兒的房間輾轉成為堆放貓飼料的倉庫。流浪貓的餵食,造成了社區的困擾,父親體恤妻子的傷痛,沒有制止,卻因為維持鄰里關係而疲於奔命,自己反而找心理醫生,試圖為自己找尋紓解的出口。劇中柯素雲以沒有焦距的眼神,呈現思緒在腦中迴盪的異常凝視,讓畫面極為驚悚。再加上劇情安排兒子靈魂的出現,僅與母親道別的畫面,讓入戲的讀者,無法指責母親的歇斯底里,思考哀傷的狀態。

由陳慧翎所執導的「媽媽的遙控器」單元劇,取自於吳曉樂同名小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的故事,談論的是離了婚的妻子,如何與透過操控,形塑兒子的人生。畫面一開始,律師隨同即將離婚的夫妻,進行談判的畫面,飾演妻子的無焦距眼神,依然不離「衣櫃裡的貓」般的驚憟。將白色身體、黑色眼睛與嘴巴的塑膠玩偶,浸泡在玻璃杯的畫面,不斷穿插在談判聲音、非常態眼神之間,預告了玩偶作為玩物的命運。

作家吳曉樂對於「媽媽的遙控器」的安排,與電影「今天暫時停止」(1993)類似。電影內容在描述一位氣象播報員,被迫到偏僻鄉鎮報導「土撥鼠節」的新聞,卻因此不斷陷入迴圈,每日醒來都是土撥鼠節。他在不斷重複的時間中,認識鎮上的人物,學會各種才藝,也用各種方式自殺,最終都是嶄新的、重複的土撥鼠節做為開始。電影中沒有科幻形式的遙控器,彷彿有更大的,無可觸及的神秘力量,決定著播報員的人生。而「媽媽的遙控器」劇情有如科幻片,呈現出可反抗卻拒絕反抗(或無力反抗、或不知該如何反抗)的困境。可見的人物(母親),掌握著可觸碰的機器(遙控器),操控著明白一切,知道權力掌控是誰、如何掌控的人物(兒子),讓讀者反思被操控者為何不反抗?操控者怎能擁有操控的權力?思索情緒綁架、倫理綁架的問題。導演將杯中物攀爬、跌入的姿態,搭配氣泡、褪色,做為反抗隱喻的手法;以及母親不斷擦拭、觀看玻璃杯的神情,彷彿龐大卻可控制的力量,做為操控的隱喻。上述兩組畫面,穿插呈現的分鏡設計,把處於人格養成階段的兒子,無力反抗(不知如何反抗)的情境,巧妙的凸顯出來,將提問的焦點回到養育兒女的成人身上,提醒自身權力使用的問題。





古佳峻:乞龜漫談:我認識的閩台龜圖像祭物(7/4)
























星期三人文講堂(7/4)
古佳峻:乞龜漫談:我認識的閩台龜圖像祭物

其實,在地方人文飲食館剛開張不久,講者古佳峻就已經和朋友來拜訪過了。當時,一方面因為剛剛開張,積極介紹空間的理念,自己的話有點多,二方面擔心詢問過多個人背景,怕拿捏不當而失禮,僅僅邀請訪客在粉絲專頁按讚,並未詢問姓名。對於佳峻的認識,僅止於是研究乞龜的朋友,以及FB上的名稱(姑且稱之為G)。後來,在 愛讀繪本屋、 南風博物-屏東博物館俱樂部等地方,翻閱到2016年的《 撫浪屏東|From Pingtung》雙月刊,雖是介紹屏東,風格卻與天下雜誌319鄉之類的文章有明顯差異。沒有過度的宣傳,內容樸實,接近生活,更像是給屏東在地看的刊物,很是喜愛。裡面時常出現古佳峻這個名字,而這個名字又和乞龜的訊息越來越密切,彷彿是個拼圖,指向同一個人。然後,在今年農曆年節假期,看見FB上的G,談及乞龜製作,談及教學,才突然有了關鍵性的連結,恍然大悟,G正是《撫浪屏東》、大學老師古佳峻,十足後知後覺。

正因為完成了拼圖,才大膽的向佳峻提出邀請,至「星期三人文講堂」分享。期望談談乞龜習俗,諸如製作時機、方式、樣式……等等,還請求現場示範,可否用1斤白米,組裝一隻小乞龜,類似於平安米的概念,在會後祈福,然後倒到在地方的米箱中,和其他米攪拌混合,庇祐顧客平安。只是當時洽談,正逢3月新學期開始,課程繁忙,一時無法敲定時間。反倒是被佳峻邀請,於6月以「讓想像成為行動:談文字與影音的魔術」(6/5)為題,到課堂上分享,也間接促成了「乞龜漫談」這場講座。而洽談「乞龜漫談」(7/4)講座時,也有個很棒的巧合。因為,正好規劃了梁偉樂「海龜面面觀」(5/30),人文歷史與自然生態的關係,巧妙的連結起來。

這是場難得的連結,曾經參與過「海龜面面觀」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乞龜漫談」,一定可以拓展不同的視野。如果不小心錯過了自然生態的場次,也不要擔心難過,人文風景依然精彩。很感謝佳峻撥空蒞臨,據說在講座隔天,就要出國了,真的是萬分感謝呢!



許佐夫:從多扶說起~無障礙環境如何全面連結?(7/5)

2018年身障平權面面觀研討會(7/5-6)
許佐夫:從多扶說起~無障礙環境如何全面連結?(鄭中信側記)

在與馬莉麗( 馬妞鬆餅屋)洽談「身邊的故事」活動,以「生活無障礙」(6/25)為題,談身障者的生活日常。隔沒幾天,莉麗便傳來「2018年身障平權面面觀研討會(7/5-6)」的訊息,趁著難得機會,也報名參與盛會,試圖更加貼近身障的世界。

講者許佐夫是「多扶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多扶接送)創辦人,認為脫離身體的禁錮,心理因素很重要,如果對於身障者生活日常的想像可以更加寬闊,品質自然也會越來越好。於是,多扶試圖從解決身障者「移動」的問題開始,設計了旅行的規劃,帶著身障者到西藏,如果遙遠距離、海拔高度都克服了,到小琉球旅行的想像,各種近距離的旅行,就相對變得容易了。

從A地點到B地點看似簡單,卻充滿需要克服的細節,涉及平行移動、垂直移動的問題。例如各類建物中的樓梯,不論是居家、戶外難免都要面對垂直移動的問題。言談中提到民眾租用移動機具,造成死亡的事件。案例是租借機具的是哥哥,使用機具的是妹妹,父親乘坐機具而摔死,最終判處哥哥刑罰。這其中潛藏了很多的問題,機具的使用屬於專業技術,多扶服務員每人至少要接受三個月的機具培訓,才能夠執行現場操作,更何況是沒有受過培訓的民眾,租借制度本身便是問題。而目前正研擬推動移動機具的普及,期望未來政府機關單位(或是便利超商),可以提供機具服務。以硬體設施思考,沒有將培訓服務員納入機制中,勢必會造成更多類似的案件。現行身障者上下樓的方式,是請服務員揹負移動,其中也出現尷尬的處境;一般來說,請人揹物件上下樓,會有樓層收費機制,通常以重量換算費用高低,而將揹負對象量化成重量的的結果,身障者會成為非生命的物件。我們該如何看待移動下的人權問題?

就平行移動的問題,許佐夫提及, #台灣高鐵 總共有12節車廂,大約有九百多個座位,但是,僅提供四個輪椅空間(兩個電動輪椅的空間、兩個折疊的空間),限制了身障者出遊的數量限制。曾經接待六人以上,國外身障團朋友旅行,被迫拆散成好幾組,分別搭乘不同車次的高鐵列車,讓外國旅團蔚為奇觀,競相拍照。曾經向高鐵反應增加輪椅空間,得到的回應有兩個,一是車廂為原裝進口,各個設計都有其安全係數的考量,不能隨意進行改裝;二是沒有實際需求,少有出現不夠使用的狀況。許佐夫思考當中顯示的問題是,運輸工具的設計,影響到使用者的意願(不會有身障團客),如果提供友善的設施,需求便可以被創造出來(出現身障團客)。在提到高鐵的案例之後,又舉例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的案例,提出一位身障者的出遊,身邊會有一人以上的陪同者,如果僅僅看見身障者所帶來的管理與服務的不便利,等同於損失兩人以上的消費力。換言之,了解或是創造身障者的需求,便可以為公司帶來產值。

另外,現在台灣對於「老弱病殘窮」的觀念,依然在贖罪、孝順的辯證思考中。採取立即性的補償,藉以獲得救贖或協助;而立即性的補償,並無法長久使用,只會以填補的模式,陷入無限的虧欠補償。如果可以正視每個人的差異與需求,才能夠真正思考身為人的價值,日本已經逐步將公共廁所,整修成無障礙廁所(整排廁所都是無障礙),以利孕婦、幼童、老人、身障者(所有可能的需求者)使用,凸顯出日本對差異的態度。

許佐夫也提到照護者也需要休息,有適度的喘息,才能給予更好、更久的服務。如果可以照顧服務者的需求,身障者的生活才會有更好的品質。(每個案例與思考,都直指核心價值,有很大的反思,也兼具商業的考量,具務實性,是多面向兼顧的講座)

因為現場有縣政府的主管蒞臨,會後QA時間,有位賴先生直接向屏東縣政府社會處提出建言,屏東會固定發送博愛卡(每張有330元),可讓乘客免費搭乘公車,但是屏東縣市的大眾運輸工具並不發達,本身便有侷限,立意良善,但民眾無感。而身障者常會有搭乘復康巴士的需求,但復康巴士卻不受理博愛卡,對於身障者來說,博愛卡形同虛設。可否與復康巴士廠商溝通,接受身障者的博愛卡使用。社會處處長的回應是,承認博愛卡的使用率僅有1%,確實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對於復康巴士受理博愛卡的問題,擔心一般民眾會開始湧入使用復康巴士,增加現有的業務負擔,身障者反而無法獲得服務,所以受理博愛卡的使用有難度。就這樣,沒有商討、研議之類的意思,結束民眾的回應。(民眾提的是如何改善身障者權益,官員則以避免一般民眾濫用為由,結束對話。)
-----------------------
側記:
對縣政府、主辦單位的抱怨文。屏東縣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所主辦的「2018年身障平權面面觀研討會」,7月5日、6日議程都是09:10開始。很不巧,連續兩天的早晨都是大雨滂沱,開車上班、洽公是難免的事。這兩天都開車去縣政府參加活動,但是,立體停車場的停車格,在九點多就滿格了(車位顯示為00),入口處都有兩三台車在等著,可見顯示器並非故障。疑問是,下大雨的大清早,洽公的人就這麼多嗎?還是被職員佔據了……!因為找停車位而遲到,櫃檯人員語氣算是客氣,不過態度上就是被當成是打混摸魚的人。沒有遵守規則會讓人不愉快,在規訓式的結構裡,很容易理解。但是,光是一場次的議程,簽到、簽退得要簽三次,混研習時數的狀況很普遍嗎?還真是繁瑣。(第二天依然四處找停車位,直到09:40還找不到,主動放棄議程參與。)
-----------------------


鄭中信:拜訪三餘書店 TaKaoBooks(7/7)

拜訪 三餘書店 TaKaoBooks(7/7)-(鄭中信筆記)

仔細想想,自從開設「 在地方人文空間」以來,參加藝文活動的頻率越拉約長,自從林柏樑攝影講座、紅鼻子醫生之後,便一直沒有再拜訪三餘書店。於是,在結束 高雄市電影館詹正德「鈴木清順鏡像迷宮影展選片指南//電影歌舞伎:鈴木清順の鏡像迷宮 Retrospective of Suzuki Sajin」、拜訪「 貓手book&shop日文二手藝文書店」之後,便搭乘高捷過去逛逛。正好遇見許久不見的鍾尚樺,透過尚樺介紹,也才正式結識了店長陳瀅羽。

兩位朋友都是屏東人,都曾在屏東市活動過,所以詢問「在地方」在哪裡,我僅需提到「博客書局」的關鍵字,區域藍圖大致就畫好了,然後補充細節,說在網咖對面,就掌握住位置了。可見博客書局是重要的座標,是屏東唸書的共同記憶。

尚樺關心我的經營狀況,提供了不少的創意點子,有些概念涉及全區域的推廣,短時間能力不及,恐怕難以執行。因為彼此都秉持分享、樂見其成的態度,也就不吝嗇的書寫出來,如果朋友們有興趣,或許可以參考。對於閱讀的推廣,目前 紅氣球書屋 Le BallonRouge正在製作小書屋(紅氣球書屋迷你分店拓展計劃),準備寄放在雜貨店、五金行……等非連鎖型營業場所販售選書,類似的創意發想,我曾在 繫。本屋向 唐山書店/唐山出版社老闆陳隆昊請教([人類學視野下的獨立書店](1/21)),前輩認為這種操作概念很好,可以讓書籍散佈出去,但是會消耗一個人力,協助店家解決盤點、進書、退書的問題,最好要精算效益。

在這次拜訪三餘,尚樺提出另一種操作概念,認為現在的書店,普遍長成文具店、考試用書的樣子,有其實際的供需脈絡,也是因應連鎖書店、網路書店的生存對策,並沒有什麼不好,也沒有什麼不對。而這些店家在過去,也都曾經賣過各種不同類型的書籍,擁有相關的專業,應當是潛藏的文化推動者。現在店家之所以沒有銷售書籍,不光是對出版訊息陌生,無法精準選書;因為進貨數量不多,供應商的供貨意願相對降低,產生有意願賣書,卻無書可賣的矛盾。基於閱讀推廣的理念,或許可以向這些書店商討,借用一個書櫃,主動協助選書與擺設,店家協助盤點便可(或是進退貨),所有利潤皆為店家所有,僅需補貼運送書籍的郵資(或油費)便可。

我認為書籍供應不會是問題,主要在於閱讀的意願,有閱讀意願,才會產生讀者,產生後續的行為。概念比較偏向以閱讀行動,誘發自主閱讀的意願,產生自主性,便會主動購書,分享會便可退居輔助形式。所以,最近正在籌組閱讀分享會,以讀書會的組織,透過討論,選讀特定書籍,再請夥伴書店協助訂書。利潤歸書店所有,提高夥伴書店的意願,閱讀分享會的空間使用,由茶水費(清潔費)收取便可。我與尚樺的概念並不衝突,如果屏東的店家們開始販售書籍,各種形式的「閱讀分享會」便可以向周邊的店家訂購書籍,而店家可以向提供書籍的書店訂貨(例如加入「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的書店),便能形成合作共同體。紅氣球的操作模式,也能適用。(協助訂書的書店如何獲利,還需要再討論)

閱讀分享會(讀者)--店家--加入友善書業的書店--供應商--出版社

也向瀅羽請教目前書店經營方向,提及選書以地方文化為主,因此匯集不少與高雄有關的書籍。過去因為有新詩讀書會的緣故,培養了新詩的客群,間接培養出詩人。三餘進了不少的詩集,作家們也將自己的作品集結,製作印刷成獨立刊物(小誌),在店內中販售。在我的印象裡,三餘書店是少數搜集許多獨立刊物的店家,陳列販售的空間,佔了1樓店面1/2的面積。讓草創的書業同好,有曝光機會,培養新秀不遺餘力。(可惜小肆的 絹窩已經收攤,他的風格以國際間各種藝術類型小誌,做為收集方向,可以和三餘以地方性為主的小誌相互呼應,讓高雄成為獨立刊物大鳴大放的都市吧!)

目前三餘也有朋友願意提供貨車,在不破壞車體的前提下,組裝書架、放置書籍,進行移動式的閱讀推廣。普遍與手作者合作,以DIY的形式,搭配相關書籍,吸引讀者的注意之後,推廣閱讀活動。在於講座的部分,依然秉持創店的理念,以議題為主。因為有些知名度了,部分出版社、組織社團會借用場地辦活動,活動內容可能會因此發散,也可能壓縮自身舉辦的活動。但是,租賃場地可以增加收入,對空間營運有幫助,不失為一件好事。基本原則,不要脫離閱讀、文化太遠,大致也會接受。另外,鼓山區 書店喫茶 一二三亭(ヒフミテイ)有 哲學星期五會辦理活動,北高雄也有藝文空間,不定期舉辦環境議題的講座(我記得 地球公民基金會假日會在高捷凹子底站,進行環境議題的宣講)。整體來說,議題的討論持續發生,高雄整體方向朝著願景走去,三餘所關注的議題,可以越辦越細緻。

現場也有一位7月才剛來實習的小幫手,來自文藻傳播藝術系的同學。傳播藝術系的名稱讓人好奇,她解釋說是媒體和藝術的結合,比較偏向電影產業。每屆畢業班的畢業製作特性都不同,不見得都與電影有關,因為自己班上的同學們,有六組人馬(將近一半),將以電影形式,製作畢業成果,應當會以公映的方式呈現,未來也可能會到戲院放映。之所以會來三餘書店,是透過學校媒合的,暑期實習兩個月,是重要的畢業門檻。因為興趣是編劇,需要透過大量閱讀,累積知識、經驗、感覺,所以就選擇書店做為實習的場域。實際上,全班也只有她選擇書店,沒有人和她搶位子。三餘書店的文化底蘊十足豐厚,對於議題的思辨也有獨到見解,更不要說在這個地方所舉辦的各種活動了。相信暑期的實習期間,足以完成好幾本劇本了吧!很期待這組同學們的作品。

小幫手也給我很誠懇的建議,她自己很少使用FB了,這個現象不只是文藻大學,大部分的大學生都已經轉用IG了,……而我都將文章發佈到FB(與部落格)。所以,才離開學校一年,便已經出現嚴重的斷層了。Line、FB、IG各有各的族群,整合性的軟體研發,可能會是個商機吧!(除非工作業務,或是尚樺、瀅羽跟她說,她大概看不到這篇訊息吧!哈!)

當天沒有拍三餘書店的照片,只好用從那邊取得的DM、刊物代替。



鄭中信:沈沒之島沈沒了沒?(6/29)

音像星期五(6/29)
鄭中信:沈沒之島沈沒了沒?

當2008年莫拉克颱風造成臺灣巨大災害之後,紀錄片導演紛紛以風災做為議題,進入到災區的同時,黃信堯卻是離開臺灣,以氣候變遷做為主題,尋找第一個會因為海水水位上升而沈入海底的國家「吐瓦魯」。他以「沈沒」的島嶼做為主題,拍攝《沈沒之島》這部紀錄片,試圖反應氣候變遷下的生存危機。而黃信堯走出臺灣的決定,以及選擇拍攝吐瓦魯的理由,本身便存在幾個類型的反諷。吐瓦魯是臺灣的邦交國,就相對的經濟狀況來說,臺灣像似財主一般,提供了大量的農耕技術與資源,企圖在這個國家的沙地進行作物栽種,提供維生的食物。而實際上,吐瓦魯的食物來源,本身便是取自於海洋資源,或是來自於運輸貿易。臺灣的資金與人員投注,並未對吐瓦魯提供實際的協助,反倒成為閒話家常的日常娛樂。而看似貧窮的國度,在臺灣面臨八八風災的重大災害時,吐瓦魯捐贈了國民生產毛的百分之一(21萬美金),以極高的誠意,展現了對於邦交國的友善與回饋。黃信堯《沈沒之島》對於金錢價值的評估,旁白以極度嘲弄的口吻,對臺灣的外交態度進行反思與批判。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主要成因,來自於沒有限制的工業發展。土地的利用方式,改變了陸地與海洋的調節機制,排放的廢氣總量,促成了大氣層成分的改變。諸多工業國家雖然意識到地球的轉變,卻不願意改變自身的經濟模式,反倒以慈善家的心態,捐贈大量的財源,協助可能會因為氣候變遷,生存因而受到影響的國家。已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幫助未開發的國家進行各種建設,輔導應對海平面上升的問題,意圖弭平的環境破壞的罪孽,給與自我救贖。黃信堯《沈沒之島》的影像,呈現世界差異地景的同時,也將臺灣列入虛偽的慈善國家之列,描繪財主的資金產生方式,並且強化臺灣歷經風災之後,翻轉救助的身份。不僅批判的金錢的價值,也批判了經濟的形式。

黃信堯批判的合理性,來自於吐瓦魯擁有不虞匱乏的捐贈,以及擁有自身的貿易型態。吐瓦魯透過租借國家名稱的縮寫「TV」,方便各種媒體公司企業建立世界性的網路位址,得以獲得龐大的租金。土地未被工業開發,卻善用網路的發展與需求,成為跨國際的租賃公司,在租賃名稱、品牌的的操作下,形塑更具現代與科技意義的商業模式。在經濟形式的角度,對諸多工業國家、企業進行反諷。而這個將被海洋淹沒的國家,卻從未被氣候變遷的論述所影響,反倒是感謝每次颱風的到來。這個國家不需設置垃圾掩埋場,不需要建造焚化爐,上帝給與最大的恩賜,便是透過狂風豪雨的洗禮,將島內所有的垃圾,隨著颱風的過境,而被沖入海中,隨著潮流變動而洗滌乾淨。對於吐瓦魯來說,氣候變遷的影響,僅僅只是天氣現象,完全不擔心生存的問題,展現看似愚昧,卻又豁達的樣貌。自然災害的認知與心態的差異,讓工業國家與企業的行為,與吐瓦魯居民的不以為意,呈現巨大的反差,卻也促成了雙向的嘲諷。














莫拉克紀錄片的異端:黃信堯(2010)《沈沒之島》(Taivalu)

鄭中信(在地方人文空間)/撰文

(刊登於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十八期「影視莫拉克」(2019/08/03, No.18))

當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臺灣巨大災害之後,紀錄片導演紛紛以風災做為議題,進入到災區的同時,黃信堯卻是離開臺灣,以氣候變遷做為主題,尋找第一個會因為海水水位上升而沈入海底的國家「吐瓦魯」。他以「沈沒」的島嶼做為主題,拍攝《沈沒之島》這部紀錄片,試圖反應氣候變遷下的生存危機。他試圖採用旁百、文字的操作,轉換影像的意義。

而黃信堯走出臺灣的決定,以及選擇拍攝島嶼的理由,本身便存在幾個類型的反諷。吐瓦魯是臺灣的邦交國,就相對的經濟狀況來說,臺灣像似財主一般,提供了大量的農耕技術與資源,試圖在這個國家的沙地進行作物的栽種。而實際上,吐瓦魯的食物來源,本身便是取自於海洋資源,或是來自於運輸貿易。臺灣的資金與人員投注,並未對吐瓦魯提供實際的協助,反倒成為閒話家常的日常娛樂。而八八風災之後,臺灣面臨重大災害,吐瓦魯捐贈了國民生產毛的百分之一(21萬美金),看似不多的金援,卻展現了對於邦交國的友善與回饋。對於金錢價值的評估,影像的旁白以極度嘲弄的姿態,對臺灣的外交態度進行批判。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主要成因,來自於沒有限制的工業發展。土地的利用方式,改變了陸地與海洋的調節機制,排放的廢氣總量,促成了大氣層成分的改變。諸多工業國家雖然意識到地球的轉變,卻不願意改變自身的經濟模式,反倒以慈善家的心態,捐贈大量的財源,協助可能會因為氣候變遷,生存因而受到影響的國家。幫助未開發的國家進行各種建設,輔導應對海平面上升的問題,意圖弭平的環境破壞的罪孽,給與自我救贖。影像呈現世界差異地景的同時,也將臺灣列入虛偽的慈善國家之列,描繪財主的資金產生方式,並且強化臺灣歷經風災之後,翻轉救助的身份。不僅批判的金錢的價值,也批判了經濟的形式。

黃信堯批判的合理性,來自於吐瓦魯擁有不虞匱乏的捐贈,也擁有自身的貿易型態。吐瓦魯透過租借國家名稱的縮寫「TV」,方便各種媒體公司企業建立世界性的網路位址,得以獲得龐大的租金。土地未被工業開發,卻善用網路的發展與需求,成為跨國際的租賃公司,在租賃名稱、品牌的的操作下,形塑更具現代與科技意義的商業模式。在經濟形式的角度,對諸多工業國家、企業進行反諷。

而這個將被海洋淹沒的國家,卻從未被氣候變遷的論述所影響,反倒是感謝每次颱風的到來。這個國家不需設置垃圾掩埋場,不需要建造焚化爐,上帝給與最大的恩賜,便是透過狂風豪雨的洗禮,將島內所有的垃圾,隨著颱風的過境,而被沖入海中,隨著潮流變動而洗滌乾淨。對於吐瓦魯來說,氣候變遷的影響,僅僅只是天氣現象,完全不擔心生存的問題,展現看似愚昧,卻又豁達的樣貌。自然災害的認知與心態的差異,讓工業國家與企業的行為,與吐瓦魯居民的不以為意,呈現巨大的反差,卻也促成了雙向的嘲諷。

黃信堯試圖回應的問題,面向多元而複雜,直指經濟模式與氣候變遷的關係,諷刺心理慰藉的捐款心態,反省了經濟的形式與金錢的價值,也對環境的態度進行批判。甚至,對臺灣紀錄片生態來說,黃信堯也試圖反應紀錄片工作者(或媒體工作者)的風災焦點,過度著重於腥羶色的議題與畫面,忽略了災難形成真正關鍵。所有風災的討論,在他的操作脈絡中,都變成被批判的對象。

黃信堯《沈沒之島》的內容題材,做為莫拉克風災的異端,影片名稱卻也在文字與口語傳遞之間,促成另類的反諷。紀錄片《沈沒之島》的「沈沒」詞彙,兩個字彙本身都有破音字,存在兩種音讀,原本名之為「沈(ㄔㄣˊ)沒(ㄇㄛˋ)」的讀音,黃信堯卻刻意操作成為「沈(ㄕㄣˇ)沒(ㄇㄟˊ)」,讓語義因為音讀的改變,變得模糊。錯置的音讀,也讓自身的影片成為被嘲諷的對象,甚至讓名稱嘲諷影片自身,嘲諷風災之後,大量資金挹注紀錄片工作,而紀錄片卻未能針對核心問題討論的現象。而英文片名則將吐瓦魯(Tuvalu)的名稱,與臺灣(Taiwan)的名稱接合,成為「Taivalo」的詞彙,以「Tai」表示臺灣,而「valo」表示吐瓦魯的形式,採取鏡相的操作,連結兩國的處境與關係。他在影片的封面寫著「臺灣如果不先正視自己的問題,我想在吐瓦魯還沒沈之前,臺灣應該會先沈吧」,直指著兩件尚未發生,卻即將發生的事,而發生的先後順序,存在置換的可能。世界島嶼(土地)的消失,恐怕不會因為海平面上升而淹沒,而是來自土地的崩解而流入海中。詞彙的黏合,揭示著臺灣的處境,揭示著臺灣不願正視自身問題的心態。

影像做為紀錄片的形式,黃信堯的《沈沒之島》可以成為十足觀光影帶,旁白的冷朝熱諷,流暢的在影像中流轉,把影片導向不同的觀看角度。而文字在操作中重新賦予意義,讓旁白的內容更加凸顯,促成影像的反諷,讓作品成為荒謬劇場,成為荒誕的臺灣風災紀錄。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1954 《 短角情事 》 (La Pointe Courte) 1961 《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Cléo de 5 à 7) 1965 《 幸福 》( Le bonheur) 1966(Les créature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