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活成為迴圈(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一)媽媽的遙控器)
(刊登於《風傳媒》(2018-07-17),「為何《媽媽的遙控器》令人心驚?母親發狂的眼神、導演精心設計的畫面…構成最恐怖親情」。鄭中信/撰文)
在「媽媽的遙控器」裡飾演媽媽的柯素雲,曾在「衣櫃裡的貓」(2016)中,飾演精神異常的母親。這個單元劇的故事劇情,來自於安石榴同名短篇小說,內容大致是描述,飛行員的兒子因為飛機失事而死亡,母親難以度過哀傷,刻意保留兒子房間的模樣。並且四處餵養流量貓做為寄託,彌補喪子之痛的心靈空缺。不被母親關注的女兒,因而離開了成長的空間,女兒的房間輾轉成為堆放貓飼料的倉庫。流浪貓的餵食,造成了社區的困擾,父親體恤妻子的傷痛,沒有制止,卻因為維持鄰里關係而疲於奔命,自己反而找心理醫生,試圖為自己找尋紓解的出口。劇中柯素雲以沒有焦距的眼神,呈現思緒在腦中迴盪的異常凝視,讓畫面極為驚悚。再加上劇情安排兒子靈魂的出現,僅與母親道別的畫面,讓入戲的讀者,無法指責母親的歇斯底里,思考哀傷的狀態。
由陳慧翎所執導的「媽媽的遙控器」單元劇,取自於吳曉樂同名小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的故事,談論的是離了婚的妻子,如何與透過操控,形塑兒子的人生。畫面一開始,律師隨同即將離婚的夫妻,進行談判的畫面,飾演妻子的無焦距眼神,依然不離「衣櫃裡的貓」般的驚憟。將白色身體、黑色眼睛與嘴巴的塑膠玩偶,浸泡在玻璃杯的畫面,不斷穿插在談判聲音、非常態眼神之間,預告了玩偶作為玩物的命運。
作家吳曉樂對於「媽媽的遙控器」的安排,與電影「今天暫時停止」(1993)類似。電影內容在描述一位氣象播報員,被迫到偏僻鄉鎮報導「土撥鼠節」的新聞,卻因此不斷陷入迴圈,每日醒來都是土撥鼠節。他在不斷重複的時間中,認識鎮上的人物,學會各種才藝,也用各種方式自殺,最終都是嶄新的、重複的土撥鼠節做為開始。電影中沒有科幻形式的遙控器,彷彿有更大的,無可觸及的神秘力量,決定著播報員的人生。而「媽媽的遙控器」劇情有如科幻片,呈現出可反抗卻拒絕反抗(或無力反抗、或不知該如何反抗)的困境。可見的人物(母親),掌握著可觸碰的機器(遙控器),操控著明白一切,知道權力掌控是誰、如何掌控的人物(兒子),讓讀者反思被操控者為何不反抗?操控者怎能擁有操控的權力?思索情緒綁架、倫理綁架的問題。導演將杯中物攀爬、跌入的姿態,搭配氣泡、褪色,做為反抗隱喻的手法;以及母親不斷擦拭、觀看玻璃杯的神情,彷彿龐大卻可控制的力量,做為操控的隱喻。上述兩組畫面,穿插呈現的分鏡設計,把處於人格養成階段的兒子,無力反抗(不知如何反抗)的情境,巧妙的凸顯出來,將提問的焦點回到養育兒女的成人身上,提醒自身權力使用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