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勤雯(全麥麵):噶哈巫族語繪本撰寫經驗

星期三人文講堂(12/5)
翁勤雯(全麥麵):噶哈巫族語繪本撰寫經驗(鄭中信筆記)

這本「azem pasaken lia! Yaku tumala kaidi miadua apu ohoza muazaw azem.(年到了!聽阿公說以前的過年)」繪本,從20183月開始策劃,於10月出版發行,速度迅速,讓人歎為觀止。內容雖然以繪本圖說的形式呈現,並沒有因為親民的考量,而喪失精準。編輯過程中,曾經參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匯集老照片,考據傳統服飾、生活物件,結合視覺歷史檔案,構思繪本中的各類物件,讓每個出現在繪本中的內容,都有所憑據。

迅速的編輯出版,前置作業歷經數年根基。編輯團隊成員集結語言、音樂、繪畫、紀錄片專長的成員,語言專業的林鴻瑞,從2012年開始,便已經蹲點進行語言調查採集研究,講者翁勤雯為了學習傳統編織物,在也至少蹲點三年的時間。這段時間,勤雯仿製博物館中噶哈巫傳統無袖短衫、無袖長寬衣的紋飾,移植到當代流行的編制帶上。勤雯還試著學習噶哈巫的語言,強迫自己用噶哈巫語寫日記,並且PO文在FaceBook上,與朋友們分享,介紹平埔族的文化。因為嘗試使用噶哈巫語言與耆老對話,很受到耆老的肯定。

田調過程非常貼心也非常辛苦,為了考量耆老的體力與興致,大約每週到訪兩次,頻率十分密集。為了讓語料庫更加精確,也以族人記憶酷的概念,保存特定耆老的過年記憶(因為過年禮俗曾經停辦多年,每位耆老的記憶略有落差),鎖定潘德興做為訪調對象。其他耆老的調查,做為輔助資料,具備嚴謹的學術素養。

這本書以文化介紹、推廣的概念編輯,也搭配了線上學習的概念,可以掃描QRcode聆聽耆老的聲音,學習噶哈巫語的發音。另外,還有線上影片的提供,觀賞過年各階段的儀式活動。在出版之後,已經實際投入到國小、國中、高中的社團教學中。因為搭配民俗活動、視覺文化、歌謠音樂的引導,廣受學生們喜愛。(已經有同學自組假日活動,到牛眠、守成、蜈蚣崙、大湳參訪)

這本繪本還有奇特的彩蛋,裡面所繪製的老人家,都是以耆老的臉作為範本,畫出Q版可愛肖像,連人物的互動,也有親屬網絡、人際關係的設定。(店主人因此提問「未來會不會發展出桌遊?」)

這篇筆記完全不提書籍的編輯內容,僅談講座分享中的秘辛、插曲,是期望讀者可以購買這本繪本(一本350元,「在地方」有寄賣)。因為,這個團隊依然持續進行田野調查,也會將部分營收放置到噶哈巫的文化推廣中。執得支持與鼓勵。




呂鎰榮:攝影展「行旅(榮哥篇)」分享會

星期三人文講堂(12/12)
呂鎰榮:攝影展「行旅(榮哥篇)」分享會(鄭中信筆記)

講者呂鎰榮一開始便破題,提到「旅程的開始,在於行動先」的核心精神,而所謂的「行動」,並不是指出國之後的「旅行」。鎰榮細說當初,如果沒有系上老師的遊學提案,也不會有出國的念頭。而出國的種種規劃,卻會遇到許許多多繁複的事務,如果沒有行動的意圖,就不會規劃各種配套程序,不會促成旅行這件事的執行。這個策展,會命名成「行旅」(而非「旅行」),就是在強調「行動」必須先於「旅行」的意思。(我理解的是「意圖(意識)」(鎰榮所說的「行動」)更勝於行為,才能促成旅行的發生)選擇中歐只是湊巧,因為老師推薦的是歐洲地區,所以也就規劃的中歐的行程。

而在旅行之前,鎰榮便開始思索「旅行攝影是什麼?」、「什麼樣的影像才是旅行攝影?」,這些問題,成為旅程中每天在思考的問題。還閱讀了John Urry「游客凝視(觀光客的凝視)」(The Tourist Gaze)做為行前準備,上網搜尋普遍的觀光客照片,為自己累積思考與參照的資料。整體來說,旅行是隨性的,旅途勢必會做的三件事,就是逛博物館、美術館,吃道地的食物,在街上閒逛,盡可能規避觀光景點,讓自己沈浸在在地的文化氛圍中。陸續到了奧地利維也納的市集、輕軌、歌劇院、咖啡店(可以做定格動畫、有樂團演奏、製作黑膠……等等功能),讓他驚奇文化的差異,拍攝的方向,逐漸朝向「人」的身上拍,而不是景物。然後到義大利(威尼斯彩虹島、翡冷翠、羅馬),回顧「太陽的後裔」、「旅行的意義」等作品,到了捷克(布拉格、契斯基克羅夫CK鎮)、德國(慕尼黑、法蘭克福)等等地方。

就像不斷追問時常出國的行者「旅行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旅行?」一樣,追問著攝影者「旅行攝影是什麼?」「創作了什麼樣的作品?」,分享會中試著逼問鎰榮思考後的結果,他說以整趟旅程都在想,但是並沒有得到答案,雖然也拍了觀光客統一規格的照片(風景照、比Y的肖像照),但都只是形式而已。倒是旅行過程不斷地向人物拍攝,不太像是紀錄對方,更像是記錄自己的旅行經驗。





在地方閱讀分享會:《民主在退潮:民主還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好嗎?》

在地方閱讀分享會(12/13星期四, 19:00-)鄭中信筆記
---------------------------
讀本:喬舒亞•科藍茲克(Joshua Kurlantzick)(湯錦台譯),2015。《民主在退潮:民主還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好嗎?》(Democracy in Retreat:The Revolt of the Middle Class and the Worldwide Decline of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台北:如果出版社。
---------------------------
導讀:梁偉樂
第一週(12/13):1.民主在倒退、2.我們怎會走到這個地步
---------------------------
本次討論會,主要聚焦在「1.民主在倒退」、「2.我們怎會走到這個地步」兩個章節,先理解整體概念,第二週在閱讀後續細部的討論。在聚會之前,主持人草擬了幾個面向的問題:
A
民主是什麼?民主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民主需要具備何種條件?
民主如何行使、執行?會遇到什麼問題?克服的方式是什麼?
如果民主退潮(不被選擇),原因是什麼?
民主之外,還有什麼選擇?而實際上,各國選擇了什麼?這些選擇,與民主價值是否衝突?(真的有所謂的潮流、退潮的概念?)
B
在民主之前是什麼(價值、制度)?
民主是如何被推動的?而之前的制度(或價值)如何被取代?(果真被取代?)
民主如何發展到現在的樣子?發展出哪些類型?

在討論之後,有朋友提出了「是誰定義了民主?」、「什麼是相對民主?」兩個更加精準、尖銳的的問題。進而提出「政治是知識份子所建構的,社會意識的引導,都是知識份子所為的,因為參與的人,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

演繹的問題也很深刻,導讀者提到,觀察台灣選舉的英雄崇拜、造神運動,渴望被拯救,或者將未來託付(委託)給某個對象,可以發現公民尚未準備好接受直接民主,處於依賴的心態中。這種英雄崇拜,讓民粹意識有機可趁,只需要建立敵對的氣氛,簡化各類事件的訊息,造成對立的樣態,讓民眾選邊,便足以引導走向(崇拜容易走向專政)。另外,民主政治中的代議政治,是菁英參與的制度,菁英擁有較優渥的教育資源,受過高等教育,因此才能成為菁英。菁英很容易與經濟層面與階級層面劃上等號,成為民粹攻擊的對象,進而抹除菁英的價值,取代參政的位置。(通常以知識份子的「傲慢」做為連結)

過程中有朋友補充道,「恐慌」可能是想望英雄的原因,只要中國持續打壓,讓台灣的政治局勢(國際、內部皆是)呈現不安定的氣氛,便可以提供民粹意識持續運作的條件。這使得下修公投標準,推動直接民主的理念,陷入矛盾的困境。民粹主義可以透過煽動群眾,行使民主的權益(投票),而將國家導向專制的、閉鎖的制度中。(以民主的制度,締造專制的政治,形成民主制度的內在矛盾)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我是高雄第一社區大學的講師,第一社大為了推廣文學閱讀,與高雄文學館連結,借用文學館二樓閱讀空間,開設我的「給自己的閱讀筆記」,以及邱瓊慧老師「閱讀經典文學」兩門課程。在空間地利之便,有機會結識館內同仁。因為「閱讀筆記」的課程策略,以九週次的時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