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人文講堂(12/12)
呂鎰榮:攝影展「行旅(榮哥篇)」分享會(鄭中信筆記)
講者呂鎰榮一開始便破題,提到「旅程的開始,在於行動先」的核心精神,而所謂的「行動」,並不是指出國之後的「旅行」。鎰榮細說當初,如果沒有系上老師的遊學提案,也不會有出國的念頭。而出國的種種規劃,卻會遇到許許多多繁複的事務,如果沒有行動的意圖,就不會規劃各種配套程序,不會促成旅行這件事的執行。這個策展,會命名成「行旅」(而非「旅行」),就是在強調「行動」必須先於「旅行」的意思。(我理解的是「意圖(意識)」(鎰榮所說的「行動」)更勝於行為,才能促成旅行的發生)選擇中歐只是湊巧,因為老師推薦的是歐洲地區,所以也就規劃的中歐的行程。
而在旅行之前,鎰榮便開始思索「旅行攝影是什麼?」、「什麼樣的影像才是旅行攝影?」,這些問題,成為旅程中每天在思考的問題。還閱讀了John Urry「游客凝視(觀光客的凝視)」(The Tourist Gaze)做為行前準備,上網搜尋普遍的觀光客照片,為自己累積思考與參照的資料。整體來說,旅行是隨性的,旅途勢必會做的三件事,就是逛博物館、美術館,吃道地的食物,在街上閒逛,盡可能規避觀光景點,讓自己沈浸在在地的文化氛圍中。陸續到了奧地利維也納的市集、輕軌、歌劇院、咖啡店(可以做定格動畫、有樂團演奏、製作黑膠……等等功能),讓他驚奇文化的差異,拍攝的方向,逐漸朝向「人」的身上拍,而不是景物。然後到義大利(威尼斯彩虹島、翡冷翠、羅馬),回顧「太陽的後裔」、「旅行的意義」等作品,到了捷克(布拉格、契斯基克羅夫CK鎮)、德國(慕尼黑、法蘭克福)等等地方。
就像不斷追問時常出國的行者「旅行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旅行?」一樣,追問著攝影者「旅行攝影是什麼?」「創作了什麼樣的作品?」,分享會中試著逼問鎰榮思考後的結果,他說以整趟旅程都在想,但是並沒有得到答案,雖然也拍了觀光客統一規格的照片(風景照、比Y的肖像照),但都只是形式而已。倒是旅行過程不斷地向人物拍攝,不太像是紀錄對方,更像是記錄自己的旅行經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