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鄉找尋台灣風味的返鄉青年卓利昌

 在原鄉找尋台灣風味的返鄉青年卓利昌

 (鄭中信撰文/2020.9.14)

曾經有一陣子,瑪家鄉栽種了許多的原生茶,但是隨著經濟物種的轉換,重要性越來越低,逐漸被檳榔、芒果、紅肉李、粗梨、咖啡......等等果樹所取代。在哥哥卓志昌致力於咖啡產業的推動,引進諸如SCA精品咖啡認證、CoE國際咖啡競賽、Q Geader咖啡品質鑒定等等標章、認證與競賽,創立品牌「嵐雲綠海咖啡莊園」之後,心繫故鄉的卓利昌,也開始思考原鄉的特色,嘗試推廣原生茶,申請產銷履歷,進軍高單價市場。

卓利昌提到,台灣所產的茶葉,不是只有紅茶、烏龍茶,在強調地方特色的當代,找尋代表台灣的茶,會是突破困境的路徑。而且,各地都有原生茶種,風味各有特色,只是沒有被發現而已。他所經營的茶業,在2019台灣國際茶業博覽會被看見,就是努力最好的成果證明。有趣的是,原鄉部落也有屬於自己的茶文化,味道的需求不同。卓利昌曾經詢問部落耆老喝茶的方式,紛紛提到茶是一種提神的藥,因為口感苦澀,所以喝了會很有精神,會很舒服,也就以實際需求,調整茶湯的苦澀程度。這和品茶評鑑的標準有些衝突,卻也產生了對比的趣味。而茶葉雖然是藥,卻不像小米,沒有進到祭祀祖靈的文化系統中,未來倒是會繼續詢問,茶葉是否入原住民族菜餚的問題。

雖說卓利昌的原生茶已經被看見,卻也維持著斜槓。相對於霧台鄉、三地門鄉觀光產業的發展,瑪家鄉的亮點相對較少,縱使同時有遺址巡查員、文化導覽員的資格與工作業務,還是偶爾要上山割草,賺取零用錢。因為深刻的親身經驗,認為原鄉需要青年,但是並不鼓勵貿然返鄉。返鄉青年必須要清楚返鄉動機,並且時時審視,還得要進行資源盤點,才能夠掌握損益。另外,也認為原鄉產業必須要有社群的建立,讓專業可以彼此協助,才能維持得長久。



李宗達以自然農法,逐步營造綠色生活

 李宗達以自然農法,逐步營造綠色生活

 (鄭中信撰文/2020.9.10)

李宗達並不是農家子弟,對於走上農業之路,並沒有很明確的動機,一切隨綠而成。念的是高工機工科,後來讀高雄工專、台科大機械系及高師大工教碩士,考了機械高考,工作也跟農業沒有關係。從小就覺得看著植物生長,很吸引人。於是就在興趣下,在市民農場耕作,栽種葉菜類,自己種菜自己吃,做個閒暇的假日農夫。大約經過八年的時間,確定自己真的有興趣,才離開市民農場,找尋中大型的土地,學習有機耕作、土壤、嫁接、機械操作,大面積的土地管理。後來,也真的買了農地,在退休後投入務農的行列。

務農的經過,充滿了各種故事,締結許多善緣。為了學習農學知識,於是到學校、社大或是農改場上課。在屏北社大上的課,大都是實用性課程,例如果樹修剪課程、水電課程、肥培課程。過程中認識了學員林建勳,於是到他的農田見習,也就在附近買了農地。後來在機緣之下,認識陳光輝老師,因此成為橋梁,協助陳光輝老師,協助投遞課綱到屏北社大,順利開課。李宗達提到,修讀農機課程的學員有個趣味的現象,有一部分是為了要幫忙父母解決問題而來,本身並沒有從農。因為學員居住地分散,無法像過去農業社會換工,互相支援的狀況比較少。課程互動接近於同好會,交流機器的使用與保養方式,或者透過學員添購設備,認識新的機具。為了永續經營班級,李宗達在擔任第一任班長時,提議藉著每學期謝師宴的機會,選出下一任班長,開學之後,再選副班長與總務,藉以增加學員的凝聚力。縱使學員來來去去,卻也培養了固定的成員。未來可能會接棒農機具課程。

李宗達提到,剛購買農地時,原有的土地上種滿了鳳梨。鳳梨植株的周邊鋪了黑色塑膠布,藉由遮光避免雜草的生長,吸收養分,而處理塑膠布的習慣是,直接用中耕機打碎,混合到泥土中。為了避免泥土混入這些塑膠雜物,特別請大學生協助,在凌晨較為涼爽的時刻,將鳳梨逐一折斷、清除,然後再將塑膠布移除。讓大學生留下深刻的經驗,間接完成了一次與環境友善相處的教育。隨後,李宗達依然仿效前人,嘗試種植鳳梨,只是改以木屑、果皮、茶葉鋪設在鳳梨植株周圍,達到了遮光的效果,也製作堆肥,增加土壤的肥份。預備種植洛神花,或是其他作物,以輪作的方式,增加作物的多樣性。

因為使用自然農法管理農場的緣故,沒有使用殺蟲劑、殺草劑,農場綠意盎然。在減塑的概念下,農舍的平台,使用國中小廢棄的書桌桌板,欄杆則是使用別人家不要的圍籬鐵架,或者使用被鋸下的樹幹,剩餘的木板,締造了小巧精緻的空間。對於農舍的採光,天花板中間鋪設了透光浪板做為天井,浪板下方安裝了太陽能電板,連結低功率的LED燈泡,提供黃昏的照明,充分做到減碳目的,逐步營造綠色生活的環境。



節能減碳工作坊透過參與式活動,累積資訊、發現方法、凝聚共識,構築公民社會

 節能減碳工作坊透過參與式活動,累積資訊、發現方法、凝聚共識,構築公民社會

(鄭中信撰文/2020.8.27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Y6Wm4O


分組討論始終是促進交流的最佳方式,在「2020節能減碳大進擊」工作坊邁向第三天(8/23)活動時,學員依序由居家空間的規劃與設備配置,分享各自的電器使用狀況,以及對於節電的各種嘗試,提供居家用電健檢報告。有人一口氣將房間的省電燈泡全部換成LED,有人循序漸進的汰舊換新;有人善用門窗的採光,減少白天的電燈使用;有人添購定時器,以機械控制照明時間;有人以省水即是節能,發展循環用水的行動。在不同的條件中,思考實踐方案,在差異中不斷觸發新的想像。


第三天的活動以減碳的議題開展,來自荒野保護協會的講師劉峻儒(自然名飛魚)提到,以全球人口總量計算,人類飲食所造成的碳排放,也佔有相當的比例,因此,改變飲食習慣,也可以是拯救地球的一種方式。劉峻儒分別發給各小組十二張引人食慾的餐點牌卡,三個小組以各自的飲食習慣,在牌卡中挑選出六張最常吃、最愛吃的菜色。正在發育的學生們特別偏好肉食,挑了牛排、雞腿,有的人飲食清淡,多是蔬菜搭配魚肉的飲食。在大家鬧烘烘說著菜色組合的原因之後,像似揭曉答案一般,逐一累計各小組餐點的碳排放,以同樣重量的蔬菜與肉類比較,蔬菜的排碳大概都在0.51之間,一道牛排就超過5,讓選擇牛排的組別,碳排放瞬間登上巔峰,無法超越,引起全場的哄堂大笑。在有趣的競賽遊戲中,認識飲食的排碳比例,藉以思考是否適度調整飲食習慣。討論中順勢點出選購在地食材、食用當季食材、購買(烹調)適當數量、減少塑膠袋使用,簡單的行為,都是可以立即減少碳足跡、減少廢棄物的行動。


地球暖化、氣候變遷已經是既定事實,民間與公署都有相當程度的環境意識,如何促成溝通,讓資源可以用得適切、用得精確,為維護環境的行動加速,有賴參與式討論。因為民眾、社團組織、公家機關分別是三個不同的行動單元,各自有各自的需求、立場,有各自的思維模式與作業方式。活動中特別設計角色扮演,依序有民眾組、社團組織組、公家機關組。民眾組不能僅是提出的想法,還必須有細節,例如:如果為了倡議環保素食,請社區蔬食餐廳定期提供折扣,得要表列店家清單、折扣多寡、宣傳策略;如果為了構築綠色生活,在社區種植樹木,得要溝通種植地點、樹木種類;如果要設置食物共享冰箱,得要思考冰箱如何取得、在何處設置地點,如何維護、管理。社團組織扮演民眾與公家機關之間的橋接角色,得要理解並且處理民眾的需求,例如:居民共識會議的策劃,提供專家建議,進而知道到什麼樣的機關處室,爭公家機關的資源。公家機關負起服務民眾、地方治理的責任,在思考政策制定的同時,也得要依現有的制度和資源,直接提供需求,或是提供補助、媒合團體,協助社團組織完成民眾需求。雖然只是模擬的遊戲,三個不同的單元,在連續三輪的討論之後,彷彿意識到彼此的差異,試著找尋溝通的方式,間接促進了公民意識的建構。


活動的舉辦不能僅是傳遞訊息、知識,必須能夠促成新的行動,才是成功的活動。2020「節能減碳大進擊」工作坊在課程、參訪中,處處以參與式討論的形式運作,實踐公民意識、民主政治,期待參與台灣的民主發展,構築更加完善的公民社會。


節能辦公室用氣壓艙翻轉觀念。創意發想行動方案讓節電變有趣

 節能辦公室用氣壓艙翻轉觀念。創意發想行動方案讓節電變有趣

(鄭中信撰文/2020.08.22)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Y6Wm4O


2020「節能減碳大進擊」工作坊在第一次上課(8/9),邀請荒野保護協會的講師劉峻儒(自然名:飛魚),漫談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與節能行動的關係,設計找尋吃電大怪獸的遊戲,用計電器實測電子設備,建立具體的節電概念。為了讓學員拓展面向,因此設計移地教學,到高雄地球公民基金會,邀請蔡卉荀主任簡報、導覽,參觀節能辦公室的設計(8/22)


蔡卉荀提及地公會辦公室有先天的限制,周邊不是水泥牆面,就是封死的玻璃窗,無法以開窗的通風方式降溫。因此以氣壓艙的概念,循序漸進的從加強隔熱、增加通風、除濕過濾等原則,設計隔溫層,安裝抽送風的管道,順著管道裝設過濾網、除濕機、冷氣機等設備,以系統的運作降溫。特別提到,節能的概念已經從綠建築、節能建築,輾轉走向幸福建築的概念。不再是以苦行僧的方式節電,保有舒適感、生活品質,才能持續節能的行動。所以在能源「用所當用,高效能的使用」的概念下,下班之後的辦公室,依然會保留一台變頻冷氣運轉,維持辦公室恆溫恆濕,藉以縮短隔天上班時,第二台冷氣壓縮機的運轉時間。根據歷年的數據顯示,與過去忍耐用電的方式比較,這樣的用電方式,每月僅僅增加幾度電而已。另外,也提到減廢等同於減碳的概念,使用遺留的物件裝潢空間。在導覽過程中,學員們爭相詢問天花板上的各個設施,及其運作的方式,聲音起起彼落,時時聽見驚嘆。會後的QA時間也有熱烈的交流,從國家政策的評論,到地公會的各類行動,從屏東縣市的地方問題,到個人的節電行動,都有熱絡的互動討論。


為了讓學員們反芻知識、反思經驗,可以將知識與經驗具象化,因此,特別安排小組討論的時間,借用高雄市野鳥學會的空間,創意發想行動方案。有小組企劃「省電有撇步,荷包守得住」活動,利用簡易的計電器,設計電器待機的耗電實測,說明具有電晶片的電器用品,沒有拔離插座,依然會損耗電力;並列鎢絲燈泡、省電燈泡、LED燈泡,進行耗電實測,以明確的數值,揭示燈泡的耗電狀況。有小組企劃「向左走、向右走,像極了愛情」桌遊闖關活動,闖關者必須抽取電器牌卡,正確判斷耗電狀況比關主的電器牌卡多或是少。有小組企劃「耗電比一比」遊戲,設計童玩搓搓樂的遊戲箱,以經驗、知識來判斷搓中的牌卡,究竟一個小時消耗多少電力?屬於高耗能,還是低耗能的電器。現場演繹互動,歡笑不斷,著實炒熱了氣氛。


這三款遊戲,將會在94日星期五晚間(19:00-21:00)屏北社區大學開學日,於屏東美術館與演武場之間的空地,與屏東的市民朋友相見。


一場既歡樂又務實的開展,微觀屏北社區大學與荒野保護協會共同舉辦的2020「節能減碳大進擊」工作坊

一場既歡樂又務實的開展,微觀屏北社區大學與荒野保護協會共同舉辦的2020「節能減碳大進擊」工作坊

(鄭中信撰文/2020.08.09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0Ozd2K



由屏北社區大學與荒野保護協會共同舉辦,為期三天的「2020節能減碳大進擊工作坊」,已經於8/9(日)開始第一場的活動。報名人數總共有17人,成員大都是來自屏東的民眾,其中有醫院的職員,社大的員工、學員與志工,愛你一輩子守護團的成員。最讓人矚目的是,一家四口的親子共學團,媽媽帶著國小、國中、高中的學子參與活動,混齡的組成,讓後續的互動不斷出現驚喜。活動一開始以提問開場,請大家介紹自己是誰?參加活動的動機是什麼?讓所有人有機會認識彼此,也讓講者可以掌握學員需求,適時調整授課內容。然後,再以抽籤的方式破冰,打破既有的人際圈,拓展更大的網絡。


來自荒野的講師劉峻儒(自然名:飛魚)從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講起,以地球現況作為引導,逐步從全球能源的生產、使用,輾轉談及碳排放、碳足跡,說明能源、人類、環境之間的關係,以及促成現在環境困境的種種原因。逐步縮小到台灣自身的能源議題,提到台灣有98%的能源仰賴進口,潛藏著能源危機的隱憂;台灣海峽是世界少見的優良風場,所以國際能源公司極力爭取;台灣的能源生產燃煤與燃氣發電高達80%左右,核能發點僅佔約10%。再從家庭用電的電價做為伏筆,邀請與會的成員,盤點客廳、廚房、房間的電氣設備,以個人的使用習慣。


眼看三個小組熱絡的討論自家的電氣設備,有的人家裡有添購按摩椅,有的人家裡裝設很多嵌燈,有的人習慣使用電熱水瓶與快煮壺,呈現個人對於生活的需求與喜好。在學學生們不約而同的提出,客廳與房間都有電動遊戲機。有的人覺得冷氣要開很冷才舒服,希望調到22度,有的人則覺得冷氣有開就好,所以調在29度。光是繪製家庭空間的電器用品,便已經讓人眼睛為之一亮,談及電器用品的使用行為,更出現有趣的落差。慢慢浮現的吃電怪獸,不僅僅是電器用品而已,電器的使用習慣也是吃電怪獸之一。


劉峻儒老師依序搭配找尋吃電怪獸的遊戲,猜猜家裡最耗電的機器有哪些,引導閱讀電器用品的耗電瓦數,發現最耗電的物品,通常都是會發熱的電器,只要避免長時間的使用,或是用天然氣替代,便可以減少能源的損耗。為了讓學員的感受更深刻,搭配電力檢測器的實際操作,讓學員透過檢測器顯示的數值,認識各種電器用品的耗電量。另外特別提到,凡是具有電子晶片的電器用品,只要插頭依然在插座上,電器用品就會持續待機。解決這類待機電器的方案,可以拔掉插頭,或者可以安裝有開關的插座,或者安裝物理性定時計。在各個遊戲與討論的過程中認識與學習,一點一滴的減少能源消耗,也省了電費的支出。


接下來,2020「節能減碳大進擊」工作坊即將於8/22(六)到地球公民基金會高雄總會參訪,參觀節能辦公室,認識節能空間的設計。另外,也將在活動中,研發教具或是桌遊。在8/23(日)會回到屏北社區大學校本部,討論減碳的各種方式。

與農業趨勢接軌,與時俱進修正課程的龔泰文老師

與農業趨勢接軌,與時俱進修正課程的龔泰文老師
(鄭中信撰文/2020.6.1)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Kk7W9R

在分班開課並不容易,龔泰文老師回憶說,過去的屏北社區大學有「三三制度」,前三個學期在校本部開課,之後三個學期到分班開課,是推廣區域性成人教育的措施。他還曾經擔任農學學群招集人,邀請講師開設農業機具、病蟲害......等等課程。在民國98年的時候,屏北社大到九如開課是個很大的挑戰,因為農會本來就會有教育訓練的課程,不但上課不用錢,還有便當可以吃,有冷氣可以吹。社大吳孟儒主任想在代天府開設農學課程,沒了便當、冷氣,還要繳學費,心想怎麼會有人來上課?當時,以多元講師的陣容開課,邀請龔泰文老師負責花卉的單元,還找土壤專家、嫁接專家上課,結果順利開成,學員還越來越多,也就一直到現在。

現在九如的農學課程,已經是龔泰文老師一手包辦,以農業概論的架構,設計綜合性內容,講授植物生理學、遺傳學,逐步進階到有效施肥、安全用藥。期望透過農業知識與技術的傳授,協助農民作物達到一定的品質與產能。為了鼓勵農民友善耕作,擔任農會總幹事的龔泰文老師,願意支付作物檢驗費用(大約4800元),讓產品有更好的價格。另外搭配互信機制,如果驗出不合格,則會罰款一萬五仟元,避免資源濫用,維持信用與作物品質。

龔泰文老師說,農會經營必須要賺錢才能夠生存,因為自己是從推廣教育做起的,所以還是會特別強調服務的部分。掌握農業政策,進行即時宣導,讓農民掌握動態,會有比較實際的幫助。因為知道植栽研發趨勢,也會邀請農民一起嘗試栽種看看,上課程內容與市場的趨勢同步,也可以算是實驗團隊。例如五年前農改場嘗試栽種油柑,農訊雜誌也有報導,市面的嫁接苗一株可以賣到一佰五拾元,而嫁接苗有不親合的部分,成功率不如預期。於是與班級同學一起購買實生苗試著栽種,發現可以順利生長,節省了不少錢。另外,還會協助進行生化科技的研發,將金線蓮製作成口服膠囊,把蘭花與香草製作成洗髮精、面膜......等等,為農民找尋出路。最近因為檸檬價格不好,正在思考製作檸檬酵素,用來淨溪的可能性。

對於班級的經營,龔泰文老師強調團隊合作,會安排跨班聯誼活動,不只是自己的「安全無毒農業」班、「屏東蘭花與香草研習」班,也會和蔡崑贊「青藥草應用」班合作,一起規劃戶外教學。藥用的部分由蔡崑贊老師來解說,種植的部分則由自己解說。龔泰文老師風趣地說到「我看到是雜草,他看到是藥草」。在扎實的理論、實作,以及跨班合作中,學員也自成社群,不斷成長。


【屏東九如】蘭花育種展創意 龔泰文蘭花生涯多繽紛 | 有機無毒 | 美麗心台灣(262)上
【屏東九如】觀賞實用兩相宜 龔泰文拓展蘭花多元效益 | 有機無毒 | 美麗心台灣(262)中
【屏東九如】促台灣蘭業接軌國際 龔泰文創台灣蘭花節 | 有機無毒 | 美麗心台灣(262)下

屏北社區大學歌仔戲實驗劇團在萬年溪拍攝MV,讚頌地方美景,倡議環境保育

屏北社區大學歌仔戲實驗劇團在萬年溪拍攝MV,讚頌地方美景,倡議環境保育 (鄭中信撰文/2020.7.11)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62oKRk 

歌仔戲實驗劇團MV(曾素萍/2020):https://reurl.cc/3DgKy8 曾素萍老師的歌仔戲養成過程嚴格,依循著前輩的指導,對歌仔戲有一定的掌握。所以,指導歌仔實驗戲團時,也強調唱腔、身段、體態等等基本功夫,學員們幾乎都學了好多年,各個有相當的程度,能夠掌握歌仔戲的美學。曾素萍老師提及,因為照顧家人的關係,特別關心老人心理和生理的需求,而歌仔戲又適合與長者溝通,所以實驗劇團的社會參與,多與高齡者連結,集中在安養院。期望透過歌仔戲的展演,活絡安養院的氣氛,建立共通話題。在演出後的陪伴、聆聽、互動,試著讓老人家重新找回自信心,建立自我的價值,減少「我已經沒有用了」的話語。另外,也期望學員更加接近社區,理解老人家的需求,思考自身與高齡者之間的關係,突破世代的隔閡。 

當曾素萍老師接受屏北社區大學的邀請,參與「屏衡永續-萬人行動派:社區大學促進公共參與特色議題計畫」時,便決定以MV的形式呈現班級特色,選擇了迥然不同的形式,對講師與學員都充滿了挑戰。曾素萍老師特別挑選「七字調」、「狀元調」,請南方薪傳歌仔戲劇團吳美玉團長填詞,完成與萬年溪有關的唱詞。由兩位學員扮演小旦與小生,在千禧公園溪畔柳樹邊,以深情款款之姿,演唱「萬年溪水聲潺潺,夕照水波影斑斕。欒柳成排綠兩岸,微風吹送閒情牽」,闡述萬年溪古今浪漫風情,回應過往可以划船的萬年溪。在古裝之後,其他學員穿著現代服裝,在草皮演唱「阿猴有一條萬年溪,岸邊有很多田蛤甲田螺。魚蝦嘛相招來做客,守護生態就要靠大家」,不僅營造古今穿越的感受,還提醒環境生態保育的意識。最終曲,所有人穿著古裝,在惜福吊橋前,一邊走台步,一邊演唱「萬年溪水水長流,流入田園甲圳溝。稻穗飽滇物豐饒,顧好水土才是賢」,以呼籲做為定格結尾,頗有警醒的意味。學員們在萬年溪千禧公園段拍攝MV,吸引不少路人圍觀。偶而有家長帶著小孩停留,也有長輩在附近的座椅欣賞,甚至有人好奇拍攝技術,靠近攝影機,觀看影像畫面,這場短暫的、斷續的展演,儼然成為另一種社會參與。 

在萬年溪千禧公園的自然環境中,拍攝歌仔戲的MV,是很大的挑戰,這也成為劇團的養分。相信未來將融入更多的元素,嘗試更多的方案,思考社會參與的各種可能性,讓更多的世代可以彼此理解、互助。 

演出人員名單: 謝梅香、李桂華、呂東淦、蔡寶琴、鄭秀娟、楊美菊、陳淑琳、張麗玉、蘇雪月、柯秋戀、黃藍萩 
 指導老師:曾素萍

在超級月亮的夜晚,籌組「採社錄」編輯團隊

在超級月亮的夜晚,籌組「採社錄」編輯團隊 (鄭中信撰文/2020.5.13)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yZdYMq  

屏北社大有非常活躍的師生,如果沒有讓更多的人看見,未免可惜,面對屏北社大二十年的時刻,有了組織編輯團隊的構想。一方面為「採社錄」年刊累積資料,一方面希望社大活動持續曝光。在週五(5/8)晚間,邀請社大學員、老師、志工、行政,以及認同屏東好生活的朋友們,舉辦第一次的籌備會。團隊招集人鄭中信,特別準備了[深溝年報]、[會津如何]、[拾誌]、[在地方好]、[觀。臺灣]、[島嶼記號]、[藝術觀點]......等等刊物,做為範本,提供編輯參考,想像未來的刊物樣貌。還規劃了攝影、錄影、採訪、書寫、排版等等單元,即將在後續的聚會時,分享過去的經驗,逐漸構築夥伴的採編能力。農業,預計採訪默默耕耘友善農業的農友,以及持續在社大開設農學課程的老師。因為,每位農友都有他們獨一無二的從農歷程,在理念的堅持下,亦步亦趨的走著。每位農學老師,也有豐富的理論論述與實務經驗,究竟是什麼樣的思考,願意無私分享珍貴的知識。致力於農業的農業魂,都有著耐人尋味的故事,值得再三閱讀與學習。 農學的方向,獲得與會夥伴的認同。

擔任萬丹鄉興化廍幸福學堂社區規劃師的Momo,提到日常/如常的重要,生活並沒有那麼多的激情,平靜的生活才是真實的面貌,提醒著報導的態度。行政成員徐郁惠提起志工李啟瑞的從農故事,促使本人分享了從農體驗,青農現身說法,成為聚會的焦點。行政成員黃品証分享了到[彩虹餐廳]採訪農友的經驗,分享建立關係的重要。志工張瓊尹提出時間的規劃,讓聚會與採訪的節奏,可以有良好的拿捏。 媒體社群的聚會,預計兩週一次,在星期五晚間(20:00-21:30)舉辦,農友採訪也將在週末進行。夥伴持續招募中,誠摯邀請有興趣的朋友一同參與。

德文森呼吸,【養生太極拳社】攜家帶眷淨山

德文森呼吸,【養生太極拳社】攜家帶眷淨山 (鄭中信撰文/2020.05.18)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g7V4Qz 

屏北社區大學由陳國仁老師指導的養生太極拳社,過去所進行的社會服務,是到社區或是機構,指導民眾打養生太極拳,學習健身的方式;或是舉辦終身學習體驗活動,讓學員有機會認識不同專業與經歷。這個學期,因為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的關係,凡是涉及到群聚或是室內的活動,都受到考驗。有什麼方式,可以避免人群聚集,又可以做到社會服務,成為各個社團班絞盡腦汁的問題。

幾乎每個月都會爬山的陳國仁老師,首次連結登山與養生太極拳,以家庭日的形式,號招學員到德文山,一邊爬山、健身、練體力,一邊進行淨山活動,在不聚眾的前提下,維護山林的潔淨,進行社會服務。 在德文山登山口處,看見原住民經營的小吃攤,老師幾乎訂購了所有的奇拿富與熱湯,為大家準備了下山時的點心,才九點而已,商品幾乎完售,讓攤商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而剛入山便聽到吆喝點餐聲音,似乎也令人振奮,增添了許多歡樂。 國仁老師始終是在墊後的位置,試著鼓勵並掌握學員行走狀況。

德文山全程總共有3.8公里,老師分享步伐的與呼吸相互配合的經驗,透過小步伐的行進,調節呼吸,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讓身體逐漸適應活動、適應山林。然因為體力的差異,隊伍拉得有點長,部分學員無法找到協調的方式,以最好狀態前進,因此折返。 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陵線乍現的寬闊景觀,讓人忍不住駐足拍照。在兩邊都是陡坡的地形,不只是環境本身具有危險性,山友的逗留,會造成步道的塞車,兩邊的行人都因此停頓,也增加他人的安全風險,老師也因此做了機會教育,請學員快快通過,維持步道暢通。 雖然此行的目的是淨山,卻發現垃圾不多,難得看見煙蒂、塑膠袋。除非刻意找尋,還真的不容易發現蹤跡。照片中有限垃圾,是大家努力尋找的成果,足見在地居民、山友們對於山林環境的愛護。 社員們在三角點歡樂的合影之後下山,在登山口處享用原住民的美食,行程尚未結束,部分學員順著道路繼續前行,探訪魯凱族的德文部落,為這趟學習旅程增添更豐富的內容。

在會說故事的萬巒圖書館中,曾昭雄老師訴說環境生態的故事

在會說故事的萬巒圖書館中,曾昭雄老師訴說環境生態的故事 (鄭中信撰文/2020.7.16)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z83l8V 

曾昭雄老師在屏北社區大學所帶領的「屏東山水生態環境」班,累積十年的課程經營,因此邀請學員挑選照片,以攝影展的方式展示成果,分享多年的心得感想。從今年(2020)4月24日開始,到7月3日為止,便陸續在屏北高中、佳佐國小、萬巒國小、西勢國小、高樹國小、榮華國小、長榮百合、東寧國小、至正國中、東勢國小等等地方,進行一連串的生態攝影巡迴展。平均每個地點展示七天,還設計學習單,加入尋寶遊戲,讓活動具有互動性,變得更加有趣。 曾昭雄老師提到,推動環境教育不能只是在校園,普羅大眾的意識也很重要,所以生態攝影展的規劃,原本就有在公共空間展示的想法。但是,在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壓力下,思考實名制,也避免聚眾,於是初期集中在校園展示。現在疫情已經趨緩,便應該回歸到公共空間,讓更多人可以看見這一系列的作品。

在記者會之後的導覽活動中,曾昭雄老師逐一導覽解說,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說明人類與環境之間,應當和諧的共榮共存。透過照片,模擬叫聲,引領民眾回憶自身對特定爬蟲、蛙類、昆蟲、鳥類的印象,重新反思彼此的關係。在影像的猜謎中,導入偽裝、擬態的設計,大朋友與小朋友爭相搶答照片隱藏的答案,活動極其熱絡,足見對於環境的關注與好奇,並沒有被年齡所限制。

屏北社區大學校長林雅文說,會走上生態的道路,在大學教書,甚至有機會擔任環保局長,源自於兒時就接觸自然環境,認為環境教育是奠定環境意識的基礎。萬巒鄉鄉長林國順提到,環境教育的推動在於決心與行動。他身先士卒走入溪流清淤、淨溪,讓鄉里重新回到過往的水文化,選擇萬巒圖書館做為生態策展的最終站,是最佳的選擇。萬巒鄉立圖書館館長潘佩茹提到,萬巒圖書館是個「讓生命流動,會說故事的圖書館」,除了提供吳澐泯、林芳珍等等在地藝術家策展,訴說地方故事、生命故事,也提供學校、機構申請,展示學童、高齡者的作品,這次展示屏北社區大學「屏東山水生態環境」班的攝影作品,更是另一場美麗邂逅,期望可以訴說更多故事。(本次在萬巒鄉立圖書館展示的攝影展,展期是2020/7/7-30,邀請鄉親父老蒞臨觀賞) 

 參與佈展撤展名單:洪榮財、江月珠、范素芬、曾新豐、林豐雄、陳彩杏、張瑞珠、葉信宏、李仁優、李富楣、丁英又、馮美滿、林玉光、洪翠霙、龔志政 

參展學員與老師:丁英又、林豐雄、葉信宏、張瑞珠、羅秋香、李恭祿、張麗聰、李毓庭、黃順江、馮美滿、李仕華、陳彩杏、曾昭雄老師 

策展地點與日期: 屏北高中:04/24~05/06 佳佐國小:05/06~05/12 萬巒國小:05/12~05/19 西勢國小:05/19~05/26 高樹國小:05/26~06/02 榮華國小:06/02~06/08 長榮百合:06/09~06/16 東寧國小:06/16~06/22 至正國中:06/22-06/29 東勢國小:06/29~07/03 萬巒鄉圖書館:07/07~07/30

屏東山水生態環境影像策展,持續在各個學校巡迴展示

屏東山水生態環境影像策展,持續在各個學校巡迴展示 (鄭中信撰文/2020.06.01)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xZ5LON 

在屏北社區大學開設「屏東山水生態環境」的曾昭雄老師,在十年的課程經營中,引領學員認識各地的自然生態。在每一次的戶外教學中,學員們拍攝許多優質的作品,累積影像的能量。因此,去年(2019)與社大策畫攝影展,邀請學員們挑出十張滿意的作品,再以五人影像評選小組,進行兩輪評選,挑出一百張照片。從今年(2020)4月24開始,已經陸續在屏北高中、佳佐國小、萬巒國小、西勢國小、高樹國小等學校進行生態策展,獲得師生的熱烈回響。未來將會到榮華國小、長榮百合、東寧國小、唐榮國小、東勢國小等學校策展。在疫情和緩之後,最後一站安排在萬巒鄉圖,開放給民眾觀賞。 

策展場地平均每個星期更換一次,總共歷時三個半月的時間,規模十分龐大。曾昭雄老師提到,除了屏北高中、萬巒鄉圖是由自己主責之外,其他展場都是學員主動策畫。從單位、場地的接洽,到場地會勘、團隊籌組,都是自主運作,每次策展大都有十人左右的學員參與。男性學員適合爬上爬下,負責固定麻繩,女性學員心思細膩,負責照片的配置與吊掛,明確的分工,通常一個小時便可以完成布置。每個場次的負責人,都會在布置完成之後,安排小型活動犒賞夥伴。例如在佳佐國小的場次,策展人邀請夥伴吃蜂蜜苦瓜水配黑輪,分享兒時記憶的美食。在西勢國小的場次,策展人則是邀請夥伴到家中泡茶聊天,每次策展,都不斷地促進團隊的情感。更特別的是,策展成員與照片提供者重疊度不高,另一種層次的分工,更加凸顯出「屏東山水生態環境」班級的凝聚力。 

 為了讓策展內容更加充實,邀請每張照片的作者,為照片訂定主題,標記物種名稱,用250字書寫物種介紹,或是個人心情等等,引領觀眾進入自然生態,或是攝影情境。在展覽期間,還設計了學習單,加入尋寶猜謎遊戲,以數一數有幾種生物,破除生物的保護色,認識偽裝、擬態,激發同學們的好奇心,引起不少回響。各個提供展場的學校,有不同的回響。屏北高中也自製學習單、動線導引、製作回收箱,吸引許多學生參與。另外,佳佐國小有貓頭鷹棲息,但是白天上課的小朋友無緣與它見面,透過策展的影像,一窺貓頭鷹的真面目。 生物影像展依然持續進行中,對外開放的策展是7月7日到7月30日之間,於萬巒鄉圖書館展示,極力推薦大家參觀。 


參與佈展撤展名單:洪榮財、江月珠、范素芬、曾新豐、林豐雄、陳彩杏、張瑞珠、葉信宏、李仁優、李富楣、丁英又、馮美滿、林玉光、洪翠霙、龔志政 

參展學員與老師:丁英又、林豐雄、葉信宏、張瑞珠、羅秋香、李恭祿、張麗聰、李毓庭、黃順江、馮美滿、李仕華、陳彩杏、曾昭雄老師 

策展地點與日期: 屏北高中:04/24~05/06 佳佐國小:05/06~05/12 萬巒國小:05/12~05/19 西勢國小:05/19~05/26 高樹國小:05/26~06/02 榮華國小:06/02~06/08 長榮百合:06/09~06/16 東寧國小:06/16~06/22 至正國中:06/22-06/29 東勢國小:06/29~07/03 萬巒鄉圖書館:07/07~07/30

萬年溪・嘻遊記的二三事

萬年溪・嘻遊記的二三事 (鄭中信/撰文/2020.04.18)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AqV40j  

屏東市擁有雜揉人文與自然豐富風景,屏北社區大學的教師曾昭雄,長期在屏東市及周邊鄉鎮經營生態課程,每年都會編輯教學手冊,規劃戶外教學活動,讓學員既能了解生態的知識,又能實際參與調查行動。今年(2020年)曾老師分別在屏東市校本部(至正國中)、內埔分班開設了「屏東山水生態環境(下)」課程,特別在4月18日以合班的形式,舉辦「萬年溪嘻遊記」的體驗活動,也邀請有興趣的朋友一同參與。 活動於在千禧公園集合(07:30),從公園內的感恩橋出發,沿著溪流,經過屏東市國民運動中心旁邊的濕地公園,順著消防隊萬年溪河岸,到衛福部屏東醫院、玉皇宮( 屏東玉皇宮)、宗聖公祠( 屏東宗聖公祠),再到萬年公園,然後再從另外一側折返,回到千禧公園,結束萬年溪的巡禮(12:00)。 在感恩橋旁,介紹緊鄰河道而施作的砌石工法,具有緩衝水流的作用,周邊植物豐富林相,也增加生態的多元性。

經過屏東市市立文化中心旁邊的人造濕地時,曾老師提到,如果濕地公園可以再增加植物的種類,將有助於國中、國小的生態教學。濕地公園周邊的解說牌內容,都是由曾昭雄所撰寫,傳達生態保育的企圖,不遺餘力。 萬年溪在日治時期曾經有過整治,是供應糖業的重要水道。在甘蔗收成時期,會在特定地點阻擋水流,讓河道的水平面升高,方便導引到糖廠中。因此,曾老師提及過往故事,當產季結束,解除攔水柵欄,水平面逐漸下降時,河道兩邊會聚集許多民眾,爭相捕捉溪流裡面的魚類,成為有趣的風景。正因為萬年溪與糖業有緊密的關係,部分區段的河道,有鐵軌跨越,也有供人行走的吊橋,至今依然留有遺跡。曾昭雄認為如果可以有效的規劃這些殘存的通道,讓遊客可以在上面行走,應當可以成為屏東市的打卡景點,有助於觀光產業的發展。另外,過去的萬年溪,因為工業、畜牧業、家庭廢水的排放,變得汙穢,散發惡臭,在九零年代曾有加蓋的工程施作,引發許多的討論。後來經過民間社群的爭取,成功阻止工程計畫。原本已經完成的水泥樑柱,在拆除之後,成為景觀平台的地基,工業廢棄物的再利用,成為佳話,也促成現在萬年溪兩側的風景,如果平台上有定期的音樂、劇場活動,應該可以醞釀萬年溪畔的藝文環境。 

在行經台灣欒樹的區段,介紹了專門吸食台灣欒樹果仁的椿象;看見地面掉落的花朵,特別介紹福木雌蕊和雄蕊與授粉;看見攀附在河堤旁的寄生性植物,介紹了不同物種的移除方式;發現紅冠水雞時,介紹了幾種常見的環境指標生物。在路過阿勃勒的時候,品嚐阿勃勒豆莢內的黑色果肉,這讓大家爭相品嚐,分享心得,以及小時候吃過各種野草、野花、野果,頓時熱鬧歡騰。

因為興趣的不同,有些人難免會在某個地點停留;因為樂於分享,有些時候也會與講師越離越遠。但是,整個隊伍的行進,有著獨特的節奏,像是伸縮的毛毛蟲一般,穩定的聚集、拉長,然後再聚集、再拉長,只要曾老師一但停下腳步,解說周邊生態、人文,所有的人就會馬上跟上,聆聽講師的介紹。有對夫妻,帶著兩位小朋友,全程參與活動,跟著曾老師介紹,認識萬年溪畔的動物、昆蟲、植物。 

活動特別安排玉皇宮、宗聖公祠的導覽活動,讓學員分成兩批,各別用一小時的時間,感受萬年溪畔的人文歷史。玉皇宮的解說志工帶領學員進入倉庫,參觀各種出巡的神像、鑾轎、神器、神獸。宗聖公祠的解說志工介紹官舍的歷史源流,說明館舍蘊含的儒家精神,樑柱提字所潛藏著深層的倫理意識。最後,在萬年公園介紹濕地生態、景觀橋,巧遇家庭日,多個小家庭相約在公園草地聚會,放置了十多個充氣不倒翁,讓小朋友比賽、遊戲,為萬年溪畔的人文活動帶來更多的想像,也為嘻遊記的活動,畫上美好的句點。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是否曾經注意萬年溪的自然生態、人文風景呢?社大未來也會持續舉辦相關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 屏北社大紛絲專頁的訊息喔!

故事創造遊戲坊透過直播介紹地方,也在行動中突破自己

故事創造遊戲坊透過直播介紹地方,也在行動中突破自己 (鄭中信撰文/2020.7.4)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rxyrly 
直播網址:https://reurl.cc/pdlrvb  

屏北社區大學孫華瑛老師所指導的「故事創造遊戲坊」,參與特色議題「屏衡永續-萬人行動派」計畫,以萬年溪、萬年公園為活動暢所,融合節能減碳議題,策劃了大約25分鐘的《川流阿緱話萬年》劇目,以快閃、LIVE直播的方式,在7月4日(星期六)下午五點半,於萬年公園演出。 活動由李桂華、謝梅香(宜芳)擔任主持人,以活潑的方式訴說萬年溪的古往今來。故事從萬年公園的水池開始,以有獎徵答的方式開場,設計了問題與民眾互動,例如「早期萬年溪叫什麼名字?」、「萬年公園的水從哪裡來?」、「公共廁所的電源從哪裡來?」等等,還準備了A、B兩個答案,提供選擇,間接說明萬年溪的由來,策劃劇目的緣起。因為答對的民眾,可以獲得神秘小禮物,有時候不小心答錯,還刻意放水,好讓人重新選擇。在有答題就有獎的氣氛下,連小朋友都競相搶答,現場氣氛熱絡萬分。

然後,再勾勒出糖廠小火車的場景,邀請民眾共同演出,一同搭乘虛擬五分車,前往下個目的地。在公園台地的位置,以劇場演出的方式,勾勒出早期婦女萬年溪洗衣服的場景(由黃合秀、鄭秀環飾演),說明在溪邊洗衣的便利與趣味。在兒童遊樂場則回到現代,由潘成婷飾演蜻蜓姊姊,介紹萬年公園的自然環境,引領民眾感受周邊的生態。過程中兩位主持人還不忘與觀賞直播的觀眾互動,隨時回應觀眾的留言,以趣味的「啾咪」與愛心手勢,回饋答題觀眾,網路也熱絡萬分。 

潘成婷回憶道,在還沒有參與這個演出之前,對於萬年溪的印象,只是個散步的地方。因為飾演蜻蜓姊姊的關係,開始觀察不同區域的環境生態,因此認識不同的樹種,公園中活動的鳥類、昆蟲;還查找節能減碳的訊息,增加相關知識。期望透過丟出議題的方式,讓人去省思生態的多樣性,以及能源的問題。謝梅香(宜芳)則說過去對萬年溪的印象,就是個髒亂的地方,在活動籌畫中,每個人拍攝萬年溪不同時段、區域的照片,並且說明個人感受,因此對萬年溪有了不同的認識。李桂華特別詢問媽媽對於萬年溪的記憶,意外得知媽媽當年在萬年溪洗衣服的理由,是為了省力,以及和朋友閒話家常。 這場快閃活動,對劇團人員來說充滿挑戰,因為是第一次嘗試直播,為了演出做足了準備,劇組人員相約在萬年公園討論劇本,孰悉環境、培養氣氛,也預演了好幾次。擔任要角的李桂華說,過去都是扮演男性角色,這是第一次穿著鮮豔的女裝,很不習慣。謝梅香(宜芳)也平時也不會穿著韻律服裝,另外直播隨機應變的機率會增加許多,相對壓力也比較大。指導老師孫華瑛以突破現在,鼓勵大家勇於嘗試,努力跨出侷限、打破框架,從旁協助,創造了討戰自己,而且互動性十足的藝術行動。 

劇場人員名單:李桂華、謝梅香(宜芳)、潘成婷、黃合秀、鄭秀環、黃雅琳、鄭慧如、鐘品萱、張川諒、張心、周莉文 
指導老師:孫華瑛

屏北社大「故事創造遊戲坊」即將於週六(7/4,17:30)於萬年公園快閃演出《川流阿緱話萬年》

屏北社大「故事創造遊戲坊」即將於週六(7/4,17:30)於萬年公園快閃演出《川流阿緱話萬年》 (黃合秀撰文/6.28)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8GE03o 

屏北社區大學今年(2020)在「屏衡永續-萬人行動派」特色議題的規劃中,以「萬年溪流域」、「大武山山系」做為行動場所,一起來關心屏東的「農業議題」及「減碳節能」議題,並邀請課程講師,一同思考課程單元設計,期望融入學期活動,引領同學關心屏東的鄉土。 屏北社大由孫華瑛老師領課「故事創造遊戲坊」的學員們選擇了以屏東市的生命之河~萬年溪,並結合節能減碳議題,做為發想的主題。 課程進行中,先聽取社大專員鄭中信關於萬年溪發展的簡報,再由孫華瑛老師引領學員們發展出關於萬年溪的肢體表演,之後老師指派功課,請學員拍攝自己覺得最有感覺的萬年溪照片,並在課堂上做分享報告。 

學員李桂華在分享中提到,小時候曾經在萬年溪畔,見過婆婆媽媽群聚洗衣、聊天,及小孩們在溪裡戲水遊樂或涉水過溪趕著上學的場景。學員們也從追尋萬年溪的故事裡發現早先人們曾在萬年溪上划船、釣魚……,現在的民和國小前,曾是當時的渡船頭;現今署立屏東醫院前曾有一座名為「烏趛橋」的吊橋,是當時台灣北碧潭南中興唯二兩座吊橋的其中一座。學員周莉文平常就在萬年公園運動,她也提到四月剛重新啟用的萬年公園施作了不少生態工法、友善環境的設施:例如引用萬年溪做為噴水池及園區造景的水源;園區內的路燈及廁所用燈則是建置太陽能板,汲取屏東炎炎烈日的能量當作電力來源……諸如此類設施來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也因此大家選定了以萬年公園做為議題內容呈現的場地。 

於7/4(六)下午5:30以現場LIVE直播的方式,將學員們所收集關於萬年溪的故事及資料,以活潑、有趣的方式,演出《川流阿緱話萬年》劇目,表達給在現場及線上觀賞的社區民眾了解,演出過程還將以台糖小火車的方式串聯三個演出點。 屆時邀請您蒞臨萬年公園噴水池前觀賞演出,當天備有精美小禮物隨時準備送出給參與的現場朋友;無緣親臨現場的民眾,也可以在線上同步觀賞演出及參與活動,演出的學員一樣也備有驚艷小禮物要送給線上參與的朋友喔!

屏北社大公民素養週「地方事,我的事」,以「城市風華,萬年溪詩都莉」創造新希望

屏北社大公民素養週「地方事,我的事」,以「城市風華,萬年溪詩都莉」創造新希望 (鄭中信撰文/2020.6.30)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Kk74AR 
直播連結:https://reurl.cc/QdreRp  

屏北社大本學期從流域學習出發,以「地方事,我的事」策劃,於週二晚間(6/30,19:00)以「城市風華,萬年溪詩都莉(story)」為題,舉辦公民論壇,邀請屏東大學社發系李錦旭教授擔任主持人,冬雨傳播有限公司藝術總監邱才彥,大仁科技大學文創所所長李虹叡教授,民和國小事務組長許修維老師擔任與談人,分享各自的行動參與。 

邱導演長年紀錄萬年溪的變遷,開始拍攝,便已經設定方向,要完整紀錄萬年溪整治、加蓋、拆除、維護的歷程,幾乎每場公聽會、座談會都有紀錄。在長年累積的訪談中,堆疊出眾多人的生命故事,也堆疊出自己的生命故事。李虹叡教授期望從每個人的生命故事,把萬年溪留下來。於是在101年,進行民和國小、仁愛國小、建國國小、中正國小、忠孝國小的串連,組織「翠鳥行動劇團」。從兒童劇團滾動家庭,讓家長認同地方;在兒時的行動中,形塑鄉愁的記憶,縱使離鄉依然心繫故鄉。許修維老師在102年才真正開始認識萬年溪,並且連結文史工作者,規劃踏查、討論、繪畫等等活動,引領學童認識故鄉。在蕭以訢同學的一幅「萬年溪畔的民和」畫作,引起蝴蝶效應,促成持續三年的「萬年溪上河圖」繪畫行動,並且逐步開展動畫、桌遊、抓寶遊戲等新穎的創意。 

主持人李錦旭老師在座談中,提出「萬年溪保育單行法」的想法,期望有具體的法規維護萬年溪;大仁科技大學黃鼎倫院長提出「萬年溪故事館」的願景,匯集萬年溪的文史資料;秘書長黃肇崇從日常生活出發,提出生態博物館的期待;前縣長曹啟鴻持續思考著親水的方法,提出生物碳水質淨化策略。蕭珍記基金會蕭永忠董事長也在會後提出「萬年溪環境教育館」的概念,透過資訊科技E化,來虛擬典藏萬年溪的文獻資料。 在眾多有志之士的共襄盛舉下,締造了萬年溪的眾聲喧嘩,期望各個不同面向的願景,能夠整合,逐一實現。

屏北社大公民素養週以「地方事我的事,我家門前有小河...」為題,邀請潮州團隊,分享流域學習的故事

屏北社大公民素養週以「地方事我的事,我家門前有小河...」為題,邀請潮州團隊,分享流域學習的故事 (鄭中信撰文/2020.6.19)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b5QDzd 

水源始終與文明緊密連結,因此聚落、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水。隨著人口增加、土地開發、產業發展,水的使用度越來越高,在供需不平衡的狀況下,水資源越發捉襟見軸;而且,相應而來的廢水排放也越來越多,如果未能好好管理,僅剩的有限水源,也有可能因為污染,而無法使用。屏北社區大學公民素養週的第一場次「地方事我的事,我家門前有小河...」(6/19, 19:00),邀請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的執行長柳詩盈,以及同時是故事媽媽、布魯劇團團員兩個身份的楊燕萍,分享潮州鎮流域學習的故事。 

藍色東港溪執行秘書柳詩盈提到,屏東縣的人口數有82萬人,豬隻卻有120萬頭,產業結構直接影響水源利用,以東港溪為例,排入東港溪的廢水,生活廢水大約30%左右,畜牧廢水大約有70%,減廢成為重要議題。藍色東港溪因此致力於跨域媒合公私立單位,合作進行畜牧減廢行動,倡議鄉鎮河岸空間規劃、水資源管理,培育環教人才等計畫。其中,在環教人才的培育中,嘗試推動故事媽媽計畫,因而結識楊燕萍,推動布魯劇團,以及故事繪本的製作,為流域學習種下種子。 

故事媽媽楊燕萍則分享2009年莫拉克風災的經歷,因為突如其來的災難,讓她關注身邊的生活環境。在藍色東港溪的引介下,認識劇場創作的孫華瑛老師,接觸行動劇場。透過自身的生命經驗與環境觀察,審視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以故事講述、戲劇展演的方式,傳遞生態保育、環境教育的訊息。楊燕萍充分展現故事媽媽的魅力,現場以唱作俱佳的方式,引領觀眾進入繪本《阿花,知道了》,認識了潮州在地的環境故事,也一同體驗她的成長歷程。 

藍色東港溪的議題倡議與行動,再加上付出時間陪伴社區;以及故事媽媽們以「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意志,成立布魯劇團、完成繪本製作,觸動現場的觀眾,在論壇之後,以購買繪本,並且簽名、合影的行動,支持楊燕萍以及團隊,繼續為理念努力。另外,孫華瑛老師在屏北社大帶領的「故事創造遊戲坊」,也將在本週六(7/4 17:30)以快閃行動劇的方式,在萬年公園演出【川流阿緱話萬年】,呼應潮州的劇場與故事的行動。

教育理念相承,民和國小透過萬年溪激盪孩童創造力,屏北社大邀請群眾參與

教育理念相承,民和國小透過萬年溪激盪孩童創造力,屏北社大邀請群眾參與 (黃品証撰寫/2020.06.27)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arOLNG 

民和國小因一幅萬年溪畫作而開啟與萬年溪的跨時空連結,從原本單純的萬年溪畫作進化成萬年溪上河圖,又轉化成未來想像版,最後更邀請耆老一起完成極其困難的古早味版本,雖然辛苦,但也正因為民和國小從2013年來的努力,使得萬年溪又增加了豐富的藝文氣息。這天(5/12)在雲林縣經營特色課程的國小校長、老師,來到民和國小參訪,認識師生的努力與製作上河圖的過程還有理念,透過參訪交流來了解國小教學要怎麼結合當地特色,讓教育不單只是知識面的學習,而充滿了凝聚力與創造力,為了當地文化與生態孜孜不倦的努力著。 

而社大近年來推動特色議題,萬年溪流域更是主軸之一,希望可以藉民和國小的經驗,以便特色議題的發展與完整。萬年溪流域對於一個屏東人來說,可能還停留在萬年臭、河川加蓋、採燈節短暫繁華的畫面,不知道它的過往今生與其所蘊含的歷史厚度。藉由民和國小這7年的努力,小學生對於學校來說不在只是一個義務教育的過客,學生能藉由課程與土地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找出對土地的認同,透過課程在地化的實踐,連結老中青不同年齡層的情感。 

民和國小成功把辦學與地區特色發展這兩件事合而為一,讓課程不再只是單調的書本知識或升學主義為導向的菁英教學,把師生帶到萬年溪,讓師生一起認識就在校門前方的這條溪流。過程中如何讓講師們認同這條溪,都必須先凝聚共識才有啟動合作的可能,甚至藉由合作讓彼此的課程可以跟萬年溪與大武山產生一個交集,這個交集點會使得參與更加顯著,所以社大與講師們的共識是必要的,也比較能感染學員們的熱忱,這樣由老師到學生,再由學生到老師的交流會開拓更不一樣的視野與想像,特此今日借鏡民和國小的辦學經驗做參考。 

再來民和國小因應課程需求擴大區域連結,與鄰近大仁科大、地方耆老一起攜手創作萬年溪的不同版本,同時開發APP連結學生與家人的親子層面,這樣垂直兼水平的合作,讓課程成功帶動區域的活絡與發展,讓每個人對於這條溪流不再只是過客,他們用生命的成長紀錄著萬年溪的不同面貌,這是很難得可貴的經驗。同樣的,對於社大來說,任何一項活動都不能只是過客,如何讓課程與社區合作,帶動社區的發展也活絡社區,是必要的課題。

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參與的群眾可以對在地事物激發不同的火花,甚至因為這些火花進而有了更豐富的想法,藉此建立講師、學員對於土地的認識與認同,然後會激盪出不同的行動。 社大希望透過萬年溪的議題延伸,逐步吸引更多的講師、學員、民眾參與,透過課程與各種戶外教學,累積精彩的在地創作,完成屬於社大的萬年溪的跨領域創作。一方面,期望與民和國小萬年溪上河圖,以及後續衍伸出來的作品,展開兩種不同教育系統的對話;另外一方面,邀請更多的社群組織,共構屏東學的文化想像,締造美麗環境。

週五微型電影,追憶萬年溪的原來風貌,重新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

週五微型電影,追憶萬年溪的原來風貌,重新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 (鄭中信/撰文/2020.5.12)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Kk74Mp  

在屏北社區大學開設「故事創造遊戲坊」的孫華瑛老師,在1993年接觸了強調對話、過程、培力的民眾劇場,啟發了人與人之間密切互動的戲劇創作,以貼近民眾日常生活,運用大眾熟悉語彙的方式,引導各種議題的討論,用藝術參與社會。因此,課程中的各種活動設計,並不是為了創造劇本,而是為了促成對話,試圖觸動深層心靈,思考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對於屏北社大今年度的特色議題,以萬年溪做為施作場域,居住於高雄的華瑛老師提問,過去的萬年溪是什麼樣子?屏東人對於萬年溪有著什麼樣的記憶?現在的萬年溪又是什麼樣子?屏東人又如何與萬年溪相處?以人文環境的角度,為萬年溪提出了時序、世代的思考。 

因為,萬年溪流域自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以來,經歷過幾次的變化,在土地或是道路的開發下,逐漸縮小流域的空間。還曾經因為溪水發臭的問題,面臨是否加蓋遮蔽的討論,自然景觀幾乎不復存在。為了回應不可復現的過去,專案人員鄭中信試圖拍攝萬年溪千禧公園段的景觀,製作微電影(約9分鐘)。以小規模的自然地景、生態,嘗試模擬過往的環境,引領未曾經歷萬年溪自然過往的朋友,認識萬年溪,於是規劃了週五(5/8)露天微型電影的活動,邀請孫華瑛老師,以及「故事創造遊戲坊」課程學員共同觀賞,找尋參與特色議題的方向。適逢莊竣惟老師的「生活陶藝創作」課程,正要進行陶塑萬年溪的單元,於是也邀請班級同學一同觀賞。 

微電影依序播放民和國小(2015)「(會動的)萬年溪上河圖」、(2016)「五零年代古早味萬年溪上河圖」的繪畫作品,兩部影片分別搭配了2012年創作競賽的得獎歌曲,「水水的萬年溪」、「美麗的傳說」兩首歌曲,敘說小朋友眼中的萬年溪故事,獲得現場朋友的回響。爾後,播映當週清晨(六點到七點)的萬年溪風景,直接貼近學員生活日常,也獲得共鳴。

播映會之後,一位參與「故事創造遊戲坊」的學員,分享了兒時在萬年溪洗衣服的故事,在遇到放水流的死狗屍體時,如何將他撥走,並且告知下游的婦女;還提到如果嬰兒受到驚嚇,家長會抱著小孩走過東興橋吊橋(烏鑫橋),具有壓驚的作用。在班級中激盪了些許的漣漪,展開了對話,描繪出不同年的萬年溪記憶。 而「生活陶藝創作」課程的莊竣惟老師,在帶領同學觀賞影片之後,引起同學熱烈的討論。並在討論之後,分享取材沿岸素材(花草樹木、路邊地景、天上地下水裡)、拓印建築元素、拓印植物紋理的想法,並且以植物灰燼做為釉料,規劃出以原始河岸風貌(花季)製作陶器,以東興橋的風貌製作茶具組,以宗聖公祠的符號裝飾器皿。 這場微電影的舉辦,意外獲得民和國小許修維老師的認同與肯定,又促成了校際交流的美麗互動。期望特色議題可以持續擾動,構築屏東美麗的人文風景。

屏北社大講師踏查萬年溪,「屏衡永續」備受關注

屏北社大講師踏查萬年溪,「屏衡永續」備受關注 (2020.5.7黃品証/撰文、拍攝)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exRLXb 

屏北社區大學在今年(2020)「屏衡永續-萬人行動派」特色議題規劃中,為了讓議題可以有更加永續的發展,便邀請課程講師,一同思考課程單元設計,期望融入學期活動,引領同學關心屏東的鄉土。在這樣的理念下,社大專員鄭中信、黃品証與擅長劇場敘事的「故事創造遊戲坊」孫華瑛老師,和著重實用技藝與特色發展的「生活陶藝創作」莊竣惟老師,進行第一梯次的萬年溪流域探查,讓萬年溪流域成為各社團可以凝聚共識的一個交集點,讓本來在各領域發展沒有交集的社團、課程,可以藉由一個屏東人共同回憶的萬年溪產生共鳴,以求多元的、跨域的連結,並希望激盪出不同的創意,以堅實教師社群。  

活動於國民運動中心集合,經過旁邊的濕地公園,從公園內的感恩橋再到消防隊萬年溪河岸,並沿著河岸到衛福部屏東醫院、玉皇宮(屏東玉皇宮)、宗聖公祠(屏東宗聖公祠),再到職人町享用日曬完成的手工製麵(長安製麵),然後再從另外一側折返,回到國民運動中心,結束萬年溪的巡禮。 在整個踏查中找尋東興橋的遺址、萬年溪的過往今生,並偶遇地方耆老與之暢談萬年溪的歷史演變,最後到宗聖公祠聽著志工解說官舍的歷史源流,說明館舍蘊含的儒家精神,樑柱提字所潛藏著深層的倫理意識,這些過程都令兩位講師十分驚豔,實地走訪讓講師們對於土地的情感產生更深刻的連結。

除此之外,對於一個屏東市人來說,萬年溪是市區土地的孕育之母,還是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力,加上離社大地址較近,是可以發展的重點,透過萬年溪流域的確有效的去讓不同領域的團體可以在這方面一同創造與合作,這樣的提案與展望使得兩位資深社大講師對於自身、學員與社大的連結又有了不同的想像與動力。在這個特色議題的專案計畫中,將嘗試以小規模的方式,讓五、六人可以進行更緊密的交流與接觸,會有更多不同的火花及合作可能產生。 這次的踏查,是兩位講師第一次跟社大成員及其他講師交流與互動,這樣的效果比起多人參與的講師工作坊更加有效果,也能讓社大在除了行政的努力外,激盪彼此跨領域合作的機會,讓課程之間除了一條龍的產品垂直結合外,也可以有水平合作的機會,以及還有什麼樣的願景是社區或老師期望但沒被回應到的,藉由上述這些問題更凸顯「屏衡永續-萬人行動派」特色議題的重要性。

屏北社區大學透過專案計畫,延續屏東學,並且組織跨域教師社群

屏北社區大學透過專案計畫,延續屏東學,並且組織跨域教師社群 (鄭中信/撰文/2020.05.05)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9Ee74j  

屏北社區大學自2000年李國銘博士擔任副主任開始,便以屏東學做為發展目標,連續兩年開設「屏東歷史導讀」、「屏東產業人文」、「認識屏東六堆客家文化」等課程,並且爭取舉辦屏東研究研討會。在黃申在教授擔任主任時期,推動GIS地理資訊系統,以及王御風博士擔任主任時期,思考如何在社區發展地方學,陸續開設課程,邀請文史工作者、學者,講述屏東的發展;編輯《屏東研究通訊》,響應縣府的《屏東文獻》;延續屏東學的發展理念,持續舉辦「屏東研究研討會」。 

屏北社區大學延續傳統,今年(2020)在「屏衡永續-萬人行動派」特色議題的規劃中,發展地方知識,促進地方創生,提升民眾人文社會素養,促進公共事務參與。以「萬年溪流域」、「大武山山系」做為活動場所,關心屏東「農業議題」、「減碳節能」議題。為了讓議題可以有更加永續的發展,邀請課程講師,一同思考課程單元設計,期望融入學期活動,引領同學關心屏東的鄉土。此外,多元的、跨域的連結,有助於創意思考,更加堅實教師社群,因此,在4月29日到30日晚間六點,邀請老師參與特色議題說明會,並且思考課程的操作方向。 

在第一次梯次(4/29)的會議中,開設「棉紙撕畫」的陳秋敏老師提到,可以用「萬年溪上河圖」的概念創作,每個人製作其中一個段落,最終組裝成大型作品。也可以複製作品,編輯成書,或是以單張的方式呈現。另外,可以找尋萬年溪獨特的符號,繪製形狀之後,用綿紙撕畫呈現色彩,也可以把形狀當成畫框,在框框裡面創作。開設「生活陶藝創作」莊竣惟老師提到,可以找尋在萬年溪找尋圖騰(例如人孔蓋),將這些圖像,燒製成為陶瓷作品,會是重要的人文紀錄。或者,以萬年溪蜿蜒的形狀做為模型,製作無數個花器,組裝出萬年溪鳥瞰圖。關於花器的製作,可以期待未來與花藝課程的連結。 

在第二第次(4/30)的會議中,開設「愛上古典音樂」課程的蔡佩娟老師說明,課程主要在透過音樂引導心靈,並不是只是純粹的古典樂的導聆,大約會用3個週次操作,進行內容的連結。萬年溪有汪乃文「搖啊搖」的搖籃曲,大武山則有胡德夫「大武山美麗的媽媽」、「大武山藍調」等等歌曲,會先介紹音樂家、樂曲內容、聆聽樂曲,再請學員書寫聆聽之後的心得感想,透過普世的心靈內涵,進而與課程本身的內容接軌,介紹古典樂曲中的相關音樂。開設「故事創造遊戲坊」的孫華瑛老師說到,課程透過肢體的活動,引導心靈、抒發情思。將以萬年溪作為場域,思考減碳節能的議題,邀請學員們進行劇本發想。當劇本完成,「愛上古典音樂」蔡佩娟老師將協助劇本的配樂,「屏東街頭巷弄-手機帶我趴趴照」課程講師鄭中信,也將協助影像的提供。 

特色議題依然持續執行中,將於5月13日到14日,舉辦第二梯次的會議。期望透過這項專案的操作,回應歷時已久的屏東學傳統,並且籌組更加多元的教師社群,讓關心鄉土成為社大的日常。

吳文志在縝密的系統規劃中,逐步發展出屬於屏東的自然農法

吳文志在縝密的系統規劃中,逐步發展出屬於屏東的自然農法 
(鄭中信撰文/2020.6.16)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V6vKby 

「以前是用健康換錢,現在是用錢換回健康」吳文志回憶的說道,過去曾經在宏達電上班,值大夜班有十年之久,作息長期日夜顛倒,讓健康出了狀況。另外,弟弟因意外頸椎受傷,身體出了問題,因此期望透過健康的飲食,改善生活的品質。返鄉務農轉眼已經七年,依然持續嘗試,找尋適合的耕作模式。 

因為本身具備生物化學的專業,再加上電子工廠上班的經驗,轉職成為全職農夫時,對於物種的選擇,以及耕作的流程,都有經過縝密的考量與設計。例如玉米跟玉米筍的選擇,耕作方式、栽種時程、收成都有很大的差異。成熟的玉米需要三個半月的生長期,玉米筍兩個月便可以收成。蛀蟲會從玉米鬚開始吃,逐步朝向玉米心逼近,成熟的玉米生長期較長,在收成之前,蛀蟲可能已經吃到裡面,必須噴灑農藥,才能保持品相;玉米筍的收成較快,蛀蟲還在玉米鬚吃食的時候,便已經採收,頂多將玉米鬚剪除便可。另外,成熟的玉米有授粉的問題,授粉不完全,無法有飽滿的玉米粒,形成商品的瑕疵;玉米筍則不會受到授粉與不授粉的困擾。而生產線的規劃,通常以一分地為單位,考量季節變化,作物的生命週期,逐步規劃農地的使用,例如旱季適合露天耕作,雨季則是適合溫網室耕作,以便每個月都會有收成。說到這裡,吳文志指著一旁零零落落的農地,再怎麼細心的規劃,還是得要學會與自然共存,因為五月的大雨,有一到兩分地的作物泡湯,所以會有一到兩個月的收入短缺。 

為了維持自然生態,吳文志會特地保留雄蕊,讓蜜蜂有花蜜、花粉可以採收。而且也不會清除雜草,他說禾本科的植物具有保水的功能,因為樹葉的表面會有絨毛,可以捕捉濕潤空氣中的水分。水氣不斷的累積,便會逐漸凝結成水珠,水珠再透過葉脈的幅度,流到泥土中。因此,與其清除雜草,倒不如善用這些雜草的形質結構,自然填補蒸發的水氣。也因為植被、昆蟲豐富,鳥況也相對豐富,在訪談過程中,隨時有鷺鷥、紅鳩、八哥、麻雀......等鳥類出沒,協助清除害蟲。吳文志說道,因為這些免費的員工,縱使鄰田有秋行軍蟲的侵襲,也沒有危害到收成。 

關於綠肥的操作,吳文志特別提到,他並不會刻意加入光合菌、硝化菌、EM菌等微生物製劑。反而期望透過現有的農業廢棄物,達到保濕的效果,營造放線箘、枯草桿菌生長的環境。什麼時候可以耕作,土地會自己吐露訊息,當開始出現先驅植物,便表示微生物的分解已經結束,差不多到了播種的時機。訪談說的是生產線的思考,氣氛卻是怡然自得。在樹蔭下,伴隨工業電扇的吹拂,身邊有小黑狗伴隨圍繞,一邊聊天一邊整理作物,沒有停歇。短短的相處,彷彿也進入了田園,經驗了青農的生活。

在求新求變中,劉佳孟老師持續帶領學員實驗新的製皂方法

在求新求變中,劉佳孟老師持續帶領學員實驗新的製皂方法 (鄭中信撰文/2020.7.6)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V6vKby 

劉佳孟老師的課程是一門熱鬧烘烘的實驗室,講桌羅列許多的瓶瓶罐罐,有實驗室的器皿、精油滴灌,還有磅秤、攪拌棒......等等器材,以及各種材料。黑板上寫著方程式,標註添加物的含水量,計算的過程。有的學員拿著手機,計算添加物的重量,水與鹼的比例,有的學員則負責操作,一邊倒著溶劑,一邊專心看著磅秤的數值。看似吵雜,卻亂中有序,各個小組都能在時間內逐一完成步驟。 

劉佳孟老師說,關於「創意天然手工皂」這門的課程,已經開設九年,內容多元。因為自身的專業是專攻配方肥皂,提及每個人的皮膚狀況不同,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會隨之改變,酸鹼值的狀況也都會出現差異。因應每個人的皮膚狀況,可以客製化配置出獨特的配方皂。因為掌握製程原理,孰悉計算,對於肥皂的材料選擇與配比,相對靈活,比較敢於進行各種嘗試。所以,會針對當季的食材(例如香蕉、小黃瓜、蘆薈、左手香......)、各式香草,設計適合的製皂方式。還提到,食材的顏色是會改變的,製作前後的顏色,不見得相同,每一次的嘗試,都是一場實驗,也充滿驚喜。例如:綠茶茶葉最終呈現的顏色會是咖啡色,如果要做成綠色的肥皂,就要使用特定抹茶粉;紅蘿蔔製作成肥皂,會變成偏土的咖啡顏色,不見得美觀。也會嘗試氣味的組合,調配舒適的氣味。長時間的經驗累積,每次的實驗都成為重要的參考。有些嘗試,可能呈現不滿意效果,但每次製作都是美好的經驗。每當有學員提出類似的想法,會以鼓勵的方式,請學員自己嘗試製作,或是以協作的方式,試做第二次,教學相長氣氛濃厚。 

有的學員從第一期開始,便一路學到現在,從來未曾中斷。為了持續經營課程,劉佳孟老師會在日新月異的技法學習與觀念更新的現狀,學習新興的觀念或技術,將流行趨勢帶回課程,再回饋給課程學生。因為始終處於求新、求變的狀態,課程相對豐富。在這段教學歷程中,也曾經輔導幾位學員,製作適合市場機制的肥皂,協助二次就業。劉佳孟老師特別提到,她理解創業的困難,並不會一昧輔導,會考量學員的狀況,給予適度的建議。久而久之,學員都成為孰悉的朋友。

做點心比做生意更加快樂,曾瑞美老師淺談烘培的學習歷程

做點心比做生意更加快樂,曾瑞美老師淺談烘培的學習歷程 
(鄭中信撰文/2020.6.12)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V6vKby 

曾瑞美老師說其實是當媽媽之後,才開始學烘培的,而且是看書、看電視自學,大概是到小孩讀幼稚園的時候,才有時間外出上課。當時,屏東市裕軒食品有報名課程,就享有抵用卷的配套措施,邀請樹德科技大學林宥君老師來授課,她在家人同意下,得以在晚間從竹田到屏東市區學烘培。在重複試做,以及老師指導與鼓勵下,逐步修正烘培的技術,考取烘培證照,往點心的方向發展。有趣的是,曾瑞美老師自己不喜歡吃甜點,做點心是為了給小孩子吃,有人想吃、喜歡吃,所以才會想要繼續學。 

因為常常做點心拿到幼稚園分享,幼稚園園長也就邀請曾瑞美老師擔任點心媽媽,材料費全部由學校支出,多了很多學習的機會,一路下來,嘗試了很多種的甜點。在泰美圖書館剛興建好的時候,透過啟蒙老師林宥君老師引介,邀請她擔任烘焙師,帶領親子烘焙課程,開始了第一次的教學。後來,為了讓自己有更正式的身分教學,曾瑞美老師一邊教學、一邊準備證照考試,同時也到大仁科技大學,就讀食品系二專部假日班,在那兩年的求學期間,學到更多、更廣的烘培技術與知識。也發現自己做點心,比做生意更加快樂,更熱衷於教學。大約在98學年度下學期,應竹田國中校長邀請,進入學校擔任技藝老師,在校長的支持下,陸續為學校添購爐具、抽油煙機、烤箱等等設備,為學生架構烘培環境。後來,在隔年接受屏北社區大學竹田分班負責人的邀請,為社區大學開設烘培課程。 曾瑞美老師回憶道,在竹田分班開設課程是有難度的,一方面小村莊沒有上課的風氣,二方面往返教室的路途會經過墓園,三方面道路昏暗,有安全的疑慮。前兩三個學期的招生人數,僅僅個位數而已。為了讓願意學習的學員可以持續有課上,也期望醞釀竹田的上課風氣,縱使學分費不足,講師費微薄,還是願意開課,回應有心上課的學員,同時讓自己可以持續學習。曾瑞美老師說,每個學期的最後一天最精彩,相當於家庭日、謝師宴、自我肯定。學員們一早便會開始準備材料,一起做甜點,在晚間邀請家人參與,享受學期的成果。就這樣,轉眼也已經過了十年。 

後來,為了分享更多的喜悅,課程逐漸加入社區服務,製作點心給養護中心的朋友享用。這種沒有利益關係,用愉快的心態分享成果的活動,響應熱烈,沒有上班的學員幾乎都會參與,也成了課程美麗的風景。

心靈是雙向的關係,漸進式的、安靜的棉紙撕畫課,學員與講師彼此都能心靈沉靜、獲得自信

心靈是雙向的關係,漸進式的、安靜的棉紙撕畫課,學員與講師彼此都能心靈沉靜、獲得自信 (鄭中信撰文/2020.6.9)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V6vKby 陳秋敏老師是台南家專服裝科的校友,這個科系有著扎實的訓練,每一位學生都必須學會製作正統規格的新娘服、旗袍、西裝、棉襖,才能通過技術的檢核,因此培育了相當的技術。這讓陳秋敏老師一畢業就投入成衣產業,從事服裝設計、打版的工作,接觸牛仔布料的處理技術,以及配件縫製。直到公司轉投資到中國大陸,才離開這個產業。 大約快四十歲的時候,思考轉型的機會,透過學習棉紙撕畫的朋友,閱讀了蔡雪塀《紙藝傳情》這本書籍,深深被紙張的創作吸引。於是,與作者聯繫,以一對一教學的方式,學習這門技術,一學便有三年之久。當時,蔡雪塀老師同時也是「曰本佐藤香石和紙絵硏究會」台灣講師,在老師的賞識與鼓勵之下,陳秋敏老師準備了150幅的作品、個人履歷資料,到日本參加佐藤香石和紙繪研究会審核、實作,在層層認證下,取得棉紙撕畫的證照。延續蔡雪塀老師努力創新與不藏私的精神,陳秋敏老師也持續發揚紙藝文化。 陳秋敏老師回憶道,第一次投入教學,是在屏東縣竹田鄉的「無量壽養護中心」,這個養護中心照護著樂齡、身障、中風、失智的人口。在教課的過程中,隨時順應學員們的狀況,設計適合的內容,並且給予鼓勵,建立自信。在課程之後,社工回饋說,學員們會懷著喜悅的心情,期待課程的到來。另外,學員的反映,也給自己很大的信心,例如有位老先生會特地拿收音機放送日本音樂,讓上課的氣氛更棒。陳秋敏老師曾經問這位老先生,為什麼會想撥放音樂,他緩緩地說道「我能不適應這個環境嗎?」點醒了她對於人生的想法,覺得在教學的過程中,隨時會有反射回來的思考,讓自己也隨之成長。所以,很樂意到養護中心、關懷據點進行教學,學習長輩們的人生智慧。陳秋敏老師也對族群充滿好奇,想知道原住民朋友對於外來的手工藝,會有多大的接受度,曾經毛遂自薦主動爭取山地門鄉的授課機會。她回憶道,當年第一次到屏東市屏北社區大學上課,就停車問了五位路人,那次為了到三地門上課,還特地提早一週找路,避免找不到上課地點的尷尬。 而到屏北社區大學教課,是恩師所引介的。她提到,在屏北社大教學,很感謝顏慧珠女士(曹啟鴻的太太)的幫忙。顏慧珠女士擅長書法,在學習棉紙撕畫的兩年中,不僅協助結合兩項藝術,還幫忙課程推廣。後來,在2009年莫拉克風災之後,還協助將棉紙撕畫課程連結到心靈重建的活動。陳秋敏老師說,在林邊的課程對她有很大的啟發,災區婦女不僅僅是在學習中獲得慰藉,她們認真的態度,積極找尋生活方向,與家人分享,逐步建立自信的過程,對她投入教學有著更大的鼓舞,發現課程不只是為學員建立自信,也是為自己建立自信。課程與心靈是雙向的關係,漸進式的、安靜的課程,學員與講師彼此都能心靈沉靜、獲得自信。

邱秀花老師以「五生循環」為核心概念,經營農學課程

邱秀花老師以「五生循環」為核心概念,經營農學課程 (鄭中信撰文/2020.6.24)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V6vKby 生活、生產、生態、生命、生計與環保「五生連環」是邱秀花老師農學的核心概念,她與先生李恭祿一起經營的祥園有機生態農場,處處可以看見五生連環,在農園裡播種、發芽、生長。 老師提到農園不只是農園,他們將農園變成學校,與職訓局合作,設計適合中高齡者、失業人士的課程,在二到三個月(三百到四百小時)的時間,從學習整地、育苗、種菜、管理、收成的課程中,學習一技之長。在這段時間,雖然政府提供的就業補助津貼不多,卻也可以讓學生得到日常生活基本幫助。每個期程有三十人參與,結訓後會真正從事農業的人大約10%。對於中高齡者、失業人士願意走出家門,接觸新知,順便認識朋友,舒緩心靈,改變生活的態度,培養積極的生命價值,雖然不一定日後從農,但未來都是有機農業的最佳的推廣種子人員,可間接解決了諸如失業心情不佳,家暴、自殺等等的社會問題。農業課程中還為學生設計了料理比賽,例如炒空心菜,為料理命名,讓參與的學生快樂學習,俗話說得好,最好的廚師是農夫.當腦袋打開了,身心靈也打開了。 農園還有設計適合身心障礙、樂齡的園藝療癒客製化課程,例如透過組合盆栽,達到園藝療癒的效果。老師提到有位上課長輩透過澆花、聞聞花香,培養了生活的興趣,課後甚至還會多帶一盆組合盆栽,贈送給六十多歲的兒子觀賞。也曾遇到一位每次上課睡覺的老奶奶,到了最後一次上課,突然不睡了,因為在家睡飽了,也就可以好好上課了。這讓她更加肯定園藝療癒課程的重要,在關懷據點開課可以讓附近居住在國宅的長輩們,有個學習、交流、運動的地方。另外,花卉的栽種也可以連結生死,盆栽因為忘記澆水,結果枯萎死掉了,還可以重新種回去,但是生命走到盡頭了,便需要坦然接受那個過程與結果。隨時有個生老病死的對照,對於生命的態度是有正面影響與幫助的。 除了農園的經營,先生李老師也走進國中國小校園,陸續在南榮國中、瑪家國中、內埔國小教授食農教育。例如帶著學生種水稻與有機蔬菜,體驗農事,還設計讓學生練習採收蔬菜,包裝與銷售。培養未來能養活自己的能力.帶回家給家人,吃自己種的有機蔬菜,順便享受豐收的喜悅。 在五生連環的概念下,邱秀花老師引領各個不同世代、不同社會背景的朋友接觸農學,感受生命。期許自己是學生們生命的教練,能為蒙塵的珍珠擦去灰塵,發現珍珠的光芒、亮點。希望能讓學員們的生命與天賦結合,利用植物與園藝活動課程,鼓勵接觸植物與快樂學習,順便迎接不同階段、正向積極的人生。

只要種出來的作物被人稱讚,就是鄭週蘭最大的成就與喜悅

只要種出來的作物被人稱讚,就是鄭週蘭最大的成就與喜悅

(鄭中信撰文/2020.6.24)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Qdre3o

既然要吃,就要吃得健康、吃得好吃,是鄭週蘭的堅持。所以栽種作物,堅持不噴灑農藥,以自然農法的方式耕作。但是,這樣的方式並不是現在農村的習慣,丈夫曾經為了幫忙增加產量,主動噴灑殺蟲藥、除草劑,想增加作物產能。後來夫妻達成協議,不管再怎麼雜草叢生,各自看顧好各自的田,不要超過界線。讓先生認同自然農法的契機,來自於一批高麗菜的生產,不論是口感,或是氣味,都讓同樣是務農的鄰居讚不絕口,才發現僅僅只是改變耕作方式,就會讓食物變得好吃。因此也投入自然農法,甚至更加著迷,樂於嘗試各種方法,例如將蒐集的蚵殼打碎、研磨,灑到農田中,增加土地的鈣質,或者學習製作光合菌,試著改善土質。


鄭週蘭提到,她以自然農法耕種稻米,一期稻作,一分地大約可以超過一千五百斤的產能,讓她有點吃驚。她不急著耕作二期稻,在一期稻收割時,刻意預留稻稈,讓稻稈可以持續抽長生長,長出再生稻。因為稻米產量不多,曬米與篩選都回歸到傳統的方式,以人力操作。於是找了一台鼓風機,兩夫妻親力親為篩選稻穀,目前正在找尋打穀機。不僅回歸傳統,在傳統中又有些變革,思考曬米過程的困擾,例如因應突如其來的雨水,或者不小心夾雜碎石、砂礫,他們以網子當作地墊,一方面隔絕地面的雜物,一方面可以快速集中、收納。據鄭週蘭說,再生稻的穀粒較為細小,產能也少,一分地的產量也只有五百斤左右,農會與盤商不會收購,所以都是重給自己吃的。會讓她癡迷的原因是再生稻的口感綿密,香氣濃厚;蒐集碎掉的米,配上栗子地瓜煮稀飯,香氣加上甜度,非常受朋友歡迎。只要被人稱再好吃,就是最大的喜悅。


一般來說,田間不會種大樹,因為樹蔭會遮蔽日照,影響稻穀生長。但是,鄭週蘭堅持田間要有休息的地方,如果工作累了,隨時有陰涼處可以乘涼休息。坐在田邊享受微風、景色,是種田最大享受。一方面可以不用那麼辛苦,一方面可以觀賞田園風景。也因為都是種自己喜歡、感興趣的作物,農園就像是百果園、百草園一樣,栽種了番茄、桑葚、荔枝、芭樂、草莓、紅毛丹、蜜香百香果......,以及數不清的青藥草。鄭週蘭特別提到蜜香百香果,形狀與大小都不同於百香果的印象,像是剛長出來的青木瓜。切開之後不是只有果粒可以吃,去除包覆種子的纖維層,還有果肉可以吃,口感綿密類似香瓜,還有淡淡的清香。


對於農法的學習,鄭週蘭特別推崇屏北社區大學龔泰文「安全無毒農業」課程。龔老師會隨時回應學員的提問,滿足學員的需求,帶領學員解決自己的問題。她也加入「里港農業發展協會」結交朋友,這個社群每年會有定期的成果展與交流活動,每次的主題設定,都會讓參與的學員收穫滿滿。透過自身的實作,同業間的交流,以及課程的學習,讓作物更豐富、更加好吃,種出自己喜歡的食物。


為了健康接觸有機,參與之後挑戰產能,林建勳的從農故事

為了健康接觸有機,參與之後挑戰產能,林建勳的從農故事

(鄭中信撰文/2020.6.1)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V6vKby


家裡原本就是務農,父親在農地種植檳榔,雖然自己是做鋁門窗的生意,但是,在上班之前的早晨時段,還是會到檳榔園裡幫忙。後來,因為姊姊罹患癌症,需要比較健康的食物,因此認識了潮洲鎮專門販售有機食材的店家「彩虹觀」,結識了有機的知識。也在民國93(2004)結束掉生意,把檳榔砍掉,開始友善農業的耕作,種稻米、水果、蔬菜給家人吃。後來,因為產量增加了,所以也就將部分產品拿到「彩虹觀」販售。


關於學習有機農業的技術,林建勳回憶到,一方面從社區大學農學課程來的,例如曾經到屏北社大萬丹分班,上了三年陳坤謀老師的「有機農業社」課程,上了大約兩年林錦和老師的「作物之肥培管理與有機栽培的認識」課程。另一方面則是參加海豐農改場的定期課程,例如曾經積極爭取村莊的代表資格,參加兩場四天三夜的講習,講述理論與現地觀察,學習了芭樂、稻米的耕作技術。栽種的作物也就從芭樂開始,種了120棵。在講習課程之後,依然與講師保持聯繫,累積實務經驗。後來又考量設備、資金,以及屏東的氣候,選擇在秋冬季種植葉菜類作物(例如地瓜葉、空心菜、絲瓜),增加收入。


因為起心動念是為了身體健康,一投入農業,便堅持不使用農藥。另外,周邊都是種植檳榔,很難避免鄰田汙染,只好將耕作的農地內縮,盡可能保持鄰田距離,農地面積雖然有8分地,但實際使用不到4分地。對於有機農業的經營,林建勳特別提到,因為有機農業產量不好,單價比較貴,賣相也不好,所以銷路也不好。記得栽種芭樂的那七年,每次採收的時候,大約有一半的果實沒有賣相。為了不打破有機作物的行情,寧可免費寄給孤兒院的小孩吃,也不願意賤價拋售,影響其他小農的生計。


對於稻米的耕作,林建勳則自信滿滿提到了作業模式與挑戰目標。因為個人的喜好,稻米耕作的品種是高雄147號,在改良土壤酸鹼值,種植田菁當綠肥,掌握灌水、插秧與排水的時機之後,已經可以達到一分地14百斤的稻穀,讓他很想繼續挑戰更高的產能。有位屏北社大學員李宗達,為了學習友善農業的耕作,也曾到他的農地,幫忙了六七年,甚至在退休之後,在同一個鄉鎮買了農地,成為鄰居。




每一次都是全新的經驗,專訪文心蘭農友賴振豐先生

每一次都是全新的經驗,專訪文心蘭農友賴振豐先生

(鄭中信撰文/2020.06.05)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WdgYXL


以前擔任學校駐衛警察的賴振豐,因為工作時間是三班制,有時白天沒有輪值的時間,協助父親在自家的農園種植檳榔。他回憶說,因為近視看不清楚檳榔的大小,結果老是割錯檳榔,覺得自己不是那塊料。後來跟太太騎著腳踏車在鄉野田間閒逛,無意間經過了一處蘭花園,看得漂亮、喜歡,再加上當時文心蘭的價格迷人,便開始小規模的種植,當時只種了兩、三百盆,曾經一次在過年前幾天剪了幾十支花拿到花店去賣,由於價格不錯,晚上睡覺都還會帶著微笑,目前因為已擴大栽種面積,採收下來的花大部分則是透過產銷班外銷到日本為主,也由於台灣種文心的人也愈來越多,產量大增,當然價格也今非昔比。


開始大規模種植,是在民國88年以後。他提到種花時時刻刻都在挑戰,都要非常專注在每一個栽培管理上的細節,每次安排工作的規劃,都要因應幾個月以後植株所可能產生的變化或市場價格上的變動,不論累積多少的年資,都要以謹慎及敬業的心態去面對每一個環節,絲毫不能有所怠惰或存有僥倖的心理。此外,每種作物都有令人頭動的病蟲害,蝸牛會躲在文心蘭的葉背、根部或是花架下方,一隻蝸牛可以在兩三天之內,吃掉幾十朵花,啃食根部,還會讓植栽東倒西歪,不好管理。面對著抓也抓不完的蝸牛,賴振豐曾經試著在蘭花園裡養鴨子,後來一方面效果有限,一方面又會狗狗追趕,最後還是仰賴人工捕捉。每看到一隻蝸牛,就要立即處理,否則一發不可收拾。兩夫妻時常在晚上抓蝸牛,一個人一個晚上可以抓到一百多隻蝸牛,不論怎麼抓,每天都還是這樣的捕捉量,考驗著耐心與毅力。下雨過後,殺菌藥就要緊接著噴灑,避免有害菌種滋生,讓花卉出現雜斑破壞品質,無法外銷甚至腐爛死亡。賴振豐微笑說道,如果有人研發出防治蝸牛的藥劑又不傷害植株,大概就發財了,農民很多問題都可以獲得解決。


在談話之際,賴振豐一邊收成花卉,一邊觀察植栽生長,順手修剪葉片,避免擁擠、增加通風,一邊觀察盆栽的含水量,思考介質比例與供水,一邊還眼明手快的捕捉蝸牛,減緩災害蔓延,多工運作,展現著專業。他說文心蘭是從農以來的唯一作物,笑笑的提到,最有成就感的時刻是,每一次的嘗試,都有新的發現;當自己的面積比別人小,卻可以有更大的產能;別人沒有花的時候,自己卻可以持續提供花卉;聽到有人稱讚文心蘭種得漂亮的時候,就會非常的開心,稍微滿足一下內心作祟的虛榮感,也是促使他繼續努力的動力。這份工作不只是太太全力支持,女兒在周末都會到蘭園溫室幫忙,未來在退休之後,將會全心投入文心蘭產業。


最後他也希望大家能夠都能買買花,不僅能美化家裡的環境,提升生活化的品質,更能透過花卉的自然美,增進夫妻間的情感。



萬丹「三分甜」用自然農法體現田園生活

萬丹「三分甜」用自然農法體現田園生活

(鄭中信2020.05.15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vDXeQa


在萬丹,有個以友善農業經營的農友林宋美,把小農場取名為「三分甜」,經營才剛剛起步,卻已經有濃濃趣味。「三分甜」的名字由來很單純,僅僅只是因為一開始租賃的土地,差不多是三分地。至於為什麼是酸甜的「甜」,取代田地的「田」,則是因為現在食品調味都太過甜膩,對健康不好。但是,東西不甜又不好吃,三分甜度恰似微甜的幸褔,便是最好。所以用「三分甜」取代了「三分田」,名字俏皮的貼近了生活。


林宋美提到,自己並沒有很強的農業知識系統只能順應自然,讓環境土壤恢復到貼近自然的機制。認為在土地上的就覆蓋在田畦上,讓土壤保濕保鬆並且提供微生物棲息,植物的根係則留在地底下,作為微生物的食物來源。微生物的分泌物,再循環成作物的養分來源,所以不會刻意將葉子埋到泥土裡,也不會將植物的根拉上土表覆蓋。她說,剛承租這片土地的時候,土質不算鬆軟,就用自然農法的概念,斬草不除根,將割除的雜草鋪在泥土表面,減少水分的蒸發,達到保濕保鬆的作用。而植物的根持續在泥土裡讓泥土變得鬆軟,在短短幾個月的嘗試下,有很明顯的效果。


星期六(5/15)的早晨,我們參與了除草與竹薑的耕作。才剛碰面,林宋美就遞出清晨準備的洛神花茶。花茶裡面除了有洛神花,還有加入早上現煮的草莓醬,以及帶有百香果香氣的芳香萬壽菊,還加了檸檬汁,微量檸檬皮。這些都是以無農藥無肥料栽培的農作食材,還沒上工,就有充滿了香氣花茶引誘,讓人想要趕快完工,儘早享用。而選擇竹薑這樣的作物,來自於特殊的緣分。林宋美說到,過去因為孩子容易感冒,時常吃藥,好不容易當孩子的感冒好了,又換自己感冒。在這樣不斷的惡性循環下,聽秀明農法的前輩說,他種植的竹薑無農藥無肥料,很適合拿來補充內熱源,並且改善感冒,也就嘗試食用,結果感冒真的好了。從此之後也不用因為小小的感冒去浪費醫療資源,竹薑也就成為她的作物首選。她說,媽媽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好,雖然種出來的竹薑小小的,但是纖維很細,夠黃夠辣,還有很舒心的香氣,也受到消費朋友的喜愛,還留了部分的竹薑自己留種。


目前三分田地主要作物有芋頭、玉米、玉米筍、毛豆、秋葵、竹薑、草莓。為了讓土壤恢復了自然的機制,所以沒有讓重機械進入,壓壞了好不容易蓬鬆的土壤。目前,都是仰賴人工播種、割草、採收。尤其是黃豆,等它在植株上黃熟變成了褐色,才進行人工採收。


因為不噴撒農藥,也不會將雜草連根拔除,所以農地總是呈現茂盛的樣貌。認真的說,一眼望去真的都是雜草。認真的往裡面走,可以看到很多且多樣化的作物。農地經營還在草創之初,能夠運用的資源有限,一同經營「三分甜」的夥伴蘇琴,便設計了交換的機制。每一次參與,都會有勞動的時數紀錄,再透過工時、工資的轉換,以等價的作物回饋。以收成的作物,回饋給曾經來到農地勞動的朋友,相當於過去的換工、放伴,有著傳統農村的人文氣息。「三分甜」以自主營運為目標,販售的收入,則是設備、資材、種苗的採購,期望能夠逐漸順遂。雖然賣農產的錢,無法達到收支平衡,也沒有工資可言,所以目前還是以工養農的狀態。


有理念的人,總是會吸引在一起,經營「野怎樣」的蘇琴,是林宋美堅實的夥伴,是有求必應的小叮噹;李啟瑞是一非常樂於助人的朋友,時常撥空到「三分甜」裡幫忙,並且提供了一些農業知識,是田裡的超級戰力,被林宋美、蘇琴戲稱為超級外掛,足見友善農業互相協助的能量。(李啟瑞的故事,詳見鄭中信(2020.05.08)「因為感動所以嘗試,半X半農,李啟瑞從農故事」)




因為感動所以嘗試,半X半農,李啟瑞的從農故事

因為感動所以嘗試,半X半農,李啟瑞的從農故事

(鄭中信2020.05.08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oLY8YQ


熱心公益的李啟瑞,自武漢肺炎(COVID-19)發展裡來,幾乎每天協助屏北社區大學,在校門口(至正國中)執行體溫量測實名制的工作,讓校園維持安全環境,為全校師生的健康把關。


李啟瑞在六、七年前,也曾經嘗試從農,因為看了賴青松(2007)「青松e種田筆記:榖東俱樂部」,深受感動,便開始蒐集種稻資訊,為從農之路做準備。為了說服家人,啟瑞大量搜集網路資訊,請教農友種稻經驗,累積了豐厚的資料,還整理成計畫書,期望讓父母安心。


因為從農是種嘗試,以兼職的形式,無法長時間在農間活動,租賃了兩分地,進行一期稻作的嘗試(大約一百天)。正因為田間活動較短,難以有效移除雜草、福壽螺,聽聞鴨間稻的模式,便向從事配種的宜蘭鴨農,訂購近三十隻的小鴨子。不僅在夜晚,帶著兒女到楠梓火車站接鴨,為了照顧鴨子不遺餘力。運送到稻田時,還動用嬰兒床車,避免走失。耕作面積並沒有用足兩分地,為了減少鄰田污染,秧苗內縮了一些距離。也因此讓出空間,方便在田梗設置圍籬,一方面限制鴨子活動區域,一方面保護鴨子的安全。鴨子的出現,避免不了家犬、野狗的好奇,硬是在鑽過圍籬偶而發生,造成不少損失。


嘗試之路跌跌撞撞,稻穀卻也順利收成。啟瑞在自家門口曬榖,展示了初試啼聲的成績。為了分享從農的喜悅,從分裝,到包裝的設計,都是一手包辦。據說,還設計了特別的印章,紀念這次的從農嘗試。



「我的人生很精彩,到現在一樣很精彩」聽陳光輝老師訴說農機歷程

「我的人生很精彩,到現在一樣很精彩」聽陳光輝老師訴說農機歷程

(鄭中信撰文/2020.6.1)

原文刊載於「屏北社大」FB專頁:https://reurl.cc/1xpG4D


陳光輝老師回憶兒時記憶說「在農村長大的小孩子,會走路就要幫忙種田」,尤其家裡是四、五十人的大家庭,有四、五甲的耕地,有稻米、地瓜、花生、大豆各種雜糧需要耕作,有那麼多人要養,多少有機會接觸農業機械。在國小畢業之後,進入到初農,然後又進到高農就讀。在民國58(1969)退伍之後,因為大哥在報紙上看見屏東農專有農機訓練的招考,也就順利考取,那一年26歲,一直沒有離開過農業。


跟屏東農專也有一定的緣分,完成訓練之後,原本到中國農機公司報到,但是報到隔天,又被派遣回到屏東農專,協助訓練農民。雖然說是協助,自己其實也懂得不多,也是在修繕中學習,就這樣認識很多農機公司的職員以及農友。也就這樣一直留在農業中心,後來也成為農業中心的職員。因為當時台灣正處於以農業扶植工業的時代,有機會參與農機具的研發,從廢棄物處理發酵、毛豆播種機、毛豆收割機都曾經接觸,也接觸過不少美國、德國、日本的大小型機具採購,當年第一台從法國進口的毛豆採收機,就是有陳光輝老師經手的。雖然有機會被學校派到德國受訓,但是因為擔心語言不通,所以婉拒;後來雖然有機會跟著農耕隊到沙烏地阿拉伯,但是因為太太身體不好需要陪伴,也就一直待在台灣。陳光輝老師笑笑地說「是命運,那時候自動幫忙學校的各種事務,大概有被校長注意到,有一天人事室主任要我簽名聘書,然後就成為學校的老師」,就這樣在屏東農專教書36年。而且,當年就讀的農業學校什麼都要學,考取農機訓練班時,30位學員中,只有他不是農機專門科,最後留下來的,也就只有這個非本科的學員。


退休之後沒隔兩年,又被邀請回學校講座。當時曾文社大因為有代耕協會的課程需要協助,也就接觸了社區大學。他認為農民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如何保養農機具,使得機器要用的時候不能用,每年都送修。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不懂機械,所以不敢拆卸、組裝機具。如果農民可以建立用完後立即保養的觀念,學會簡單的保養、維修,就可以減少修繕費用,增加機具的使用壽命,減少故障率。


提到社大上課的經驗時,陳光輝老師突然冒出「我的人生很精彩,到現在一樣很精彩」這句話,分享說道,在社大上課,是學生逼著老師教他們維修農業機具,老師也被逼著學習新東西,學生學會了很高興,老師自己也覺得很高興。也就這樣熱情參與社大的課程,曾經到嘉義邑山社大上課,未來還可能到新化社大上課,上課的區域擴及屏東、高雄、台南、嘉義,以七十多歲的老師來說,活動範圍非常寬廣,令人欽佩。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我是高雄第一社區大學的講師,第一社大為了推廣文學閱讀,與高雄文學館連結,借用文學館二樓閱讀空間,開設我的「給自己的閱讀筆記」,以及邱瓊慧老師「閱讀經典文學」兩門課程。在空間地利之便,有機會結識館內同仁。因為「閱讀筆記」的課程策略,以九週次的時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