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中信:關於閱讀數據與網頁經營

關於閱讀數據與網頁經營(鄭中信)

一直對於時下KPI的灌水風氣,抱持很不以為然的態度。明明執行單位可以提供確實、有效的數據,卻為了迎合出資單位的需求,被迫讓數據變得巨大,變更計量的模式或單位,藉以達到規定與要求。究竟這種類似於通貨膨脹的巨大數據,代表著什麼樣的意義?隱藏著什麼樣的態度與價值?

在地方人文空間是個剛起步的粉絲專頁,經營將近8個月,粉絲人數截至目前(8/28)為止,累計人數有528人。每週會辦至少一場的講座活動,每場邀請講座,都會以(1)建立活動專頁、(2)介紹活動由來、(3)發佈現場照片、(4)分享活動筆記的模式運作。隨著講座主題設計、講者人際網絡,在依據紛絲專頁的有限資源,也沒有透過宣傳或邀請的狀況下,模式(1)到(2)的兩則貼文,直到活動開始前,按讚數大致在10到20人左右,觸及人數大約維持在100到300之間。這種破百的數據,乍看之下很漂亮,但是從實際參與人數,可以得知,參與人數大約是觸及人數的1%-5%。(這個計算方式,還包含了靠Line群組轉介的參與者)掌握模式之後,倒也覺得沒有什麼,時常思考如何更加務實的經營空間,更加珍惜每次面對面的時刻,精準的傳遞理念、掌握需求、建立認同。

隨著在地方FB的資訊量越來越多,今天嘗試將「見學活動」的內容,改成連結Blogger的方式,藉FB視覺介面的差異,區隔內容屬性,意外提供了務實的數據。在地方Blogger的點擊數據穩定,而Blogger點擊的行為,大致就代表著內容閱讀。今天的嘗試,讓滑動形式下的觸及數據(標題閱讀)與點擊數據(內容閱讀)終於有了對照。點擊數據雖然未超過30次,但是卻讓人更具信心。畢竟,在地方的文章都算是長文,大概都超過800字吧!我都是以超過A4,做為結尾的判斷。這種挑戰FB閱讀習慣的模式,很故意也很刻意。很期待有人閱讀,卻不知道有多少人看,畢竟大家都潛水習慣了QQ。今天,會讓我更堅定地寫下去。哈!未來,會逐漸搭配Blogger經營網頁,請大家包涵。(以下數據,提供參考)

時間:2018/8/28, 18:48
1-南風思潮-2018屏東大博物館雙年論壇(8/25)
(FB)觸及數123:(Blogger)點擊數28……(28/123=0.23)
2-高美講堂:《身體與文化》高美館跨域藝術系列講座(107.8.12)
(FB)觸及數81:(Blogger)點擊數24……(24/81=0.30)



邱韻芳:觀光與文化(8/23)

偶然沙龍(8/23)
邱韻芳:觀光與文化

最近「Sina新浪香港」網站最近刊登了「未來已成定局?愛因斯坦時間觀遭挑戰」(2018/08/19),這是篇講述時間概念的文章。開普敦大學的宇宙學者喬治・埃利斯(George Ellis),試著提出「塊宇宙」假說,質疑時間本身的流逝是否成立,質疑過去、現在、未來的區隔,物質的出現與消失是否早已同時完成,不具有先後順序。雖不知埃利斯如何思考人類意志的問題,塊宇宙重疊的概念,似乎為本雅明的大天使,提供了出路。

最近「 在地方人文空間」的講座有太多的偶然,已經發生、即將發生,以及正在溝通的種種活動與聯繫,各個不同的網絡節點,正逐漸連結,越來越緊密。當發生的偶然越來越多,真的會讓人懷疑,所謂的偶然其實並非偶然,而是在眾多意志或行為下的必然,彷若塊宇宙疊合下的結果。

以塊宇宙做為開頭,其實很貼合這次講座的視角與內容。差異思維總能提供新穎的觀點,為膠著的狀態提供新途徑。講者邱韻芳的背景多元,是數學系與人類所的組合,曾經參與紀錄片的拍攝,現在不僅在大學的教育現場,也時常參與部落活動,接觸的文化現場、族群世代都有很大的跨距,累積許多觀察與經驗。最近在文化創意、地方創生當紅的時刻,受邀到「 屏東縣 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講學「觀光人類學」,相信韻芳必定能夠從差異觀點,提供不同的思維方式。順勢在她路過屏東之際,邀請並安排了這場「觀光與文化」的偶然沙龍。

令我好奇並且省思的是,原民視野本身便是差異視野,本身便擁有自身的宇宙,原民文化下的文創觀看與創生概念,是否正引領這個世代,走向過往的傳統,將現在、未來、過去重新疊合,而還原/創造原民文化?韻芳所帶來的差異視野,是否也是價值的重疊,驗證塊宇宙的論述,原民文化不曾變異?移植與擁有成為無法區隔的現象,同時具足,未曾分割。而原民的走向,是否可以為台灣移植而來的文創、創生帶來突破的可能?讓台灣同時還原傳統、開創現在,完成另外的疊合?

觀光與文化究竟有些什麼樣的可能呢?(這次的引言有點混亂、有點抽象,就當成是店主人發神經,胡言亂語吧!)

#屏東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
#社團法人台灣社區互助照顧行動協會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112368642335209/

鄭中信:繼續、繼續向前:談馬立群「公器」紀錄片(8/24)

音像星期五(8/24)
鄭中信:繼續、繼續向前:談馬立群「公器」紀錄片

陌生感的建立,具有將意識型態歸零的功能。當影像工作者挑戰常態性的視覺習慣,促使讀者被迫接受陌生的影視閱聽,引發議題的思考,即是重整意識型態的一種操作策略。在讀者嘗試理解符號,重新習慣影像系統,思考語義訊息的狀態下,便可能達到擺脫刻板印象,模糊既定成規的效果,進而透過影像閱讀的縫隙,影響讀者原本的意識型態,對影像所操作的議題,進行不同面向的理解。馬立群於2015年發表的影像〈公器〉(Public Institution),即是操作陌生感的影像小品。 他以警察權力的行使做為議題,將臺灣2014年3月24日凌晨,武裝警察驅趕佔據行政院的群眾影像陌生化,引導讀者思考國家暴力的問題,完成看似新聞的形式,卻又迥異於新聞,接近於紀錄片或民族誌的影像。

















用模糊、緩慢、重複呈現國家暴力

談馬立群(2015)〈公器〉

(鄭中信/撰文)
(刊登於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二十二期「學運影像」(2019/08/31, No.22)
(刊登於《交換:雙週記》2019.12.01   Vol. 1)

警政系統是排除國家內部「敵人」的軍隊,當警察進行武裝,以維持社會治安為由,進行狀況排除的行動,被設定的目標,即是國家的「敵人」,警察得以在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下,行使武裝的權力與力量,予以排除。弔詭的是,國家內部的敵人,不見得依附於國家種族中心主義,姚人多曾在臺灣的歷史脈絡下,提出所謂社會治安的維持,是在對立分化的法則下,透過找出敵人、形塑敵人、對付敵人、消滅敵人的程序,建構出國家的「想像共同體」。敵人的定義在臺灣複雜的歷史環境中,處於混淆、模糊的狀態,所謂的敵人更加接近於國家「不想要的人」,存在政治立場的區隔(姚人多,2014:297)。

在「不想要的人」的意義賦予中,這類的人一旦碰觸或越過某種界線,警政系統會啟動機制,配合相應的法律條文,給予捕捉、監禁、制裁。而警察做為國家的公職人員,在國家組織的框架之下,被賦予維持治安、執行命令的職責,必須遵從層層下達的命令,以屢行公職人員的義務。因此,公職系統不存在個人意願的價值判斷,當國家給予「敵人」的認定,下達排除的命令之後,必當進行任務的執行,不可選擇性的執行或是不執行命令。未服從、未執行命令的公職人員,將被視之為怠忽職守的瀆職行為,被法律所制裁。

當2014年3月24日凌晨,中正第一分局局長方仰寧在行政院前,下達前進的命令時,做為國家公職人員的武裝警察,勢必遵從命令、行使職權,進行部隊推進、狀況排除。但是,命令以何種形式行使?又該行使到何種程度?在執行命令時,所遭遇的敵人,也會因為身份、訴求、行動、情緒等等的差異,而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反應,面對現場各種不同情境的敵人,是否該用統一的模式應對?Michael Lipsky於《基層官僚:公職人員的困境》書中曾經提出,做為命令的執行者,自身卻也存在「裁量權」的判斷問題(蘇文賢、江吟梓譯,2010:34)。

在這次行政院武裝驅離群眾的事件中,媒體或是立基認同國家「敵人」、「不想要的人」的意象建構,批判聚集的群眾;或者同情「敵人」被武裝排除的情境,斥責行使職權的公職人員;或者不認同「敵人」身份的賦予,直接批判決策命令的意識型態;或是憐憫公職人員,被迫遵從職責的賦予,執行國家命令,因而對於警察權力的行使,出現差異性的播報。

不論學生攻擊警察,或是警察毆打學生,警察與學生雙方的受傷狀況如何,衝突中展現何種攻擊形式,以及受傷流血畫面的擷取,媒體分別站在不同的立場,認同或拒絕抗爭事件下的群眾身份認定,選擇衝突的現場與角度,將各自所捕捉的「此曾在」,給予驅離行動中,警察「適切執法」、「執法過當」的評價。套用Marita Sturken與Lisa Cartwright《觀看的實踐》中的說法,媒體的觀看(looking)本身,已經具有特定的意識型態,在觀看的意願下,選擇了聚焦的對象,選定特定文字、聲音與畫面的內容。讀者在被篩選過的訊息中,被召喚(interpellation)成為公民群眾,接收媒體所製造的意義,在他者提供的意識型態下,形成共同的參與,觀看「再現」(representation)的現場(陳品秀譯,2009:204)。因為讀者的不在場,讓讀者難以擺脫媒體訊息的影響。

馬立群做為資深的媒體記者,深知媒體的主導權力。他採取個人行動創作的方式,脫離新聞共同體,擺脫集團的一致性操控,藉以保持個人觀點與作品獨立性。他於2015年發表的影像〈公器〉(Public Institution),以警察權力的行使做為議題,將武裝警察驅趕佔據行政院的群眾影像陌生化,完成看似新聞的形式,卻又迥異於新聞,接近於紀錄片或民族誌的影像。另一方面,透過影像模糊與緩慢,以及聲音重複等的陌生化處理。讓讀者閱讀中斷,脫離既定的閱讀習慣,重新喚醒自身的觀看意識。藉以解除讀者已經被訕動的情緒,脫離已經輸出的意識型態,在陌生訊息的情境下,重新組裝影像的判讀,保持閱讀的思考,將價值判斷的權力歸還給讀者。

當然,這種衝撞他者意識型態的行動,本身也是意識型態的行使,衝撞意圖的背後,也存在著不同的價值,影響著讀者的觀看。對於事件的價值判斷,讀者不見得可以脫離媒體的觀看。但是,馬立群衝撞過程的展演,及其陌生化的操作,卻可以展示其個人反抗制度規訓、影像規訓的意識與行動,開啟規訓的細縫,讓讀者理解媒體的「觀看」,理解訊息的操控。

延伸閱讀:
KAIAK WEN(2015)〈318學運一周年紀實錄像創作「公器」—馬立群〉(刊登於「城市美學」網站)(連結網址:https://reurl.cc/A11ogZ


後記:
看見香港反送中運動,回顧318學運,反思臺灣自身的政治狀態。當我們為香港街頭群眾的人身安全感到擔心,質疑警察權力的行使,斥責權力者的霸道與頑固。討論臺灣可以用什麼樣的形式聲援香港,或者以什麼樣的立場,引用什麼樣的法律條文,引渡或是接受香港民眾的同時。是否也要回過頭來,思考臺灣自身的歷史。(哪怕這段歷史才經過幾年而已,也尚未結束)當年(2014)臺灣反服貿學運的發生,政府的處理態度,其實,早已經暗暗顯露專政復辟的跡象,與當前香港相差無幾。

當臺灣不再具有國家意識,自甘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區。以激情煽動民眾情緒,形塑立場的對立;以經濟至上,將環境破壞與資源分配擱置的權力者們,在權力、階級、勢力遭受挑戰時,恐怕會比香港的官僚們更加焦慮。因為自願丟失的民主,將永遠失去,不會回來;而治理臺灣的權力,又是被專制的他者所賦予,無法自主、身不由己。如何避免不同聲音,降低運動的機會;如何迅速壓制反動的力量,避免事態延燒,持續保有自身的地位,是必然思考的問題。屆時,難保再次戒嚴。

民主制度固然缺乏效率,最終所形塑的共識,不見得是最佳的選擇。但是,持續保有不同的立場,保有話語的權力,卻是民主難以取代的價值。堅守普世的人權價值,思考整體環境的治理態度,是臺灣當前的重要課題。

南風思潮-2018屏東大博物館雙年論壇


南風思潮-2018屏東大博物館雙年論壇 (8/25星期六)(鄭中信筆記)
--------------------------
蔡佩桂(高市大跨藝所助理教授)南方風土:另類空間的藝術實踐
博物館的轉型已經從1.0講求品味與被動觀看,到2.0積極主動的創造互動與共識,隨著Web3.0社群網絡、自媒體的到來(Time雜誌2006年年度風雲人物是「You」),進入到3.0追求普世價值,認為讀者也具主體性的個體,博物館的意義來自於參與者(社群)的行動,達到共造、共創的效能,形成生態系統。

為了說明博物館3.0的概念,會中以高雄氣爆之後的藝術行動做為例子。在「關心的動能不能遞減」的概念下,舉辦莫約30人至40人的工作坊,以高雄市地下管線地圖、市街圖、氣爆地圖的疊圖為基底,標記參與者的住所,將個人的災難經驗,以藝術形式表現,完成集體創作。但是,這樣的行動,固然透過行動參與,建構概念與認同,但仍屬於單一的行動事件,無法有效串聯社群人口,維持關心災害的持續力。因此,著手架構「譜普市」虛擬城市,搭配高雄市街圖、攝影街景、手繪漫畫,規劃16個參與區域,完成親民的操作介面。在強調互動性機能下,搭配不同議題、不同文化資本、不同需求的參與者,設置參與空間,未來不僅提供市民登陸使用,也將與學校合作,導引進入教學系統。考量高屏地區為空汙總量管制實驗區,對於空汙的地圖架構,將擴及高屏縣市。如此便以逐步完成持續力。譜普市已經用兩年的實踐建置,尚有其他規劃正在發展,將會逐步與虛擬城市連結。
--------------------------
吳明榮(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南風思潮:屏東大博物館計畫
以「打開」的角度思考空間裡的藝術實踐,規劃屏東博物館的未來想像,博物館會朝向研究與典藏(國家記憶資料庫的數位保存、有形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展示、教育、服務等方向經營。預備將博物館品牌化,以做為兼具國際性、地方性的產業的平台,提供屏東生產鏈的銷售管道,結合設計(包裝)的技術與知識,透過觀光概念的引入,解決供需問題。也藉此商業模式,維持博物館的營運。預計於2019年,舉辦台灣燈會之後,將藉由經濟部的資金挹注,在屏東菸葉廠舉辦台灣設計展,增添品牌建立的效果。
--------------------------
張敬業( 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以「節慶是振興地方,還是製造更多問題」做為開場的提問,介紹1978年慶端陽遊行活動,當時自發性的地方意識,凝聚了地方認同。彰化在2012年於鹿港舉辦台灣燈會,帶來地價飆升。輾轉介紹鹿港囝仔「 今秋藝術節 Lukang Arts Festival」陸續在2015年「在地參與才有在地藝術」、2016年「生活共同體」、2017年「連結」的行動。活動中推動共食,不僅減少垃圾,也讓不同職責的參與者聚集、認識、對話;連結友善環境的店家,支持不使用免洗餐具、堅持內用(不提供外帶)的業者;支持廢物利用的手作者,促成「剩布計畫」的產生,讓青年留鄉。另外,因為今秋藝術節以表演藝術為主,延續過往廟埕即是劇場舞台的脈絡,於龍山寺安排表演活動,以「鹿港人的劇場」做為概念,將活動場域延伸至街角、中央廣電台鹿港分台等場域。爾後陸續策劃「家博物館」回應地方文化記憶,「橫街影展」播放老電影。另外,提出「文化直得用消費支持」的概念,部分藝術展演活動,需要購票參與。 保鹿運動
--------------------------
黃鼎堯( 優雅農夫藝術工廠)
認為社造常用的社區地圖,必須將社區畫在中心,強調主體性,由居民提出生活的想像,逐步繪製世界的藍圖。因此彙整過去在土溝的行動,以「土溝農村邁向夢想的六個階段」為題,介紹「2002-2005土溝水牛精神」、「2006-2007優雅農夫」、「2008-2009藝術家變居民、居民變藝術家」、「2009-2010青春解放農村」、「2011-2012耕耘藝術」、「2012-2022土溝農村美術館」等階段性的行動。認為農村價值的再建構,農村對於自身的態度,必須透過具體的行動參與(例如藝術行動),打破固著的框架。面對農村之外的觀看,則是改變外面的人看待農村的態度(間接改變農村對於自身的觀看)。固然藝術是種策略與手段,藝術展覽也必須連結地方議題,藝術創作也需要社區的陪伴,在地生活與藝術創作之間,具有雙向互動的關係。此外,地方與地方、社群與社群要有「面域」的連結,形成博物館群,才能將價值與市場極大化。
--------------------------
邱俐綾「我們都在找些什麼?回頭一看,原來找的是自己」
戴曉君「使去了就失去了,可以再創造」、「用音樂找到一條回家的路」
峨塞・達給伐歷「流浪的夢,看外面的人如何生活」
劉大衛「創意產業不等於文化傳承」

南風思潮-2018屏東大博物館雙年論壇
第四場次15:30-16:00
南風潮騷:吟詠族群的記憶歌謠(現場說唱)
Aling邱俐綾(客家籍創作歌手)
戴曉君 Tai Siao-Chun(排灣族創作歌手)



















南風思潮-2018屏東大博物館雙年論壇
第二場次10:30-12:30
南山烏托:從山野長出的夢
劉大衛/ Hbun/河文 原住民生活工場
峨塞・達給伐歷/ 峨塞傳藝工坊















王稟荃:自辦在宅沙龍:高齡多重用藥與健康指導(8/29)

星期三人文講堂(8/29)

因為時間有限,而老化的保健知識細節很多,醫師王稟荃以觀念建立的方式,試圖為聽眾建構基本概念。大致來說,各個器官大約在20歲到30歲以後,便開始出現退化的現象,男性大約在40歲以後、女性大約在50歲以後,陸續出現慢性病。因為器官退化是必然的現象,做好預防保健、健康諮詢,適度使用預防性藥物,可以讓老年的生活更有品質。因爲年齡增長、器官退化、基因徵性無法避免,生活環境與生活型態的選擇,是重要的可控制因素。(意思就是要正常作息,然後,還要關心環境議題,不要變成待宰羔羊。)

預防保健的措施,可以用定期健康檢查的方式,了解身體的變化。一般來說,不論是健保或是自費,健康檢查的範疇,不外乎心血管、癌症兩大區塊。台灣目前有依據年齡別,提供不同頻率的免費健檢服務(例如65歲以上,每年可以健康檢查一次),但是使用率僅僅30%,凸顯民眾普遍缺乏健康的危機意識。

其中,特別提及癌症問題。癌症並沒有簡單的篩檢工具,最常聽到的「腫瘤指標」僅是參考數值,指標必須要有長時間的參考對照,有系統的監測追蹤,才能夠判斷身體是否異常,並非用於診斷用途。正因為身體的變化,必須要有長期的資料,找尋信任的、固定的醫師,為民眾建立完整的、長期的檢測資料,是必要的。至於,固定的醫師究竟是何種科別,並不需要限定,因為每個人門診的原因不同,進路自然不同。另外,稟荃特別提到,醫生如果有足夠的時間,讓民眾描述身體症狀、認知理解、生活起居,然後再根據個案,進行詳細的衛教,建立保健的概念,可以更有效的避免疾病發生、減緩疾病進程,讓生活更有品質,間接減少醫療資源的使用。但是,因為民眾普遍沒有健檢的習慣,通常都是疾病已經發生,在危急的、焦慮的時刻,只好追求名醫、主任。而名醫病患眾多,礙於效率使然,只能迅速看診,根本沒有時間聆聽病患的描述,也無法給予詳細的衛教。使得民眾的醫療資訊與知識更加貧乏,無法解決困惑。因此,建議並期健檢,並且破除名醫的概念。可以試著找找年輕醫師,或者病患數量較少的醫師看診,往往會有比較多的時間聆聽與衛教。

對於老人的健康問題,細節非常多,稟荃彙整資訊,約略掌握「養肌防老」、「健康飲食」兩大方向。老人會有骨骼酥鬆的問題,讓肌肉維持強度,可以減少骨骼的負擔,也可以增加運動、外出的意願,反轉回來維持肌肉強度、增加日照時間(有助於維生素D的形成與攝取),形成良性循環。一但進入惡性循環,肌肉強度不足,減少運動意願、減少外出(日照),酥鬆的骨骼沒有其他組織分擔壓力,身體狀況會越來越糟。另外,特別建議處理老人牙齒問題。牙齒涉及咀嚼功能,間接影響飲食意願、食物種類。因為,長期食用流質食物的結果,種類只會越來越窄化,減少纖維素、肉類攝取。營養逐漸不均衡,容易加速退化。稟荃連帶提及時下流行的保健食品,並無實證數據,心裡安慰較多,並非必要。維持飲食均衡,比較實際。

最後,依然強調固定醫師(家庭醫師)診療的問題。因為醫療分科越來越多,各科醫師著重於各自的專門領域,在有限診療時間的壓迫下,大致只會關注特定器官。另外,目前民眾用藥資料,系統並不會表列所有用藥清單,而是分散在各科門診紀錄中(我初步推測,是資料庫功能設定的問題。既然健保卡有登錄資料,醫師也有閱讀權限,為甚麼不用清單的方式顯示啊?!)。醫師如果沒有逐一點選,不會知道民眾在其他門診獲得什麼樣的藥物,以至於可能會開出拮抗的藥物。醫療片段化的結果,使得民眾在完成各科檢查之後,獲得各科詳細的檢查數據與資料,卻無法判讀身體究竟狀況如何,無法得知用藥是否拮抗。因此,有位瞭解民眾家庭病史、掌握民眾身體變化的醫師,便相對重要,較能適時提供醫療需求。

對於「失智症」的名稱,稟荃認為應當翻譯為「認知障礙症(認知症、Dementia)」。大腦也會退化,高齡者無法處理巔峰狀態下的複雜資訊,是自然的事。換句話說,記憶、認知的退化是種必然,將這種功能退化形容成「失智」,難免有污名化的狀況,讓人排斥處理認知退化的問題。































星期三人文講堂(8/29)

台灣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在今年(2018)瑞士時間6月7日,藉由Dignitas(尊嚴)機構的協助,執行安樂死(陪伴性自殺(accompanied suicide))的時候,便有關注生命議題的朋友提出,星期三人文講堂是否可以安排安樂死,或是生死的講題。我很直覺的回應,對於有生死離別經驗的朋友們來說,談論生死的問題,可能會碰觸到心裡最深刻的層面。每種別離都是獨一無二,很難用感同身受來安撫,不知道如何處理活動中突發的心理觸碰。但是,會試著安排相關的議題,間接討論健康、家庭、醫療與生死。

回想自身的經驗,自從2011年父親罹癌死去,緊接著2013祖母罹癌過世之後,彷彿開啟了生死課題的大門,都還沒四十歲,每年大概會收到三封到五封親人、同學、朋友的訃文。別離快速的席捲,自己的生命好像也隨著變得稀薄。因為有過照顧家人的經驗,經歷了身體不適、送醫檢查、確診、治療、死亡、喪葬等等過程,就病患、自己、親屬、醫護人員、朋友、殯葬業者的各種態度,大概整理了幾個討論的方向。於是,陸續與曾在「安寧病房」服務的社工朋友與心理醫師,以及推廣「在宅沙龍」的醫師朋友,規劃幾場講座。

這場由王稟荃(東港安泰醫院家醫科住院醫師)主講,規劃「自辦在宅沙龍:高齡多重用藥與健康指導」講題,便是第一場講座。朝向照護心裡、病患用藥兩個方向討論。高齡者因為身體機能慢慢衰退,各種慢性病隨之發生,用藥也變得多重、複雜,如果病患是在同個醫院看病取藥,在有詳細而完整的病歷資料下,各科醫生可以得知用藥狀況,選擇不具拮抗作用的藥物。如果病患是在不同醫院,掛不同門診,各科醫生無法得知病患的用藥狀況,難免會開出相抵、相抗的藥物,導致無效用藥,徒增身體負擔。因此,高齡者多重用藥成為重要的問題。另外,照護者也具有主體性,是直接面對病患身心狀況、醫療狀況的人。除了自身的身心承受極大的壓力之外,有時還必須承受他者(家族、鄰居……)的眼光,有額外的心裡負擔。在宅沙龍的推動,便是以照護者做為主要對象,透過定期聚會的形式,交換經驗、學習知識、紓解壓力,間接維持或提升照護的品質。這是難得的複合式講座,涵蓋了照護議題、高齡議題、用藥議題,可以提供實用的參考意見。

提供小小的個人建議,意外總是突如其來、措手不及,如果平時累積各類知識,可以讓自己比較從容的面對問題。

(備註:參與者可以攜帶家裡正在使用的藥袋,王禀荃醫師可以針對家庭個案,現場解說用藥問題)



朱志煒:去日本騎跤踏車—旅行分享(8/22)

星期三人文講堂(8/22)
朱志煒:去日本騎跤踏車—旅行分享(鄭中信側記)

旅行的地點,蘊含許多人文風土,難以詳述;旅行的方式,隨著移動工具的差異,產生不同的互動;旅行的樣貌,隨著旅者的風格、心情、態度,展現出不同的風景。累積的旅行講座越來越多,越來越覺得旅行風景,屬於講者所有,實在難以筆記,只好轉換成側記,描述互動與心得。

志煒的日本單車旅行方式,通常會居住在固定區域,然後每天以居住地為中心,規劃單車路線,輻射狀的探訪周邊景點。如果疊合連結GPS的旅行路線,會呈現花朵般的旅行地圖。因為有影像紀錄的習慣,在移動的過程中,會拿手持攝影機,拍攝路途風景(動態、靜態)。讓人驚艷的景象是,道路規劃單車專用車道,與機車、行人區隔,沿路平坦、乾淨,幾乎沒有孔蓋;騎士等候紅綠燈的秩序驚人,呈現一直線的停靠,沒有併排。某些風景區禁行單車,會在單車後輪裝設滑板,讓後輪懸空,避免騎乘。部分區域(商業區、觀光區)會在週末封街,禁行汽車,全區提供居民或遊客休閒行走。在東京的旅行經驗中,發現單車使用頻繁(機車相對很少),每個交通運輸站周邊,都會有寄放單車的店家(類似台灣的機車寄放)或機具,可見單車常用於短途移動。

在會後QA時,主持人(我)特別提出屏東市的單車願景,如果有更多的P-Bike據點,將有助於屏東市小旅行推廣;如果週末「屏東公園」周邊,或是青島街區域可以封街,提供居民與遊客活動,或許會培養休閒的風氣。(仔細想想,靠屏東女中的仁愛路段可行性很高,完全沒有店家,適合散步或是舉辦活動;靠太平洋百貨的公園路段也無不可,有密集店家分佈,週末本來也就有市集,將道路兩側的空間連結,可以增加遊憩空間)有朋友順著談話提出,屏東市萬年溪兩側環境優美,很適合步行或單車旅行。在活動之前,也曾聽志煒提及,屏東市曾經有過密集的台糖五分車車軌,依循軌道規劃旅行路線,便可以遊歷屏東。彷彿討論出屏東市的旅行風景。

另外,也有朋友針對屏東市的眷村規劃提出反思,認為建物的居住權、文化的話語權,都應該要考量原居民的心情。例如青島街是眷村區域,原居民當初被迫遷出,而離開原居住地。而現在卻用「以住代租」的形式發包,新住民移居進駐之後,又透過新住民介紹眷村的歷史文化,是個荒謬的現象。此外,觀光客的進入,會為地方帶來交通、環境的改變,變成生活的打擾,居民是否贊成這樣的發展,有待討論。(這個現象有深刻感受,週末往來恆春的車輛很多,時常塞車,枋寮鄉與水底寮之間,紅綠燈等候時間特長,居民通常不會外出)這位朋友認為,觀光、旅行、生活應該是三種層次,提出漸進的觀點。最初的觀光心態,偏向好奇,難免處於觀光客的主體位置,應當逐步以對等的態度看待,形成具有對話形式的旅行。最後,在對話與互動中,彼此接觸與認識,慢慢成為生活。志煒在會後回應,單車或許是減少干擾的最佳方式,停留時間相對比步行短暫,移動速度也不會太快,但是對話性也會相對減少。很精彩的對話,不是嗎!
















星期三人文講堂(8/22)
朱志煒( Tsu Tsì-uí ):去日本騎跤踏車—旅行分享

在資訊傳遞迅速的時代,各種知識的連結,會在不同的需求與巧合中發生,產生意想不到的火花,觸動不同的啟發。而這些難能可貴的啟發,有時開創,有時回歸,總有驚喜蘊藏其中。因此,跨領域結合的講座,始終是「在地方」嘗試的方向,期待各種可能,找尋蘊藏的力量。

對於世界旅行講題的安排,總是會與講者討論,如何在旅行故事中,導入移動的思考、文化的互動,或是知識的轉譯、移動的方式......等等問題,然後與莊維倢( Dagalu Chuang)(馬雅探秘:中美洲之行、蘇門答臘隨心之旅)、 洪亮心(帶著台灣鳳梨酥到最北印)、楊媛涵( Yuanhan Yang)(人文故事館:聖雅各之路、單車丈量南非)、 劉祖貞(一水土一方人:南疆之旅)等人討論分享內容,也算是費盡心思。

這場「去日本騎跤踏車」的旅行講座,又將引入新的嘗試。講者朱志煒是台語母語教師,他試圖把單車旅行和母語進行連結,以台語做為講述的語言,分享日本騎單車的旅行經驗。讓聽眾可以一面觀賞日本都會風景,看見不一樣的旅行場域;一面以單車高度與移動狀態,觀看旅行風光,吸收單車經驗與知識;一面聆聽全台語語境的分享,遙想尚未推行國語語文運動的學校教育。在影像與語言兩相搭配之下,聽不懂台語的朋友,依然可以吸收旅行經驗。熟悉台語的朋友,可以透過講者的語言和文字,了解台灣的台語推廣現況(例如講題所寫的「跤踏車」,並非訛誤,而是教育部台語推薦用字)。

試想,如果講求多元文化的台灣,可以將母語也視為標準語,鼓勵全母語語境授課。除了地方知識、族群文化的課程之外,也能擴及各種知識學科,那台灣整體文化將會是何種風景。如果日常語言的複雜度增加了,腦部運動也會因此活化,足以對抗訊息不斷簡化的網路環境,保持思考的清明,不也是件好事!(這個段落是店主人的題外話 :) )

除了日本旅行之外,志煒也參加南部地區的單車車隊,時常在假日期間,四處旅行,累積不少秘徑。對於單車活動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前來聆聽,相信會有許多的收穫。


自転人生


鄭中信:動物園裡的北極熊:談羅晟文(2015)「白熊計畫 White Bear」攝影作品(8/17, 10/12-13)

音像星期五(8/17)
鄭中信:動物園裡的北極熊:談羅晟文(2015)「白熊計畫 White Bear」攝影作品

當人類的科技發展,已經可以做到各類動物精子、卵子的採集,予以冷凍保存,並且可以進行試管的胚胎受精、人造子宮的孕育,達到全然人工的繁衍,在人造的環境中成長。被製造的動物,是否就可以適應既定的活動空間、飲食規範、生活作息,依循天性而生活?或者,在全新的環境中,發展出不同於自然環境的行為,形成人造的生活習性?亦或者,在人工與天性的交雜中,出現微型的行為模式,處於既是人為製造,又是天然野性的模糊狀態?羅晟文「白熊計畫」以歐洲與亞洲動物園裡飼養的北極熊,做為影像紀錄的對象,試圖處理人類眷養動物的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77791185989567/


陳貺怡:西方藝術史中的人體意識與其再現(鄭中信筆記)(8/12)

高美講堂:《身體與文化》高美館跨域藝術系列講座(107.8.12)
講題:西方藝術史中的人體意識與其再現(鄭中信筆記)
講者:陳貺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教授)

遲到了一個小時,依然決定買票進場。雖然僅僅聽後面的一小時,依然精彩,收穫滿滿。所以,只有後半場的筆記。

窗戶說定義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人透過窗戶觀看的是人的故事。畫框近似於窗戶,畫家透過畫框說故事,讀者透過繪畫看故事。因為繪畫是訴說人的故事,為了在有限的空間囊括時間軸線,畫面中因此重複出現特定人物的構圖,成為歷史敘事的方案。(Ghiberti 1425-1450繪畫論)

人文主義下的身體位置,具有多重性。畫家在構圖的時候,認為藝術模仿自然,人(身體、肢體、表皮)是有機性的統一,身體具有藝術性的統一,會考量繪畫人物的畫面位置,將人的身體做為萬物的尺度,隱喻成為世界(Filippo Vilani 1381-1382)。依據人物身高比例構圖,考量背景的視覺消失點。另外,還會以讀者作為敘事標準,考量讀者的觀看位置,讓讀者意識到自己正在觀看。

在新柏拉圖主義的論述中,致力於找尋自然中的完美比例,圓形、四方形的對稱,成為詮釋的焦點。認為上帝創造宇宙容納精神、思想(以圓形象徵),創造地基容納物質、身體(以方形象徵)。人是依照上帝的形象所創造,因此找尋完美比例的方向,應該要從人的身體尋找。自此,完美的身體、完美的身體比例、完美身體跟建築的關係,成為思考與討論的方向。達文西所繪製張開雙手、雙腳的「維特魯斯人」,以肚臍做為圓心、以生殖器作為方形的中心,便是在找尋人類的完美比例。(建築論)(備註:尚未有新柏拉圖主義以前,中世紀教堂不曾出現圓形的教堂。)而找尋完美身體的性別必須是男性(亞當),因為女性(夏娃)是男性的肋骨所造。以此輾轉討論達文西繪畫美男子,並非表示性向,而是在追尋完美比例的概念中,必須透過男性探詢世界、接近上帝、見證上帝。(Durer 1505-1507 人體比例四論。近似於形態學)中世紀的繪畫中,只接受亞當與夏娃的裸體,其餘身體都有服飾。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1536-1541),將所有聖人以裸體現身,認為復活的身體是完美的身體,無須遮掩。教會因而展開20年的論戰,聖者曾經一度被畫上服裝,後來又被移除。

因為身體是世界的隱喻,必須完美,後來也接受死亡的身體,以醜陋、卑微、骯髒的身體,藉以見證死亡,反向隱喻「必死的身體、不朽的靈魂」(道成肉身)。(有討論完美比例的肖像與身體,自然也有討論醜陋比例的肖像與身體,所以在達文西的作品中,會出現近似於現當代諷刺畫的肖像。但達文西並非在繪製諷刺繪畫,而是以研究的精神,探尋什麼是醜陋。)

身體美的讚揚與裸體的大量入侵,來自於「家庭論」。這本書主要在討論靈魂、時間,身體如何鍛鍊,如何成就健康的美好身體,還討論膚色問題。在追尋美好身體的價值中,曾經出現近乎現當代cosplay的角色扮演,將肖像畫在完美比例的身體上。但是,裸體的接受還是有其界線,裸女的繪畫曾被有限度地接受,如Giogiogne 1501-11「沈睡的維納斯」,因為眼睛閉起、露出無毛的腋下、遮住生殖器的畫作,被用在迎娶與新房等婚禮儀式中(滿足窺視的慾望)。而Tiziano 1538卻以同樣構圖,裸女是睜開眼睛(眼睛直視讀者),遮住腋下的自態,被視為淫穢之作(知道被觀看,並且正面迎接)。

Tiziano挑戰藝術價值的面向,還有在醫用解剖學(Vesalius 1514-1564, 1543論人體構造)、藝用解剖學中出現。曾經配合有醫學解剖的需求,繪製人體骨架、肌肉、皮膚(功能解剖學)(當時的解剖對象為吊死的罪犯、一年約1-2具、冬天),身體以展示的姿態呈現。17世紀的荷蘭醫師群,會以解剖課做為背景,繪製群體肖像。因為對於身體的剖析逐步接近於形態學,讓解剖變得戲劇化,身體被視為有骨肉的機器,逐漸出現模擬活人姿態的骷髏,以「虛空化的傳統」,以「虛空的虛空(骷髏凝視骷髏)」回應「死亡的提醒」。(1665解剖劇場、Hogartn 1751殘忍的回報(代價))















高雄市立美術館
裸-泰德-身體x《身體與文化》 解碼西方藝術史中的人體學-陳貺怡主講「西方藝術史中的人體意識與其再現」


林鴻瑞:「在地方」:噶哈巫語言文化的尋寶之旅(8/15)

星期三人文講堂(8/15)
林鴻瑞:「在地方」:噶哈巫語言文化的尋寶之旅(鄭中信心得)

這篇文章真的是存粹的心得感想。這場講座讓很多朋友齊聚一堂,不僅是在地方的常客盛情來訪,兼具學弟、講者身份的林鴻瑞(以及他的家人)的到來,還有喜歡畫畫的朋友翁勤雯( 全麥面),以繪製噶哈巫繪本的作者身份蒞臨,還有在埔里經營人文空間的 吳秀雀(和她的先生),碰巧因為環島而路過屏東。另外,連致力於南島語語言研究的學者齊莉莎,在田野調查之餘,也蒞臨在地方人文空間,間接促使屏東地區研究語言學的朋友接連出現,也有在屏東市經營背包客棧的朋友( 123自住行),在介紹之後來到。這些朋友的造訪,不斷擴充店主人的知識廣度與人際網絡,讓在地方的經營充滿著契機。

其中最值得提起的事,是小朋友的參與。兩個小女孩偶而在桌椅間穿梭遊戲、偶而拿手機打電玩、偶而拉著舅舅(鴻瑞)玩遊戲,讓講座活動在活潑的氛圍中進行。說實話,我很喜歡這種互動,生命經驗與知識的學習,總在潛移默化之中逐步形成。而且,小孩的天真,總能讓文化復振之類的嚴肅議題變得輕鬆,不必膠著於使命與責任,而漸次凝練、內化成為生活。另外,還有講者媽媽熱情協助招呼與會者,還額外幫我打理晚餐,頓時覺得有失地主之誼而感到慚愧,反而提醒我得要好好思考,如何應對熱鬧的場合,讓大家都能盡興。(至於……講座內容是什麼?鴻瑞已經授權開放PPT下載,以cc創用的精神,交予讀者無償使用。就不整理和提供個人筆記了。)

關於「復振」的討論,其實也有類似的體會,如果族群、社區自身沒有自覺與行動力,再多的人才與資源挹注,也都無用。當人才離開、資源終止,所有的努力也都會化為烏有,成為浪費與耗損。相對的,擁有自覺與行動力的群體,所有類型的資源都會轉化成為能量,甚至回饋成為給予,成為雙向的成長。噶哈巫之所以會讓人關注、讓人感動,即是在於部落老、中、青各個世代,都努力用各自能力所及的方式,參與正名運動。老一輩嘗試回憶語言使用,學習紀錄的方式,以族語口述部落文化;中生代致力復振運動,嘗試與原民會、政府機構多方交涉;年輕一輩的利用網路資源,蒐集四散各地的文物資訊,臨摹文物工法,再現部落工藝。鴻瑞之所以義無反顧的投入噶哈巫文化復振,準備以學術的角度聲援,應該不僅止於個人的使命,也看見了族人的決心吧!期待族人們這二十多年的努力,可以早些開花結果。如果有機會到訪噶哈巫,我也將如同以往,提供影像專業,參與活動紀錄。期望復振之路順遂。

埔里四庄番-噶哈巫族

































星期三人文講堂(8/15)
林鴻瑞:「在地方」:噶哈巫語言文化的尋寶之旅

講者林鴻瑞在大學時期,曾經參與中央研究院民族所「2011第八屆人類學營」活動,認識了噶哈巫部落(埔里四庄番-噶哈巫族),同年暑假,便開始關注南投埔里平埔族噶哈巫的語言傳承問題。爾後撰寫計畫,獲得臺灣證券交易所〈下一個『不』消失的語言:噶哈巫語〉圓夢補助,陸續舉辦「2012噶哈巫語種子教師培訓營」,編寫劇本《噶哈巫少年》,廣邀同好組成「噶哈巫圓夢劇團」,完成戲劇展演,展現文化推動的能量。

大學畢業之後,考取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繼續以噶哈巫語為題,研究語法結構,攻讀碩士學位。求學期間,與主編陳嬿庄,以及潘正浩、涂文欽、朱恩成組織編輯團隊,以噶哈巫耆老潘永歷先生的手稿做為底稿,逐步進行田野調查,確認詞彙發音,在2015年出版《噶哈巫分類辭典》,收錄三千多的語詞,讓噶哈巫語言推廣,有更加明確的依據。現在,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就讀博士班,依然朝向噶哈巫語言復振的道路邁進。

認識林鴻瑞時(我都叫他阿端),我才考取博士班不久,以客家語詞彙語意的研究計畫書,通過徵選入學。與此同時,阿端也正好獲得圓夢計畫補助,對於同樣致力於語言學的同好學弟,自然也就情義相挺,經過阿端的引介,也開拓許多埔里平埔族文化的視野。回憶當年,不僅參與許多計畫內容,另外,還做了噶哈巫傳說故事的採集,拍攝過年禮俗、飲食文化、狩獵的紀錄,累計不少影音資訊。

在今年(2018)年初的聯繫中,還與我正在進行的「 映畫埔里」戲院訪調計畫有意外連結。透過阿端的田調資料,得知某位噶哈巫耆老,是埔里高樂戲院經營者的夫人,因而得以協助,建構當年高樂戲院的經營狀況。因為地方科技發展、地方經濟發展的連結,讓人思考平埔族部落的文化考察,或是梳理臺灣的歷史文化,可以用更加廣闊視野討論。

這次活動的促成,純粹是阿端情義相挺。遠從埔里鎮來到屏東市,不辭辛苦,帶著豐盛的經驗而來,想必會有很多的故事與大家分享。千萬不要錯過喔!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096033287384008/


鄭中信:究竟誰在說話?跟誰說話?(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on Children(之三)茉莉的最後一天)

鄭中信:究竟誰在說話?跟誰說話?(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on Children(之三)茉莉的最後一天)

(刊登於風傳媒》(2018-09-03) [《茉莉的最後一天》拍出虎媽的悔淚!導演精心設計這些畫面,道出親情間最虐心的自白]。鄭中信/撰文 )
(刊登於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十五期「家庭劇場」(2019/07/13, No.15)

陳慧翎(Chen Weiling)所導的「茉莉的最後一天」,以監視畫面做為開場,在日常生活起居、外在行為中無可逃避的監控下,鋪陳記憶的讀取,締造鋪天蓋地的驚駭窺視。這種難以遁逃的情境,讓觀看電視劇的讀者,也成為監控的眼睛,一起進入窺視的世界。只是,讀者的位置,果真是安全的他者,抑或是,如同劇中的母親( 尹馨),在觀看的歷程中,逐步將目光朝向自己,挖掘自身的內心!?

劇中大量利用臉部特寫,這種諸如SK2廣告演員向讀者說「你可以再靠近一點」的畫面,現代的閱聽者大致耳熟能詳。但是,劇中人凝視鏡頭,並且向鏡頭說話的畫面,卻出現得非常晚,出現在法國電影新浪潮,英格瑪.伯格曼(1953)《不良少女莫妮卡》(Summer with Monika)、尚盧·高達(1960)《斷了氣》(法語:À bout de soufflé)的電影,才首次出現。其中,高達《斷了氣》倍受批判,飾演偷車賊,遭受警方通緝的主角,一邊開著贓車,一邊以放蕩不羈的態度向鏡頭說話,曾引起軒然大坡。這顆鏡頭飽受當時影評批判,認為鏡頭的不當使用,是對讀者的不尊重。就讀者是絕對主體的角度來看,導演進入作品,透過演員的臉龐,向讀者對話,構成的不協調感,確實讓不習慣區隔文本與閱讀差異的讀者,感到不自在,促成對鏡頭,乃至於對劇情的排斥。尤其,當展示臉龐的角色,或是劇情內容,容易造成對號入座的狀況時,相對的不舒適感,更會被強化。

陳慧翎在「茉莉的最後一天」中,分別利用面向子女的優雅臉龐,不斷輸出成績與成就的重要、體恤母親的犧牲、在意他人眼光的價值,在近乎背光的光明場景,在薄紗飄蕩服飾中,揭示對於子女的要求;利用面向警員的變形臉龐,陳述探詢的足跡,闡釋悔恨,在黑暗佈景的偵訊室中,在聚光燈的照射下懺悔。試問,面向鏡頭的臉龐,究竟在對誰說話?(對子女茉莉?對偵訊室的警員?對自己?還是對讀者?)或者說,是誰在說話?(是演員尹馨?是導演陳慧翎?是另種社會價值?)讀者如何認知這系列的鏡頭?這樣的鏡頭,是不是讓眾多讀者們不舒適的原因?

另外,臉部特寫的扭曲變形,本身是種暴力的展現。在拍攝的技術層面上,唯有將鏡頭逼近被攝者(演員),以巨大的玻璃鏡像貼近對象,才能造成扭曲變形的效果。劇場工業的技術暴力,正好與劇情中的價值暴力吻合,是否也是促成讀者不自在的原因?導演陳慧翎並非站在劇場之外,拍戲、看戲,有許多深刻的思考,想要與讀者進行對話。

@本文已經刊登於「風傳媒」
《茉莉的最後一天》拍出虎媽的悔淚!導演精心設計這些畫面,道出親情間最虐心的自白
(鄭中信  2018-09-03)

鄭中信:文本互涉的劇場(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on Children(之五)必須過動)

鄭中信:文本互涉的劇場(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on Children(之五)必須過動)
(刊登於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十五期「家庭劇場」(2019/07/13, No.15)

這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單元劇,將會是導演陳慧翎( Chen Weiling)的重要作品。
在「必須過動」的單元中,模擬了赫胥黎(1932)《美麗新世界》的背景,以義務教育下的會考成績,區隔生命未來的階級。雌性的子宮是培育胚胎的溫床,並且負起教育職責。劇中以「教育促進階級流動」口號開場,強調工具的職責,以「母職萬歲」的榮耀,建構故事中工具人(媽媽)的制度認同。雄性則是勞動生產者,透過會考的數值,決定生命的去向。在工業科技的架構下,數據是價值的判定標準,並不承認無法量化的個人天賦。

數據與天賦的衝突,是導演陳慧翎貫串五個單元劇的核心軸線,因此提供文本互涉的條件。當劇中人物的成績,遲遲沒有明顯的進展時,家教的角色便會進入到家庭中,例如「貓的孩子」以家法訓斥、「茉莉的最後一天」與「必須過動」的增加上課時間,呈現家長期待、家教姿態、學生反應的風貌。其中,陳慧翎在處理孩子的順從時,都以死亡的意象,象徵絕對的服從。例如羅志葳(貓的孩子)與茉莉(茉莉的最後一天)的跳樓自殺,小偉(媽媽的遙控器)與若傑(必須過動)的車禍身亡,或者是若娃(必須過動)的假裝跳樓,反應順從中的掙扎處境。

對於天賦的詮釋,陳慧翎有點調皮的在「必須過動」中,邀請《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2010, 2017)的導演鄭有傑,擔任撞死「神奇若傑」的貨車司機,安排「會考只有38分,反應沒那麼快好嗎」的台詞,調侃鄭有傑。同樣以少年、青年為主題,思考教育體制對於學生的影響,以及社會體制對於青年價值衝擊的《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有其深刻的闡釋。不禁讓人懷疑,面對著棘手的議題,陳慧翎對鄭有傑開的玩笑,是否也是對於自身的嘲弄。
而且,玩笑不止於此,在若娃進入宛若森林學校的場景中,看見各類學校不承認的天賦展現時,導演安排了「媽媽的遙控器」兩小無猜的繪畫場景,歡樂的在畫布前塗鴉,宛若實現了不能實現的願望。在「孔雀」中與魔神交換天賦的兩位女同學,竟然一邊餵食圈養的公雞,一邊模仿公雞振翅的樣子,無視劇場原來的設計,將神魔的化身,視為玩樂的對象。還讓兩位女同學在森林中拔草,吃食薄荷葉,將原本吃食昆蟲、青蛙的驚悚,轉換為愉悅的探險。讓人思索著,陳慧翎究竟如何看待劇情內容(自己的作品)?

對於肖像的處理,陳慧翎善用凝視鏡頭的畫面,既是邀請,也是質問,逼迫讀者回應劇情,回應導演的提問。陳慧翎以堅定的神情,處理 葉全真 Elsie Yeh的臉部特寫,宣示天賦母職的不可撼動(必須過動);以懺悔處理 尹馨的臉部特寫,表述痛失子女的悔恨(茉莉的最後一天)。值得提出的是,葉全真秉持全心全意的愛,迎接第三個生命到來,畫面最終所站立的陽台,正是茉莉跳樓的所在。在逆光的透明窗簾下,仿若隱喻即將到來的新生,也將如已經死去的若傑、若娃一般若既若離,在「謝謝」中迎向死亡。關於新生與死亡的對話,尹馨則是再次輸入關鍵字「茉莉的最後一天」,回顧茉莉的死亡瞬間做為結束,而導演在劇中人回顧死亡的過程中,放入嬰兒出生,剪斷臍帶的畫面。斷電下的黑暗與備用光源的啟動,猶如在死亡中,觀看生命的期待,最後在鬼魂與幻覺交錯的「謝謝」、「對不起」話語中擁抱,和解無法挽回的結束。

第五單元「必須過動」中,錯落夾雜的重複著前面四個單元的內容、演員、場景,讓最後的單元故事,集合作品的大成。足見導演陳慧翎的編導功力,進入到更高的層次。(關於預告片故意製造話題,強調對立的內容,層次相對平淡膚淺,與劇情內容所欲傳遞的價值相差甚遠,令人懷疑,果真是導演剪輯?!)

鄭中信:左翼時態:談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及其《在永久屋裡想家》的廢棄(8/8)

星期三人文講堂(8/8, 莫拉克風災9週年)
鄭中信:左翼時態:談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及其《在永久屋裡想家》的廢棄

莫拉克獨立新聞網(88news)在 2009 年 8 月 8 日莫拉克風災發生之後,以長期蹲點的方式,紀錄災難日常中的非常,對抗時下新聞媒體追求賣點的習慣,藉以延長閱聽大眾的耐心,加長關注災難狀況的時效。並站在災民的立場,報導重建與安置的過程,批判國家及民團的權力介入,使得災民在家園毀壞、天人永隔的創傷之後,又再受到文化斷裂、族群分化的二次傷害,於 2012 年彙整採訪團隊對於莫拉克風災的觀察,重新整理採訪資料與新聞檔案,出版《在永久屋裡想家:莫拉克災後三年,「永久屋」與人的故事》,頗有抵抗國家權力,照見人間不平的態勢。

新聞書寫講求的是進入現場、真實紀錄,記者以第一線的採訪身體,強調眼見為憑、親身經歷的方式,收集新聞材料,敘說事件的脈絡。為了呈現更多元的情境,架構事件的整體樣貌,或者為了彌補記者自身的現場缺席,或者輔以專家學者、政策官員的評述,人物訪談是不可缺少的行動。透過人物在場的描述,藉以復現已經成為歷史的現場。乍看之下,盡可能身歷其境的新聞媒體,講求客觀事實的描述,呈現了現場的樣貌。但是,事件的報導與否?用何種角度報導?採訪何種對象?採納何種內容?這一連串的思考,便早已涉及判斷。不論記者(或受訪者)如何強調其對於事件描述的客觀性,一旦「觀看」的意識啟動,便無可避免意識型態的運作。與其說報導呈現了事件的現場,倒不如說報導呈現了記者「觀看」的事件現場,呈現了特定意識型態下的現場。因此,標榜長期蹲點、紀錄日常的莫拉克獨立新聞網,以關注失去資產、流離失所的族群出發,批判他者權力過度介入態度,為災民抱屈或是爭取災民權益,其所展的災難現場與重建現場,是為邊緣發聲的現場,讓這部集結三年觀察的《在永久屋裡想家》,充滿左翼的聲音。

而氣候變遷已然成為事實,巨大天然災害無法避免,未來隨時都可能創造出新的邊緣族群,國家究竟可以分配多少資源,協助災後重建?又會以何種態度看待災民?這將考驗著台灣的國族概念與社會價值。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在永久屋裡想家》這本新聞集刊,詳細描述新聞團隊的「觀看」,展現出其對於他者權力的批判,正可以透過這部著作的觀察,討論台灣的左翼思維,以何種態度看待自然災害的發生?以及以何種態度處理災後重建?甚至,看見左翼思維,如何透過新聞書寫,以非虛構的文學撰述下,架構出台灣當代的災難風景,批判他者權力所創造的廢墟記憶。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53589418267729/


旗山尊懷文教基金會: 搖旗吶喊Cishan Rock

旗山見學(8/4-5, 店休)
旗山尊懷文教基金會: 搖旗吶喊Cishan Rock

旗山尊懷文教基金會早在去年(2017)十二月,就開始策劃水圳踏查,一月著手繪製旗山水圳地圖;三月陸續啟動田野調查計畫,六月發起淨水圳行動(6/2),並規劃水圳鐵馬行程(6/16)、香蕉水沖浪(6/30, 7/21);七月策劃「水圳田野工作坊」(7/3-6)、大洲國中營隊(7/19-20)蓄積活動能量;然後在八月舉辦「搖旗吶喊Cishan Rock」(8/4-5),為前半年的水圳踏查計畫,帶入最高潮。

整體而言「搖旗吶喊」是以旗山水圳做為核心,所策劃音樂活動,總共規劃了五個活動軸線。第一個活動軸線,是在太平橋的水圳慶典,開啟活動的序幕,規劃了水圳展,讓參觀民眾了解計畫執行的歷程;開闢繪本專區、水體驗專區,提供親子遊樂與閱讀空間。(感謝 呂鎰榮 (James Loo)導覽解說,巧遇 梁偉樂 (Willy Liang))

第二個活動軸線,是規劃兒童組、青少年組、社會組的「搖滾寫生」活動,鼓勵在地的親子創作,也讓觀光民眾放慢腳步,感受旗山的地景風情。在武德殿大門與後方的涼快地方,看見錯落的選手創作,整體畫面令人驚艷。寫生場所並沒有限定在主區域,與第三個活動軸線「水圳文化公車」搭配,可以移動到旗山的水圳景點繪畫。公車路線分成「圓潭線」探訪北邊水圳、「武鹿線」探訪南邊水圳,提供免費搭乘,同時安排隨車導覽人員,民眾可以在定點下車,可以等候同一路線公車回程。(感謝 Wang Jiang玩具槍、毛毛的導覽解說,以及同車朋友們的分享)

第四個軸線是市集活動,邀請在地社團、藝術手作、特色小吃,以及教育、環境相關的組織聯盟共襄盛舉。(巧遇 社團法人高雄市小鄉社造志業聯盟的朋友,認識 台南社區大學關心土地正義的朋友,認識 定夏手工冰淇淋一起躲雨的朋友)第五個軸線是主舞台表演,吸引年輕族群的參加。因為主辦單位成員也玩樂團,他們所組成的 台青蕉樂團Youth banana,將在今年發行專輯,熟悉臺灣各地樂團的緣故,邀請的樂團或歌手都很專業,活動氣氛非常熱絡。(巧遇攝影支援 Ye Zi )四處都能遇見熟人,閒話家常的感覺,很溫暖(雖然天氣熱到會讓人融化QQ)。

另外,還有表定清單沒有的活動值得一提,即是旗山老街快閃演唱與導覽。活動主舞台的主持人老王帶著友人「 黃子軒與山平快 ZiXuan & Slow Train」樂團,進行街區不插電定點演唱,帶領遊客導覽街區歷史,在移動過程中,沿路放送搖旗吶喊的活動訊息。在遊歷街區的過程中,發現 枝仔冰城、 小露吃……等等地點(咦!原來我們一直在吃冰),都可以看見活動傳單,足見地方店家的支持,以及主辦單位的在地經營,著實讓人印象深刻。



鄭中信:穿梭在時空中的紅色斗篷:談黃信堯(2013)「阿里88」紀錄片(8/3)

音像星期五
鄭中信:穿梭在時空中的紅色斗篷:談黃信堯(2013)「阿里88」紀錄片

當2009年莫拉克風災之後,眾多紀錄片導演走入災區,紀錄災後風景,黃信堯卻延續拍攝雲林口湖《帶水雲》(2008)的概念,由社會的整體面向,提出自身對於災難的觀察,走向第一個會因為海平面上升而消失的島嶼國家吐瓦魯(Tuvalu),拍攝了紀錄片《沈沒之島》(2010);歸國之後,以國族歷史的脈絡,走向臺灣的重要地標之一,利用充滿傳說故事的阿里山,拍攝《阿里88之七大不思議》(2013)。黃信堯這兩部關於莫拉克風災的影片,一方面延續《帶水雲》的詩意風格,架構出黃信堯的影像美學,另一方面強調導演觀看意識,以戲謔、滑稽的旁白,反諷的口吻,批判社會的各種荒謬面貌。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我是高雄第一社區大學的講師,第一社大為了推廣文學閱讀,與高雄文學館連結,借用文學館二樓閱讀空間,開設我的「給自己的閱讀筆記」,以及邱瓊慧老師「閱讀經典文學」兩門課程。在空間地利之便,有機會結識館內同仁。因為「閱讀筆記」的課程策略,以九週次的時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