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思潮-2018屏東大博物館雙年論壇


南風思潮-2018屏東大博物館雙年論壇 (8/25星期六)(鄭中信筆記)
--------------------------
蔡佩桂(高市大跨藝所助理教授)南方風土:另類空間的藝術實踐
博物館的轉型已經從1.0講求品味與被動觀看,到2.0積極主動的創造互動與共識,隨著Web3.0社群網絡、自媒體的到來(Time雜誌2006年年度風雲人物是「You」),進入到3.0追求普世價值,認為讀者也具主體性的個體,博物館的意義來自於參與者(社群)的行動,達到共造、共創的效能,形成生態系統。

為了說明博物館3.0的概念,會中以高雄氣爆之後的藝術行動做為例子。在「關心的動能不能遞減」的概念下,舉辦莫約30人至40人的工作坊,以高雄市地下管線地圖、市街圖、氣爆地圖的疊圖為基底,標記參與者的住所,將個人的災難經驗,以藝術形式表現,完成集體創作。但是,這樣的行動,固然透過行動參與,建構概念與認同,但仍屬於單一的行動事件,無法有效串聯社群人口,維持關心災害的持續力。因此,著手架構「譜普市」虛擬城市,搭配高雄市街圖、攝影街景、手繪漫畫,規劃16個參與區域,完成親民的操作介面。在強調互動性機能下,搭配不同議題、不同文化資本、不同需求的參與者,設置參與空間,未來不僅提供市民登陸使用,也將與學校合作,導引進入教學系統。考量高屏地區為空汙總量管制實驗區,對於空汙的地圖架構,將擴及高屏縣市。如此便以逐步完成持續力。譜普市已經用兩年的實踐建置,尚有其他規劃正在發展,將會逐步與虛擬城市連結。
--------------------------
吳明榮(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南風思潮:屏東大博物館計畫
以「打開」的角度思考空間裡的藝術實踐,規劃屏東博物館的未來想像,博物館會朝向研究與典藏(國家記憶資料庫的數位保存、有形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展示、教育、服務等方向經營。預備將博物館品牌化,以做為兼具國際性、地方性的產業的平台,提供屏東生產鏈的銷售管道,結合設計(包裝)的技術與知識,透過觀光概念的引入,解決供需問題。也藉此商業模式,維持博物館的營運。預計於2019年,舉辦台灣燈會之後,將藉由經濟部的資金挹注,在屏東菸葉廠舉辦台灣設計展,增添品牌建立的效果。
--------------------------
張敬業( 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以「節慶是振興地方,還是製造更多問題」做為開場的提問,介紹1978年慶端陽遊行活動,當時自發性的地方意識,凝聚了地方認同。彰化在2012年於鹿港舉辦台灣燈會,帶來地價飆升。輾轉介紹鹿港囝仔「 今秋藝術節 Lukang Arts Festival」陸續在2015年「在地參與才有在地藝術」、2016年「生活共同體」、2017年「連結」的行動。活動中推動共食,不僅減少垃圾,也讓不同職責的參與者聚集、認識、對話;連結友善環境的店家,支持不使用免洗餐具、堅持內用(不提供外帶)的業者;支持廢物利用的手作者,促成「剩布計畫」的產生,讓青年留鄉。另外,因為今秋藝術節以表演藝術為主,延續過往廟埕即是劇場舞台的脈絡,於龍山寺安排表演活動,以「鹿港人的劇場」做為概念,將活動場域延伸至街角、中央廣電台鹿港分台等場域。爾後陸續策劃「家博物館」回應地方文化記憶,「橫街影展」播放老電影。另外,提出「文化直得用消費支持」的概念,部分藝術展演活動,需要購票參與。 保鹿運動
--------------------------
黃鼎堯( 優雅農夫藝術工廠)
認為社造常用的社區地圖,必須將社區畫在中心,強調主體性,由居民提出生活的想像,逐步繪製世界的藍圖。因此彙整過去在土溝的行動,以「土溝農村邁向夢想的六個階段」為題,介紹「2002-2005土溝水牛精神」、「2006-2007優雅農夫」、「2008-2009藝術家變居民、居民變藝術家」、「2009-2010青春解放農村」、「2011-2012耕耘藝術」、「2012-2022土溝農村美術館」等階段性的行動。認為農村價值的再建構,農村對於自身的態度,必須透過具體的行動參與(例如藝術行動),打破固著的框架。面對農村之外的觀看,則是改變外面的人看待農村的態度(間接改變農村對於自身的觀看)。固然藝術是種策略與手段,藝術展覽也必須連結地方議題,藝術創作也需要社區的陪伴,在地生活與藝術創作之間,具有雙向互動的關係。此外,地方與地方、社群與社群要有「面域」的連結,形成博物館群,才能將價值與市場極大化。
--------------------------
邱俐綾「我們都在找些什麼?回頭一看,原來找的是自己」
戴曉君「使去了就失去了,可以再創造」、「用音樂找到一條回家的路」
峨塞・達給伐歷「流浪的夢,看外面的人如何生活」
劉大衛「創意產業不等於文化傳承」

南風思潮-2018屏東大博物館雙年論壇
第四場次15:30-16:00
南風潮騷:吟詠族群的記憶歌謠(現場說唱)
Aling邱俐綾(客家籍創作歌手)
戴曉君 Tai Siao-Chun(排灣族創作歌手)



















南風思潮-2018屏東大博物館雙年論壇
第二場次10:30-12:30
南山烏托:從山野長出的夢
劉大衛/ Hbun/河文 原住民生活工場
峨塞・達給伐歷/ 峨塞傳藝工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我是高雄第一社區大學的講師,第一社大為了推廣文學閱讀,與高雄文學館連結,借用文學館二樓閱讀空間,開設我的「給自己的閱讀筆記」,以及邱瓊慧老師「閱讀經典文學」兩門課程。在空間地利之便,有機會結識館內同仁。因為「閱讀筆記」的課程策略,以九週次的時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