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學:跨鄉鎮食物銀行的網絡建構

星期三人文講堂(1/16)
陳文學:跨鄉鎮食物銀行的網絡建構(鄭中信筆記)

食物銀行的概念較早起源於1967年美國John Van Hengel成立「聖瑪莉食物銀行(St. Mary’s Food Bank)」,爾後各國陸續發展,於2006年美國、加拿大、墨西哥與阿根廷等國,發起全球食物銀行聯盟(The Global Foodbanking Network),日本也在2010年成立亞洲食物銀行聯盟(Second Harvest Asia),法國則在2016年通過〈反浪費食物法〉,使得食物銀行的運作,越來越有法源依據。

而台灣食物銀行的發展,以「資源不浪費,台灣無飢餓」為宗旨。較具規模的民間組織有安德烈慈善協會,公立機構則是2010年台中愛心食物銀行開辦。自2013年立法委員林佳龍就提出《食物銀行法》草案,2016年台中成立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成為台灣食物銀行的參照模型。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對於食物銀行的參與,起始於2017年7月南投縣政府「南投縣食(實)物銀行援助計畫—食物援助專業服務」的委託,這個委託讓1999年九二一地震之後,安置獨居老人的老人福利實驗園區(菩提長青村)獲得延續的契機。因而將食物銀行烏溪站的據點,設置於菩提長青村,並且讓「老有所用,夠用就好,開互助之源,節浪費之流」的經營概念得以擴張、轉換,成為援助「邊緣戶」的營運理念。

邊緣戶的概念來自量化概念的邊界(盲點),是接近低收入戶而未達到低收入戶的標準,無法領取救濟,而經濟收入無力負擔生活支出的貧困族群。為了找尋邊緣戶,講者陳文學試圖彙整烏溪線服務範圍內的家庭經歷量表,找出可能的邊緣戶分布區域,再透過地方鄉鎮鄰里的網絡,確認需要援助的對象。除了社工人員進行家訪、遞送物資之外,又與民間企業中投有線電視連結,都過公務車遞送物資,完成運送的網絡(縣府至烏溪線站、烏溪線站至國姓與中寮)。為了讓服務夠有效率、精準,避免重複發放的問題,逐步規劃不同單位的網路物資平台,得以交叉比對資料,也陸續拜訪國姓鄉公所(重新理解需求)、草屯鎮公所(評估最高服務案量)、中寮龍眼林福利協會(架構協力網絡)。

期望透過烏溪線的運作經驗,突破計畫性的階段性限制,爭取制度性的支持,讓食(實)物銀行可以成為社會福利制度的一部分,援助邊緣戶的需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我是高雄第一社區大學的講師,第一社大為了推廣文學閱讀,與高雄文學館連結,借用文學館二樓閱讀空間,開設我的「給自己的閱讀筆記」,以及邱瓊慧老師「閱讀經典文學」兩門課程。在空間地利之便,有機會結識館內同仁。因為「閱讀筆記」的課程策略,以九週次的時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