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樂:意外開啟的潛水人生(9/12)

在地方人文空間
星期三人文講堂(9/12)
梁偉樂:意外開啟的潛水人生(鄭中信筆記)

有趣的講題「意外開啟的潛水人生」,卻用「陰影」做為開場,還真是用了最好的方式,提醒大家潛水活動固然美麗,需是要注意安全。講者梁偉樂提到,在取得初階潛水証照之後,便遲遲沒有潛水的機會。再次下水,是為了執行恆春「龍坑」水下的生物觀測計畫。(初階!龍坑!挖哩勒!)偉樂說,龍坑這個地方的海域,是洋流經過所在,水流本來就很強大,再加上與陸地碰觸,在不同方向的水流推擠之下,會產生複雜的渦流。當時的水下環境平坦,沒有任何可以抓取、固定、躲避的凹洞,人幾乎要隨著洋流帶出海外。費了千辛萬苦,才終於登岸,彷彿經歷與死神對抗、九死一生的感受,讓他一度很不喜歡潛水。直到現在,遇到海況差、浪潮大的環境,心情依然會很「不美麗」,但是,卻又在下潛之後,平復心情。

偉樂分享了許多關於珊瑚、海葵、海兔、海星、海膽,以及相關共生生物的生態照片與影片,言談中充滿對於海洋的熱情,一點都不憂鬱。其中較讓人印像深刻的是,珊瑚的型態、種類多樣,為了拓展生存領域,彼此之間也會有競爭關係。偉樂舉了萬里桐的觀察案例,萬里桐因為莫拉克(2009)風災的關係,有大量的珊瑚被折斷、掉落,造成不同種類的珊瑚碎片交互重疊、接觸的現象。不同種類的珊瑚,為了爭奪生存領域,會相互打架,力量較為強大的一方,會逐漸將弱小的一方覆蓋過去。另外,為了解決自然環境下的沙塵覆蓋,某些珊瑚也會分泌黏液,將沙塵集中,以便潮流將其帶離。海況不佳,懸浮微粒過多,也可能造成珊瑚蟲的細菌感染,例如出現粉紅色斑點;或者因為海綿的附著,而出現黑病。珊瑚出現斑駁、缺口,有時也無需過度擔心。因為珊瑚蟲也會是其他生物的食物,例如鸚哥魚會啃食珊瑚,排出的糞便,成為海灘的沙粒;以珊瑚為食的軟體動物,會在珊瑚表面吃食,留下爬行的路徑。看見白得發光的珊瑚,其實是珊瑚蟲本身因為紫外線刺激,為了對抗紫外線而出現的螢光現象,共生藻才剛離開不久,正要開始白化。共生藻已經離開一段時間的珊瑚,很容易被大型藻類附著,因而開始死亡,變成藻類的顏色。生物的兢爭與生存,無時無刻都在發生。

偉樂藉此分享了水下的珊瑚統計方式。他們會在水下固定樁釘,藉以安裝經過處理的磁磚(鈣化藻),讓珊瑚蟲可以著床生長。然後,再定期回收磁磚,經過漂白水處理,將雜質沖洗過後,計算珊瑚品種、數量,藉以演算現場環境的生物補充量,預估復育狀況。另外,還帶來「珊瑚健康監測(Coral Watch)」的「珊瑚健康色卡」,講述推動「環境公民」計畫。透過簡單的種類、數量、顏色判定,為全球的珊瑚大數據資料庫,提供各地的監測資料,藉以了解全球海洋環境的變化。

海裡面有種叫做「鬼網」的人類文明遺跡,被不同原因而棄置的漁網,會勾掛在各類的固定物上,如同觸手一般,隨波逐流的擺動。當生物被纏繞、無法掙脫,會因為死亡後的沉降,將漁網帶入海底,卻也會因為屍體的腐爛、分解,漁網又會悄悄的升起,繼續隨波逐流的擺動。珊瑚蟲觸手的擺動,捕捉水中微生物,是為了生存。鬼網擺盪下的捕捉,是沒有意識、無關生存的無差別捕捉,從事潛水活動的人,也時時刻刻受到威脅,文明反噬著文明,有種諫山創「進擊的巨人」的感覺。


連帶討論海洋廢棄物(簡稱「海廢」)的再利用,是否環保的問題。看似廢棄物的再利用,可以減少垃圾的製造。但是,當海廢收集之後,需要經過分類、清洗、碎解,進入再製造的流程,完成可販售的商品;商品再經過包裝、行銷、運輸,進入到消費者手上(還沒討論再置物品的使用形式、消費者的使用習慣)。這一系列的過程,是否真的不會製造更多污染?追尋海廢再製品,會不會僅是某種流行趨勢下的「環保時尚」?並未真正實踐環保的核心價值,真正做到環境保育?提問發人省思。


















星期三人文講堂(9/12)

每年九月的第三個星期六是「國際淨灘日」,原訂規劃了系列海洋講座,但是每年九月至十月,大致是各社團組織忙著結案的期間,難以抽出時間,最後僅能以單場的形式進行。

講者梁偉樂多才多藝,曾經於在地方人文空間分享過「旅行攝影」(5/12),講述澳洲打工的生活情狀,與旅行的風景;「海龜面面觀」(5/30),談論海龜的演化,淺談台灣的生態與保育狀況。內容精彩,會後的互動都很熱絡。從事生態保育工作的偉樂,在東華大學就讀研究所時期,以珊瑚做為論文題目。為了觀察水下珊瑚得狀態,必須學會潛水,也因此與潛水有了不解之緣。至今的工作,還是偶爾需要潛水調查。雖然國際淨灘日的名稱,聚焦在沙灘,但整體活動意義,在強調海洋環境的維護。一般人可能會在沙灘戲水,在水面浮潛,難得會有水下活動的經驗。因此,邀請偉樂再次蒞臨,分享水下世界的風景。

店主人(我)也曾經因為拍攝水下生態的需求,取得初階潛水證照,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水下的「身體感」。水下不是寂靜無聲的世界,至少,自己的吸氣聲、吐氣聲,會不斷地製造聲音,也不斷的提醒自己,身體正在透過潛水器材,進行氣體交換。不僅聽到自己所製造的氣泡聲,也會聽到其他人的氣泡聲,呼吸的聲音,時時刻刻提醒著人類,沒有了器材,無法在水下生存。呼吸的生理需求,再再提醒心智的存有,透過身體而感知、而存在。因此,身處於水下的自己,會特別感受到自然力量的巨大,哪怕只是潮流、溫度的變化,都會有所警覺。

水下的身體,透過呼吸控制浮力,進行立體空間的移動,需要時間調節;水的阻力,會讓四肢變得極不靈活。面對著移動迅速而流暢的水下生命體,一開始會令人驚嘆,但是,當遇到的生物移動速度極快,型態具有攻擊性(例如有著尖銳牙齒的梭魚。水中的野狗,真的會咬人),或者體型稍稍巨大(例如超過貓咪大小的魚),當他們不改變移動方向,朝著自己而來,難免會感到些許畏懼。只能盡可能讓開,靜靜的讓他們路過。這種經驗,會不斷提醒自己謙卑,彷彿成為自省、內觀的儀式。


相較之下,偉樂累計的潛水氣瓶數量,比我多出很多很多,觀察的對象更加多元,潛水場域更加豐富,究竟會帶來什麼樣的故事?真的很讓人期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我是高雄第一社區大學的講師,第一社大為了推廣文學閱讀,與高雄文學館連結,借用文學館二樓閱讀空間,開設我的「給自己的閱讀筆記」,以及邱瓊慧老師「閱讀經典文學」兩門課程。在空間地利之便,有機會結識館內同仁。因為「閱讀筆記」的課程策略,以九週次的時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