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閱讀分享會(10/1)
徐士桓:李立劭(2015)「南國小兵」映後座談(鄭中信心得筆記)
李立劭(2015)「南國小兵」紀錄片,主要在講述滇緬游擊隊官兵,在1961年撤退來台之後,安置於荖濃溪畔的生活故事。受訪人物聚焦在馬有福先生、趙全英女士兩位。馬有福加入游擊隊時,年僅10歲,是位不折不扣的童兵。趙全英則是在15歲時,加入游擊隊,擔任女政工,負責勞軍工作。影片中以兩位受訪者娓娓道來的低沈敘事聲音,做為主旋律,在緩慢的節奏中,架構出久遠的歷史記憶。
導演李立劭幾乎以紀實的方式,拍攝受訪者的肖像、活動,紀錄生活環境中的風景,唯獨在馬有福描述沙場景象時,採用殘影的手法詮釋。例如:在家裡的祭祀活動中,馬有福夫妻在神壇前敬拜的手勢,隨著殘影的特效,看不見手部具體形象。例如:信眾於夜晚誦經之後,於道路間移動時,用長鏡頭呈現幽暗的環境,伴隨殘影的拍攝手法,讓行走的人群,猶如飄忽的幽靈。搭配馬有福的敘事聲音,講述曾經在森林中,越過一具一具的屍體,踩過殘缺的屍塊,看見沒有血色的臉,讓殘跡鬼魅的形象更加具體化。大致推測,做為童兵的馬有福,依然無法擺脫當年的夢魘,因此需要宗教儀式(靈鷲山),撫平、安頓心裡的創傷。而戰場的景象無法想像,李立劭才使用非寫實的手法,以宗教的身體、敘事的聲音,表現出錢藏在心裡的黑暗陰霾。
馬有福的經歷坎坷,童年跟隨游擊隊活動,居無定所。撤退來台之後,被安置在充滿砂石的荖濃溪畔,只能不斷開墾、清理土地、採買泥土,在逐漸填補、鋪平的土地上,慢慢建立可以耕作的田園。但是,卻在日後,建設公司發現荖濃溪砂石的品質優良,砂石場逐漸進駐,砂石車越來越多,在來來往往中,猶如掠奪,改變的家園風景。而開採的活動,部分滇緬子孫也參與其中,透過土地買賣,原本開墾的土地,又在挖掘中,變成巨大的坑洞,隨時會因為雨水變成淹塞湖,成為無法耕作的荒地。於是,李立劭安排老婦人耕作、休息,以及穿梭的砂石車,做為生活中的異樣風景。在紀錄片的末尾,以馬有福「從沒有變成有,又從有變成沒有」的口述,影射子孫不知惜福,輾轉影射生命的移動、遊走、居無定所。
離題思考:
我們在會後嘗試提問,據說滇緬郡隊的撤退與否,軍團可以自行決定。為什麼這群人願意撤退到台灣?如果離開與不離開,是可以憑藉意志決定,只要有個局勢的轉折,便有機會躍過山頭,回到故鄉雲南。家鄉如此的近,為何要搭乘老母雞(飛機),飄洋過海,到達無法徒步回鄉的地方呢?這有待於田野資料的採集了。
#在地方人文空間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我是高雄第一社區大學的講師,第一社大為了推廣文學閱讀,與高雄文學館連結,借用文學館二樓閱讀空間,開設我的「給自己的閱讀筆記」,以及邱瓊慧老師「閱讀經典文學」兩門課程。在空間地利之便,有機會結識館內同仁。因為「閱讀筆記」的課程策略,以九週次的時間,精...
-
音像星期五之音樂聚落:特別邀稿 ----------------------- 當搖滾成為參與歷史的方式:談ChthoniC閃靈樂團〈鎮魂醒靈寺〉 鄭凱謙/撰稿 ChthoniC閃靈樂團( CHTHONIC 閃靈),其團名ChthoniC為希臘文,為眾鬼神聚...
-
林聖芳:如果旅蛙在台灣(鄭中信側記)(旅蛙仔) 6/20(三)星期三人文講堂 老婆總覺得「在地方」根本就不是店!因為,客人會很自然的走進廚房,會不好意思上廁所,會帶伴手禮。縱使是開店後才認識,客人都成為了訪客,不再是客人。聽了這段話之後,我哈哈大笑,覺得這樣很好啊!「在地方...
-
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十二期「南方音樂夢」(2019/06/22, No.12) 南方音樂夢-1 70年前,屏東私人樂團半數成員進入國家交響樂團 (陳品君/撰文、攝影)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