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泰」一樣的小旅行:定遠社區滇緬文化巡禮(10/13)

見學活動(10/13)
不「泰」一樣的小旅行:定遠社區滇緬文化巡禮(鄭中信心得)

第一次到屏東縣里港鎮定遠村,拜訪1961年自滇緬撤退來台的國軍朋友,和第二代的子孫們。早早查好路線,預計從在地方人文空間出發,由瑞光路接台3線向北走,過了大橋之後,立即右轉,走屏10-2號鄉道(江南路),前往滇緬民俗文化協會辦公室。原本以為沿著荖濃溪的河堤走,是最明確、不會迷路的走法,但是,路途卻是讓人膽戰心驚。

在行經屏10-2號鄉道途中,整條路幾乎只有我一台小汽車,同方向的車道,前方和後方大概都分別有三台以上的砂石車,車速大致在40公里左右,彼此之間的車距僅有車頭長,仿若被砂石列車前後包夾。對向來車,也是砂石車隊,我的汽車簡直就像奇怪的異物,出現在列車之中,隨時可能被排除。抵達目的地之前,移動中的砂石車,起碼有20台以上。環境瀰漫揚塵,干擾視覺,再加上柏油路被長期重壓,一路坑坑疤疤,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心想「這是人住的地方嗎?」原本想斥責中華民國漠視撤退國軍的權益,但是隨即警覺時序先後的問題,質疑國家怎麼會讓砂石場林立,侵入人民生活環境?讓定遠村成為不適合居住的地方。

向拜訪的朋友們詢問交通問題,才知道他們都會繞遠路,經由信國村,走屏10號鄉道,從土庫村接台3線進出。陸續提問砂石車的問題,有人提及現在荖濃溪的汛期剛過,砂石車還不算多,秋天之後,採砂頻率、密度將會增加,會有更多砂石車出沒。(粗估有200輛砂石車進出,每輛車每日大至跑5-7趟,每天會有約1,000-1,400車次)但是,因為風災水患的問題,荖濃溪河床高於道路,是既定的事實,疏浚工程勢在必行,採集砂石有其合理性,保障人民生存的權益。

工程有其適切性,但弔詭的是,沙石場的設置,卻成為居民安全的直接威脅。居民曾向縣府進行建議,提出安全距離的規範,後來遭政務官、事務官拍肩摸頭,也曾遭蒙面歹徒持棍棒毆打,最後演變成為抗爭行動,才終於有現在的距離限制。雖然依然有堆置廠在村莊外圍,但至少不是處理廠,減少車次數量、揚塵危害。原本疏浚是維護安全的舉措,而疏浚工程本身,卻成為比水患更加隨時隨地、無時無刻的安全危害,實在是莫大的嘲諷。滇緬民俗文化協會就是為了避開政經勢力,避開頭人文化的權勢角力,才因此成立的。

單位:D-3510 屏東鳳凰扶輪青年服務團
地點:滇緬民俗文化協會
(屏東縣里港鄉定遠16之1號-2號)
輔助資料:
滇緬游擊隊三部曲


在地方人文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我是高雄第一社區大學的講師,第一社大為了推廣文學閱讀,與高雄文學館連結,借用文學館二樓閱讀空間,開設我的「給自己的閱讀筆記」,以及邱瓊慧老師「閱讀經典文學」兩門課程。在空間地利之便,有機會結識館內同仁。因為「閱讀筆記」的課程策略,以九週次的時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