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鎰榮:馬來西亞飲食文化(肉骨茶)(10/17)

星期三人文講堂(10/17)
呂鎰榮:馬來西亞飲食文化(肉骨茶)(鄭中信筆記)

為了提供三種不同口味的肉骨(茶),講者呂鎰榮下午兩點來準備肉骨茶料理了。我則是趕緊將空間整理好,擔任二廚的角色,協助備料。看鎰榮提著豬肉(豬腳、五花肉、豬腿肚)、蔬菜(秋葵(馬來西亞稱為「羊角豆」)、金針菇、朝天椒(指天椒)、蒜頭)、乾料(豆皮、魷魚)、調味料(香菇素蠔油、老抽(油晒生蜆頂))、藥材包,整整三大包的食材與調味料。讓人有點驚恐,因為FB按參加的人只有兩人,而食材的費用,大概超過一千吧!(還好與會的朋友有三人,不無小補。汗!)其實,很能夠理解鎰榮的大費周章,因為他來自馬來西亞的巴生,巴生是過去蘇丹居住的地方,同時也是馬來西亞肉骨茶的發源地。正好透過講座、品嚐,介紹道地的肉骨茶。

最先顛覆的概念是「肉骨茶」的詞彙語意,應該是廚師「李文地」的「肉骨」料理,簡稱為「肉骨+地」(相當於台灣「鴨肉蔡」構詞,「商品行業+姓氏」)。因為潮州話的「地」、「茶」發音相近,後來以訛傳訛,被寫成「肉骨茶」;再加上肉骨料理濃稠,店家多會準備茶飲解膩,肉骨、茶(不發酵茶(綠茶))的飲食組合,也就合理的組合在一起了。湯湯水水的肉骨料理,是飲食文化到外地之後,所改良的料理,肉骨茶便被理解成一道料理(對巴生人來說,改良的菜餚是肉燉湯,不是「肉骨+茶」)。鎰榮再三強調肉骨地湯汁的濃稠、膏狀,用衛生紙擦嘴巴,衛生紙會黏在嘴巴上,藉以區隔台灣的肉骨茶料理。後來,聽鎰榮說起歷史背景,才知道過去馬來西亞的華人移民,擔任錫礦的苦力,時常食用藥燉排骨補充營養、體力,才逐漸演變成現在的巴生肉骨地。我嘗試理解,肉骨地的料理,在品嚐豬肉的烹調技法,選用肥肉豐厚的部分,透過墩煮,萃取肥肉的膠質。(樣貌像燒仙草)在過程中,放入藥材包,是為了讓膠質吸取藥材的藥性,成為高濃度的中藥膏,藥味常常會蓋過食材的味道,同時是食補的料理。

談起巴生人如何吃肉骨地,鎰榮提及「油條、豆卜、豆皮」三寶,這些都是會吸湯汁的食材,會讓有在嘴中爆漿的感覺。吃到滿嘴油,再喝綠茶解膩。根據鎰榮說肉骨地都是當天烹調,從早到晚的滋味不同,內行人(在地人)通常會在下午吃,才會有濃郁的湯膏。但是,下午兼帶瘦肉、肥肉的肉塊可能已經賣完,所以,都會在早上事先打電話,請店家預留肉塊。這樣便可以享用豐盛的湯膏、肉塊。而肉塊的選擇,也有竅門,有大骨(大腿骨)、小骨(小腿骨)、腳彎(小腿肚)、五花骨(脊骨)、臟(豬腸)五個關鍵行話(慣用語)。用這些慣用語,比較能夠順利跟店家預定想吃的部位。(因為五花骨肥肉較少,鎰榮不太推薦)

鎰榮準備福建肉骨茶(黑湯,因為用了老抽、藥材),通常會用瓦堡(砂鍋)裝盛,據說這種器皿的使用,是在吉隆坡出現的。巴生的肉骨地,就是福建肉骨地。另外,還準備潮州肉骨茶(沒有顏色,白湯)又叫做新加坡肉骨茶,相對味道較為清淡,也沒有那麼濃稠。也準備了乾肉骨茶,用魷魚乾、五花肉、秋葵(羊角豆)、朝天椒、蒜末、肉骨湯膏快炒,直到收汁。秋葵的膠質與湯膏融合,感覺更加濃郁。但是,飲食的重點在魷魚乾的鮮味,內行人都是先吃魷魚乾,而不是肉、菜。

另外,還介紹了客家肉骨茶(類似藥燉排骨的味道)、綁線肉骨茶、海鮮肉骨茶、雞肉骨茶(回教徒不能吃豬肉)。還真是豐盛的飲食饗宴啊!

在地方人文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我是高雄第一社區大學的講師,第一社大為了推廣文學閱讀,與高雄文學館連結,借用文學館二樓閱讀空間,開設我的「給自己的閱讀筆記」,以及邱瓊慧老師「閱讀經典文學」兩門課程。在空間地利之便,有機會結識館內同仁。因為「閱讀筆記」的課程策略,以九週次的時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