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像星期五+閱讀分享會(3/29)
我們不看文字:談李阿明(2018)《這裡沒有神:漁工、爸爸桑和那些女人》
(鄭中信/筆記心得)
(鄭中信/筆記心得)
書名(或者攝影展)以「這裡沒有神」這樣的詞彙,做為閱讀的牽引,存在著很大的文字障壁。台灣本身便擁有複雜的族群與文化,而隨著種類與數量的越來越多元,對於世界與神靈的認識,也變得越來越豐富。因此,對不同信仰的接觸與認知,也會「神」這樣的詞彙,產生不同的聯想。當「神」這個詞彙,與「這裡」、「沒有」組合,更把語義推向更加繁複的詮釋領域。例如書名所謂的方位詞「這裏」是指哪裡?是被攝者實際生活與勞動的漁船或碼頭港灣?指的是漁船所行走的海面,身處變幻莫測的自然?是資本主義、法律規範、道德倫理、人際相處下的互動關係?還是被攝者所傳達表述的情感世界?亦或者是信仰的神聖領域?所謂的「沒有」是作者的批判,對被攝者的勞動處境進行評論?或者表述嚴酷不仁的海洋?亦或是陳述各種不同處境的被攝者,表述脆弱悲傷的內在世界?還是純粹描述信仰符號的缺席,在他者所擁有的船體中,看不見故鄉的神祇?讓原本以「我們不看文字」為題,單純閱讀這本攝影集,回應李阿明賭爛攝影集為什麼非得要有文字,打算自費因印刷百元純攝影書的意向。卻在閱讀影像之前,被李阿明所抵抗的文字所牽引,在他所組合的語句中,陷入語義的漩渦。
如果直接觀看照片,影像呈現繽紛的色彩,隨處可見誇張的飽和、對比、特寫;不在乎晃動、迷焦、裁切,可以看見攝影者的創作能量。影像中的人物表情,鮮少有悲傷、落寞的消極情緒,反而有更多專注、幽默詼諧、嘻笑歡樂,被觀看的客體(被攝者)本身散發著無限的動感,呈現出情緒與身體的能量。尤其肉體操控著金屬,宰制捕獲的冷凍魚獲,在巨大的金屬之間穿梭,卻也不見微小。如果神祇是人類生存的動力,這些影像不斷傳遞出自在的訊息,攝影者不被排斥的自由創作,被攝者不拘謹、不防備的被觀看,近乎狂野、赤裸的力量,看不見神祇的缺席。神真的缺席了嗎?李阿明在書籍封面寫道「大海是個不被神眷顧的地方,卻有一群人在那裡自在地行走」。如果以用動能(能動性),詮釋影像與標題,神不是單一時空的存在,做為泛稱的「神」,可能無法眷顧具體的大海,卻在內在的世界中活躍。
與會的朋友另外提到,在台灣船隻裡,祭拜的是海神媽祖。對不同信仰的族群來說,船隻沒有的只是具體的神龕,沒有具體祭拜的對象,並不表示心中沒有神,心中依然有所慰藉。這個說法也可以另外一種回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