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中信:露天電影院的功能、限制與突破

音像星旗五(4/19)
鄭中信:露天電影院的功能、限制與突破
(在雜貨店門口,播映「龍門客棧」)

在這幾年,台灣各地風起雲湧,仿效早期露天電影的年代,在戶外搭起布幕,或是投影在白色牆面,透過觀影形式的回歸,試圖聚集人群。目的不見全然是因為懷舊,更多的意圖是讓人離開家宅,走入開放(或半開放)的空間,重新建構人際的互動。為了吸引各類型、各世代的群眾,擴大互動關係,播映的內容,不限定國內、國外的影片,從新舊電影、紀錄片,到個人、校園或社區的作品都有。也因為露天電影的舉辦,已經不同於過往酬神、慶典的用途,主辦單位的選片,往往帶有問題意識,有著主題設定,使得露天電影的播映,越來越朝向小型影展的趨勢發展。影展的趨勢,潛藏著動能。因主題而聚集的人群,本身存在著共性,可以促進多元的對話,或者凝聚話語;不帶有預設的人群,可能因為觀影,或者參與對話,開始思考相關議題。

大多數的露天電影,屬於地方性活動,聚集的人群也多有地緣關係。如果善用播映前後的座談,適度拋出問題,將有助於醞釀區域性的意識。因此,適度加入露天沙龍的設計,避免單向形式的輸出,透過串流形式的多元性對話,讓彼此陌生的觀者互動,將有助於動能的累積。甚至,操作成為參與式設計,或可間接促成公民參與的效果。場地環境避開吵雜、危險,具備安定心裡的氛圍,是讓對話變得細緻的首選條件。例如廟埕除了舊有的觀影印像,神聖空間也具有一定的安定性;例如校園裡的開闊空間、三合院的曬穀場、日式建築的前後庭院……等半開放式的場所,本身隔絕了汽機車的活動,透過對外通透、若有似無的矮牆,建立安定的空間感。

建立安定、解除防壁,是促進對話的系列策略。但是,神聖與圍牆的空間,存在著安全、保護意義的同時,也具備限制、禁錮的反向意識。在解開約束的心理,引導出公民意識之後,解除空間限制,拓展出更寬廣的開放性對話,是緊接而來的重要課題。筆者以為,傳統雜貨店與當代雜貨店(24小時便利超商),作為生活日常的消費地,存在著輕鬆休閒的氛圍。同時也是地方資訊的交換所,本身就是聊天對話的場所。另外,雜貨店四處林立,可依據影片內容選擇場所,消費社群多元,具備豐富的特質,善用門口、騎樓,會是打破圍牆限制的選擇。(或者說,改變選地的條件與邏輯,可以讓主辦單位的思考更加靈活)

(這次的活動過程與心得,未來再找時間書寫。是個很棒的經驗。)










1 則留言: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我是高雄第一社區大學的講師,第一社大為了推廣文學閱讀,與高雄文學館連結,借用文學館二樓閱讀空間,開設我的「給自己的閱讀筆記」,以及邱瓊慧老師「閱讀經典文學」兩門課程。在空間地利之便,有機會結識館內同仁。因為「閱讀筆記」的課程策略,以九週次的時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