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伶:事件化為語詞:從世界文學回望在地文學

張玉伶〈事件化為語詞:從世界文學回望在地文學〉
(5/5閱讀百年城市公園。2019世界閱讀日)

世界閱讀日選詩的部分我採用社會議題性質較高的詩歌集結,近期我反覆思索,我們之所以還能在此閱讀、談論詩歌、生活,都是幸運,生處尚且過得去的生活,但縱然進入二十一世紀,遠方、或鄰近的地方、甚或我們的明天,屠殺、不同形式的戰爭,都離我們很近。

主題標語引用英國文化評論家約翰.伯格(John.Berger)所言:「將事件化為語詞,就等同於在找尋希望。」伯格說這句話的前提是──上的的評判是很遙遠的。所以作為小說家、文學工作者,需要將自己所見的物事化為語詞、書寫下來。

詩歌是從月份排序下來,陳黎開宗明義的〈二月〉為這島嶼過去的二二八事件謳歌;〈成年禮〉是這座島嶼的根,各族原住民的成年禮舉辦時節不一,而在屏東大武山成年禮往往舉辦在三月;〈荒原〉是四百行的英文經典長詩,早在很久以前歷經高度文明、現代化造成的人類疏離、抑鬱的艾略特就已經告訴我們:「四月是最殘忍的季節(April is the cruellest month,)。」;〈一顆螺絲掉在地上〉選自中國富士康工廠因血汗而自縊的年輕詩人許立志,一顆螺絲掉在地上了,而螺絲的擁有者仍在媒體、在廣告看板上;〈大屠殺〉是首讓中國政權懼怕的詩歌,一九八九年六月,僅限給六四。

小說選文部分節錄自印度尼西亞的魔幻寫實小說《美傷》、2014曼布克文學獎得獎作──澳洲文學《行過地獄之路》、入圍2018曼布克文學獎的台灣作品《單車失竊記》、以及吳明益新作《苦雨之地》〈雲在兩千米〉,從印度尼西亞、澳洲再回頭看台灣,以二戰的歷史回應台灣是參與過二戰的問題,除了讓群眾知道我們與東南亞、澳洲一帶的距離實際上不遙遠,過往的歷史使我們有著相似的悲愴命運,同時者也是要讓群眾更理解台灣歷史。與此同時,也採用〈雲在兩千米〉這篇小說,小說主旨為尋找雲豹,雲豹即為魯凱、排灣族的神獸,與屏東在地族群息息相關,目的是希望藉由閱讀文學,讓參與的屏東人增進對家鄉的自我認同。

來參與者老少皆有,有年幼的孩子以翦翦雙瞳望著我,並且指著許立志的詩歌詢問:「為什麼人要自殺?」亦有年邁、深度理解台灣歷史的爺爺問我:「〈雲在兩千米〉是不是一種悲觀的文學呈現?」這兩者的回饋令我印象深刻,初要認識世界的孩童天真、純然,死亡離他尚且遙遠;而年邁、已認識世界許多的老者,詢問文學家創作筆下是否悲觀,呈現莫大的對比,這是令我意想不到的,也成為在世界閱讀日當中我所能夠帶回來最大收穫,並且反覆思考。

閱讀在當代社會中趨近式微,但同時也相當重要,資訊的破碎使得人們汲取的知識不完全、缺乏耐性,因此更要強調完整閱讀完一本書的能異。世界閱讀日走訪屏東公園,每個年齡層所擁有的屏東公園回憶相當懸殊,各有各的記憶可以論述,這些在制式教育、課堂之下無從習得,真正說故事的人就在我們生活之處,藉由文學的閱讀及書寫去回應這個社會。

世界、社會需要很多真誠的筆,輾轉真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我是高雄第一社區大學的講師,第一社大為了推廣文學閱讀,與高雄文學館連結,借用文學館二樓閱讀空間,開設我的「給自己的閱讀筆記」,以及邱瓊慧老師「閱讀經典文學」兩門課程。在空間地利之便,有機會結識館內同仁。因為「閱讀筆記」的課程策略,以九週次的時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