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構文化圈的想像:關於「在地方人文空間」
(鄭中信/撰文)
在2017年12月1日成立的「在地方人文空間」,座落於屏東市公園東路底,地點鄰近住宅區,空間氛圍具生活感,沒有太多裝潢。之所以特別強調「地方」這個詞彙,在於每個地方都有為人所稱道的過去,每個正在發生的故事,足以被未來所記憶。在地方人文空間以經營地方做為核心概念,主要設定的族群,是居住在屏東的朋友。有鑒於週末出外休憩,或是返鄉的習慣,活動設計幾乎都放在平日晚間,企圖以平凡的日常互動,與居民(住民)締結關係。
因為過去曾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擔任講師(2012-2017),適逢學校執行教學卓越計畫、無邊界大學計畫,有幸參與部分內容的設計與執行。廣泛的將社會參與概念融入到國文、攝影、紀錄片……等等課程,時常舉辦講座、工作坊,也出版獨立刊物(《拾芭樂》、《小確幸》),編輯報刊(暨南大學《R立方電子報》、《空氣》、《映畫埔里》),利用活動與刊物所累積的資訊,建構「埔里人文地圖」網站。所有課程都以「在地參與、在地回饋」的原則下,就地舉辦開放式分享會、攝影展(拾芭樂影像聯展)、露天電影院(水沙連影展)分享成果。在負責街區教室的功能規劃中,連結教師專業、學生社團、地方組織,促成合作關係,為埔里街區締造人文空間。幾經鍛鍊之後,累積不少經驗,所創立的人文空間,就是在這些基礎下,進行規劃的。
整體來說,在地方人文空間總共有兩個樓層,每個樓層又分成兩個區塊。一樓規劃為講座區(約可容納15個座位)、廚房,二樓規劃為展覽區、小教室。騎樓架設公佈欄,張貼南台灣的藝文資訊。從開始營運,就定期在每週三晚間,舉辦「星期三人文講堂」活動。爾後,陸續策劃「音像星期五」、「二五評圖會」、「偶然沙龍」、「身邊的故事」、「影像DIY」、「地方知識讀書會」、「閱讀分享會」、「小誌編輯」、「電影聚落串連」……等等活動。另外,也規劃個人與民眾的書籍展示區,提供免費借閱。二樓有6人教室,可供各類小型活動使用,展覽區大約7坪左右,屬於策展場所,有不定期電影、動畫、紀錄片等影片播放。
事業創始初期,總是會有段默默無聞的階段。剛開始的三個月,理念還沒被看見,「星期三人文講堂」的活動都是自己上場開講,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整理個人的影像與刊物專業,分享地方參與的案例與心得。後來,陸續有朋友、居民支持,才逐步增加講者陣容,開創出多元的內容。對於講堂的經營,在地方人文空間提出「素人講者」(解除光環)、「雙向互動」、「交換經濟」的概念,認為居民才是地方的寶藏,想要建立地方價值,要從在地開始;而且,居民會牽引居民,只要居民願意參與,理念就會以群組的規模傳遞。所以,講堂活動強調互動和延續。因為過去將大學課程帶入社區的經驗,習慣跨世代的族群齊聚一堂的氣氛,比較可以活用現場的氣氛,用輕鬆的態度擔任主持人,一方面與講者對話,一方面邀請參與者提問,並且在對話中發現潛力講者。
關於「交換經濟」的概念,比較偏向實驗,因為沒有能力負擔講師鐘點費,嘗試用專業交換專業的方式,克服經費與人情的壓力。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過的交換有,以講座換講座、以供餐換講座、以住宿換講座、以文字換講座等類型,未來應該還會更加多元。大概也是因為善盡引言和主持的職務,每次講座都會整理出A4篇幅的筆記(大約1000字),充分展現誠意的緣故,講者們才會願意接受邀請、接受交換。正也因為文章日積月累,得以促成《在地方好》獨立刊物的發行,以每週一刊的節奏,整理過往資料,邀請同好投稿。
在地方人文空間還有共構「屏東文化圈」,乃至於共構「南臺灣文化圈」的理想,認為只要透過多元的集團合作,為期10年的浸潤,應當足以讓想像開花結果。因為,屏東、高雄、台南、嘉義的社團組織活躍,跨越不同的世代,獨自行動的高手也不少,分佈區域廣泛,已經為地方建立雄厚的底蘊。就屏東區域來說,屏東大學積極推動地方學(屏東學),大仁科技大學、屏東科技大學、美和科技大學依各自的專業,深耕地方,屏南和屏北社區大學,也經營出各自的特色,讓文化圈的想像更加完備。在地方人文空間也積極向國小、國中、高中、藝文空間、獨立書店、工作室毛遂自薦,以教育、文化深耕的方式,創造更多的連結。其他縣市的發展,也有豐碩的成果。因此,如果能有更多元專業屬性的加入,締結更多元的合作關係,理想指日可待。
在地方人文空間認為,擁有和諧的人際互動,留下生活記憶,賦予情感的所在,就是文化。只要有持續不斷的人文互動,便足以在空間與時間裡延續,讓文化圈逐步實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