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勤雯(全麥麵):噶哈巫族語繪本撰寫經驗

星期三人文講堂(12/5)
翁勤雯(全麥麵):噶哈巫族語繪本撰寫經驗(鄭中信筆記)

這本「azem pasaken lia! Yaku tumala kaidi miadua apu ohoza muazaw azem.(年到了!聽阿公說以前的過年)」繪本,從20183月開始策劃,於10月出版發行,速度迅速,讓人歎為觀止。內容雖然以繪本圖說的形式呈現,並沒有因為親民的考量,而喪失精準。編輯過程中,曾經參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匯集老照片,考據傳統服飾、生活物件,結合視覺歷史檔案,構思繪本中的各類物件,讓每個出現在繪本中的內容,都有所憑據。

迅速的編輯出版,前置作業歷經數年根基。編輯團隊成員集結語言、音樂、繪畫、紀錄片專長的成員,語言專業的林鴻瑞,從2012年開始,便已經蹲點進行語言調查採集研究,講者翁勤雯為了學習傳統編織物,在也至少蹲點三年的時間。這段時間,勤雯仿製博物館中噶哈巫傳統無袖短衫、無袖長寬衣的紋飾,移植到當代流行的編制帶上。勤雯還試著學習噶哈巫的語言,強迫自己用噶哈巫語寫日記,並且PO文在FaceBook上,與朋友們分享,介紹平埔族的文化。因為嘗試使用噶哈巫語言與耆老對話,很受到耆老的肯定。

田調過程非常貼心也非常辛苦,為了考量耆老的體力與興致,大約每週到訪兩次,頻率十分密集。為了讓語料庫更加精確,也以族人記憶酷的概念,保存特定耆老的過年記憶(因為過年禮俗曾經停辦多年,每位耆老的記憶略有落差),鎖定潘德興做為訪調對象。其他耆老的調查,做為輔助資料,具備嚴謹的學術素養。

這本書以文化介紹、推廣的概念編輯,也搭配了線上學習的概念,可以掃描QRcode聆聽耆老的聲音,學習噶哈巫語的發音。另外,還有線上影片的提供,觀賞過年各階段的儀式活動。在出版之後,已經實際投入到國小、國中、高中的社團教學中。因為搭配民俗活動、視覺文化、歌謠音樂的引導,廣受學生們喜愛。(已經有同學自組假日活動,到牛眠、守成、蜈蚣崙、大湳參訪)

這本繪本還有奇特的彩蛋,裡面所繪製的老人家,都是以耆老的臉作為範本,畫出Q版可愛肖像,連人物的互動,也有親屬網絡、人際關係的設定。(店主人因此提問「未來會不會發展出桌遊?」)

這篇筆記完全不提書籍的編輯內容,僅談講座分享中的秘辛、插曲,是期望讀者可以購買這本繪本(一本350元,「在地方」有寄賣)。因為,這個團隊依然持續進行田野調查,也會將部分營收放置到噶哈巫的文化推廣中。執得支持與鼓勵。




呂鎰榮:攝影展「行旅(榮哥篇)」分享會

星期三人文講堂(12/12)
呂鎰榮:攝影展「行旅(榮哥篇)」分享會(鄭中信筆記)

講者呂鎰榮一開始便破題,提到「旅程的開始,在於行動先」的核心精神,而所謂的「行動」,並不是指出國之後的「旅行」。鎰榮細說當初,如果沒有系上老師的遊學提案,也不會有出國的念頭。而出國的種種規劃,卻會遇到許許多多繁複的事務,如果沒有行動的意圖,就不會規劃各種配套程序,不會促成旅行這件事的執行。這個策展,會命名成「行旅」(而非「旅行」),就是在強調「行動」必須先於「旅行」的意思。(我理解的是「意圖(意識)」(鎰榮所說的「行動」)更勝於行為,才能促成旅行的發生)選擇中歐只是湊巧,因為老師推薦的是歐洲地區,所以也就規劃的中歐的行程。

而在旅行之前,鎰榮便開始思索「旅行攝影是什麼?」、「什麼樣的影像才是旅行攝影?」,這些問題,成為旅程中每天在思考的問題。還閱讀了John Urry「游客凝視(觀光客的凝視)」(The Tourist Gaze)做為行前準備,上網搜尋普遍的觀光客照片,為自己累積思考與參照的資料。整體來說,旅行是隨性的,旅途勢必會做的三件事,就是逛博物館、美術館,吃道地的食物,在街上閒逛,盡可能規避觀光景點,讓自己沈浸在在地的文化氛圍中。陸續到了奧地利維也納的市集、輕軌、歌劇院、咖啡店(可以做定格動畫、有樂團演奏、製作黑膠……等等功能),讓他驚奇文化的差異,拍攝的方向,逐漸朝向「人」的身上拍,而不是景物。然後到義大利(威尼斯彩虹島、翡冷翠、羅馬),回顧「太陽的後裔」、「旅行的意義」等作品,到了捷克(布拉格、契斯基克羅夫CK鎮)、德國(慕尼黑、法蘭克福)等等地方。

就像不斷追問時常出國的行者「旅行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旅行?」一樣,追問著攝影者「旅行攝影是什麼?」「創作了什麼樣的作品?」,分享會中試著逼問鎰榮思考後的結果,他說以整趟旅程都在想,但是並沒有得到答案,雖然也拍了觀光客統一規格的照片(風景照、比Y的肖像照),但都只是形式而已。倒是旅行過程不斷地向人物拍攝,不太像是紀錄對方,更像是記錄自己的旅行經驗。





在地方閱讀分享會:《民主在退潮:民主還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好嗎?》

在地方閱讀分享會(12/13星期四, 19:00-)鄭中信筆記
---------------------------
讀本:喬舒亞•科藍茲克(Joshua Kurlantzick)(湯錦台譯),2015。《民主在退潮:民主還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好嗎?》(Democracy in Retreat:The Revolt of the Middle Class and the Worldwide Decline of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台北:如果出版社。
---------------------------
導讀:梁偉樂
第一週(12/13):1.民主在倒退、2.我們怎會走到這個地步
---------------------------
本次討論會,主要聚焦在「1.民主在倒退」、「2.我們怎會走到這個地步」兩個章節,先理解整體概念,第二週在閱讀後續細部的討論。在聚會之前,主持人草擬了幾個面向的問題:
A
民主是什麼?民主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民主需要具備何種條件?
民主如何行使、執行?會遇到什麼問題?克服的方式是什麼?
如果民主退潮(不被選擇),原因是什麼?
民主之外,還有什麼選擇?而實際上,各國選擇了什麼?這些選擇,與民主價值是否衝突?(真的有所謂的潮流、退潮的概念?)
B
在民主之前是什麼(價值、制度)?
民主是如何被推動的?而之前的制度(或價值)如何被取代?(果真被取代?)
民主如何發展到現在的樣子?發展出哪些類型?

在討論之後,有朋友提出了「是誰定義了民主?」、「什麼是相對民主?」兩個更加精準、尖銳的的問題。進而提出「政治是知識份子所建構的,社會意識的引導,都是知識份子所為的,因為參與的人,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

演繹的問題也很深刻,導讀者提到,觀察台灣選舉的英雄崇拜、造神運動,渴望被拯救,或者將未來託付(委託)給某個對象,可以發現公民尚未準備好接受直接民主,處於依賴的心態中。這種英雄崇拜,讓民粹意識有機可趁,只需要建立敵對的氣氛,簡化各類事件的訊息,造成對立的樣態,讓民眾選邊,便足以引導走向(崇拜容易走向專政)。另外,民主政治中的代議政治,是菁英參與的制度,菁英擁有較優渥的教育資源,受過高等教育,因此才能成為菁英。菁英很容易與經濟層面與階級層面劃上等號,成為民粹攻擊的對象,進而抹除菁英的價值,取代參政的位置。(通常以知識份子的「傲慢」做為連結)

過程中有朋友補充道,「恐慌」可能是想望英雄的原因,只要中國持續打壓,讓台灣的政治局勢(國際、內部皆是)呈現不安定的氣氛,便可以提供民粹意識持續運作的條件。這使得下修公投標準,推動直接民主的理念,陷入矛盾的困境。民粹主義可以透過煽動群眾,行使民主的權益(投票),而將國家導向專制的、閉鎖的制度中。(以民主的制度,締造專制的政治,形成民主制度的內在矛盾)




(西班牙)哈維爾馬可(2018)「來自大海的陌生來電」

2018高雄電影節(10/19-11/04)「愛恨家族」

(西班牙)哈維爾馬可(2018)「來自大海的陌生來電」

敘利雅難民的問題,在沖上沙灘的孩童屍體照片衝擊下,突然成為世界的焦點,國際媚俗的收容,然後再次遺棄,讓逃難的難民與收容的國度之間,充斥著期待與恐懼的矛盾。哈維爾馬可(2018)「來自大海的陌生來電」這部影片,與雷納卡馬洛夫(2018)描述烏克蘭內戰「來電任務」的差異,在於不同族群、不同語言的陌生疏離。不相識的通話,隨著差異語言的對話,凸顯出逃難者不明的處境。漂流在海上的行動電話,並不會因為被人所拾獲,便可以判定所有人的缺席,代表著所有人的死去。劇中船長雖然積極尋求海巡協助,想從周邊海域船隻活動,推測電話所有人的位置,最終因為沒有衛星訊號傳遞,無從判斷電話所來何處。拾獲者無法得知所有人的生死,也疑惑著電話的彼方;彼方的通話者,焦慮電話所有人的缺席,兩造的疑惑,讓情緒懸置而無從宣洩。

如果雷納卡馬洛夫(2018)「來電任務」中的電話是報喪的符號,讓彼方肯定生命的消逝;哈維爾馬可(2018)「來自大海的陌生來電」僅僅是通話,電話所有人只能是失蹤人口,尚無法判斷死亡,希望與絕望的情緒,將在通訊彼方的心靈中迴盪,終究無法獲得答案。

#2018高雄電影節(10/19-11/04)「愛恨家族」
#在地方人文空間



徐士桓:滇緬國軍影像紀錄(11/14)

屏東影像月:電影閱讀分享會(11/14)
徐士桓:滇緬國軍影像紀錄(鄭中信心得筆記)

講者徐士桓分享泰北的講座,已經邁入第三場,足見對於滇緬國軍的關懷。在講座之初,便以「邊界」意象的提問,反思土地認同的問題。中華民國國軍,在聯合國的壓力下,於1953年、1961年(國雷演習)將國軍撤離緬甸時,為了保留反攻大陸的戰力,偷偷留下軍力在緬甸國土,準備伺機攻回雲南。而這批軍隊成為不能說的秘密,說了,等於背信聯合國;不說,則變成了遺棄。這批軍隊在遲遲未能反攻大陸的情勢下,成為沒有國家(國籍)的人。反而因為擔任僱傭兵,協助泰國政府,擊退共產黨,才獲得居住的機會。在擔任防守泰國邊界安全,成為政府的戰力,得以在泰北建立聚落。雖然獲得居住權,實際上只有兩千多人獲得泰國國籍,其他人依然是沒有國籍的人。

截至目前為止,這群被國家遺棄的軍隊,依然遙望著中華民國,期望回到祖國的懷抱。而實際上,歷經了三次的政黨輪替的中華民國,不論是中國國民黨,或是民主進步黨,都沒有承認的意思,這群未能在1961年徹退的人,成為不折不扣的無所之人。士桓透過PPT講述志工經驗之後,以李立劭《邊城啟示錄》(2013, 71min)做為輔助材料,協助參與者們了解泰北的狀況,另外也播放部分《南國小兵》(2014, 55min)內容,讓大家了解滇緬撤退的國軍,在台灣生活的狀況。

會後,向來自馬來西亞的朋友呂鎰榮詢問,馬來西亞華人如何看待身份認同的問題。提及,因為是馬來西亞華人是人口販售而遷移的,被稱為「豬仔」,對於祖國的認同是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而非政權的認同,和泰北這群人有特定的政權認同,有很大的差異。店主人則是提及,這似乎涉及國際的問題,如果承認這批國軍的存在,便等於揭露背信的秘密,中華民國如何應對國際的輿論(或許可以是個輿論),需要透過了解國際法規的專業人員協助,才有助於了解國際情勢與方法,找到解決的方案。但現就階段而言,既然政府未有任何的動作(看起來也不會有動作),倒是可以透過定居台灣的滇緬軍眷,進行桃園(龍岡)、南投(清境)、高雄、屏東(里港)的串聯,凝聚民眾的力量,聲援仍然留在異地的同胞、親戚。藉以給予政府壓力,正視遠在泰國的國軍權益。雖說只是講座中的討論,感覺大家都有些話想說,是個很成功的講座。

#在地方人文空間





劉育豪:用繪本談性平(11/13)

屏東影像月:偶然沙龍【島嶼之花#10】(11/13)
劉育豪:從繪本談性平(鄭中信心得筆記)

講者劉育豪是高雄國小老師,提及性別教育,可以從自我了解、人我關係、自我突破三個面向進行,內容非常豐富。而目前國小的性別教育,無正式段時段、無正式教材、無結構化的設計,只好以融入式教學的方式,設法從晨光時間、綜合課程時間、彈性活動時間進行教學活動。

對於性別的不平等,育豪由「典範建立」的概念切入,列舉課本中所教授的探險家,以男性居多;世界重要的繪本大賞,以男性作家居多;傑出校友表揚,以男性居多……等等。認為女性的缺席,會提供女性無冒險(創作)精神或不適合冒險(創作)的反向訊息,以至於約束女性能力發展的可能性。認為各種典範人物的列舉,兩性的數量比例,不宜太過懸殊。而面對現有的教材,則是試著找回女性的位置,例如中國雨傘的發明者,應當不是魯班,魯班順著妻子(無姓名)的需求,逐步改良雨傘的結構。因此,魯班的妻子是概念(創意)的發想者,魯班則是製造者,而課本並未給予相對應的發明家位置,也沒有記錄姓名。進而討論歷史(History)的詞彙構成,提出話語權來自男性,女性處於缺席的狀態。

然後透過家暴的海報,輾轉討論圖像下的性別解讀,講述個人的意識形態,如何影響圖像的解讀(以男性臉部瘀青海報,提出男性也會遭受家暴的問題)。另外,將媒體傳遞的訊息,轉換成為自身的情境,向聽眾提問,如果身邊的親朋好友,進行了變性的手術,真實的發生在生活周遭,各自會如何看待變性的議題。

為了方便進行性別教育,曾與多位老師合作,向教育提出撰寫書籍的計畫,完成「一個家,一個故事:多元家庭物語」(王儷靜編, 2011, 女書文化)。育豪特別提到,不要把家庭型態,當成分類的標籤,藉以表述多元家庭的存在,是家庭的差異,不應當被視為歧異。另外推薦「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能獨立思考的孩子,到哪裡都能過得好」(幸佳慧, 2014, 如何出版),這本書透過鬆脫語言的螺絲,讓人重新思考性別的共通性與差異性。最後,以朗讀繪本「不一樣的爸爸:接受不同背景的家庭」(皮塔, 2014, 閣林國際)做為結束,設定參與者們都是孩童,在有趣的提問中,演繹教學的策略,反覆閱讀繪本,也反覆認識並思考每個家庭的故事。很棒的結束,教學方法與策略很值得學習。

#在地方人文空間






黃健哲:認識藝術微噴(11/7)

星期三人文講堂(11/7)
黃健哲:認識藝術微噴(鄭中信筆記)

講者黃健哲一開場便切入今日的主題,認為完成一幅完美的輸出,必須是機器、墨水、紙張、色彩管理,四個面向的相互配合,才有可能達到。這次主要分享的是機器種類(目前使用的機器是EPSON)、墨水的組成、紙張的種類三個面向。

整理目前台灣普遍的影像輸出類型,有熱昇華、環保乳膠、紫外線固化技術、藝術微噴四大類。而關於「藝術微噴」的概念,開始於1991年的美國,以法文Giclee(噴),形容具有收藏級別、高品質輸出的影像。因此,陸續有廠商以TruGiclee、HeriatgeGiclee做為市場區隔,標榜自身的輸出品質。從2004年日本Epson研發推出UltraGiclee之後,效果與品質都更往上提升。中文正式翻譯為「藝術微噴」,形容高品質輸出的影像,典藏的作品,都會以UltraGiclee輸出。

目前藝術微噴以日本Epson公司最好,具有穩定性強的墨水,可以防水、抗光、防刮,擁有高色彩精準度、較大的色域空間,預估色彩可以維持一百年。墨水的組成為染料(Dye)與水性的顏料(Pigment)。日本公司Epson研發以大顆粒包裹小顆粒的技術,當墨水的大顆粒碰觸紙張之後,便會破裂,釋放出小顆粒,小顆粒迅速附著於紙張表層,不會滲透到內部。這樣可以避免墨水暈開,可以呈現更細緻的細節。健哲約略提及色域空間(color space)的概念,說到色域空間即是人類可見的色彩範圍,目前依照輸出的等級,有sRGB、Adobe RGB、Pro Photo RGB等種類,其中Adobe RGB已經是較高級別的色彩管理,再提升到Pro Photo RGB,自然可以有更多的細節呈現。(關於色彩管理,需要另開一場講座,才有可能說明更細緻)

紙張的選擇,可以分為「紙面」、「紙基」兩個方向討論,紙面指的是材質,例如「膠面」、「亮面」、「純棉」,紙基則是紙張的構成。紙張是否可以永久保存,取決於紙基的品質,通過ISO 9706國際標準規範,並且沒有木質素、沒有螢光增白劑,便可以讓輸出作品保存更久。


#在地方人文空間





(俄羅斯)雷納卡馬洛夫(2018)「來電任務」(Phone Duty)

2018高雄電影節(10/19-11/04)「愛恨家族」

(俄羅斯)雷納卡馬洛夫(2018)「來電任務」(Phone Duty)
俄羅斯/2018/DCP/color/8min

內戰的悲傷,在於同胞之間的武器相向。表態或不表態,親朋好友、街坊鄰居……等等人際網絡,都會被意識形態所狙擊,甚至喪失生命。伴隨逐步累計的死亡,撕裂的傷痕也將越來越深。廿一世紀的世界,依然有國家持續著戰爭。烏克蘭在2014年爆發內戰之後,至今尚未停止,估計已經造成一萬人死亡。(戰爭也殃及其他的國度,馬來西亞航空17號班機,遭飛彈襲擊,造成乘客與機組人員全數罹難)俄羅斯導演雷納卡馬洛夫,透過電影反映社會現狀,以烏克蘭的內戰作為故事背景,敘說戰爭的悲傷。

在人手一機的時代,與機械綑綁的電話門號,形同身份的識別證,標記著特定的擁有者,如同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軍脖子上吊掛的鋁製號碼牌。這種科技化的辨識工具,更可以與擁有者的家人通聯,傳遞戰場的狀況。這部電影的悲傷,在於手機的累積,標記著死亡人數,手機已然成為遺物,成為報喪的工具。撥打電話的那頭,急欲獲知親人是否平安,接聽電話的這頭,回報擁有者的死訊,並且夾雜政治宣傳。電影的震撼,並非來自於電話報喪,而是眾多電話同聲響起,報喪者無力接聽,指涉著有眾多家庭的焦急,內戰造成的家庭破碎。

#高雄電影節(2018)愛恨家族
#在地方人文空間




(法國)拉菲艾爾貝琪(2018)「共域」(The Common Space)

2018高雄電影節(10/19-11/04)「愛恨家族」

(法國)拉菲艾爾貝琪(2018)「共域」(The Common Space)
法國/2018/DCP/color/10min

大量搜集歷史檔案,用古今對照的方式,並列影像,或是用馬賽克的方式拼貼地景,已經不在是特殊的操作概念。但是,鮮少有人使用電影畫面(或是錄像畫面),綜合拼貼技巧,呈現地方風景。因為電影成為影像材料,與流行產業、觀光文化有緊密的關係。

電影做為當代的娛樂產業,不論是科技的發展、產業的結構、讀者的觀看,都緊貼著流行的趨勢。如果地景不夠有名,恐怕不會吸引大量的遊客參訪,留下到此一遊的紀念影像。如果地景不具有足夠的特殊意義、獨特風格,沒有足夠數量的觀光客,便不會受到影視產業親睞,做為劇情發展的背景。地景本身不只擁有在地性的共同記憶,透過觀光行為和電影影像,也形塑了世界性的共同記憶。

當拉菲艾爾貝琪網羅拍攝法國的各類電影,萃取了拍攝法國地景的影段,再透過拼貼的方式,呈現出地景的整體樣貌,猶如畫作。這種拼湊的畫作,不僅是再現電影中的地景、歷史的地景,影像中不斷重複的動作,包含著各種類型電影,引領群眾進入當時的劇情(特效);乃至於不斷重複的鏡頭移動(晃動),看見導演的影像思考。各種樣貌的拼貼與重複,雜揉成為電影史、科技史的影像繪畫。讓所謂的「共域」,接近於觀賞(影視)的共同體,讓當代的讀者,透過已經成為繪畫的影像,閱讀曾經流行的文化。


#在地方人文空間





朱雲瑋、鄧佩貞:海的國度大冒險-海洋生態調查紀實與VR體驗

屏東影像月:偶然沙龍+音像星期五(11/2)
朱雲瑋、鄧佩貞:海的國度大冒險-海洋生態調查紀實與VR體驗

這次「鶵鳥藝文空間」到「在地方人文空間」舉辦講座,不僅分享了「海洋生態調查紀實與VR體驗」,還搭配了難得的書展,攜帶了大約20本書籍,提供與會朋友閱讀。這個書展是鶵鳥與「安書宅」、「風向空間」共同合作,向「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申請的「在地好讀社區閱讀計畫」,今年已經辦了23場,很高興可以參與第24場的盛事。

講者鄧佩貞提到,書展的計畫名稱是「海的國度」,分成攝影展和書展。計畫的發想,是因為澎湖周邊的小島嶼很多,資源更加匱乏,因此,期望透過小離島巡迴書展的方式,推廣閱讀。在小島(離島)、本島(澎湖)巡迴之後,繼而在大島(台灣),繼續分享歷年累積的成果。這個書展主要設定在潮下帶的生物,但是不單只是介紹生物的名字、種類而已,更希望透過故事、習性的解說,了解生物們在自然界中扮演的角色,生物與人類之間的關係。透過關係的連結,讓生物對閱聽者(我們)產生意義,乃至於思考自身與生物之間的關係,進而反思自身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例如在觀察魚類種類、數量之外,也會討論魚類體型的變化。不適當(過量捕捉、網目過小)的捕捉,會對魚群造成壓力,致使魚群留下的基因越來越小,或是提早進行繁殖,導致體型越來越小。小海龜孵化之後,會朝向光源爬行,明亮的路燈,會讓小海龜朝向錯誤的方向移動,無法順利進入海洋,數量越來越少,是必然的趨勢。另外,海龜的卵在孵化期間,溫度到達一定的溫度,將會孵出雌海龜,在地球升溫的狀況下,未來恐怕會沒有雄海龜進行交配,最終導致滅絕。這些變化,都需要透過長時間的觀察,大量的科普數據,才逐漸顯現問題,但是問題一但浮現,通常都已經面臨緊迫的危機。

書展除了介紹科普知識之外,也介紹研究生物的人(例如黑熊媽媽黃美秀),以及觀察生物的人。另外,飲食是必須的日常,但是食材的取得、漁撈、捕撈,可以更具有生態意識。用正確的漁法,適度的漁法,適量的捕捉,可以維持生態的基本平衡。因此,從社會學、人類學的角度,提供餐桌的文化現象,以及飲食對於環境的影響;討論生物定義食物的社會機制(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透過日常的飲食行為,思考生態概念。還選擇圖文書,將生態導引到文學(放牠的手在你心上)、繪畫(大海的朋友)的層次。透過人文的涵養,讓心裡趨近於自然的物種,引起生命的共鳴。雛鳥藝文空間也試著出版屬於自己的書籍「海洋國度」,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勾勒出自然生態的基礎知識。

攝影展、影像展的部分,則區分為植物性浮游生物、動物性浮游生物、珊瑚、魚類、底棲生物、大型無脊椎、海生爬蟲等類別。特別著墨於「看不見的好朋友」(植物性浮游生物、動物性浮游生物),以顯微攝影的技術,捕捉動態的畫面,讓人發現水中懸浮的細微生命。佩貞很擅於用幽默風趣的方式,解說生物的特徵。例如藻類為了避免被捕時,會有聚集的現象,就好像「一個小朋友,壞人會來綁架他,但是,如果有十個小朋友,就會變得很可怕,壞人不敢靠近」、「珊瑚因為有共生藻,顏色才會美麗,藻類需要付房租,珊瑚蟲如果沒有藻類的幫忙,就會白化,覓食能力會變差」、「分辨比目魚,要看眼睛的方向。往右撇或是往左撇是不同的魚」、「海蛇的嘴巴很小,毒牙很裡面,除非伸出手指頭給他咬,所以不會被咬到」、「蝦子和螃蟹小時候很想像,但是長大以後,螃蟹覺得尾巴很麻煩,所以把它摺起來」。用有趣的講法、好玩的形式,很能讓人快速理解科普知識。

另外,也提及公民參與田野調查的問題,透過大數據的累積與分析,將有助於問題的發現,進而追蹤發生的原因,找尋解決的方案。但是,因為普查需要耗費大量、密集的人力資源,如果可以透過全民參與,將會節省很多時間。例如民宿業者如果可以在導覽之餘,順便做田調或拍攝,估算旺季可能每天有三趟,在眾多民宿業者的協助下,田野資料將會是可觀的規模。(舉例的普查網站有:路殺社、eBird、繁殖鳥類(台灣)、珊瑚調查(健康比色卡)、鯨豚、海龜)

最後的重頭戲,則是AR的活動,與VR的體驗。佩貞特地準備了特殊設計的圖畫書,把手機灌裝特定的APP軟體後,掃描書籍扉頁,會出現活潑的生動的生物。不僅可以360度翻轉物種身體,觀察各個角度的樣貌,還可以操縱他們,朝不同的場域移動。VR體驗則是戴上特殊的眼罩,觀賞水下的畫面,有鯊魚、海龜的影片,也有隨著潛水員遊歷於海洋世界的畫面。其中,伴隨海底的氣泡聲音情境,更具有引導的效果。(會後的互動很多、很多。互動的氣氛要在現場才會有特別感受,所以,期待各位的蒞臨囉!)

#在地方人文空間

















屏東影像月:偶然沙龍+音像星期五(11/2)
鄧佩貞:海的國度大冒險-海洋生態調查紀實與VR體驗
(原講者朱雲瑋,因為颱風受困離島,邀請公司同仁鄧佩貞代為分享)

在地方曾經在9月,響應「國際淨灘日」,嘗試規劃「生態月」,最後因為無法把講座集中,因而作罷。但是,依然延續生態關懷,每月固定規劃一場以上的生態講座,以帶狀方式呈現。從梁偉樂「意外開啟的潛水人生」(9/12)、戴啟明「溫度繪說畫」(10/10)、劉明浩「我所認識的埔里蝴蝶」(10/11)、鄭中信「動物園裡的北極熊」(10/12,13),到這場朱雲瑋、鄧佩貞「海的國度大冒險」(11/2),算是綿密的設計吧!

據我所知,這場海洋生態調查紀實的作品成果,是公共電視委託的計畫。請熟悉海洋生態的專家協助,以3D影像的方式,呈現海底地景、生物的多重面貌。並且,透過VR媒介的使用,讓人身歷其境,推動海洋教育。據說,現場會提供VR體驗服務,再加上內容生動活潑,很適合親子共賞,鼓勵大小朋友一同參與囉!適逢今日(11/2)的講座,公共電視也將首播這部影片,算是恭逢盛會了。


(日本)小林莉菜(2015)「屋宅照護之歌」(Life Rhythm in My Family)

2018高雄電影節(10/19-11/04)「愛恨家族」

家園群像:吉隆坡實驗電影、錄像與音樂節特映

小林莉菜(2015)「屋宅照護之歌」(Life Rhythm in My Family)

日本Japan/2015/DCP/Color/5min


不斷重複的微弱燭光:
談小林莉菜(2015)《屋宅照護之歌》

(鄭中信/心得筆記)
(刊登於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十七期「盡頭」(2019/07/20, No.17)

不論年齡如何,臥床者依然擁有尊嚴,縱使生活不能自理,必須在他人協助下吃飯、翻身、洗澡、排泄、睡覺;臥床者仍然是自由的生命,縱使已經沒有力氣說話,僅能以眼神傳遞喜樂。伴隨而來的鼻胃管、呼吸器、點滴注射,通常是臥床者維繫生命的符號,呼吸與心跳的起伏與聲響,成為病榻間微弱而真實的聲響,揭示生命的存在。

對於臥床者每天重複的起居,維持生命的存粹活動,導演透過不斷跳接的方式,重複著翻身、拍背、吃食……諸多影像,以跳躍的節奏,將單調、簡單的生活,變得緊湊密集。這種理性的觀看,將影像導引成機械式的運動,乍看之下,似乎將臥床者一天的作息,形塑成不具有靈魂的、單純的肉身,有物化生命、機械生活的風險。但是,在重複跳接的影像中,卻也重複著對話。照護者在進行每個動作時,都以親切的聲音,告知臥床者即將會有的舒適、不舒適的感覺,讓單向的施力,成為雙向的互動。這些關懷的話語,也在影像的跳接中不斷重複,以至於讓原本機械式的操作策略,注入人文的氣息。

此外,說話的時候只能送氣,無法吸氣,對於努力維繫生命的臥床者來說,使用發聲的器官,帶有缺氧的風險,臥床者不見得無法言語,而是不方便言語。當導演把呼吸的聲音做為背景音,讓深沉節奏環繞在影像中,更加顯得臥床者的生命狀態,成為整部影片的主旋律。

這部影片的實驗性極高,如果失去聲音,例如用靜音的方式觀賞,臥床與照護將會變得異常冷冽;如果伴隨聲音的聆聽,複重的話語,將會娓娓道出照護的關懷,維繫著臥床者的生命與尊嚴。

#在地方人文空間


(泰國)納瓦波坦榮瓜塔納利(2016)「曾經烤肉曾經愛」(The Break-Up)

2018高雄電影節(10/19-11/04)「愛恨家族」

納瓦波坦榮瓜塔納利(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曾經烤肉曾經愛」
泰國Thailand/2016/DCP/Color/6min
鄭中信(在地方人文空間)/撰文

納瓦波善用半身肖像的特寫畫面,以直視鏡頭的策略,加上不斷切換劇中人物的分鏡畫面,構築故事中對話行為。也透過劇中人物的凝視,輾轉與讀者進行對話。例如「馬嘉維的青春哀歌」(2010)、「愛情豆知識」(2016)、「賀爾蒙拯救愛情」(2014)、「女工嘉芮的明星夢」(2010)的肖像,都是典型的操作。另外,在主角之外肖像,更具有「見證」的意義,特別值得討論,尤其,在「曾經烤肉曾經愛」(2016)影片中,更具有「代言」的功能。

食品行銷廣告「曾經烤肉曾經愛」,以單元劇的方式鋪陳。一位女性上班族,時常向一位在天橋下擺攤的攤商,購買現烤的肉串。但是,攤商擔心他的肉串油脂過多,曾經請女主角吃速食食品。之後,女主角便因此多次閃多攤商的目光,直到有一天,終於鼓起勇氣向攤商告白,自己移情別戀的口味。對話風趣幽默,夾雜各種現代近康食品的專有名稱(例如:膠原蛋白、DHA、EPA…… ),善盡廣告職責。整體而言,影片的分鏡主要是天橋下的場景,以全身肖像的方式,拍攝兩人隔著烤肉攤車的對話;搭配各自的側面半身肖像鏡頭,穿插對話中提及的故事劇情。在女主角告白後的離去,以及男主角的送別中,旁邊販售3C商品的攤商,「見證」了所有的過程。於是,就在女主角離開之後,這位臉龐極具喜感的男子,面向著鏡頭,直視著讀者,手拿的喇叭慢慢升起,以卡拉OK的效果,播放並演唱著歌頌情與義的情歌。

這位販售3C的攤商,不單純是故事中的觀看者,見證男女拌嘴的過程。當音樂響起,凝視鏡頭的瞬間,身份隨即轉換成為說書人。演唱的歌聲,猶如故事的旁白,爲男主角說出心聲,也為劇中人物的情感進行註解。更加詼諧的是,真正的「代言」不是旁觀的3C攤商(他也不能算是DJ,DJ不會演唱,僅是播放者),而是MP3樂曲,顯現出隱身說書人的線索。攤商成為作者的代言,讓讀者意識到作者的存在。另外,不熟悉泰國流行文化的我們,也可以大膽推測,播放的樂曲,要不是泰國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要不就是另一個商品(流行音樂)的代言,這則廣告有更加多重的宣傳。

#在地方人文空間







(波蘭)格爾澤格莰加洛斯舒克(2011)「冷凍愛情故事」(Frozen Stories)

2018高雄電影節(10/19-11/04)「愛恨家族」

格爾澤格莰加洛斯舒克(2011)「冷凍愛情故事」(Frozen Stories)
波蘭Poland/2011/DCP/Color/27 min/

鄭中信(在地方人文空間)/撰文

一般來說,擁有生活的目標,可以讓人積極,活出生命的精彩。但是,當生活目標卻是讓自己成為幽暗的邊緣,已經與積極的意義背道而馳。如果,越是墮入谷底,越是可以成為邊緣的明星,促使人積極的追求消極。積極便不再是積極,邊緣也不再是邊緣,態度和語意的內部反差,形成荒謬的對比。波蘭導演格爾澤格莰加洛斯舒克(2011)「冷凍愛情故事」(Frozen Stories)的荒謬劇場,道出厭世情結下的積極意義。

這部影片以生鮮賣場做為故事場景,在白色、冰冷的空間裡,員工穿著藍色冷色調的制服;所有職員的對話,都以低沉、緩慢的方式,描述平淡無奇的生活日常,發出的低頻聲音,隨時可以在不經意中緩慢流過。影片以「本月最差員工」開始,兩位員工(一男一女),坐在穿著深咖啡色西裝的主管面前。即將在兩個月後退休的主管,給兩位員工不被開除的機會,要他們在限期內,找到生活的的目標。如此,才能改善工作狀態,繼續留在公司上班。而兩位「本月最差員工」所找到的人生目標,卻是參加「找尋邊緣人」的電視節目。這個節目,以描述人生低潮做為內容,越是接近人生失敗組,越符合需求。甚至設計有票選活動,晉級比較失敗的程度。晉級的設計,讓失敗也可以成為勝利的光環,節目陷入悖反(antinomies)的荒謬。

劇情安排讓主管既違背初衷,也符合初衷,為了鼓勵員工參加比賽,以廣播鼓勵公司職員協助。因此,職員們以冷落的手段,讓參賽者感受疏離,擁有更多的失敗可以傾訴;主管則是建議員工假裝跛腳,透過身體的殘缺,增加故事性,在參加節目之前,還以語言羞辱的方式,試圖傷害員工的心靈。而兩位參賽者,並未描述職場、生活的不順遂,以平淡無奇的日常敘事異軍突起,獲得觀眾的票選,進入「找尋邊緣人」的晉級。主管與同事們的矛盾歡欣,在言談中透露關懷,爲原本厭世的氣氛,添加了平淡無奇的期盼。導演將荒謬劇場刻記轉折,變得不那麼荒謬,注入可愛的厭世積極,值得再三玩味。

#在地方人文空間






蔡姿妤:22歲的視角-安寧病房服務經驗談-(10/24)

星期三人文講堂(10/24)
蔡姿妤:22歲的視角:安寧病房服務經驗談(鄭中信心得筆記)

在地方似乎在不知不覺中,參與許多的第一次,很誠摯的活出生活的點點滴滴。而關於生死的講題,心境是格外的特別,講座的舉辦可以很多次,但是,每次的生死別離都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如何看待,乃至於應對那唯一的一次,是不折不扣的人生課題。

生死無法逃避,所以只好「好好面對」。講者蔡姿妤一開始,便以22歲的青春無敵,曾經認為有用不完的時間,死亡離自己很遙遠的想法,思考如何從事對社會有貢獻的工作。但是因為長輩與同輩親人的相繼離去,生命的優先順序被打亂,開始提問「自己跟死亡的距離」。因而向醫院提出擔任安寧病房志工的申請,試著讓自己理解死亡。

姿妤用五個經驗,娓娓道出自己一開始的觀察與思考。一位僅有看護陪伴,身邊沒有親人的老爺爺,讓人思考「走到生命盡頭的時刻,陪伴自己的會是誰」;一對親切的父女檔,以信仰的力量,順順的走向生命的盡頭,讓人看見「原來面對生命能夠如此坦然」;在病患面前互推責任,或是邀功的場景,伴隨的是阿麼哀傷的眼神,發現「面對生命,竟然能夠如此狂妄」;第一次讓家屬哭到懷裡的,強烈的情緒壓在身上,感受的是「何不讓自己放下那顆堅強已久的心」;看見19歲的少女住進了安寧病房,警醒「生命終點並非取決於年齡的多寡」。安寧病房的時間感是極其清晰的,永遠無法預知明天是否依然可以看見今日服務的對象,以至於各種經驗的衝擊歷歷在目,自己很直覺的反應出當下心境。

但是,在適時脫離當下的環境,放慢腳步讓心、腦同步,重新理解各個病患的處境,以及家屬的反應,姿妤提出了「看見的事實,不見得是真相」的另一番探問。體悟每一種處境、情緒,都有其長久的積累,在不知道各個家庭互動、個人經歷的狀況下,每個當下的反應,都有他各自的原因。作為一個旁觀者真,真的有資格評判他人的反應嗎?一開始的觀察與思考,是否僅是個人的、他者的經驗反照,並非真實。如果每個病患都是不得而知的他者,如何處理各個他者的生命課題?能夠做到的,僅能返還自己,思考自己要的是什麼?要為自己建構什麼樣的人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死課題?在把自己照顧好之後,才有可能照顧別人。

姿妤以「來不及做---遺憾。未曾做過---後悔」的話語,從新提到「不應把時間放在失去,而是思考自己獲得什麼、擁有什麼」,「過好每一天,等同面對死亡」,找尋不辜負此生的生活態度。對於這樣的講座,真心感激,近年來一而再、再而三,不斷的被迫面對不可能回來的失去,似乎忘記了自身仍然擁有創造的能力,依然可以持續的創造,堆疊對於未來的記憶,不至於沈浸在追憶中,逐漸稀薄了自己。

#在地方人文空間















星期三人文講堂(10/24)
蔡姿妤:22歲的視角-安寧病房服務經驗談-

華人世界常常會以「善終」這樣的詞彙,描述對於死亡的期待。但是,善終究竟是什麼?怎麼死去才叫做善終?始終沒有詳細的討論,以至於淪為抽象的詞彙,無法與實際連結。(長命百歲叫做善終嗎?子孫滿堂叫做善終嗎?功成名就之後就可以善終嗎?這些跟死亡有什麼關係?)

死亡不是斷氣的那個瞬間,而是一個過程,當身體逐漸失去機能,就是走向死亡的開始。對於癌末病患來說,不論是否接受療程(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切除手術),都會意識到身體的逐漸衰弱,甚至感受到身體不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身體。例如肌肉逐漸無法支撐以至於無法站立,以至於無法翻身,以至於飲食需要透過餵食,大小便必須在床上解決,仰賴他人清理,甚至失去語言的力氣,僅能專心而努力的呼吸。(不限年齡、任何年齡的癌末患者,都會經歷類似的過程)

如果家屬對於這些過程感到不耐煩,失去了體貼,以應付的方式處理,不只會對病患的心裡造成傷害,身體的不舒適也將越加劇烈。如果親屬們沒有意識到身體機能的逐漸消失,即是病患走向死亡的過程,或者逃避病患即將死亡的事實,不只會失去陪伴的機會,病患會因為無法傳達訊息,被囚禁在痛苦的軀體中,孤獨的面對死亡。因此,將要死去的人,是否可以好好地死去(善終),不是自己所能決定,必須透過親屬們共同協力、共同面對,陪伴逐漸進入死亡的身體與心靈(病患的、自己的、親屬的),才有可能讓將死之人,得以好好地死去。

死亡不是高齡社會的專利,當癌症越來越普遍,是各年齡層都可能會罹患病症,每個人都有陪伴親人或朋友機會,一同經歷死亡的過程。這場講座很難得,邀請曾經在安寧病房服務的姿妤,聊聊病房的經驗。




(美國)Lana Wilson(2017)「住持的辭世體驗」(The Departure)

閱讀分享(紀錄片)
公共電視「主題之夜」

(美國)Lana Wilson(2017)「住持的辭世體驗」(The Departure)
Lana Wilson / 90' / 2017

體驗臨終前的殘存生命:
談Lana Wilson(2017) 《住持的辭世體驗》

鄭中信(在地方人文空間)/撰文
(刊登於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十七期「盡頭」(2019/07/20, No.17)

紀錄的本身,不會永遠的私密,當人物成為被拍攝的對象,在經過剪輯,成為影像作品時,便無法逃脫複數讀者的存在。被攝者的受訪與拍攝,並不會是無意識的行為,每一次的影像紀錄,都需要被攝者的同意,授與拍攝的他者進入自身的生活,給予肖像拍攝的權力。在這群他者拿起攝影機之前,在影像播映之前,都不單純是他者的意願,同時也是被攝者自身的意願。兩者缺一不可。如此,當攝影的主題涉及生死的經驗,更加讓人好奇的是,被攝者是基於什麼樣的意願,同意影像的他者進入自身的生命?對於自身的生命經驗再詮釋,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又對陌生的讀者,有些什麼樣的期待,期望讀者獲得什麼樣的啟示?

Lana Wilson(2017)「住持的辭世體驗(The Departure)」這部影片,主要在紀錄日本臨濟宗僧侶根本一徹(Ittetsu Nemoto)的生活與工作。這位僧侶透過辭世體驗的活動設計,讓人思考生命的價值,思考死亡來臨時的態度;透過家庭拜訪,了解意圖自殺者、自殺未遂者的生活與心理,試圖給予引導,找尋具體的希望,維持生存的意志;也和自殺者的家屬談話,試圖安撫生離死別的哀傷。看似指引眾生的意志與使命,自身也面對著當下著心臟疾病的困擾,生命驟逝的焦慮如影隨形。另外,兒時舅舅的自殺,國中時期,搖滾樂樂團成員相繫自殺,以及父親的酗酒,最終導致夫妻離異的陰影,讓自己也時常探問生存價值與意義,揣摩價值觀與生活之間的關係。在自身成長經驗、當下健康狀態,宗教的世界觀與生命觀,以及眾多他者的精神狀態,乃至於諸多生離死別,堆疊出耐人尋味的生命體驗。

導演以夜店開頭,以夜店影像做為片尾字幕的陪襯,固然有其對於僧侶從出世到入世,再從入世到出世的譬喻,操作手法有些煽情,卻也碰觸了很實際的眾生群像。第一段辭世體驗的敘事內容,便點出生命之苦,擁有是苦,失去亦是苦。根本一徹以三個具體的提問,詢問參與者,當你面臨死亡時,想留下三樣什麼樣的東西?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有哪三位?自己最想做的事有哪三件?然後,逐次的將這些重要的東西拋棄,直到一無所有。在一無所有的當下,便是死亡。

追問根本一徹的生死哲學,與其說是安撫他人不要自殺,倒不如說是協助他人,找尋生存的意義(並非生命線的立場,避免一切的自殺)。因為,如果失去一切,便等於死亡,對於失去一切的心靈,也與死亡無所差異。如此,根本一徹之所以接受拍攝,恐不是宣揚避免自殺、延續壽命,更接近於鼓勵活出個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面對無法挽救的無望心靈,只能接受肉身的殞落。

喪家的哀傷話語:「其實沒有結論也沒關係吧?既使找不到自我提問的答案。但只要還活著,就能繼續提問。」

#在地方人文空間


徐士桓:李立劭(2015)南國小兵(10/01)

電影閱讀分享會(10/1)
徐士桓:李立劭(2015)「南國小兵」映後座談(鄭中信心得筆記)

李立劭(2015)「南國小兵」紀錄片,主要在講述滇緬游擊隊官兵,在1961年撤退來台之後,安置於荖濃溪畔的生活故事。受訪人物聚焦在馬有福先生、趙全英女士兩位。馬有福加入游擊隊時,年僅10歲,是位不折不扣的童兵。趙全英則是在15歲時,加入游擊隊,擔任女政工,負責勞軍工作。影片中以兩位受訪者娓娓道來的低沈敘事聲音,做為主旋律,在緩慢的節奏中,架構出久遠的歷史記憶。

導演李立劭幾乎以紀實的方式,拍攝受訪者的肖像、活動,紀錄生活環境中的風景,唯獨在馬有福描述沙場景象時,採用殘影的手法詮釋。例如:在家裡的祭祀活動中,馬有福夫妻在神壇前敬拜的手勢,隨著殘影的特效,看不見手部具體形象。例如:信眾於夜晚誦經之後,於道路間移動時,用長鏡頭呈現幽暗的環境,伴隨殘影的拍攝手法,讓行走的人群,猶如飄忽的幽靈。搭配馬有福的敘事聲音,講述曾經在森林中,越過一具一具的屍體,踩過殘缺的屍塊,看見沒有血色的臉,讓殘跡鬼魅的形象更加具體化。大致推測,做為童兵的馬有福,依然無法擺脫當年的夢魘,因此需要宗教儀式(靈鷲山),撫平、安頓心裡的創傷。而戰場的景象無法想像,李立劭才使用非寫實的手法,以宗教的身體、敘事的聲音,表現出錢藏在心裡的黑暗陰霾。

馬有福的經歷坎坷,童年跟隨游擊隊活動,居無定所。撤退來台之後,被安置在充滿砂石的荖濃溪畔,只能不斷開墾、清理土地、採買泥土,在逐漸填補、鋪平的土地上,慢慢建立可以耕作的田園。但是,卻在日後,建設公司發現荖濃溪砂石的品質優良,砂石場逐漸進駐,砂石車越來越多,在來來往往中,猶如掠奪,改變的家園風景。而開採的活動,部分滇緬子孫也參與其中,透過土地買賣,原本開墾的土地,又在挖掘中,變成巨大的坑洞,隨時會因為雨水變成淹塞湖,成為無法耕作的荒地。於是,李立劭安排老婦人耕作、休息,以及穿梭的砂石車,做為生活中的異樣風景。在紀錄片的末尾,以馬有福「從沒有變成有,又從有變成沒有」的口述,影射子孫不知惜福,輾轉影射生命的移動、遊走、居無定所。

離題思考:
我們在會後嘗試提問,據說滇緬郡隊的撤退與否,軍團可以自行決定。為什麼這群人願意撤退到台灣?如果離開與不離開,是可以憑藉意志決定,只要有個局勢的轉折,便有機會躍過山頭,回到故鄉雲南。家鄉如此的近,為何要搭乘老母雞(飛機),飄洋過海,到達無法徒步回鄉的地方呢?這有待於田野資料的採集了。

#在地方人文空間







萬毓澤:關於譯介人文社會科學的思考 (8/19)

見學活動
萬毓澤:關於譯介人文社會科學的思考 (8/19)(鄭中信筆記)

中文翻譯是學術轉譯的活動,具有特殊的專業。會閱讀外文書籍,不等於就會翻譯(閱讀僅是基本能力)。翻譯有其需要掌握的原則與技巧,例如英文有英文的文法,中文有中文的文法,如何避免混用,就是專業問題。中譯本如果讀起來不像中文,便是失敗的翻譯。讀者可以由閱讀的速度,初步判斷翻譯的好壞。大致而言,中文的動詞使用、語意佔優勢,可以善用於翻譯的技巧中。需要提醒的是,留意詞性轉換的問題,最近有使用被動語態的風氣,例如「被---」,這種語態會省略who(誰)、what,而將細節也省略掉,因此,不要濫用。不論何種翻譯策略,最直接遭遇的問題,便是如何「精準」翻譯的問題。精準才能夠達到傳遞訊息(轉譯)的使命,不可以用「大概」的態度,影響到讀者的理解,俗話說「書寫壞,犯錯;翻譯壞,犯罪」。而翻譯的方法,都是在實作中培養,需要透過大量的閱讀(精讀)、翻譯,逐漸累積經歷。對於專有詞彙的翻譯,大致有直譯、意譯兩種形式,各有優劣,不同時期、不同領域,都有其習慣的翻譯形式。

學術研究者(學者)有其專業,翻譯作為技術(譯者),也有其特殊的專業。因為翻譯也需要動腦筋、花時間,揣摩適切的轉譯方式,耗費大量的心神。譯評如果僅是從評論的角度批判,而未曾投注譯註活動,並無助於翻譯的進行(譯評者多半是學者)。比較適切的互動關係,應當是學者與譯者組成研究的社群,透過討論、交流,找尋適切的翻譯方式。就另一個層面談,翻譯是專業的學問,學者如果也能參與翻譯,便可以從翻譯者的角度看待譯作,提供各領域的轉業,讓翻譯更加精準。(如果翻譯也可以成為升等的條件,會有更多學者投入「經典譯註計畫」)

而翻譯教學也是種專業,涉及的問題有「怎麼教?」、「教什麼?」、「誰來教?」,學術界普遍認為會閱讀英文,便可以從事翻譯,甚至可以進行翻譯教學,這是偏頗的認知。翻譯教學也不是純粹理論、翻譯理論史、翻譯史、文學的學問,而是真切的技術層次問題。如果教學者無法掌握兩種語言的語法、語意,便無法達到適切的引導,訓練良好的翻譯者。

在地方人文空間
譯現光影




戴啓明:溫度繪說畫(10/10)

星期三人文講堂(10/10)
戴啓明:溫度繪說畫(鄭中信心得筆記)

其實,邀請戴啓明(10/10)談烙燒、劉明浩(10/11)談蝶畫,是個美麗的巧合,一位是作品傳出捷報,一位是正巧路過屏東,連續兩日,讓在地方沈浸在非主流的藝術殿堂中。

啟明具有園藝治療師的資格,與擅長乾燥花藝術的太太,兩人一同經營「希望之庭」工作室,時常出沒在南台灣的市集。啟明更擅長於繪畫,試圖學習用烙燒的技法。促成啟明這場講座的契機,是他的烙燒作品入選了今年(2018)屏東美展,即將在屏東市美術館展示。所以,趁著難得的機會,請他分享入選作品的創作理念、處理方式,也讓大家認識什麼是烙燒。

烙燒的主要器具是金屬筆(近似於焊接用的器材),尖端可以更換各種型中的筆頭,透過插電,產生高溫,在不容易燃燒的媒材上,例如木材、塑料,刻畫出痕跡。烙燒的關鍵是「時間、力量」,時間決定顏色的深淺,因為接觸的時間越久,燒焦的痕跡越明顯,顏色自然越黑;力量製造紋理的變化,則是筆觸的使用,越用力,刻畫的痕跡越深。兩種關鍵交互使用,便可以在平面媒材上創造層次。據太太說這是比較危險的創作形式,烙燒筆溫度很高,容易燙傷,建議精神不好,或是注意力不集中,最好暫停創作。

啟明提到,他的作品關注環境保育,是因為從小在鄉下成長,對於自然環境有相當的情感,所以,特別關心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縱使長大了,還是時常觀賞、閱讀與自然生態相關的節目、刊物、書籍。關於入選作品的發想,其實有濃厚的環境意識,他提到台灣只有兩種貓科動物,其中,雲豹已經於2013年,正式於英國保育期刊「Oryx」發表,宣佈雲豹已經在台灣絕跡。石虎因為棲地破壞的關係,數量也持續減少,已經於2008年,被農委會列入第一級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啟明提到,烙燒固然是種創作的方式,同時也有烙印的隱喻。烙印可以是堅實的傷痕,悼念已經消失、即將消失的物種;也可以是鮮明的記憶,提醒物種的曾經存在;也可以是諷刺的方式,為開發行為下的受害者,留下鮮明肖像,凝視著蒞臨觀賞的人類。啟明選擇台灣老黃檜,也有特別的意味。提及老黃檜之所以老,在於他的生命久遠,經歷了台灣環境的變遷,也經歷了台灣人類的歷史。縱使現在僅僅留存一小塊木料,他依然是大樹的一部分、是歷史的一部分。把雲豹、石虎烙燒在黃檜上,更加增添歷史的反思。

在會後啟明以「藝術起源於生活」回應創作初衷,以「繪畫會讓人有更深刻的記憶」做為結語,認為烙燒創作十分緩慢,正因為緩慢,才能慢慢的將記憶存放在腦海中。

在地方人文空間




呂鎰榮:馬來西亞飲食文化(肉骨茶)(10/17)

星期三人文講堂(10/17)
呂鎰榮:馬來西亞飲食文化(肉骨茶)(鄭中信筆記)

為了提供三種不同口味的肉骨(茶),講者呂鎰榮下午兩點來準備肉骨茶料理了。我則是趕緊將空間整理好,擔任二廚的角色,協助備料。看鎰榮提著豬肉(豬腳、五花肉、豬腿肚)、蔬菜(秋葵(馬來西亞稱為「羊角豆」)、金針菇、朝天椒(指天椒)、蒜頭)、乾料(豆皮、魷魚)、調味料(香菇素蠔油、老抽(油晒生蜆頂))、藥材包,整整三大包的食材與調味料。讓人有點驚恐,因為FB按參加的人只有兩人,而食材的費用,大概超過一千吧!(還好與會的朋友有三人,不無小補。汗!)其實,很能夠理解鎰榮的大費周章,因為他來自馬來西亞的巴生,巴生是過去蘇丹居住的地方,同時也是馬來西亞肉骨茶的發源地。正好透過講座、品嚐,介紹道地的肉骨茶。

最先顛覆的概念是「肉骨茶」的詞彙語意,應該是廚師「李文地」的「肉骨」料理,簡稱為「肉骨+地」(相當於台灣「鴨肉蔡」構詞,「商品行業+姓氏」)。因為潮州話的「地」、「茶」發音相近,後來以訛傳訛,被寫成「肉骨茶」;再加上肉骨料理濃稠,店家多會準備茶飲解膩,肉骨、茶(不發酵茶(綠茶))的飲食組合,也就合理的組合在一起了。湯湯水水的肉骨料理,是飲食文化到外地之後,所改良的料理,肉骨茶便被理解成一道料理(對巴生人來說,改良的菜餚是肉燉湯,不是「肉骨+茶」)。鎰榮再三強調肉骨地湯汁的濃稠、膏狀,用衛生紙擦嘴巴,衛生紙會黏在嘴巴上,藉以區隔台灣的肉骨茶料理。後來,聽鎰榮說起歷史背景,才知道過去馬來西亞的華人移民,擔任錫礦的苦力,時常食用藥燉排骨補充營養、體力,才逐漸演變成現在的巴生肉骨地。我嘗試理解,肉骨地的料理,在品嚐豬肉的烹調技法,選用肥肉豐厚的部分,透過墩煮,萃取肥肉的膠質。(樣貌像燒仙草)在過程中,放入藥材包,是為了讓膠質吸取藥材的藥性,成為高濃度的中藥膏,藥味常常會蓋過食材的味道,同時是食補的料理。

談起巴生人如何吃肉骨地,鎰榮提及「油條、豆卜、豆皮」三寶,這些都是會吸湯汁的食材,會讓有在嘴中爆漿的感覺。吃到滿嘴油,再喝綠茶解膩。根據鎰榮說肉骨地都是當天烹調,從早到晚的滋味不同,內行人(在地人)通常會在下午吃,才會有濃郁的湯膏。但是,下午兼帶瘦肉、肥肉的肉塊可能已經賣完,所以,都會在早上事先打電話,請店家預留肉塊。這樣便可以享用豐盛的湯膏、肉塊。而肉塊的選擇,也有竅門,有大骨(大腿骨)、小骨(小腿骨)、腳彎(小腿肚)、五花骨(脊骨)、臟(豬腸)五個關鍵行話(慣用語)。用這些慣用語,比較能夠順利跟店家預定想吃的部位。(因為五花骨肥肉較少,鎰榮不太推薦)

鎰榮準備福建肉骨茶(黑湯,因為用了老抽、藥材),通常會用瓦堡(砂鍋)裝盛,據說這種器皿的使用,是在吉隆坡出現的。巴生的肉骨地,就是福建肉骨地。另外,還準備潮州肉骨茶(沒有顏色,白湯)又叫做新加坡肉骨茶,相對味道較為清淡,也沒有那麼濃稠。也準備了乾肉骨茶,用魷魚乾、五花肉、秋葵(羊角豆)、朝天椒、蒜末、肉骨湯膏快炒,直到收汁。秋葵的膠質與湯膏融合,感覺更加濃郁。但是,飲食的重點在魷魚乾的鮮味,內行人都是先吃魷魚乾,而不是肉、菜。

另外,還介紹了客家肉骨茶(類似藥燉排骨的味道)、綁線肉骨茶、海鮮肉骨茶、雞肉骨茶(回教徒不能吃豬肉)。還真是豐盛的飲食饗宴啊!

在地方人文空間




李明宇:影像‧文學─日記電影的個人與社會(10/13)

見學活動(10/13)
高雄市旗山尊懷活水人文協會「用力講座」
李明宇:影像‧文學─日記電影的個人與社會(鄭中信筆記心得)

明知道無法準時趕到活動現場,依然好奇「日記電影」是什麼?硬是開車前往旗山,抵達時已經快八點了。以下筆記僅是部分講座內容,以及個人的探問與思考。

之所以會感到好奇,在於「日記」這個文本,是極度私密,而具個人性的,屬於自我的對話。並且,作者是唯一的讀者(單數讀者),除了作者自己之外,不會預設有其他的讀者存在。試問,如果在撰寫日記時,作者已經預設其他讀者的存在(複數讀者),這樣的文章,可以算是日記嗎?而「電影」這種文本,在創作之初,已經預設了複數讀者(作者+非作者)的存在,是被閱讀的對象,也必然被閱讀。當這兩個詞彙組合成為「日記電影」之後,日記失去的私領域,成為被閱讀的對象,該如何重新為日記下定義呢?日記電影中的日記,還算「日記」嗎?

講者李明宇提及,不論形式是文字或是影像,日記是持續書寫的文本,會重複某種情緒、行為,以至於產生某種時序。另外,日記總是以第一人稱(我)書寫,呈現自我的對話性(日記的本質是對自我的說話)。關於影像形式的日記,多半會成為膠卷、數位檔案,唯獨遇到某種具有紀念意義的人、事、物,才會有所觸發,有意回顧過去的影像。以Jonas Mekas的作品為例,作者在911攻擊事件,雙子星大樓消失之後,有意識整理過去的家庭影像,把與雙子星大樓有關的錄像,匯整、剪接成為一部影片,藉以個人與家庭的回憶,紀錄美國重大的歷史事件。這種將家庭錄像視為歷史檔案的意識,稀釋了日記的個人私密性,轉換成為公眾性、開放性的文本。(日記拍攝-主題-回顧、資料-剪接)(個人出發-家人-朋友-文化-歷史-自傳民族誌)

以下為影片資料:
米開斯:WTC俳句
劉吶鷗(1933)持攝影機的人
莊靈(1966/1967)延、赤子

巴黎・德州
墮落天使
五星主廚快車(Chef)
奧斯陸少年有點煩(Brother)
生命中的每一天(Life in a day)
廣告-福特汽車、Vimeo、Save the Childern

365 day Porject (Film diary --- Diary film)
阿維拉之歌
旅行之歌

再會吧1999

在QA中有人提問日記電影要怎麼拍?講者的回應則是「珍惜生命中的每個時刻」,然後,不需要用4k影像,不要刪除,因為永遠不知道在哪一天,會觸動些什麼,需要回顧些什麼。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我是高雄第一社區大學的講師,第一社大為了推廣文學閱讀,與高雄文學館連結,借用文學館二樓閱讀空間,開設我的「給自己的閱讀筆記」,以及邱瓊慧老師「閱讀經典文學」兩門課程。在空間地利之便,有機會結識館內同仁。因為「閱讀筆記」的課程策略,以九週次的時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