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二十三期「魯凱影像」

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二十三期「魯凱影像」(2019/11/16, No.23)

初次拜訪佳暮便令人難忘
(鄭中信/撰文、莊維倢與鄭中信/攝影)
~原文刊登於「魯凱學月報」NO2(10月號)~

第一次造訪佳暮部落,是受到熱愛自然、熱愛登山的朋友大冠鷲(荒野協會的自然名)邀約,到佳暮部落參加徐月英女士的六十歲生日。因為喜愛霧台的風景,大致熟悉蜿蜒的幹道,總會打開車窗,享受涼風。在轉入谷川大橋旁的叉路,前往佳暮的路徑,更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道路兩側植物生長茂密,偶而有溪流瀑布,偶而經過崩壁,佈滿細碎落石,因為道路勤於修繕的緣故,知道這是有人行走的路徑,不會讓人驚恐。於是,猶如鄉巴佬一般,這段路途中走走停停的拍照,引起讓開著山貓、卡車,清理落石的族人好奇,就這樣,我與族人在各自的區域停留,彼此超車了兩次,然後同時抵達佳暮。

接近中午時刻,車子停靠在活動中心廣場,便聽見下方的斜坡,有戶搭了棚架的住家,傳出一群人聊天的聲音,看見裊裊炊煙。原來早有族人聚集壽星家中拜訪,街訪鄰居、親朋好友忙著包阿拜和吉拿富,而且已經開始炊煮。據說,她們一早就去採集假酸漿、芭蕉的葉子,家人還殺了豬,準備了豐盛的魚肉、獸肉。為了提供多樣的吉拿富,還特別準備魚肉、豬肉兩種口味。看著熟捻的媽媽們,在切好的魚肉上,豪邁的倒入整桶的芋頭粉,厚厚的把芋頭粉和魚肉均勻攪拌,就覺得這一定是美味的餐點。因為有不同的口味,為了區隔餡料的不同,在包裹假酸漿葉之後,用乾乾細細的月桃,以不同的方式纏繞固定,有的單純一圈圈的纏繞,有的則是加入一兩條直線,作為辨識的記號,便不怕混淆。因為這個重要的日子,阿拜也提供了小米、高粱兩種口味,用黃色的小米、紅色的高粱妝點,彰顯這個特別的聚會。

對於外行人來說,阿拜的製作似乎相對複雜,但是媽媽們游刃有餘。看著媽媽們依序在桌上鋪上芭蕉葉、假酸漿葉,然後放上搗好小米、豬肉,將具有黏性的小米,慢慢將豬肉包裹之後,再用葉子捲好固定,還不忘解說製作的要領,外加生活上的寒暄問候。在阿拜、吉拿富製作的同時,壽星的丈夫謝登山先生,早已經在旁邊整理好爐灶,用柴火燒好滾滾的熱水,等著將食物下鍋了。

晚間的聚會熱鬧溫馨,家人齊聚一堂,族人陸續到來,由耆老用族語致上祝福之後,主人徐月英、謝登山夫妻與孫子們一起吹熄蠟燭,分享喜悅的豐盛的餐點與大大的蛋糕。孫子們在客廳吃蛋糕、玩遊戲,偶而跑到外面湊熱鬧。主人與耆老們,以及兄弟姐妹圍成一桌,在開朗的笑聲中,時而高唱族語古調,時而演唱屬於他們青春歲月的流行歌謠,魯凱語、日本語、華語夾雜,呈現時代的縮影。年紀比較年輕族人,雖然坐在不同的桌子,始終與長輩們互動聊天。

壽星熱情招待親友,忙進忙出,還不忘招呼我這個陌生的訪客。後來意外的得知,與會的新科村長徐仁輝,是壽星的外甥,同時也是莫拉克風災(2009年)時,協助全村撤離的佳暮四英雄之一(佳暮四英雄分別是賴孟傳、柯信雄、徐仁輝、徐仁明)。他在言談中提及的,都是族人們如何互助的故事。因為對魯凱充滿好奇,有位耆老杜安一先生還特別與我聊天,除了演唱古調之外,還演唱了屬於他的歌(報戰功的歌曲)。內容描述他年輕時,曾經三次參與人員溺水與協尋屍體的故事。我好奇的詢問耆老,為什麼不會游泳,還敢下水救援。他回應說,因為年輕膽子大,就下水走過去了。族人補充介紹說,耆老是很重要的古調傳唱老師,他的學生到各個國小教音樂,都有很好的成績。

當我準備離開,大概是晚間八、九點,族人們聊著打獵的故事,小朋友則在旁邊喝飲料。歸途中蜿蜒沒有路燈的路徑,讓人沉靜,回憶當日的互動,充滿了人的氣息,反而讓我深刻反省自己稀薄的人際互動。這趟旅程感謝大冠鷲的邀約,更加感謝徐月英、謝登山夫妻,深深祝福生日快樂,健康順遂,也感謝族人的接納,分享豐富的經歷,祝福佳暮生活美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1954 《 短角情事 》 (La Pointe Courte) 1961 《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Cléo de 5 à 7) 1965 《 幸福 》( Le bonheur) 1966(Les créature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