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沙龍:莊維倢:Incredible India –印度奇幻之旅(11/27, 19:00-21:00)
莊維倢:Incredible India –印度奇幻之旅
(鄭中信/側記)
我們對某個國家的印象,影響了我們對這個國家的觀感,印象所形成的親密感或是疏離感,決定了我們的態度。因而,在遭遇狀況,危機處理的時刻,出現了正面與負面的差異。但是,那個所謂的印象,究竟從何而來?是來自於個人的想像?還是來自於他人(媒體、親友)的描述?預設立場的想像,究竟有什麼樣的可信度,決定相處的方式與態度?
維倢在分享之前,做了簡單的提問,從「有誰去過印度?」,詢問各自造訪印度的原因,以及印度旅行經驗的大致感受,從「對印度有什麼樣的印象?」詢問未曾造訪印度的朋友,對印度有些什麼樣的想像?獲得的答案,似乎多是治安(詐騙、偷竊、強暴)、衛生的負面形象。維倢提到,當媒體報導印度的新聞時,都播報負面訊息,觀眾所建構的地方印象,自然也會朝向負面發展。嘗試利用數據概算,以全國總人口數、全國強暴案件通報數量,進行比例計算,台灣的強暴比例是印度的1.6倍。縱使數據並不精確,也過於概括,但是,對於台灣治安觀感的反向提問?也會讓人反思,各自對於印度治安的印象。
維倢提及與印度人交易,談判前與交易後,總是會遭遇期望多收費用的狀況,僵持成為常態。這種現象,究竟可不可以用欺騙(毀約)的角度看待?如果理解對方的生活困境,多取得一兩百元的費用,便可以讓家人擁有一天溫飽,那種常態性的毀約,彷彿展現人類尋求生存的最單純面。如何應用策略解決問題(例如黑臉、白臉),避免影響旅行的興致,也成了考驗智慧的課題。維倢額外提及七十多歲跤踏車伕的故事,這位老先生因為自己還可以工作,而感到驕傲,和台灣退休安養天年的價值觀,有著顯著的差異。由這位老先生的生活態度,再次回應了最單純面的生存。
強暴案件確實影響國際觀感,這類案件的發生,包含著性別不平等、種姓制度的問題。印度政府也曾思考,制定更加嚴格的法律,藉以達到威嚇的效果,卻遭受女性人權團體的極力反對。因為,更加嚴格的律法,只會助長殺人滅口的行為,不僅無法保護女性,反而讓女性陷入更大的危險。女性人權團體反對加強強暴罰則的情境,所造成的思考衝擊,間接形成反思的效果,審視「印象」的形成,是否具有縝密的思考?或者是簡單的一廂情願。
在印度旅行的分享中,維倢強調刻板印象的破除。我則在會後試著提問,當我們預設「印象」同時,是否也陷入意識形態的命題中?我們並不知道他人的印度印象,對於抱持不同態度的人來說,演說的脈絡與論述,一開始便不成立。或者說,關於印象的提問,更接近於自我的深掘。也藉此回應維倢的尾聲,旅行可以讓自己更加開闊,透過差異文化的體驗,探詢更加深刻凝練的自我。
----------------------------
活動邀請:
我因為閱讀日本作家遠藤周作(1993)《深河》(深い河)這部小說,才開始試著認識印度。在《深河》的敘述中,看見印度文化的生命觀,不論是出生、死亡,乃至於再平常不過的日常盥洗、飲食、排泄,都與恆河有著密切連結。深沉的直指生命(生存)本質,讓我對印度充滿著敬意。這條河流包容生命的一切,沒有所謂區域界定的排除,也就沒有潔淨與污穢的區隔,讓生存也變得純粹,提供了習慣於規約的文化,省思自身概念的意義。因為莊維倢曾經三次造訪印度,也就趁此機會邀約,請她談談印度。
莊維倢在這次「Incredible India –印度奇幻之旅」講座(11/27)的簡介中,提及「世界上分兩種人:一種去過印度,一種沒去過印度。去過印度的人又分兩種:一種打死也不再去,一種就像著了魔般,對印度深深迷戀」,彷彿回應著遠藤周作的敘述,以及反向的衝擊。我們可以推想,已經造訪印度三次,也期待第四次旅行的維倢,應該被印度迷戀的那種人。我們也可以更細緻的追問,維倢究竟迷戀印度的什麼?這個來自於印度的什麼,觸碰了生命經驗中的什麼?使得維倢持續迷戀著印度?
在地方文空間的旅行講座,從來都不是旅行的教戰守則。曾經邀約維倢兩次講座(馬雅探秘~中美洲之行(2018/0411)、蘇門答臘隨心之旅(2018/0627)),第三次關於印度旅行,以及預約第四次的朝聖之路,都意圖詢問「移動」的意義(過去曾經以「旅行的意義」詢問)。移動無時無刻都在發生,從這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從這棟房子到另一棟房子、從這個鄉鎮(城市、國家)到另一個鄉鎮(城市、國家),我們在身體的移動中,抽離了什麼?親近了什麼?又啟發了什麼?改變了什麼?這種空間的轉換,究竟具有什麼樣的意義與功能呢?就讓我們一起試著找找答案吧!
在地方人文空間F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