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中信:群落生境的想像(談公共電視《農村的遠見》第二季)

鄭中信:群落生境的想像
談公共電視《農村的遠見》第二季第三集「德國施瓦本山谷,美麗諾羊的故事」

在公共電視《農村的遠見》第二季第三集「德國施瓦本山谷,美麗諾羊的故事」節目中,提到「群落生境Biotope」、「生物圈保護區」兩個概念,企圖突破保育影響發展的概念,可以提供參考。也可以提出不同的演繹。

群落生境(Biotope)是個生態系統的概念,只是這個生態系統可以在任何的空間、物件,不只是自然生成的場所,舉凡人造的防風林、土丘、水池,只要有某種獨特的、不可或缺的生態系統運作,便會是群落生境討論的範疇。而空間、物件的面積、體積並沒有限制,這也讓生態系統的觀察與討論,可以有更大的擴展,與人文歷史也有了密切的連結;這也讓民眾得以參與其中,協助建立保育的概念,因為生活環境、日常活動中,隨處可能有群落生境的存在。

試著提供幾個觀察,進行群落生境的演繹。在過去,枋寮鄉與佳冬鄉的養殖專業區,臨海的沙灘,曾經有大片的防風林(木麻黃),為聚落阻隔了強風,也有護灘的效果。因為養殖漁業的發展,提供了鳥類(鷺鷥)的食物,尤其病魚因為游泳能力較差,活動區域接近於水面,成為鳥類絕佳的捕食對象。鳥類捕食病魚,減少屍體的數量,病菌危害也隨之降低,間接成為維護養殖漁業的生態醫師。而這些鳥類的棲息地,便是種植於沙灘的防風林,時常可以看見大批的鷺鷥,在木麻黃上築巢,形成這個區域特殊的景觀。後來,隨著木麻黃的老化傾倒,或是因為開發而砍除,棲地越來越少,鷺鷥的活動數量也逐漸減少,透過食物供應,維護養殖健康的機制逐年降低,鷺鷥林的景觀早已不復存在。這其實就是臺灣版本的群落生境,鷺鷥、養殖漁業(人類行為)、木麻黃(人工種植)、維持著區域性的生態平衡。

鷺鷥林是否重建,可能會陷入膠著。因為養殖密度逐年提升,超過單位容積的負荷,病害因此越趨嚴重,連帶使用藥劑的頻率、濃度逐年提升,病菌的抗藥性隨之增加。人類行為的改變,促成生態無法重現。捕食病魚的鳥類,成為傳遞病菌的來源,飛行或停留過程的排遺(糞便),會將別處的病菌,帶到尚未感染的區域,讓部分養殖戶避之唯恐不及,而有驅趕、捕殺、毒害的行為。這也讓養殖漁業的負擔(成本)越趨增加,因為病害管理與維護,將全部由養殖戶自行處理。

另一個例子是楊梅客家的艾粄,植物生態、農耕產業、飲食文化、祖先信仰有緊密的連結。艾草的生長季節,主要在清明節前後,楊梅客家人會採集艾草,進行乾燥,製作成綠色的米食糕點「艾粄」。而艾草生長的地方,正是稻田收割之後,靜置休耕期間,所長出來的植物,與農耕息息相關。因為艾草生長期接近清明節,艾粄的製作也成為清明祭祖的必備供品。當農耕日漸消失,可以想見艾草也會逐漸減少。在材料(艾草)取得不易的狀況下,艾粄的製作會越趨困難,清明祭祖的供品被其他糕點取代,大概也是遲早的事。(至少,現在的艾粄製作,艾草用量明顯減少,已經不是深綠色)。除非,楊梅客家願意接受艾粄成分的改變,或是艾粄的消失,透過復耕,回復群落生境,是可能的行徑。

德國透過沒落的產業,美麗諾羊的放牧,維持住草原種子散佈的機制,從群落生境的概念逐步擴大,維護了施瓦本山谷的草原生態,達到生物圈保護區的目的。因為自然生態的維護,回過頭來,也為放牧找到重新的定位,從過去的羊毛供應,改換成羊肉、皮革,以及觀光產業的發展,讓自然保育、人文歷史、產業活動得以有效的連結,不再因為衝突,出現二元對立的概念,值得臺灣反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1954 《 短角情事 》 (La Pointe Courte) 1961 《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Cléo de 5 à 7) 1965 《 幸福 》( Le bonheur) 1966(Les créature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