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二十六期「觀察自然」

關於都市裡的雜草
(鄭中信/撰文)
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二十六期「觀察自然」(No.26)

雜草叢是生活中必定看見,卻容易忽視的生命。他們會出現在水溝蓋、人行地磚、圍牆的各種縫隙,未開發的空地更可以看見他們蓬勃生長,或者,沒有過多整理的盆栽、花台,也會發現他們的蹤跡。有的匍匐於地面,有的攀爬於垂直立面,有的直挺挺生長,甚至可以透過周邊較為堅挺的物種或物件,讓自己長得更加高聳,爭取陽光的曝曬(大花咸豐草是最有趣的觀察對象)。

雜草的生長,一開始只有一點點,一株兩株、一種兩種,輕輕淡淡不起眼的出現,隨手便可以拔除的柔弱,只要一點點的人力,隨時都會消失。如果有水源的挹注,他們會像是突然爆發般,長大、變多,成為一叢,然後與周邊的草叢連在一起,漫佈擴展到各種可以生長的區域。最有趣的是雜草叢裡很少單一種類,只要蹲下來觀察,便會發現,那綠色的物體,是豐富多樣的存在。對於外行人來說,葉子形狀不同,足以判斷物種的差異,看似相同的植物,看花卉的樣貌,也可以判斷出品種的不同。他們的花朵,常常都是小小、淡淡而細碎,更不用提種子的樣貌,被稍微大一點的風吹動,就會消失無影無蹤。沒有隨時觀察,常常會來不及參與他們生命史。看攀藤的植物也很有趣,時常是多種植物纏在一起,很容易被最先開花的植物吸引,然後將他們視為一種植物。往往是其他攀藤植物也開花了,才意識到多樣的存在,發現,原來葉子的形狀,早已告知種類的不同。

外行人有外行人的心境,無法說出各個植物的名稱,豐富的種類,卻能興起對於生命旺盛、繁複、多元的讚嘆。為什麼這麼多樣的植物,可以在有限的空間裡生長?他們是競爭關係嗎?還是共享了空間?當他們被風、被動物所撥動,不同程度的擺盪,彷彿可以看見,他們彼此的存在,成為支撐的力量。外行人會有外行人的解讀,在感性的投射下,給予擬人的情境。那或大、或小的綠色群體,所引起的好奇,是探索奧秘的源頭,稍微放慢腳步,或是停留觀賞,都可以找到與專業對話的題材。

後記:
九月到十一月間,屏東市展開了幾次除草工程,長高的草叢變成一片土黃色,長在花台裡的雜草被削短了長度,角落還未長大的小草,可能是沒有工程效益,安然無恙。好奇工程安排的日程,在施工之前,雜草早已經開花結果,種子早就飄散。而草本植物生長速度快速,間隔幾日,綠地出現相似細毛的景觀,在夕陽下閃閃發光,花台中的雜草,早已抽長,高出原有的觀賞植物,露出切斷的傷口。只要一場雨水,種子又會發芽,又會像爆炸一樣蓬勃生長。如此,如果除草工程的用意,是為了清除雜草,需要更加補充植物知識,在種子飄散之前執行,才能達到效益。如果工程用意是為了修剪維護,似乎也不需要清除到泥土裸露的地步。養護工程的措施,需要有更加細緻精準的論述,才有實施的意義。



觀察與監控的區隔,源自於態度:
使用iNatureList之後的延伸省思
(鄭中信/撰文)

iNatureList是個強大的系統,試圖透過動植物的定位、拍攝,掌握全球自然生態的趨勢;在觀察員、鑑定員的設計中,增加了資訊的信效度,也間接達到教育訓練的功能。在今年九月,在地方人文空間便以beingplace為名,規劃系列專案(屏東公園、千禧公園、歷史建物區、歷史場域、都市河川渠道)。找尋熟悉植物、土壤知識的朋友,透過植物的種類、數量、生長,觀察城市微型氣候、土壤狀況,將在掌握足夠背景資料,疏理區域脈絡之後,舉辦相關活動、講座、課程,邀請同好參與,以群體力量進行。

地方的文化危機來自於地方政府,聚集群體力量,還有包含著公民行動的意義。屏東還不是進步的縣市,目前公部門依然以短期利用的角度思考文化。例如為了舉辦2019臺灣燈會、臺灣設計展,縣府曾經於2018年10月招開文資審查會議,以有礙市容觀瞻、修繕經費不足為由,貶低歷史建物的價值,討論是否取消部分歷史建物資格,以利活動規劃與土地利用。

如果透過自然觀察,帶領人群進入歷史現場,了解屏東發展的紋理,或許,可以增加土地認同,進而關注地方政策制定的合理性,不被光鮮亮麗「我驕傲」的包裝話語所左右,被政策性「我屏東」的我群意識所狹持。透過自然觀察作為觸媒,連結人文社群與自然社群的力量,壯大民間社群的聲勢,減少消滅歷史現場的威脅。Beingplace尚未揭竿號招,但僅僅三個月的觀察,部分物種與專案,意外的被國內外植物學者、植物學博物館關注,間接將臺灣、屏東曝光於世界,輾轉證實網際網路的發展,如何促成全球化,縮短國際距離。

在越來越具有成果的執行中,備受鼓舞,更加強化使用iNatureList的心態中,越來越肯定系統的功能與意義,正好揭示資訊掌控下的權力意識,提供了人類本位、權力掌控、科技使用的反思與提醒。如果將iNatureList拍攝、標記的對象,從「非人」置換成「人」,其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天網工程並無差異。使用iNatureList的時候,以權力的態度觀看,積極掌握生物的物種、數量與生長狀況,回應環境變化,與中國使用天眼、天網積極掌握人民的個人行為、族群活動,藉以管理社會秩序,兩者之間並無區隔。所謂的觀察,隨時可以反向詮釋,成為監控,而意義的轉換,來自於心態的轉折。慾望越強烈的使用者,越是容易以權力的姿態操控科技,哪怕慾望的內容是正義,而非利益。當使用者缺乏(或拒絕)反省、縱容慾望、缺乏後設思考的能力,都將助長權力的觀看,醞釀抹除的暴力。

Beingplace承認各個專案都不是生物觀測而已,它們都是基於特定的價值,劃定場域,藉以提出特定的訴求。雖然勢單力薄,群策群力的願景有待努力,卻也會時時刻刻提醒,避免絕對正義、避免慾望放縱,持續維持著觀察,回應環境變遷、回應政策措施。邀請有志一同的朋友共同參與iNatureList,也趁此機會,和有幸相逢的讀者們共享,如何避免慾望的沈浸,避免暴力意識的出現,來自於自省的能力與智慧。

備註:
茲回應2019年香港政府對於反送中運動的監控意識。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援引《緊急條例》宣布實施《反蒙面法》(10/4),建構監控民眾的系統,被香港高等法院判決無效且違憲(11/18)。隨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立即否定香港高院的裁決(11/19),強調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是否符合香港基本法,只能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判斷和決定。揭示著中國的政治意識,凌駕於香港憲法,監控的野心和慾望表露無遺。

--------------------------
在地方人文空間。FB:
--------------------------
inaturalist 2019年回顧
https://www.inaturalist.org/stats/20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法]安妮·華達(1928-2019) 1954 《 短角情事 》 (La Pointe Courte) 1961 《 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 (Cléo de 5 à 7) 1965 《 幸福 》( Le bonheur) 1966(Les créature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