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中信:聊聊家鄉的味道(客家)(6/18)

身邊的故事
鄭中信:聊聊家鄉的味道(客家)
6/18(一)1400-
昨天晚上因為風雨的關係,接送老婆上下班,順道去夜市吃宵夜。老婆說她的味覺變敏銳了,可以區隔外食有沒有放味素,區隔食材新不新鮮。我只能苦笑的說,大概是這家店生意不好,料理沒有辦法當天售出,又礙於成本捨不得拋棄,所以每天加熱、加水,沒有了味道,一直加調味料。
味覺的培養,與家庭飲食有很密切的關聯。為了開業,我一直在捕捉阿婆(我的祖母,「阿婆」即是客家話「祖母」的親屬稱謂語)的味道,越是追逐,越是發現那個味道很簡單,只是心意。因為希望家人健康,使用新鮮的食材,會向信任的攤商購買特定食材,例如訂購自家畜養的雞隻,自製的麵條……等等。為了讓料理細緻,盡可能將干擾口感的部分去除,總是會看見阿婆坐在板凳上處理食材,一坐就是幾十分鐘,只為了準備一道菜。充滿心意的料理,很難在量產的商品中複製,還好在地方的來客數不多,沒賣完的自己吃,始終維持品質(苦笑)。
對於遷居他鄉的我來說,所謂的家鄉的味道,並不具有區域或是族群的泛稱,就只是「家」的味道,祖母的味道。為了分享這次的「身邊的故事」,找出了2012年3月,拍攝阿婆製作客家菜包的影片(由我掌鏡),以及同年4月,拍攝由阿婆指導,由我製作發粄(發糕)的影片(由老婆掌鏡)。當時因為父親去世不久,為了消解祖父母的喪子之痛,時常回鄉陪伴,在對話中,充滿濃濃的「回家」語境。影片紀錄了製作工序,卻幾乎沒有製程的解說,只是祖母與孫子、孫媳的日常對話。就是三個人討論著白頭翁客家話怎麼說、台語怎麼說,會站在哪裡,對著我們家的窗戶叫;討論大捲尾客家話怎麼說,叫聲怎麼模仿……。說著、說著,菜包就包完了,也蒸好了。
就在父親去世的一年半之後,祖母也走了。那天製作的鹹菜包與甜菜包是什麼味道,早就忘記了;那天製作的發粄是什麼味道,也不是那麼重要。那個氛圍,才是我與故鄉連結的媒介,沒有了,就是沒有了。我並沒有強大的「我群」意識,更在乎的是「家」的維繫,所謂的味道,應該就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心意。












身邊的故事(6/18(星期一)14:00)
鄭中信:聊聊家鄉的味道(客家)

大概是「講堂」、「人文」的詞彙語義太過嚴肅,參與「星期三人文講堂」的講者們,總會準備90分鐘以上的內容,播放豐富的PPT。原本期望講者輕鬆分享,與會朋友輕鬆聆聽,在對話中展開交流,卻在名稱與形式的影響下,不知不覺增添了所有人的負擔。為了拓展更多對話的可能性,於是有了「身邊的故事」的活動發想。

關於「身邊的故事」的想像非常多元,所謂的「身邊」可以把自己當作主體,說說信手拈來的個人經歷、興趣、專業;也可以將主角轉換為周邊的人事物,講述他人的故事。每次活動,會有一位主講人,一位引言人。主講人可以是任何人,講題也可以是任何主題,以主講人所要分享的內容,訂定活動的主題。例如這次的講題「談談家鄉的味道」,便是以故鄉的味道做為發想,聊聊家常料理、故鄉記憶、異地生活之間的關係。引言人同時也是主持人,讓主講人可以流暢的講述故事,也適時的拋磚引玉,讓參與者可以參與對話。

參與人數過多,會造成講者的壓力,所以限制在8人以內,圍繞在大桌子周邊為原則。在主持人的引導下,參與者也可以分享自身的故事,類似於聊天的形式,逐步開展當天的主題。輕鬆的模式,或許更能打開話匣子,有更多的生命故事被看見,獲得更多的激盪。

第一次聚會的設計「聊聊家鄉的味道」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大仁科技大學古佳峻老師贈送了《落在她香:新住民家鄉料理的心故事》獨立刊物,所以有了以食物會友的發想;在活動中還可以贈送刊物,讓更多人可以認識新住民的料理,以及獨立刊物的製作。第二是正逢齋戒月期間,希望邀請穆斯林的朋友,談談齋戒月、開齋節的食物,認識不同信仰的飲食文化。但是……店主人的人際不夠廣闊@@,只好自己來開場,說說故鄉的食物了。

出生於桃園楊梅客家庄,卻在屏東枋寮閩南村長大的人,在逢年過節中(過年、清明、重陽),往返於南北兩地,會如何講述客家食物的味道呢?有簡短的影片,看看80多歲的客家阿婆(我的祖母),如何講述發粄(發糕)的製作,如何牽動講者的鄉愁(家愁)吧!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0859460611439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因為機緣而參與,因為參與而圈粉 我是高雄第一社區大學的講師,第一社大為了推廣文學閱讀,與高雄文學館連結,借用文學館二樓閱讀空間,開設我的「給自己的閱讀筆記」,以及邱瓊慧老師「閱讀經典文學」兩門課程。在空間地利之便,有機會結識館內同仁。因為「閱讀筆記」的課程策略,以九週次的時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