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故事館:聖雅各之路
在地方人文飲食館曾經在四月底的午后,提供空間場地,讓一位常來參與星期三人文講堂的朋友舉辦講座。當時對於非自己主辦的活動,不太能掌握自身的定位,究竟該用餐飲業者的身份,做好服務,還是扮演講堂主辦人的角色,參與難得的盛事。最終沒有參與講座,也無法撰寫筆記回饋,心裡著實覺得,不管參與或是不參與,都非常失禮。當「單車丈量南非」(6/6)的講者楊媛涵,提及「人文故事館」的活動時,為了避免再次的尷尬,當下便直接提出主辦的提議,也獲得應允,主辦了第一場次的「人文故事館」活動。因為是第一次合作,還是有點保守,怕打亂主講人的規劃,沒有在活動前發佈貼文。既然活動結束了,主辦人也參加了活動,該有的筆記還是要有的。
關於「人文故事館」活動設計,有兩個主要的籌備人員,一位是主辦人(負責場地規劃、佈置、茶點),一位是桌長(準備主題,引導參與者對話)。一個月聚會一次,當次活動主題由桌長設計,會在活動之前發佈主題內容、參考讀本(例如書籍、電影、音樂、網站)。桌長以聊天的方式,分享個人的經驗與想法,再逐步引導其他的參與者加入,說說各自對於當次主題的想法。(主辦人也可以斟酌加入引導,因為主辦也比其他人了解當次的主題)。活動屬於聊天式的對話,總人數不宜太多,在10人以內最好(2人籌劃+8人參與),須事先報名。活動訊息會放在FB,主要以LINE群組聯繫,群組隨時可以加入新成員,也可以隨時退出,一切自由參與。從當次的活動中,決定下次的主辦人和桌長,決定下次聚會的時間與地點。每次參與活動費用為100元,主辦人與桌長各自分潤50%。其實在地方也有類似的規劃,大約是8人的沙龍聚會,預備邀請生活周遭的朋友,分享個人興趣或是專業,或是生命經驗,名為「身邊的故事」。所以也很珍惜「人文故事館」的觀摩機會。
桌長楊媛涵的主題是「聖雅各之路」。在活動之前提供了幾個參考讀本,有電影片單:「The Way」、「我出去一字」;有參考書單:保羅・科爾賀「朝聖」、莎莉・麥克琳「聖雅各之路:莎莉麥克琳的光之旅」、尚-克里斯朵夫・胡方「一個人的不朽遠行:聖雅各朝聖之路」、謝哲青「因為尋找,所以看見:一個人的朝聖之路」。拋出了幾個問題:何謂聖雅各之路?朝聖之路的準備?出發的動力?從朝聖之路看台灣的遶境?
對於主辦人(我)來說,最大的疑問是:什麼叫做朝聖?朝聖之路是什麼?那似乎是一個空間的概念,沒有時間的限定。在台灣,同樣都是宗教信仰,朝聖的概念與時間緊密連結,例如農曆三月的媽祖遶境,是台灣每年的盛事,人群集體的大規模移動,應該不亞於農曆過年。而前往聖雅各大教堂這件事,似乎沒有特定時間的限制,也不太像是集體的行動,更近乎於前往某個神聖的地方,便是朝聖的旅程。媛涵提及聖雅各大教堂被稱為世界的盡頭,到世界的盡頭朝聖,對於宗教信仰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以此做為開端,引用參考書目中的句子,提及「朝聖之路始於家門」、「每個旅人心裡都有一條朝聖之路」、「朝聖是與孤獨為伴」、「苦修的意象,吸引迷失的人」、「因為尋找,所以看見」,立即為我解除困惑,理解到聖雅各朝聖這件事,更接近於自我的凝視,於是便無關乎出發的時間,而是在於行旅的過程。
在朝聖之路上,媛涵發現步行者,總是一人行動,沈浸於孤獨的旅行,騎乘單車的人,總會倆倆成行,相互協助,顯示出移動方式的不同,會出現心境的差異。媛涵也提到了庇護所裡的人,在行旅的路上,總會有人提供食宿的協助,這些人因為各種因素,無法踏上朝聖的旅途,所以透過協助旅人,達到自身內心的朝聖,讓協助的行為也極具朝聖的意義。另外,還有手冊集章的活動,近似於活動護照(2.5歐元),有集章手冊,便可以享用便宜的餐飲、住宿。沿路搜集的圖章都極具特色,原本以為需要在特定的地點,才會有印章可以蓋,但是後來發現,在路途中,幾乎人人都可以從家裡拿出圖章,幫旅人蓋章,成為旅行的趣談。最後,抵達聖雅各教堂時,媛涵特地花了筆錢,買一張有登錄朝聖距離的證書(沒有登陸旅行距離的證書,免費)做為紀念。
在會後的QA中,有位朋友提及「環島也是朝聖」,頓時打開特定時間的框架,朝聖之旅或許不僅限於宗教活動(例如媽祖遶境、聖雅各),不同形式、目的的身體移動,如果都有朝向內心關照的意圖,不也都與朝聖之路遙遙呼應了?!這場講座的互動很精彩,對話果然可以激盪出更多的火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